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荊楚帝國》第57章 衣
北地飛雪,楚國驟冷。

雖不似北國那般一夜間楓葉盡染,卻也是一層秋雨一層涼。秋意越來越濃、知了聲越來越稀,落葉越來越多、荷葉越來越殘;街巷大市、酒肆食坊,王宮苑囿,人們的衣裳越來越厚。

冬天是黃海風浪最急的季節,正常情況下浪高便有一點五米,寒潮過境時浪高有時甚至高達八米,與台風北上毫無二致,要想在這個時候繞過風浪最急的成山角,幾乎不可能做到。而為了達成突襲的效果,戰舟除了要繞著山東半島行進,還要躲避齊人巡邏的舟師。

兩百多年前吳國和齊國曾在琅琊台附近海面進行了一場海戰。楚國善用舟師作戰,齊國不可能不對此加以提防。而要避開齊人舟師,整個舟隊估計要劃行兩千多裡才能悄然抵達萊州灣。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戰舟有兩種航程,一是緊急情況下日夜不停的劃行,但這僅僅是一天,第二天航速便會大減;二是均速劃行,五人三漿的卒翼戰舟可做到四百裡一日,晚上欋手要良好的休息,並且持續時間不能超過五天,超過五天要徹底休整。

即便卒翼戰舟能用五天時間劃到萊州灣緇水入海口,能溯水而上兩百多裡抵達臨淄,他們也沒有力氣戰鬥了。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抵達臨淄的郢師必會被齊人大敗。

“大浪可有時日間隔?”熊荊問道,“氣壓如何變化?”

“有。”朱雀號在黃海待了快兩個月,巫覡橫對黃海天氣已逐漸熟悉。“每月或有六七日大風,風級多為七、八級,亦有十二級者。靠近時氣壓先降,天有卷雲,而後低雲密布,或而有雨。雨停雨小時天氣遂定,風向不變。然這不過一、兩日,兩日後風向再變,狂風大浪,氣壓大升,氣溫大降,大雨滂沱,雨停風浪方歇。”

巫覡橫不愧是第一期裡學得最好的,他總結的這些連一同經歷過的紅牟都不能盡述,更不能像他一樣將風暴說的這麽富有層次感。

“年後風浪將歇否?”熊荊點頭表示讚許,而後問了一個誰也沒辦法回答的問題。

“臣不知。”去年三月登陸養馬島,可正式記錄海況信息要到四月。正月、一月、二月黃海海況如何,諸人一無所知。

“大王,以去歲觀之,三月黃海當浪歇。”紅牟想起了去年三月黃海海況,建議三月出師。

“三月太晚,最遲二月。”熊荊說了一個理由。“三月浪歇齊人也知。不佞以為或可如此。”

拿著重新測繪修正的過黃海海圖,熊荊指著琅琊道:“舟師從郢都順淮水東下,至東海後北上琅琊,至琅琊後往東……”

琅琊的東面就是朝鮮半島,熊荊的手指落在半島的某處:“在此休息數日。而後沿島北上,至廟島緯度後徑直往西,進入海灣,如此航程幾裡?”

地圖仍然是不精確的,熊荊無法判斷從琅琊台到朝鮮半島有多少裡程,但從整個地圖上看,把兩千多裡的航程分成兩段,哪怕加了幾百裡,也要短於此前的兩千多裡。特別是中途的休息可以讓士卒不至於那麽疲憊。且橫渡黃海去朝鮮也是一條古航路,差別在於古人是從登州出發橫渡,現在熊荊是從琅琊台出發橫渡。

“或一千三百裡。”地圖沒有比例尺,紅牟只能猜一個距離。

“可。”熊荊聽聞只有一千三百裡,當即表示可以橫渡。“朱雀號即刻尋覓合適落錨之地,並預備煤炭柴草,並度量琅琊台至朝鮮,朝鮮至廟山群島航程。”

與攻拔沙羨相比,攻拔臨淄難十倍不止。海況的調查、舟楫的調配、士卒的訓練、緯度航道的確定、後勤的支撐、情報的收集,

城池的攻拔,齊國政壇的把握……,任何一處出現錯誤,整個計劃都將半途而廢,使得楚齊兩國繼續交惡。確定從海路進攻齊國後,熊荊便把整個構想全盤告知作戰司的酈且。他和紅牟、巫覡橫等人不可能完整整個計劃,雖然從常識上判斷計劃是可行的。酈且聽聞郢師將跨海至朝鮮,然後再從朝鮮跨海進攻臨淄,目瞪口呆了半響才反應過來。“海中凶險,若有巨浪……”

“二月黃海已無大浪,便有氣旋,亦可提前預知。”熊荊答的比較專業,一些詞酈且根本理解不了。“橫渡只需三日,三日海況可以確保。”

“大海茫茫,又怎知方向?”酈且再問,他對航海一無所知,也不想質疑熊荊,只是將郢師三萬多人投入大海,這樣大膽的舉動實在是匪夷所思,一旦發生意外,結果就是全師盡墨。在他的理解中,即便要從海路進攻臨淄,也應該沿海岸而行。

“朱雀號能逆風而行,以朱雀號為向導即可。”熊荊再道。導航實際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熊荊擔心的還是海況。“可先使人入海,一試黃海是否可渡。”

“哎。”酈且一聲長歎,他覺得自己有些跟不上熊荊的節奏。“大王要臣等如何?”

