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荊楚帝國》第32章 軍校二
  在正仆長薑、醫尹昃離的注視下,一杯柳樹皮汁被熊荊喝了下去。汁液味道很苦,喝完熊荊趕緊喝了一杯甜柘漿。長薑見熊荊臉上滿是苦澀,拜道:“足下以身試藥,孝之孝者也。”

  阿司匹林吃多了貌似沒有什麽壞處。熊荊沒管孝不孝,他知道父親越晚走楚國的情況就會越好,他道:“我若無事,明天當請父王飲之。”

  明天就是太廟之祭,熊元體弱,告祭要跳的舞大半都已經取消,可起拜進退還是不少。如果不是已行千年的傳統,熊荊定要取消那些亂七八糟儀式。

  “唯。”長薑再拜。熊荊今天帶來的不是藥汁,而是柳樹皮,是他在負責榨汁。

  “兩位也困了,請暫作休息吧。”今天熊荊又與父親聊了一下午。天色已暗,他和前兩天一樣睡於正寢。不過在睡之前,他還要理一下思路,看看昨日說的軍校該怎麽建,學些什麽。

  當然不能像黃埔一樣隻學六個月,應該像學宮一樣,小學讀七年,大學讀五年。小學所教授的,應該是低級軍官的知識,大學才教授高級軍官的知識,期間學生還應到王卒三軍中實習。學生的專業,暫時可分為輜重、騎兵、工兵、步兵、炮兵五種。航海也要加進去,船藝、航海、防撞、水戰,這些將是航海學生的課程,教材他可以寫一些。

  正寢的中庭是燕朝議事的地方,東面大室是寢房,外間是楚王辦公所在。堆滿竹簡的幾案已經被長薑讓人移走,明亮的燭火下,熊荊在木板上籌劃著軍校。海軍這塊問題不大,他除了不會爬桅杆,其他都懂一些皮毛,可陸軍……,

  他根本不知道楚軍現在是如何作戰的,他也不知道面對強大的秦軍,楚軍應該列裝什麽樣的兵器,或者能有什麽樣的兵器。兵器涉及鋼鐵。土法煉焦他知道,不過是把煤炭密封起來悶燒;但煉鋼,原理當然知道,可真的有那麽簡單嗎?溫度到了,攪拌鐵水就能純鐵嗎?出了純鐵又該怎麽滲碳?到時候煉鋼出來一堆熟鐵該怎麽好?

  熊荊極力回憶著一篇論文,論文說的是英國從木炭煉鐵改為焦炭煉鐵的過程——當時他在和別人爭論十六世紀英國的鋼鐵價格。他記憶最深的是焦炭生鐵的質量遠低於木炭生鐵,價格也不如。十八世紀英國木炭生鐵的價格大概是5、6英鎊,每噸消耗16擔(每擔50磅)木炭;焦炭生鐵價格則要超過6英鎊,每噸生鐵要消耗多達18噸的煤。

  但焦炭生鐵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出來的鐵水含有較多的單質矽,鐵水流動性好,同樣一個鐵鍋,可以鑄的更薄。鐵鍋是按個賣的,更薄等於生鐵單價賣得更高。靠這一點,沒有質量優勢、成本優勢的焦炭生鐵工廠生存了下來。

  知道價格用處不大,關鍵是冶煉辦法。這方面他記得的不過是水力鼓風和蒸汽機鼓風,鼓風也有兩種:冷風和熱風。熱風還涉及到蓄熱室以及蘇格蘭風口。鐵水冶煉成鍛鐵、也就是熟鐵,似乎有一個什麽砸碎法和一個攪拌法,攪拌法後來是大行其道的。

  而煉鋼,可行的辦法是坩堝法——坩堝法的重點不是冶煉技術,而是如何製造出耐高溫的坩堝。但是坩堝鋼價格很高,每噸超過50英鎊,真正能生產出廉價鋼的是貝塞麥發明的轉爐煉鋼法(靠的是底部吹空氣),轉爐鋼出現後每噸鋼的價格才跌落到20英鎊,可問題是貝塞麥轉爐煉鋼只能用不含磷鐵礦石煉出的鐵煉鋼,不然鋼質會非常脆。

  軍事涉及技術,

技術涉及科學。想得頭昏腦漲的熊荊不得不把煉鋼煉鐵放一邊,除了鋼鐵,他發現最需確定的是陸軍應是何種方式作戰?騎兵沒問題,練成鋼鐵可以有重騎兵,沒有就像日俄戰爭的哥薩克一樣,扛著騎矛、舉著馬刀衝鋒,秦軍沒有馬鐙、馬蹄鐵,騎兵難以和楚軍抗衡,但步兵呢?步兵該怎麽辦?  用戚繼光的鴛鴦陣?十二人為一小隊,可這十二個人拿什麽兵器,之間又是如何配合的,熊荊一概不知;還有羅馬人的龜甲陣,龜甲陣好記,也更簡單,就大盾、短劍、標槍三種武器,老中青三線輪流作戰,可該怎麽打,照樣一慨不知。

  還有什麽?一陣搜腸刮肚,這種平時不關注的知識,熊荊能想的只是一些電影——電影還原度高的居然全是外國片,中國的一概沒有(備受SC推崇的《敦煌》他沒看過,看過的是毫無實用價值的赤壁八卦陣),這些電影讓他記起了亞歷山大的長矛陣、長腿的英格蘭長弓。如果能找到紫衫木的話,或許楚軍也可以裝備長弓。

