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193節 我是委員長
~www..《》~ 一百九十三節 我是委員長

 “呦,厚黑教主登門,難得難得啊!”

 把李宗吾請進了書房後,趙書禮揶揄道,教主是一個風趣的人,趙書禮很喜歡他的性格,也喜歡跟他開玩笑。

 “呵呵,趙司令你好。最近咱有一件事看不明白,想請教請教司令。”

 教主一副憨厚樣問道。“何事能難道教主?請講!”

 “這蒙古人嘎達梅林之事,其妻子雖然劫獄,但是出於愛夫之情,情有可原。況且當年嘎達梅林也是被誤判的,現在法院卻繼續通緝牡丹琪琪格,似乎不妥吧。”

 “嗯,他們的事情我也同情,只是法院的事情,自然有梅汝璈負責,我們都不用插手啊。”

 老的最高法院院長,已經被盡心於辦大學的梅貽琦拉進了大學教書去了,他臨走前推薦的是梅汝璈。梅汝璈這個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在過去的歷史上,他代表中國參加了東京審判,據理力爭才讓許多法西斯沒逃過法網。

 “司令的說法咱也認同,不過可惜民眾恐怕不能理解啊。”

 說著歎息的話,但是李宗吾臉上絲毫不見歎息的表情,頓時趙書禮明白了。

 “哈,你到底是來幹什麽的,直說吧,差點被你帶進去了。”

 “哈哈,還是司令聰明啊。”

 趙書禮察言觀色的本領,絲毫不比他低。

 “說吧,你不可能是為了這種小事來找我的。”

 “我是來恭喜趙司令的!”

 “喜從何來?”

 “大喜啊,中國的軍事委員長一職,可是大喜?”

 “委員長?跟我什麽關系?”

 “你就要當委員長了!”

 “開玩笑,我能當委員長,我自己會不知道!”

 “趙司令請聽我慢慢道來——”...

 李宗吾的一番話,讓趙書禮大驚,但是一時又不能接受。這丫臉皮太厚,心太黑了。猶豫了一陣子,還是難以抵擋中國最高權力的誘惑,趙書禮點頭同意了教主的支招,讓沈瑞麟、田子華兩人配合他。

 ......

 話說東北的局勢因為列強的接入已經板上釘釘了,意大利得到了在沈陽駐兵的權力,而英法聯合在長春駐扎了三萬軍隊,哈爾濱則有三萬蘇軍。

 日本人沒能力跟這幾方同時為敵,最後他們只能選擇跟英法妥協,同時借助英法的威懾,來抗衡蘇聯,而英法也需要日本做一個狗腿子來抵擋蘇聯人的擴張,於是一拍即合,日本人也在長春和沈陽獲得了駐兵權。

 但是他們之間達成了協議,可是塞北這邊卻不同意,打了半天還是放日本人進來了,那豈不是白打了。但是張學良同意,不知道日本人給他灌了什麽迷湯,他竟然也同意日本在沈陽可以駐扎不超過千人的武裝來保護鐵路,而在長春日本人則可以駐扎五萬人,同時張學良積極跟蘇聯談判,希望蘇聯撤出東北。原來相比日本,張學良更不放心蘇聯啊。

 而趙書禮先是堅決反對,繼而神秘的突然不再堅持了。

 於是一直在僵持的塞北和日本達成了妥協,雙方不就戰爭問題賠償,不就民事問題賠償。繼而各方談判很快就達成了協議,趙書禮跟張學良同時邀請蔣價石派人北上簽署儀式,畢竟人家才是中央,沒有蔣價石的授權,名義上任何條約都是非法的。兩人這麽做也就是給蔣價石面子,看看,咱還是認可你是中國的老大的不是。

 蔣價石也很識相,臉是別人給的,面子是自己丟的,相信即使他不派人去,東北的局面也定下來了,因此只能選擇追認。只是這種完全被動的局面讓他很不舒服,是個男人都不會喜歡被動的吧。

 當幾方條約簽訂,規定意大利、英國、法國、蘇聯和日本五國在東北駐扎維和部隊,軍費由東北財政支出,同時規定了各方駐軍的數量都不得超過五萬人。而張學良仍舊是東三省邊防司令公署的總司令,東北仍舊是他的地盤。可是這不算完,要知道現在東北可是有十數萬剛剛浴血過的塞北軍呢,這怎麽處理?要是蔣價石給趙書禮一個任命,讓他兼任東北司令,相信張學良沒有能力反抗,但是他沒有。他有兩個擔心,擔心張學良失勢後,北方就剩趙氏軍閥一家獨大,另一個擔心是東北也歸入塞北整府管轄後,加上再把張學良趕出北京,以北京為中心趙氏另立中央怎麽辦。而現在繼續讓張學良佔有東北,法理人情上都說的過去,因為這裡本來就是人家的地盤嗎。

