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大民國》254節 我的前半生
南京打的甚是激烈,而北方就相對平靜了。

 尤其是東北,日本人不往這裡增派軍隊,除了他們在中國戰場主次的安排外,還有一個原因,東北已經進入了冬季,作戰環境極為惡劣,他們有條件用少量兵力來牽製大量的塞北和東北軍。.

 尤其是正當塞北軍要攻打四平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雪,這場誰都不希望的雪,阻礙了塞北軍對四平攻堅戰的計劃。相對來說,華北戰場就要激烈一些了,二十萬日軍從天津出發向北京挺近,很快就受到了宋哲元部隊的堅決阻擊。此時的宋哲元部隊可不是歷史上的西北軍了,他們武器裝備要好的多,又有塞北的援助,甚至還得到了塞北空軍的就近支援,空中環境遠沒有南京那麽糟糕。於是中日雙方圍繞鐵路線,在京津地區打了一場大戰,平津會戰。

 在平津會戰激戰正酣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趙禮發行了自己的一本。

 這本叫做《我的前半生》,如其名,是他對自己前半生的一個概括和總結。中從他穿越到外蒙開始描寫,當然沒寫穿越這件事了,一直到七七事變爆發為止。這本倒不是臨時起意的,而是寫了數年了,尤其是當年他遇刺後,在病房中寫下了大部分。

 這本很客觀,沒有自誇也沒有自謙,把他一路崛起使用的陰謀詭計都寫了上去,也把那些光輝事跡寫了上去。其中的權謀部分很受人注視。尤其是針對日本的段子。從他開始跟日本人接觸,利用日本人逼迫蘇聯人沒有干涉外蒙事件,到大力吸引日本人到塞北投資的想法。他不是不擔心日本人的經濟侵略,但是她始終相信日本人會對中國發動戰爭。那麽一旦戰爭爆發,塞北將沒收日本人所有財產,他們投資越多,中國其實越受益。

 自傳發表後,這一點上大快人心,報紙上也刊登了相關的塞北凍結所有日本人財產,暫時沒收了所有日本人工廠,尤其是三菱三井等大財閥的重工業工廠。鐵路,礦山等財產,不但打擊了日本人,而且對塞北的戰爭潛力是有幫助的。

 但是也有的報紙上略帶不滿的批評了塞北對日本人的不友好態度。這些報紙的主筆都是一些自詡公正的先進知識分子,同時他們還對另一件事大加讚賞,但是這種態度讓趙禮極為不滿。

 因為他們歌頌的是一篇報道,是上海的記者采訪一個日本人的報道。

 當時上海已經淪陷,而這些日本人是從南京逃亡這裡的。他們能從戰火紛飛的南京逃出來,不是他們本事大,而是南京整府有意的。在上海剛剛失陷後,蔣價石立即集合所有在南京的日本僑民。用專列把他們送走,同時他派了專門的外交人員護送。那些日本人望著他們剛剛駛出的南京城上空。黑壓壓一片的日軍轟炸機,慶幸的同時。他們心情十分複雜。

 那個接受采訪的日本人對記者表示,中國整府對他們照顧的十分周到,盡管這是一句客氣話,但是趙禮分明從中聽出了得意洋洋的語氣。看,俺們的飛機都到你們首都轟炸了,你們卻不敢把俺們怎麽樣,還要派專人來護送俺們。

 “混帳東西,怎麽不顧及你那麽多國民還逃不出南京城呢,這真是扯淡。”

 趙禮看著報紙,在指揮部大發雷霆。

 “李三江,立即制定計劃,在東北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會戰,力圖在春季來臨前,將日本人趕出東北去。”

 趙禮發完脾氣後立即給參謀長下達命令道,這到不是完全是因為他很生氣,而是因為日本人進入南京了。他擔心日本人在喪心病狂的來一次大屠殺,他想在東北發動攻勢,第一是吸引日本,第二就是震懾了,東北的日本僑民多達百萬,相信自己控制了這麽多僑民他們也就不敢對南京百姓做出什麽不人道的事情了。

 但是李三江卻很為難的回答:“司令,現在東北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四平戰役都推後了。大雪不但是阻礙了攻擊計劃,更重要的是大雪影響到了交通,沒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根本沒辦法發動大規模攻勢啊。”

 “好好想想,總是有辦法的,跟東北軍聯系一下,他們久居東北,一定有對付嚴冬的方法。”

 “是!”

