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高歌》九百六十一 3庶人事件
李瑛嚇了一跳,一連磕了幾個響頭,腦袋都磕腫了,這才戰戰兢兢地說:“父王英明神武,是天下公認的英主,流傳千古的明君,豈是周幽王商紂王一類可比的,兒臣絕無此意。”

李隆基看著跪倒在地的李瑛,眼裡流露出一絲失望,最後搖搖頭說:“好自為之吧。”

說罷,也不顧李瑛的反應,揮袖而去。

嘴上說是沒有反心,卻在宮中安插眼線,還勾結丹鳳門守將朱全,光是這二點就足以讓李隆基寒心,李隆基這次到天牢,就想問一下李瑛為什麽要造反,沒想到李瑛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失,反而把責任推在武惠妃身上,要知武惠妃剛剛還為他求過情,這讓李隆基對他徹底失望。

什麽事都有底線,李瑛跟武惠妃怎麽鬥,李隆基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鬥一下就當相互磨礪,在磨礪中成長不是壞事,有鬥爭經驗,上位後才能更好駕禦臣民,然而,率兵進攻皇宮,無論是什麽樣的理由或借口都不行,這不是越過底線,根本就是挑戰李隆基的權威。

高力士的目光有點像看死人一樣看了李瑛一眼,緊走幾步跟上李隆基,為他照亮前面的路,生怕李隆基摔倒。

一個將死之人,不值得浪費感情。

崔源猜得沒錯,李隆基第二天就在朝會上歷數李瑛的罪行,宣布罷免李子的太子之位,貶為庶人,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也以謀反同罪,一起廢為庶人,三人所有的府第、財貨沒收充公,發配瓊州,第三天晚上,被逐出府第的李瑛、李瑤和李據三人,在長安城西的安榮驛館被禦賜的鳩酒毒死。

一夜之間殺三王子,長安城風聲鶴唳,??長安城街頭巷尾都在偷偷議論這件事,因為三名王子被賜死時已貶為庶人,大夥就把這件事稱為“三庶人”事件。

丹鳳門事件過後,僅僅三天時間,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被殺,原丹鳳門守將朱全被處以凌遲之罪,全家抄斬,前後有近二百親屬、族人被打入奴籍,很多跟李瑛交好的官員,或降或貶,可以說雷厲風行。

幸好,三天過後,隨著三庶人的死去,長安城終於解除了戒嚴。

解除戒嚴後,崔源帶人離開,鄭鵬送完崔源,準備回去繼續忙修路大計時,突然來了不逐之客,武惠妃。

“惠妃娘娘駕到。”太監牛貴兒大聲唱道。

“拜見惠妃娘娘。”鄭鵬不敢怠慢,帶領府中上下一起恭迎武惠妃。

武惠妃突然駕到,鄭鵬感到很意外,雖說不想跟武惠妃走得太近,可過門都是客,鄭鵬也不好拒絕,再說也輪不到鄭鵬拒絕。

“免禮,都起來吧。”武惠妃說話間,走到綠姝面前,親自扶起綠姝:“鄭夫人,你可是有了身孕的人,快快請起。”

“謝娘娘。”綠姝微笑著說。

武惠妃壽宴時,邀綠姝到蓬萊殿作客,相談甚歡,還賜以厚禮,綠姝對武惠妃的印象不差。

“嗯,薰兒也越發標致了。”武惠妃扭頭笑著對林薰兒說。

林薰兒有些受寵若驚地說:“謝娘娘誇獎,在娘娘面前,小女子就是螢燭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

鄭鵬向武惠妃行了一禮:“不知娘娘駕到,有失遠迎,還請娘娘恕罪。”

“近日宮中出了不少事,本宮特地到大慈恩為大唐祈福,為皇上祈福,途經這裡,想到有些時日沒看到鄭夫人,哦,聽說鄭夫人有了喜,特來來望一下,不請自來,冠軍候不會嫌棄吧?”

“娘娘是大貴人,能親臨寒舍,簡直就是蓬蓽生輝,

請都請不到,豈有嫌棄之理。”武惠妃妙目一轉,嬌笑地說:“冠軍候都不請,哪知請不到?”

