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戰國――常磐紅葉》第585章 無賴
  從12月初開始,寺社的領地裡就傳來了莫名其妙的風聲,不過中島大師他們並沒有太注意。回到領地的他們,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紅葉軍的動向上。雨秋平正調動紅葉軍,在雜賀城周圍進行大規模的軍演。而紀伊國人眾的人,則被看在城外的兵營裡不得動彈。為此,中島大師和諸多本願寺坊主都把僧兵都集中到了寺廟裡,隨時最好臨戰準備。

  然而,領地內的信徒們的情況馬上就滑向了不可預計的深淵,等到中島大師他們反應過來想要采取行動的時候,已經晚了。

  據稱,就在這個月的上旬,一夥自稱來自西土大明的淨土真宗僧人出現在了紀伊各地的村莊裡,領頭的是一個叫做馬町鹿德的帶發僧人。他們向百姓派發救濟糧,同時宣傳不利於本願寺的言論:只要心裡信佛,根本不需要通過本願寺,就可以讓佛祖知道從而得到佛祖救贖超度。信徒們什麽都不用做,不用捐錢捐地,不用響應本願寺的號召和領主作戰,只要坐在家裡信佛,就可以往生淨土。

  那些僧人一口咬定,這才是淨土真宗真正的教義,據說還在不少村莊拿出過一些用梵文寫就的淨土真宗經書。不過百姓們並不認識上面寫著什麽,但那些僧人說這就是淨土真宗的教義。他們大明——也就是淨土真宗的發源地,所有的淨土真宗信徒都是這麽做的。

  對於並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百姓而言,讓他們改變一些想法是很容易的——尤其是那些聽起來更加簡單有利的想法。毫無疑問,這些僧人提出的新主張很有市場——如果可以不用捐錢捐地、不用跟隨坊主發動一揆就可以往生淨土,那誰還願意費心費力呢?

  特別是這段時間,由於雨秋家和紀伊的戰爭,寺社的僧人們征收了不少糧食和徭役,鬧得百姓怨聲載道,更是給了這奇妙的新教義滋生的土壤。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整個紀伊的村莊有不少都對這個新教義將信將疑,還有不少人(其中不少是被鴉的忍者內線鼓動的)更是改信了新的教義。而那個馬町鹿德,一時間也成了街頭巷尾傳說中的紅人。

  還沒等本願寺的僧人、住持想辦法安撫這場騷亂,紅葉軍的鳴鏑備和細柳備就開始了行動。他們向紀伊主要的寺社領地方向集結,同時放出消息,聲明他們無意和百姓為敵,只是想和寺廟裡的僧人們談談。同時,雨秋平也在雜賀城公開表示,他自己也信佛,很熱愛淨土真宗,不會逼迫紀伊的信徒們改變信仰——不過作為一個明國人,他信仰的是明國正宗的淨土真宗教義。因此,他不認可淨土真宗信徒們追隨坊主發動的一向一揆。

  本願寺的寺社看到紅葉軍大軍開到,頓時嚇得不輕,匆忙在領內呼籲百姓們拿起武器加入一揆軍,保衛寺廟和領地。還要求百姓貢獻糧食,作為軍糧。然而,他們的行為恰好撞在了槍口上——百姓們剛剛知道了淨土真宗這“真正的教義”,對美好的生活有了念想,就被要求再像以前那樣出錢出地出力,自然心不甘情不願。

  於是,不少寺社領地內出現了抗議的聲音。在一些莫名其妙出現的熱心帶頭百姓(其實都是鴉的內線)的呼籲下,不少百姓以真正的教義為由,拒絕了本願寺坊主們的要求。他們相信“因信稱義”,堅稱只要自己心裡有佛祖就可以往生淨土,不需要響應坊主們的號召,去和同樣信佛的雨秋平作戰。

  同時,以此為契機,針對本願寺的惡意流言也在紀伊興起。鴉的便衣四處公布宣揚本願寺坊主和僧人們奢靡生活的細節,

比如頓頓大魚大肉啊、三妻四妾啊之類的,把矛頭直指本願寺的僧人和坊主們。不少人在他們的鼓動下懷疑起這些僧人的動機,他們是不是為了中飽私囊才要求百姓捐錢捐地,然後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才號召一揆的呢?  針對這些惡意的流言,中島大師等人匆忙派人予以駁斥,拿出了淨土真宗的經文來證明他們的教義才是正確的,而那新興起的教義都是一派胡言。然而,百姓中的領頭人(鴉的便衣)卻表明不信這一套,在百姓面前和本願寺的僧人展開辯論。他們的辯論和邏輯都是雨秋平統一傳授的,本願寺的僧人根本說不過他們。

  “佛祖是不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神佛面前是不是眾生平等?”

  “那百姓為何要通過你們這些僧人才能讓佛祖知曉自己的心意?”

  “佛祖怎麽會看中金錢土地這些俗物?佛祖怎麽會倡導殺伐?”

  “那你們本願寺的人又是來幹什麽的?”

