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道主》第14章 給我滾出北海
  孔融氣惱的看向禰衡,問道:“你為何不施禮?”

  禰衡道:“孔大人你效忠他,不代表我就要效忠他!說到底不過弱冠之年齡,不值得我禰衡效忠!再有看他麾下這些人,皆是屠狗殺雞之輩,我禰衡不屑與之為伍!”

  禰衡當真是膽子大,當著典韋太史慈的面罵他們是屠狗殺雞之徒!典韋那火爆脾氣差點就要爆發,隻是礙於劉辯還沒有發話!太史慈也是滿面火氣,不過情緒控制的挺好,不像典韋那般火燥。

  孔融手下到底還是有些人才,除了那眼高過頂的禰衡,其余的像王修之才乃一郡守之才,孫邵智謀隻怕與陳宮相差無幾,歷史上的孫邵可是孫策孫權的重要謀士,後期更是成了吳國的丞相!要說才能,隻怕也是三國二線智謀之士,對目前的劉辯而言,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劉辯目光微微眯著,看著禰衡,而那禰衡仍舊熟視無睹的看著房頂,熟悉劉辯的典韋和陳宮知道,劉辯是真的生氣了。

  劉辯冷聲道:“不知禰衡名士為何稱我愛將為屠狗殺雞之徒?”

  禰衡冷哼道:“看其模樣身材如那凶獸一般,整天拿一殺雞屠狗刀,與市井之中的商販有何區別?”

  劉辯也懶得和他鬥嘴反駁,直接道:“好,既然我愛將是屠雞殺狗之徒,那今日就將你這隻雞狗不如之徒斬殺當場!典韋!”

  典韋立馬抽出身後大戟,走上去將禰衡摁倒在地,抬起手,眼看著禰衡就要被殺,禰衡也一直不低頭,隻是說道:“哼……戳中痛處,殺我便殺我,我絕不會改口。殺我就殺我,何故侮辱我?”

  劉辯冷哼一聲道:“你下去問閻王去吧。”典韋一大戟麾下,最後一瞬間孔融下跪,道:“大王饒他一命吧,老臣跪求大王。”

  孔融的面子,劉辯不能不給,道:“孔大人你求情,我今日就饒了他。不過,他要給我滾出北海!否則,即便今日孔大人你求情,他也留不得性命!”說罷,劉辯殺氣奔騰,典韋太史慈更是手握刀柄,隨時將禰衡斬殺當場。

  孔融當即道:“是是是,老臣知曉,老臣替禰衡謝大王不殺之恩。”說罷,孔融將禰衡扶起,禰衡還要出言,劉辯冷眼看著他,道:“你再多說一字,我叫你命喪當場!”

  禰衡似乎不怕,倒是孔融死死捂住禰衡的嘴巴,將禰衡帶出大堂,並安排他離開了北海。

  這一插曲之後,整個大堂都嚴肅了許多,北海的官員們第一次從一個十五歲少年身上感受到如此弑殺的氣息,大氣都不敢喘。劉辯見氣氛太過嚴肅,笑著道:“諸位大人不必緊張,那禰衡如果隻是侮辱我,我倒是可以忍耐一番,但是侮辱隨我出生入死的同袍屬下,我絕不能忍,否則我也不配成為他們的主公。”

  劉辯此言直將典韋太史慈感動的不行,典韋和太史慈不是傻子,相反他們很能夠感受到劉辯對他們真心的愛護!

  劉辯再次道:“諸位官員官職不動,繼續履行各自事務,還望大家齊心協力,治理北海。日後,寡人還需要大家多多扶持才是。”眾人紛紛道大王客氣。

  簡單的認識之後,劉辯拋出話題,道:“我欲匡扶大漢,不知眾位大人有何建議?”劉辯目光看向下方,和明顯,北海的大人比起東萊的大人,好上多少,眾位大人皆是皺著眉頭細細想著規劃。

  此時,王修出列,拱手施了一禮,隨後道:“大王欲要匡扶大漢,首要之責便是召集兵士,

發展經濟,待得勢力增強之後,方可討伐董卓。”劉辯點頭,王修此言著實很穩,隻是時間並不等劉辯!歷史山190年,就是天下諸侯討伐董卓之時!  現在秋收已過,也就是說劉辯最多還有半年時間籌劃,天下十八路諸侯就要討伐董卓!自己這半年時間,能發展多少勢力,劉辯自己心裡也不清楚。

  孫邵也出言道:“王大人所言甚是。邵以為,大王當下應先穩固北海,將大王的形象根植在百姓心中,同時將北海重要職位的官員換成自己可信任的人,所謂欲取外必先壤內,隻有北海勢力擰成一股繩,日後出拳方才有力。”

  劉辯點頭,道:“二位大人所言甚是。眾人聽命,今寡人封典韋、楊力為裨將,典重、楊力各為典韋太史慈副將,張地為東萊郡守,王修為膠家郡守,陳宮為北海郡守,孔融、孫邵為功曹……”劉辯將自己人都安排了職位,北海官員官職大部分都沒動。

  眾人紛紛叩首謝恩,劉辯隨即道:“這官職隻是暫定,大家還需全心協力,好好發展北海!軍部將士們還需抓緊募集兵士,半年後我要看到兩萬士卒!”