  弓箭兵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不比弩兵。單兵弩不是因為威力比弓大而裝備軍隊的,是因為單兵弩可以不經長期訓練即可由士兵掌握這才裝備軍隊的。弓箭兵需要長期訓練,劍盾兵也是如此,熊荊雖然不清楚羅馬人如何作戰,但格鬥肯定有技巧,配合也需要磨練,也許只有亞歷山大的長矛兵簡單一些,他們要做的似乎只是平舉長矛向前捅。

  熊荊把想到的東西全記在木板上,並覺得應該盡快搞清楚軍的作戰方式。這時候葛進來了。“殿下,工尹刀來了。”

  “工尹刀?”熊荊想起昨天讓他做的水晶管,“讓他進來。”

  工尹刀進來了,看到東室幾案上亮著燭火,一個人正伏於案前,他本以為是楚王,待走到近處,才發現是太子。“拜見大子足下。”他和同來的工師恭敬拜道。

  “做好了嗎?”熊荊放下筆。

  “然。”工尹刀點頭,旁邊工師打開一個長匣,裡面一根木杆,杆的上端接著一小段水晶。

  “木杆幾尺?”水晶很透明,能看的裡面是中空的,熊荊很滿意。

  “回足下,有三尺。”工尹刀答道,他不知道熊荊要幹什麽。

  “三尺太短。”熊荊目測那根木杆,好在木杆加長不麻煩。“造府有水銀嗎?”

  “有。”工尹刀答。這時熊荊已讓葛去找水,水來又讓葛把水倒入杆中,然後接過把木杆豎立在水壺裡。熊荊指著水晶管裡的水柱道:“管中之水高於壺中水面否?”

  水晶管是透明的,能清晰看到裡面的水柱。工尹刀點頭:“然也。”

  “水輕而水銀重。若以水銀灌之,豎立,水銀柱高當在三四尺之間。”熊荊說道。“我欲知水銀柱高有幾何。”

  “然也。”工尹刀再次點頭,表示聽懂了熊荊的意思。

  他終於明白為何要在木杆上端加一段水晶管了,這是為了能看清管內的水銀柱有多高。熊荊則要用大氣壓來確定後世度量衡:一個大氣壓有760毫米汞柱,將水銀柱分成760份,就能夠得到一米。有了長度單位,再以水為媒介量出一升水,從而得出一千克的重量。長度和重量都有了,記憶中的後世知識轉化過程中就不會出差錯。

  工尹刀對熊荊要把汞柱平均細分成760份的要求並不驚訝,造府的工匠可以很輕松完成這項工作,但對熊荊要求尋找紅豆杉就有些犯難了,這不是找一根木頭,而是全國、包括國外都找要。

  木頭熊荊是了解的,他解釋道:“各地水土稟異,雖是同種,然木質亦有優劣。此木為軍用,自然要選最優良之木材。”

  “然也。”一說軍用工尹刀就明白了,這是在選樣。

  “我軍長矛有幾尺?”交代完紫衫木,熊荊又問起長矛。

  “我軍酋矛長有二十尺。”工尹刀答道。

  “二十尺?”在沒有準確度量衡之前,熊荊不知道二十尺大概是多長。“可否更長?”

  “夷矛可長至二十四尺。”工尹刀擔心熊荊還要更長,告誡道:“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不能利已,又以害人。”

  “我明白。 ”熊荊懂他的意思,他也不清楚亞歷山大的長矛有多長。“明日告祭太廟後,酋矛、夷矛送至此處。”

  送兵器入宮是違反宮律的,見工尹刀面有難色,熊荊再道:“去掉矛頭,送木杆即可。”

  “唯。”工尹刀送了口氣。見熊荊沒有其他交代,當即起身告辭了。

  輜重科、騎兵科、工兵科、弓箭科、劍盾科、炮兵科,軍校熊荊一共列出了六個專業。當然,這要詳細了解楚軍如何作戰才能最終確定,也許這個時代有更好的作戰方式,也許紅豆杉無法造出英格蘭長弓。

  不過軍校的規模是可以先確定——鶡冠子說長平之戰趙軍有四十五萬人,作戰部隊約三十萬。以三十萬計,五人為伍,五伍為兩,二兩為偏,二偏為卒,這是楚軍一乘車的編制,按照這個編制,那麽有六萬名‘伍’、一萬兩千名‘兩’。這些基層軍士不需入校學習,在縣卒或王卒服役一年即可,也不需一年培養完成,可分十年,再考慮到戰時損失,每年入伍為一萬四千人。

  三十萬楚軍有六千名‘偏’、三千名‘卒’、低級軍官共計九千名。培養也分十年,同樣考慮戰時損失,每年入校的學員大概在一千五百人左右,讀七年在校生則有一萬人。

  卒以上有戰車編制廣,三十乘為一廣;也有單純的步兵編制: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若以江淮為最後防線,車兵是要舍棄的。三十萬楚軍,有六百名‘旅’、一百二十名‘師’、二十名‘軍’,十年培養的話每年不到一百人,五年畢業在校生大概有五百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