  在這樣的邏輯面前,平日裡指揮吟誦經文的本願寺僧人紛紛敗下陣來。偶爾有能說會道的僧人出現,馬町鹿德就會在那個村莊親自現身,把他給駁倒。於是,整個紀伊的村莊內一時間輿論洶洶,本願寺坊主和僧人們存在的必要性遭到了質疑。越來越多的百姓信奉新教義,拒絕繳納錢糧和土地,也拒絕響應本願寺的號召發動一揆。

  ·

  中島大師和眾多本願寺的坊主和僧人這才意識到,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葩敵人,完全不按照武家領主的常規套路出牌。用腳想也能知道,這一系列運動背後肯定是雨秋平的影子。

  在以往,也有很多和本願寺為敵的武家領主想要瓦解本願寺。不過,他們采取的方法一般就是攻擊淨土真宗和神聖的法主本願寺顯如本人,抨擊淨土真宗這一信仰,並揚言要剝奪本願寺和信徒們的領地——這無疑會得罪廣大信徒,侵害到他們的利益。這個時候,只要坊主和僧人們振臂一呼,就可以動員其成千上萬不滿的信徒發動一揆。

  然而,雨秋平這一次的套路卻非常詭異。他非但沒有否定淨土真宗和法主,反而把他們視若神明。相反,他們把矛頭指向了本願寺的中層教職人員,認為他們欺下瞞上中飽私囊,又忤逆神佛又欺壓百姓——這毫無疑問很容易得到百姓的認可。同時,他們還提出了一個極具誘惑性的新教義:因信稱義。只要心裡信佛,啥都不願意乾,就可以往生淨土。這非但沒有侵害百姓的利益,反而讓他們的修行之路更為便捷,深得百姓喜愛。於是,這一教義立刻在百姓中傳播開來。

  這時候,本願寺的坊主和僧人再想煽動一揆就難了。首先,百姓們根本沒有利益受損,反而很喜歡這個更加舒服的新教義。其次,雨秋平也沒有攻擊淨土真宗和法主,讓百姓們連起碼的憤怒情緒都沒有。反倒是坊主和僧人他們自己,被指責有中飽私囊的嫌疑,怎麽洗也洗不清了。

  ·

  “簡直是佛門敗類!”

  中島大師在理清了雨秋平想要幹什麽後,憤怒地破口大罵道,“若是如此搞下去,佛門還豈有絲毫尊嚴可言?”

  “因信稱義因信稱義!若是往生淨土真有那廝說的那麽簡單,坐在家裡什麽都不用做,也不用去寺廟裡念經,就可以往生淨土,那信佛還有什麽意義?全天下每個人都在心裡說自己信佛,難道就都可以去淨土了嗎?”

  中島大師面紅脖子粗地狠狠地罵了一長串,上了年紀的他都有些喘不上氣,緩了好久才繼續說道,“豈有不用修行就可以往生淨土的道理?真的是佛門敗類!那些百姓最是愚昧,越是教義簡單好處多的教派他們就信,一看有這樣的好事,什麽都不用乾就可以前去淨土,自然一窩蜂地去信了!若是那雨秋紅葉如此做,豈不是教義越簡單的教派就越能有信徒!那到最後,全天下豈不全都是佛門信徒,然後教義就是只要嘴上說一句自己是信徒就可以往生淨土了?”

  然而,中島大師罵著罵著,卻發現坐在周圍的其他僧人都是面色尷尬,沒有人符合他的言論。他的語速於是漸漸放緩, 邊說邊想,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話裡有什麽問題——他好像就在罵自己,在罵本願寺。

  本願寺當初不就是這麽起家的嗎?

  在過去,全天下的佛教流派教義都是繁瑣而複雜。要求信徒剃發出家,了斷塵緣,吃齋誦經,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修行,方能往生淨土。這樣的要求,不少百姓是難以完成的。

  就在這時,淨土真宗橫空出世。他們的教義非常簡單——不需要剃發出家、了斷塵緣、吃齋誦經,哪怕帶發吃肉、娶妻生子也可以往生淨土。這樣通俗易懂的教義立刻風靡全國,得到了想超生卻又怕麻煩的困苦百姓們的擁戴,大量信徒流向淨土真宗。

  而如今,雨秋平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拿出更簡單的教義給了淨土真宗狠狠一擊。

  然而,不同佛門宗派這樣的競爭,實則是惡性循環。就如同市場上互相降價招攬顧客、以求打垮競爭對手的商家一樣。惡意競爭如果沒有停止,那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都把價格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賠得血本無歸。而佛門宗派的教義惡性競爭,實則就是誰的教義簡單就可以贏得更多百姓的支持。如果這樣的競爭沒有得到製止,那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的佛教教義都簡單到什麽都不做就可以往生淨土。如果真到了這樣的地步,那佛教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了,整個天下的佛門宗派都會滿盤皆輸。

  然而,雨秋平可不管這些。反正他又不是佛門宗派的,佛門宗派怎麽樣關他什麽事?他這樣一個無神論者,做這樣的事情可是毫無壓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