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194節 梅貽琦和他的大學
~www..《》~ 一百九十四節 梅貽琦和他的大學

 各方勢力為何推舉趙書禮,這當然也是運作。

 這個運作並不難,很多軍閥都對老蔣深懷恨意,但是如果僅憑此自然不足,只有利益才能驅動他們。有幾個軍閥比較好對付,比如現在半依附於塞北的小軍閥,比如青海的馬家軍,整個青海只有一百來萬人,他們沒有塞北的支持根本無法存在下去,要是塞北想對他們動武,簡直易如反掌。還有佔據陝西半邊天的楊虎城,此時從神木以南名義上都是楊虎城的地盤,當然在兩隻軍隊之間還有一些遊擊隊。雖然從陝北往南攻擊,想想黃土高原上的溝溝壑壑,僅從交通上就不可能支持大部隊作戰,但是甘肅此時也在塞北軍的控制下,從甘肅往陝西地勢一路下降,可以說塞北軍佔據了地利。所以自從做了陝西王后,楊虎城就極力跟塞北搞好關系。

 這兩方自然是力挺趙書禮,接著對老蔣有意見的軍閥,像李宗仁自然也願意反蔣,只在趙書禮答應了不動他廣西的利益後,他立即加入了聲討蔣價石的陣營。而南天王陳濟棠自從上台後,就一直在蔣價石的陰影籠罩下,如履薄冰的應付,能打到老蔣是符合他的利益的。四川的劉文輝則一直跟老蔣不對付,因為他的老對頭劉湘是蔣價石扶持的,他要一統蜀中不打到蔣價石是不可能的,而塞北軍一直是希望四川能夠出現一個統一的政權的,哪怕這政權是個軍事政權。

 這幾方勢力稍大的軍閥一起行動,其他小軍閥為求自保只能順應大勢了,更何況塞北軍的威名放在那裡有能力領導中國,在加上塞北軍畢竟遠在塞外,跟雄踞中國中心地帶的中央軍相比,他們恐怕更會覺得安全。

 在外有藩鎮逼宮,內有蔣價石辭職的情況下,趙書禮上台的議案很快通過。

 他第一時間通電接受任命,同時派劉澍第一時間去南京活動,劉澍對外的職稱是自己的全權秘書。但是這並不為南京的一些政界大佬所認可,他們強烈要求趙書禮立即進京擔負責任,恐怕他們也擔心出現過去袁世凱跟孫中山談判後的情況,袁世凱拒不南下就職,而要把首都定在北京。於是南北爭端在辛亥後,造成了中國十幾二十年的亂局。

 其實這也是趙書禮擔心的,他也不想自己南下後,北方發生問題。至於南下怕自己的安全,他心裡倒不在意,他已經決定了,要是南下就帶領自己的王牌軍第一軍去南京。還怕南京那些雜牌軍嗎,並且只要自己進了城,立馬以中央的名義把這些軍隊調往城外。之後的事情則是統一其他軍隊,當然這難度相當大,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現在沉醉於一朝登頂的趙書禮根本沒有考慮到。

 既然趙書禮有這麽仔細的考量,可是為什麽不立即南下呢,換句話說他現在在幹什麽呢。

 答案是,他在視察,在塞北各地視察。

 他最擔心的莫過於自己離開後,塞北在發生危機,就像上次他去蘇聯德國躲避內戰時候,宋遠自作主張的情況。

 趙書禮第一站視察的地方選在了塞北大學,這個由梅貽琦一手組建的大學。

 梅貽琦為了這個大學可謂是煞費苦心,他當時來到塞北的時候,盡管趙書禮表示不惜一切代價的支持。可是當時塞北可沒有任何基礎,尤其是教育基礎,梅貽琦來到後,連一所校舍都沒有,雖然在巨額撥款下,塞北大學已經在黃河邊上動工了。但心急的梅貽琦等不到了,他當即租下了幾座倉庫,跟他從清華挖過來的幾個年輕講師立刻開始辦學招生,第一批隻招了十幾個人,算是個特別班。

 外交曾經笑過他心急的把塞北第一所大學辦成了倉庫大學,但是梅貽琦回應說,所謂大學者,非有高樓大廈之謂,乃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很快就成了名言,也是塞北大學辦學的一個主體思想,那就是不惜重金聘請人才。

 現在的塞北大學已經不同於往日了,佔地三千余畝,撞撞大樓巍巍,派頭十足,乃是包頭黃河岸邊的一個標志。

 但是這並不是梅貽琦為之驕傲的,他更驕傲的是塞北大學的人才儲備,先後從北京各個大學挖來了數百教授,現在在校學生人數一萬多人,本著開門辦學的理念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現在的塞北大學作為中國最大的大學,不但為塞北,也為全國各地輸送著大量的人才。

 北京從民國開始就頗為坎坷,大學的經費都是捉襟見肘,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還好說,有的學校根本就是需要校長要飯似的到處乞討。因此那些學校中存在一大批生活困難的教師學生群體,對此梅貽琦大包大攬,連老師帶學生一並帶到了塞北。這才早就了塞北大學現在的規模。

 梅貽琦請人不但不惜工本,豪爽無比,有時候還耍點無賴手段。

 比如原來塞北的最高法院的院長張孝栘,就是被他軟磨硬泡拉過來的。當時為了請張孝栘,他日夜蹲守在人家家裡,最後是他不嫌丟人,張孝栘嫌丟人了,於是一把年紀的老先生選擇了辭職。歎氣說,他的法律生涯從教學始,那就以教學終吧。

 梅貽琦是理科出身,雖然他同樣重視文科,作為自身專長的理工科卻也沒有落下。先後建立了力學性能,應力學,機械等專業,甚至還把塞北飛機廠的實驗室搬到了大學裡,工廠出經費,學校培養人才和研究成果。

 他不但重視文理科,對體育也格外的重視。

 每天會親自帶著學生在草場上做操等,據說這是清華的傳統,他在清華時期,前任校長做的更過分呢,規定早晚教師自習室圖書館等場所一律關閉,就讓學生去草場運動。

 今天趙書禮來的早,恰好就看到了梅貽琦大汗淋漓的帶著一乾子沒精打采剛剛睡醒的學生在跑操喊口號, 鍛煉身體建設祖國,哈哈...

 “梅校長,你這就是所謂的強壯其體魄,野蠻其精神吧?”

 趙書禮開他的玩笑,看著這一群天之驕子在草場上傻傻的喊口號,趙書禮就不由得想笑。

 梅貽琦很認真的回答:“錯了,是強健之體魄,自由之思想,之精神!”

 趙書禮沒法繼續開下去了,點頭讚歎道:“梅校長對教育很有思想嗎,看來當初真的沒請錯你啊,說句笑話,我當初還真的沒看上你!我想的是蔡元培,可惜這老爺子去當官,幫蔣價石忽悠人去了。”

 梅貽琦笑道:“是嗎。蔡元培先生確實是我輩楷模,現在被俗事纏身實在是遺憾。不過還有一位先生我也深敬佩之。”

 “誰?”

 “張伯苓!”

 ~www..《》~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