 可是這對塞北方來說實在是不公平,在東北的塞北軍士兵怨氣很大,跟附近駐扎的東北軍常常衝突,而且都是塞北軍挑釁。而在張學良的嚴令下,東北軍士兵繼續忍辱負重,對挑釁不做任何回應。

 經過再三的權衡,趙書禮同意了讓塞北軍撤出東北,但是提了一個要求,塞北軍在東北大慶鎮駐扎五萬人的軍隊,同時這裡也要由東北支付軍費,張學良同意了。只要能讓塞北軍離開自己的地盤,就算趙書禮提出更過分的要求,他也會答應的。

 此次戰鬥打了個叮咣響,塞北軍損失數萬大軍,結果僅僅就是從張學良手裡摳來了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地區,還有就是在大慶獲得了軍事存在。只是如此嗎,不,因為真實的歷史從此改變了,東北沒有淪陷於日寇,這就已經是趙書禮最大的勝利了。

 那塞北軍是僅僅得到了一個削弱日本的機會嗎,同樣是否定,因為趙書禮這裡還有厚黑教主李宗吾。

 條約簽訂後,趙書禮跟張學良共同發表和平講話,刻意強調了是在中央蔣價石的領導下,東北再次贏了了和平,這些是趙書禮要求張學良如此說的。相信這好像是拍馬屁的話,傳到蔣價石耳朵裡,他會很高興。但是趙書禮會拍蔣價石的馬屁嗎?

 這言論發表後,坐實了東北談判是奉蔣價石的命令,給東北給中國帶來了和平。

 但是很快輿論的風向一轉,風向是從塞北開始的,各大報紙發表評論。先是對東北和平表示了讚同,但是眾口一詞對中央整府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抨擊。先是從這次戰爭中,中央始終未發一兵一卒,任由塞北軍士兵在東北血戰。在外交和整治上也是毫無作為,只是在最後主持談判的時候出了點力,可是這力出的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塞北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軍事優勢的前提下,蔣價石整府竟然指示塞北方談判代表與列強妥協,同時讓五大列強國進入了東北。這豈不是賣國行為?蔣價石跟袁世凱有什麽兩樣?

 塞北整府的反蔣宣傳順勢傳遍全國,同時塞北軍宣布從東北撤兵,此舉打消了南方報界一致認為的塞北軍是為了搶地盤而去的猜度,趙書禮獲得了巨大的國際國內聲望。

 而同時,蔣價石開始在輿論中遭遇口水。不過他這個人向來不怎麽在乎民意,當年馮玉祥告訴他報紙都在罵他,罵他的整府,要他采取措施。結果他告訴馮玉祥,輿論這東西當不得真的,如果他辦上一百家報紙,那麽輿論就是他掌握的。

 現在蔣價石依舊無所顧忌,但是很快他就知道錯了,因為這次反蔣的背後有強大的推手。

 很快學生開始遊.行,抗議蔣價石整府的賣國行為,要求出兵東北驅逐列強。連蔣自己的軍隊都開始不那麽挺他了,不少將領也發表了一些不滿的言論。同時蔣價石的那些老對手們也一個個跳了出來,去了美國的馮玉祥,在大連的閻錫山,還有廣西的李宗仁,廣東的陳濟棠,雲南的龍雲,貴州的王家烈,甚至連四川的劉文輝和青海的馬步芳都表示對中央的處理很難理解。

 局面繼續發展,終於由對蔣價石最恨的兩廣開始,社會輿論要求蔣價石下台。

 而中央軍控制的江南幾省也爆發了一系列的反蔣活動,原因是年初的江南大水災,蔣價石整府沒有很好的救助,導致幾百萬人死亡,數千萬人遭災,疾病流行。

 蔣價石倚重的江浙財閥也適時的表示了對蔣價石整府收回財閥們貨幣權,希望獨裁中國金融的不滿,很不配合蔣價石整府發行債券的行動。

 列強也不看好蔣價石,覺得他這個人是個優柔寡斷之人,建議他放權。

 同時國民議會開始彈劾蔣價石,非常激烈,盡管沒有達到票數要求,彈劾案沒有通過。但是蔣價石終於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危機,終於在挺了十多天,做了相當周密的後續安排後。蔣價石終於再次宣布下野了,就像他前幾次下野一樣,這次他還能東山再起嗎。

 沒人看好他,因為他下野後,各大軍閥共同推舉趙書禮繼任蔣價石為新任委員長,趙氏終於一步步爬到了中國最高軍事權力的頂峰。中國是姓趙還是姓蔣,撲朔迷離起來了。

 而趙書禮則處於了一種登頂的亢奮中!

 這一切就是教主的運作,讓歷史又扭轉了回來,原本的歷史上,是因為東北的丟失,蔣價石背負了不抵抗的責任,才辭職的,現在則是背負對外妥協的責任,引咎辭職的。

 ~www..《》~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