  孔融此時出列道:“大王,以北海之人力養兩萬士卒,隻怕會讓百姓生活難以維持啊。”

  劉辯擺手道:“孔大人不必多慮,所召集士兵需屯田!今年收成養兩萬將士一年半的時間足矣。”孔融聞言,心中疑惑,不知道劉辯哪裡的信心!要知道兩萬將士所需糧草著實太多。

  劉辯又道:“半年之後,我不想看到北海有任何匪患存在,此時就交給太史慈、於禁負責!”

  太史慈於禁出列應命,於禁心中更是歡喜,這是自己大王可以培養自己啊,這種場合下點自己的名,自己一定要好好乾,不負大王的栽培……

  “好了,大家若是沒有事情的話,先散了吧。”

  大家都散了之後,劉辯將陳宮留下,對陳宮道:“公台,今日這些官員,以你看,有沒有人不想效力於我的?”

  陳宮笑了笑,道:“主公心裡已經有數,難道是考驗宮的眼力?”

  說罷,二人相視而笑。隨後,劉辯道:“堂下官員皆是報效於我的人,寡人大可放心了。畢竟孔融還是有些迂腐,相比而言,他們跟著我出人頭裡立功名的機會更大一點。公台,寡人心中著實召集,以寡人之名,發一征繳董賊的號召令,你覺得如何?”

  陳宮聽到劉辯放出這般重磅消息,不禁愣了愣,隨後腦筋急速轉動,思考片刻後道:“大王,此計好處多多,隻怕想畢其功於一役,很不現實!其一,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是諸侯林立,他們即便聯合了,也不可能同心協力,如此也難有建樹;其二,大王如今兵微將寡,在諸侯中說話的分量不足,難免這些諸侯陰奉陽違。

  不過,此舉倒是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大王的威望!當今天下除了當今聖上,就隻有大王能夠發出召集令!大王召集天下諸侯,聲勢浩大,那就是天下皆知!屆時,文豪武將自然是投歸大王麾下!”

  劉辯自然知道,召集天下諸侯攻打董老賊,那隻是說一說罷了,大體還是表面文章!如果自己不這麽做,那麽機會自然是被曹操得去!

  此時此刻,劉辯必須將自己的名聲提升起來,在天下人面前改變自己之前懦弱無為的天子形象尤為關鍵!

  陳宮的腦袋就是好用,將劉辯的想法都差不多說了出來,劉辯點頭,道:“此事等不得,公台你準備一下,明天就將召集令寫出來,派出信差一一送到各地諸侯手中!同時,將消息散發出去,如此,諸侯們有了準備時間,明年的攻打董賊的事情就有著落了。寡人的母后和唐姬也要加速尋找,早日找到消息,也好讓寡人放心。”

  陳宮拱手應命,隨後退身而去。

  接下來的日子當中,劉辯每日巡查北海官府,處理郡務,還好有著陳宮幫襯著,不然劉辯腦袋就要炸了。猶豫劉辯之前將東萊郡的官員殺了一大半,導致現在需要將北海的官員下調到東萊郡,文案處理效率就低了不少。不過即便公務繁忙,劉辯仍舊沒有落下武力鍛煉。

  陳宮之前說到的道人所贈武籍,也在前幾日送到了劉辯手中。悄然之間,三個月已經過去,劉辯的武籍內容已經熟記於心,三個月來,劉辯每日都勤加練習,從不間斷。劉辯如今也已經十六歲,身高竟有一米七五,加之每日勤加鍛煉身體,練習兵馬之術,身材也雄壯不少。

  劉辯差北海最好的鐵匠,為劉辯打造了一柄專用武器,劉辯為武器取名為:洪玨戟!

  洪玨戟長一丈八,通體流紅色彩印,是在打造過程之中用以虎血繪噴而成。戟頭為一直刃,兩側流線型刃口,寒光爍爍,整個戟頭足有半臂長,這也是劉辯特地要求的。

  戟頭尾處有一螺口,擰開之後,戟頭可單獨使用!類似於後代的軍刺長短, 在空間較小的地方戰鬥,長武器反而不好使用。

  整隻洪玨戟淨重一百三十六斤!可以說,三國各名將手中武器,最重的當屬呂布三百零五斤的方天畫戟,其次就是劉辯的一百三十六斤斤的洪玨戟,第三才是關公的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

  方天畫戟乃是古代冷兵器之王,難學難精,呂布耍著兩米長的方天畫戟,難怪三英戰呂布也不過打了個平手,隻是不知道自己現在能否與呂布一較高下!

  劉辯受核桃裡的丹藥影響,不僅穿越了,更是天生神力!現在劉辯的力氣竟與以力氣著名的典韋相差不多,太史慈都已經不是劉辯的對手!

  有時候劉辯睡覺都笑醒了,自己現在和太史慈比武,交手五十多次,前面都是劉辯被虐,後面則是太史慈被虐!尤其是劉辯的武器從長柄大刀換成洪玨戟之時,太史慈在劉辯手下撐了八十回合,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三個月過後,北海被劉辯陳宮治理的一派安詳繁榮,百姓們也很是擁戴劉辯。劉辯現在的代名詞就是聖明之人,現在於禁也被太史慈培養成才,成了太史慈的一偏將,獨自帶領一千兵馬,在外剿匪。

  整個北海,再無一個匪患,聽聞於禁率軍剿匪,大軍未到,匪賊們就解散回家,重新成了良民。劉辯也下了禁令,匪賊下山即為良民,當好好做人,若再行違法之事,立斬不赦!

  所以這些山匪見劉辯統治的北海一派繁榮,治安便好,也覺著在山上還不如回家呢,導致了北海人口急速增加,由五十萬人猛然增加到六十萬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