鄭鵬楞了一下,回過神來,打著哈哈說:“娘娘真是風趣,看我,看到娘娘太高興,都忘了請娘娘入座,娘娘,請。”

自己遞過去的話,讓鄭鵬不著痕跡地擋開,武惠妃並不生氣,還是若無其事地笑著點點頭,跟隨鄭鵬一起到大堂內就座。

武惠妃坐下後,從袖中拿出兩道符,微笑著說:“這是大慈恩寺慧空大師親自開光的平安符,甚是靈驗,就多要了二個,送與兩位夫人。”

綠姝和林薰兒對視一眼,齊聲謝禮。

家長裡短地聊了一會,綠姝和林薰兒很識趣地各找了一個由頭走開,把地方讓給了武惠妃和鄭鵬,她們早就看出,武惠妃此行的目的是鄭鵬。

綠姝和林薰兒走了,冠軍候府的下人也是站得遠遠的,武惠妃左右看了一下,很快壓著聲音說:“本宮這次來,是要感謝冠軍候仗義執言。”

孤男寡女獨處一室容易招惹是非,書房密談不現實,就是在大堂裡說話,大門也要開著,免得落人口實,武惠妃壓低聲音說話。

禦書房密議,武惠妃雖說不在現場,但現場的一言一行都有女婿楊洄詳細告知,前面大臣爭論了那麽久,李隆基都沒有表態,可鄭鵬發聲後,李隆基很快就拿定了對武惠妃利好的決定,對此武惠妃非常滿意。

就知是衝這件事來的,鄭鵬有種黃泥掉到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的感覺,自己明明就是推搪的意思,經李林甫一歪曲,變成了間接支持李隆基的“家事”處理方式,也就是因為這樣,太子、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都被廢為庶人,在驛館內喝毒酒身亡,這不,連武惠妃也來謝自己。

都不知找誰說理去。

“娘娘言重了,微臣也就是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都是皇上拿的主意,談不上仗義執言。”

又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這份功勞鄭鵬打死也不認。

武惠妃嫣然一笑,看了鄭鵬一眼,一邊自顧玩著茶杯,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太子權欲薰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落得如此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諸多皇子中,壽王與皇上最像,也跟皇上最是親近,以後肯定要為皇上分憂,但壽王生性頑劣,少不得名師調教,冠軍候文武雙全,才華橫溢,不知可願指點一下壽王呢?”

李瑛被賜死,很快就會成為塚中枯骨,諸多皇子中,壽王李瑁的呼聲最高,通過禦書房密議一事,武惠妃對鄭鵬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借著上香的機會,親自出馬招攬。

鄭鵬淡然一笑,婉言拒絕道:“壽王是有福之人,想指導壽王的名師很多,我也希望能與壽王多交流,只是我這人是勞碌命,不是忙皇上的差事,就是折騰自己的興趣,很難抽出時間,再說身為人師就要以身作則,我這人大缺點沒有,小毛病多多,真去指點壽王,只怕皇上會罵我好為人師,誤了壽王。”

武惠妃的來意,鄭鵬早就猜到,自己不黨不派的挺好,兩不相幫就是兩不得罪,說不定還可以兩邊都能拿好處,面對武惠妃的招攬,老辦法,把李隆基這尊大神搬出去,暗示自己是皇上的人,無論幫誰,有可能引起皇上的不滿,婉言謝絕武惠妃的招攬。

李瑛終於成就了一段“三庶人的歷史,要是歷史沒有偏移,武惠妃也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而壽王李瑁更是成為名傳千古的“綠帽王”,前面沒有接受李瑛的邀請,現在更不會答應武惠妃,免得自找麻煩。

這次丹鳳門政變,很多人受到牽連,鄭鵬能安然無恙,靠的就是遠離政治爭鬥。

“冠軍候這話的確在理”武惠妃面帶笑容地說:“不過本宮開了口,冠軍候總不能讓本宮空手而歸吧。”

妙書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