 李三江去準備了,但是趙禮的氣還真是難消。他戰前都建議過蔣價石,要他考慮戰爭中平民的避難計劃,可是他考慮的卻是日本僑民的安全,更讓趙禮生氣的是,蔣價石這種做法,讓報紙上那些知識分子吹捧的無與倫比,說這就是中國人以德報怨的美德,是什麽厚德載物的氣度,難道他們指望用愛去感化日本人嗎,他們恐怕不會想到這些在南京的日本僑民,轉身就穿上軍裝拿起武器成了日本人到中國燒殺搶掠的向導。而對轉移國民的計劃,沒人關心,或許蔣價石根本不在意老百姓的死活,在他看來,可能日軍在南京發動屠殺對他更有利呢,他可以借此宣傳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只有趙禮依然在緊緊盯著南京,他不希望看到慘劇發生。

 可是他失望了,南京慘案還是發生了,1939年12月19日,日軍進入南京城第五日,塞北在南京的間諜傳回了日軍發動屠殺的密報。這一切看起來仿佛是宿命,進攻南京的軍隊還是歷史上那個日軍,那個充滿獸性的軍隊,而高級軍官中,谷壽夫仍然是大權在握,進入南京的部隊他的第六師團是第一個。

 趙禮收到這消息後,他非常自責,穿越一回竟然沒能改變這場慘劇,他覺得自己十分的失敗。同時南京的慘劇也經過塞北乃至全國各大媒體披露出來,日本人則是堅決的否認,但是隨後流出來的照片和電影膠片讓他們百口莫辯,國際社會同時紛紛譴責。

 而其實早在日軍進入南京,也就是蔣價石派專列護送日本僑民離開的時候,日軍就已經作出了類似的事情。他們進入蘇州後也發動了大屠殺,有一個美國僑民,戰鬥打響的時候,他離開蘇州躲到了鄉下,當戰鬥結束後,他回到蘇州城,這時候發現美麗的東方威尼斯,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街道上到處都是屍體,而野狗則肥碩無比,美國人驚呼這是狗吃人的世界。蘇州只是個前奏,南京才是正劇,幾十萬人遭到屠殺,婦女、小孩慘遭凌辱。這一切都是因為日軍大本營的一個命令,一個讓日軍就地補給的命令,也就是說,他們的補給盡可能的從中國獲得,具體方式也就是搶了。所以說,南京大屠殺基本上是無可避免的,因為殺光了這些人,才能給幾十萬日軍節省出來糧食。

 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國際社會譴責不說,中國各界也是非常氣惱,尤其是趙禮,他立即代表塞北方發表了強硬的聲明,表示塞北一定不會忽略此事,一定會回應日本。

 於是一時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塞北,他們想看看趙禮是怎麽回應日本人的,大家普遍認為塞北將以牙還牙報復日本。因為塞北有這樣的條件, 在塞北地區生活著十萬日本僑民。

 而中國國內民眾就更關注了,媒體在南京大屠殺後,紛紛一改口徑,不在說什麽以德報怨了,轉而呼籲中國采取報復措施,他們表示希望塞北懲罰這些日本僑民。而且他們的口氣完全是認定趙禮一定會這麽做的,不這麽做就是漢奸走狗賣國賊一樣。他們有理由這麽認定,在他們看來趙禮就是這麽一個人,尤其是趙禮剛剛出版的《我的前半生》一,上面沒有什麽仁義道德,盡是些陰謀詭計毫無禮義廉恥可言,他們認為這樣的趙禮不但是一個厚顏無恥,而且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

 於是一時間,日本僑民人心惶惶起來,可是逃又逃不走,甚至他們都不敢上街,平時就呆在家中,出門也絕對不敢穿日本衣服,街上天天有打死日本人的事件發生,作為僑民他們是收到過警察部門和自己的領事館發來的警告和建議的。

 可這時候,即使是在家也不在安全了,因為他們可能面臨著來自政府層面的報復。

 終於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五天后,他們接到了塞北整府層面的通知,要求每一個日本人收拾好行禮,到整府指定的地點集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