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高歌》四百四十八 盛世大唐,上元佳節(2)
宋璟呵呵一笑,毫不相讓地說:“某並不認同張國公的說法,萬年縣的能工巧匠也不少,今年萬年縣花燈奪魁的機率很高。”

 “似乎過於自信的是宋相吧。”張說針尖對麥芒地說。

 “不是張國公言之鑿鑿地奪魁者出自長安縣嗎?”

 看到兩個重臣爭執起來,李隆基馬上出面安撫:“勝敗是兵家常事,兩位愛卿都是朝中重臣、國之棟梁,因這等小事爭吵,傳出去豈不是貽笑大方?”

 “臣知罪。”

 “老臣知罪。”李隆基一話,張說和宋璟連忙認罪。

 李隆基一手一個,把二人扶起:“只是隨口議議,兩位愛卿何罪之有,爾等各支持一方,就以此賭一場,贏的一方,朕有重賞,至於輸的一方嘛...”

 “皇上”一旁的李隆業開口提議道:“張國公是文壇宗師,宋相也是文壇公認的大才子,輸的就令他賦詩一,算是為上元佳節助興,說不定能添一段佳話呢。”

 “皇弟提議得好,就這麽辦。”李隆基一錘定音。

 李隆基都了話,宋璟和張說也不敢逆他的意,連忙應下。

 一場爭執消散於無形,但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姚崇和張說,在李隆基登基時都立了大功,李隆基打算任命姚崇為相,張說便指使禦史大夫趙彥昭彈劾姚崇,沒有成功,又讓殿中監薑皎提議,任命姚崇為河東總管,以阻止姚崇入朝拜相。

 無力阻止姚崇出任相位後,張說又走了一招昏棋,私自到岐王李范府中申述誠意,結果被姚崇告,貶為相州刺史,不久,張說又被他事牽連,再貶為嶽州刺史。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姚崇和宋璟在朝中影響力漸大,還一直試圖勸說李隆基改立太子,要知慶王李琮才是長子,太子李瑛是李隆基次子,其母趙氏原本是潞州的倡伎,能歌善舞,李隆基對她很是寵幸,於是力排眾議把李瑛立為太子。

 要是李瑛順利登基,一個倡伎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太后,絕對是一個笑話,姚崇和宋璟一直試圖勸阻皇帝,李瑛和生母趙氏知道這事,只是一直隱也不,直至姚崇的兒子惹下大禍,於是聯合支持的勢力,一舉把姚崇扳倒。

 李隆基擅長平衡朝中各方勢力,看到姚崇一系坐大,有意把張說召回長安,製衡姚崇。

 張說和宋璟,一個支持長安縣,一個支持萬年縣,原因很簡單,長安縣令黃平是張說的學生,而萬年縣令唐海出自宋璟門下,所以二人針鋒相對。

 有機會就玩針對,除了二人素有間隙,還有一個原因,做皇帝的李隆基喜歡掌控全局,醉心玩相互製衡的權力遊戲,作為臣子,也樂於“配合”。

 一個簡簡單單的花燈之爭,背後牽涉朝中兩股勢力互搏,朱雀門城樓皇帝、大臣、皇子公主、皇親國戚還有來朝賀的使者,在城牆上足足擺了三十多桌,除了岐王李隆業,誰也不好開口。

 至於那些使團,讓他們上城牆邊吃宴邊賞燈就不錯了,哪個敢多言。

 最怕就是神仙鬥法,小鬼遭殃。

 沒了爭拗,現場氣氛也緩和起來,君臣頻頻舉杯,酒是催動氣氛的最佳媒介,沒一會,就是爭得面紅耳赤的張說和宋璟,偶爾也說說笑話。

 李隆基喝了幾分酒意,離開座位,走到城樓的護欄上,舉眼眺望著腳下的長安城,忍不住喃喃地說:“朕的長安,朕的江山,多麽壯麗繁華,這才叫江山如畫。”

 從朱雀門高高的城樓往下看,好像整個長安城都踩在腳下,長安城被整齊分為一百零八個坊,從高處看去,一條條街道有如縱橫交錯的棋盤,一棟棟建築物就像棋盤上的棋子,工整得有一種無言的美感,此時是上元節,家家戶戶都掛上花燈,每條街道、每個角落也沒例外,京兆府統一規劃,由縣衙層層落實,最後由各武候鋪懸掛,顯得格外協調。

 從城樓高處眺望長安城,一個個坊間,整然有序;一盞盞花燈,漂亮璀璨;一張張面孔,笑逐顏開,坊、人、花燈恰到好處地結合一起,遠遠看去,好像一幅絕美的畫卷在李隆基面前緩緩展開,就是君臨天下的李隆基,也出江山如畫的感覺。

 那一盞盞精心製作的花燈,點綴了長安漆黑的夜空,點燃了長安臣民賞燈過節的熱情,更點起李隆基心中的豪邁。

 李隆基憑欄眺望時,張說和姚崇很有默契一左一右跟隨在後面,聽到皇帝的感歎,兩人相互望了一眼,姚崇開口附和:“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都是陛下英明,這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姚愛卿,這如畫的江山也有愛卿的功勞,沒有愛卿昔日之十策,也沒今日之昌盛繁華。”

 “謝陛下誇獎,老臣愧不敢當。”姚崇心中一喜,可面上還是畢恭畢敬地說。

 只要皇帝記住自己的好,無論處在什麽位置都沒關系,原因很簡單,皇帝的一個指令就恢復昔日的榮光。

 李隆基心中的豪邁,讓他忍不住開口問道:“張愛卿,你看今夜的長安城,如何?”

 “如陛下所言,美如畫,微臣心中天上仙境,也不過如是。”

 “哦,那與貞觀比較呢?”李隆基饒有興趣地問道。

 每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流芳百世、受後人景仰的一代名君,李隆基也不例外,唐朝歷代君王中,以太宗李世民的名氣最大,貞觀之治就是在李世民統治下取得的成果,看到長安如此繁華,作為皇帝的李隆基也跟李世民作比較。

 看看誰做皇帝做得更出色。

 張說只是思索一下,很快恭恭敬敬地說:“回陛下的話,只是從主觀看來,難分高下,真要分個高下,最直接就是參照各項數據,如果微臣沒有記錯,無論是人口、疆域、存糧、國庫盈余還有兵力對比,陛下全面優勝。”

 這一點張說並沒有誇張,開元盛世的確是有唐一代國力最巔峰的時候。

 “哈哈哈....”李隆基忍不住仰天長笑。

 要是張說開口就說是自己勝出,李隆基會生疑,但張說先說主觀來說難分高下,但各項數項都比太宗時要好,這樣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陛下”這時高力士走過來稟報道:“花燈的初選已完成,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就可以巡遊。”

 民間所製的花燈,先由有關官員挑選,這叫初選,順利通過初選的花燈,可以參加花燈巡遊,遊行的路線經過朱雀門,由李隆基欽點最好的作為“燈魁”,也就是優勝者。

 李隆基揮揮手說:“開始吧。”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