“還能如何?”熊荊反問道:“依照實際,製訂細致可行的計劃。再則,收集臨淄各項情報,如何攻城、如果把握齊國朝廷,如何清除後勝一黨?”

與海洋有關的其實只是作戰計劃的很小一部分,只是行軍,行軍之後還有作戰,還有攻城。幾年前楚國賣了五萬套钜甲給齊國,郢師面對的將是身著同樣钜甲的齊軍;

而臨淄是齊國的都城,雖然五國攻齊使得臨淄戶數有所減少,但防守力量不容小覷。如果野戰,郢師面對的將是大約十萬人的持戟之士。而如果攻城,那面對的齊軍將更多,即便臨淄只有民戶六萬,一戶三個大人,也有十八萬人。

最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如果攻拔臨淄不能產生震懾的效果,使齊國改變親秦政策,那麽戰爭再順利,戰略目的沒有達到,作戰也是失敗的。不過這一點就不是作戰司能把握的了,能較為準確的判斷這個問題的應該是常駐臨淄的屈光,他最清楚齊國國內的形勢。

酈且謹記熊荊的提出的那些要求,打算讓作戰司開始製訂臨淄作戰計劃,不過在此之前,他也有一些要匯報,其中最棘手的就是防務建設。

“竟有一千五百裡之巨?!”看著酈且呈上來的國防建設計劃,熊荊倒抽口涼氣。修築一裡混凝土城牆需水泥七百五十噸,修築一千五百裡則要一百一十二萬噸,簡直是駭人聽聞。

“稟告大王,各地築城多也。”酈且解釋著,這並不是修築一條一千五百裡的長城,這是要修築十幾個城池。假設一個城池五十裡,十個就已經五百裡,二十個便有一千裡。得到這個數字並不奇怪。

“何來如此多的城池?”熊荊放下手中的計劃,有些責怪的問了一句。

“這,”熊荊沒看計劃,酈且隻好自己念了。“大梁當擴建,南城雖是魏人所有,然魏人所用水泥亦購於我國。魏國多金,故魏王願築百裡之城。

郢都乃我楚國之都城,方五十余裡,若要將淮水碼頭、曲陽煤山納入城中,當築城兩百裡。”

酈且接著說郢都,郢都築城計劃討論了好幾次,鑒於焦炭的重要性, 不少朝臣建議將曲陽煤山納入城池范圍。當然也有其他觀點,即在煤山修築一城,兩城互成犄角,如此只需修築一百三十裡城池,大約能節省七千金。

“陳、項、上蔡、彭城、洞庭彭城、夏邑、九江、廣陵、昭關、金陵、杭郢、番禺,此十二城或四十裡、或五十裡、或百裡不等,十二城當有七百裡,如此已有千裡。”酈且又例舉了十二個城池,這些城池都有巨大的戰略價值。

淮上主要是陳、項、上蔡(上蔡仍屬魏國,但在適當時候租借過來也無不可)、彭城,這些城池都是五十裡;洞庭彭城、夏邑、九江、廣陵、昭關、金陵,這六城在長江沿線,從洞庭湖彭城到江淮防線的根基金陵,除夏邑、金陵、九江外,其余城池為四十裡;杭郢計劃是築城百*禺因為有冶鐵、造船,計劃也是百裡。

另外還有檇李、獨松關、姑蔑三地組成的兩百裡左右的浙北防線,還有五嶺第一道長二百五十裡防線,這些加起來確有一千五百裡,而這,還不包括舊郢作戰中的幾個築城計劃。

按封人糾對外一裡九十五金的報價,一千五百裡城牆的修築需要花費十四萬多金,這是一筆大錢。

熊荊不得不靜下心來細算楚國現在的花銷,主要是戰舟、海舟、漁船、騎兵、積粟這幾項。

全國此前有大翼戰舟五百艘,實行新兵製後,軍隊數量下降至二十萬以下,如果二十萬軍隊全部使用卒翼戰舟,那需要建造六百二十五艘,七十二金每艘需要四萬五千金,加上後勤船隻,共計在五萬金左右,以十年計,每年大約投入五千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