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到明朝開特區》第二百七十一章 首輔的第1把火
這一改革頓時讓文武百官們叫苦連天,紛紛上書抗議。但是所有遞入內閣的折子通通被打了回來,崇禎只是用紅筆指示著:改革勢在必行,汝等當好自為之。

 果然改元後第一十五天,崇禎又出台了一個新的行政官員考核法。以後每一年,內閣都會給各個地方官府下達行政任務目標。超額完成者為優秀,獲通報嘉獎、擁有獲得提拔、升官的權力、擁有一等績效獎金。

 完成目標者為合格,擁有二等績效獎金。

 離目標相差不大者給予警告,擁有三等績效獎金。離任務目標相差較遠者給予降職處分,取消績效獎金。

 績效獎金是曾徹給提出來的,崇禎也認識到了大明給的工資實在是少得可憐,不貪汙就只能像海瑞一樣做到了右僉都禦史這樣的四品大官還只能帶著全家人過著清貧的日子,連飯都不吃不飽還得穿著打補丁的衣服。

 所以為了杜絕全員貪汙這種怪現像,崇禎決定發績效獎金。讓官員們免除後顧之憂的同時加大對貪汙的打擊力度。

 至於行政任務,第一個就是收稅,讓管轄地變得越來越富裕。第二個那就是要做一個讓百姓滿意的好官,北方五省正在推行地方議會制度,至少得讓地方議會的多數議員們感到滿意,至於其它地方只能是靠禦史的巡訪。第三個任務則是特殊任務,完成內閣或皇帝交代下的任務也有加分。

 在崇曾徹的支持下崇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改革教育、整頓吏治只是一種長遠規劃。現在大明朝廷最現實的處境還是缺錢。

 雖然威海特區每年都有大量的稅收,但是這些錢不可能支持整個大明朝的發展。海外貿易與海外殖民也無法讓整個大明朝的人都富裕起來。

 如何讓變通百姓擺脫赤貧,如何讓普通百姓民心思定,讓普通百姓面對災難時不像前些年那樣毫無反抗的能力,只能造反那一條路是當前朝廷最緊迫的事情。

 天災誰也不知道什麽會發生,如果百姓們依然像以前那樣赤貧,再次面臨天災大明依舊還會處於風雨飄搖。而這是崇禎絕不允許發生的,他已經逃了一次,至親之人就死得剩下坤興公主一個人。再不允許有第二次類似的事件發生。

 就像曾徹所說的那樣,想要民心思定就得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至於聖人教誨什麽的都只是一種理想,一種空談。李自成攻來的時候可是有大量飽經聖人教誨的讀書人投敵叛變呢!

 想要讓幾句聖人教誨就能挽救人心那純粹是扯蛋,倉凜實而知禮節,這是古人用血的教訓換來的經驗。想要讓民心思定,想要讓所有大明百姓都信服崇禎這個皇上,只有一條路:讓百姓們生活得更好,至少得有點余糧應付突如其來的災難。

 如果讓百姓們吃不飯了,那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可是崇禎自己用血換來的教訓。

 說到如何讓百姓們快速的富裕起來,史可法、高爾儼、葛世振都是一臉懵逼。在他們眼裡讓百姓們快速富起來的方法無法是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就像漢朝那樣,奉行老莊之法,不動乾戈,少收一點稅。硬要說有什麽快速富起來的方法,無非就是打家劫舍了。

 農民嘛,種地為生。哪怕是收成再好也有限,需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一點一點的攢起家本。根本就不存在什麽快速富裕的方法,這簡直就是一個偽命題。

 崇禎隻得將求助的眼神看向了一旁老神在在的曾徹。

 “想要讓老百姓們快速致富除了威海特區的海貿和海外殖民外那就只有擴大內需了。”曾徹給出了一個中肯的意見。

 “內需?什麽叫內需?如何擴大內需?”崇禎虛心的向曾徹請教。

 “內需,顧名思義就是內部需要。擴大內需就是要讓老百姓們買得起東西、舍得買東西。”

 “而想要讓百姓們買得起東西就先得讓老百姓們賺到一筆錢,而要讓老百姓們舍得買東西尋就能給老百姓們一個安全的環境,要讓老百姓們意識到他們明天還能賺到更多的錢。”曾徹說。

 “這不是廢話嗎?普通老百姓們手裡有錢,我們還用得著在這裡傷腦筋嗎?我們還用得著聽你曾徹的長篇大論嗎?”高爾儼尖叫著譏諷曾徹只會賣弄口舌,史可法也搖著頭一幅豎子不可教的樣子。

 “呵呵!如果你們能夠理解我的智慧,也不會一個只知道投機叛變,另一個只會一悉愁莫展。”曾徹反譏著說。

 “皇上!請為微臣作主,曾徹那斯實在是欺人太甚!”高爾儼大叫著。

 “皇上,如果你給我便宜行事之權,微臣保證三年之內讓所有大明百姓的收入翻上一番。”曾徹請求說。

 便宜行事之權。聽到這四個字崇禎的臉色就變得不自然起來。曾徹此人什麽都好,就是動不動的就要什麽便宜行事之權。上一次給整出了一個天朝黨,一個新軍。 讓整個朝廷都受跟著受製於天朝黨受製於新軍,要不是自己眼光獨到早早的用上了美人計,讓曾徹娶了自己的女兒,現在坐在這龍椅上的指不定是誰呢?

 “皇上放心,只是民事上的便宜行事之權。”曾徹似乎看出了崇禎的顧慮。

 “曾愛卿,能說說你準備怎麽做嗎?”崇禎遲疑的問。

 “我準備大量的搞基建,修建鐵路,碼頭、公路等等。此事涉及到了多方的利益,需要說服一些有錢人的投資參與,以大明現在的制度來說是很難實現的。”曾徹說。

 “老是破例總是不好的。這樣吧,曾卿家也是中極殿大學士了,擁有隨時面見我的資格。你有什麽需要,不防先告訴我,我一律給你特事特辦。”崇禎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但最終還是沒有給曾徹便宜行事之權。

 “最近微兒與文登學院的一批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叫鐵路的東西,但是涉及的資金極為龐大,預計需要十億威海幣以上。我需要擬訂一分投資與長期回報的大明律條文,以安投資者之心。這條大明律必須有無上的權威,哪怕是皇上你也不得逾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