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187節 劃分勢力范圍
~www..《》~ 一百八十七節 劃分勢力范圍

 日本國內的事態沒有像趙書禮和張學良擔心的那樣發生,而是恰恰相反,永田被殺後,統製派取得了皇室的絕對支持,而皇道派的高官荒木貞夫被逼迫辭職,大批皇道派官員以能力不足被辭退,軍部中新提拔了許多優秀軍官,這些軍官基本上有一個特征,陸大優秀學生,在歐洲長期駐外,還有一個特征,這些人要麽是統製派成員,要麽認可統製派理念。軍部一時間,統製派一家獨大了。

 隨著統製派的上台,他們終於開始尋找外交途徑解決東北問題了,英法樂得幫他們溝通,分別給中國各方勢力遞話。

 張學良自然是同意談判的,他寧可花點錢,必要時候甚至犧牲點臉面,咬咬牙認個錯。趙書禮也同意談判,很簡單,他從來就沒有打算過跟日本正經開戰,戰爭打到現在,他也實在是吃不消了。塞北軍境內的經濟大受破壞,非軍工產業,由於原材料升高,物價波動劇烈,已經有不少中小工廠撐不住倒閉了。塞北軍的股市也已經下跌了三成多,簡直就是股災。更重要的是,他實在是不知道從哪裡去弄一筆軍費了,戰爭打到現在已經花去了三十億元,今年的財政已經超支,而加稅不是好方法,債券也已經先後賣了十億,在賣下去恐怕有抽乾市場流動資金的隱憂,要是造成了消費的萎縮引起連鎖反應就更是得不償失了。至於中央整府,則沒人理他們,他們在東北問題上的無能,連列強都看不起他們。

 1931年,11月15日,英法人調和,有三方參加的談判在沈陽召開。

 一方是日本,另外兩方則是塞北軍和東北軍的代表,東北軍代表團團長是萬福麟,塞北軍派去了沈瑞麟。萬福麟是跟蘇聯紅軍一起回國的,蘇軍現在已經到了哈爾濱,他們派出三萬人,本來希望一萬在哈爾濱,一萬在長春,一萬在沈陽,只是因為東北問題未決,他們暫時在黑龍江駐扎。

 談判第一天,按照流程雙方進行會議議題的討論,其實也就是給談判定基調,雙方提交各自要求談判的條件,討價還價最後只有一些能達成共識的會放到談判桌上。這次雙方其實是一個見面會,不過很重要,今天的對話可能就決定以後談判的走向。

 “我們要求中方對我們的損失進行賠償!並且就東北問題向我國道歉!立刻重開滿洲鐵路,否則日本將考慮封鎖中國的港口!”

 日本代表小野一上來就咄咄逼人,一口氣提出了三個要求。

 沈瑞麟不屑一顧,他現在底氣很足,他還不知道塞北的窘境,因為趙書禮刻意隱瞞了他,就是要他盛氣凌人一點,這樣才能鎮得住日本。

 他毫不客氣針鋒相對道:“哼,賠償你們的損失,誰叫你們到東北的土地上來的。沒錯我們塞北和東北地方整府軍確實是跟日軍發生了衝突,但是雙方都受到了損失,我們的損失誰來負責。”

 小野知道以塞北整府一直以來表現的強硬態度,這個賠償問題有些不可能實現,於是退而求其次道:“好,我們軍隊的損失可以不算,但是塞北軍的駐地在塞北新疆等地,無故越界到東北向我方發動攻擊,我想你們至少應該先道歉吧。”

 沈瑞麟再次冷笑道:“呵呵,這真是笑話,塞北軍作為中隊,在中國的土地上可以任意駐扎,反倒是你們日本手伸的夠長啊,從東京到了沈陽了,這怎麽解釋,這該道歉的倒地是誰!”

 “哼,你們根本就沒有談判的,你們這是在挑釁大日本帝國,難道你們不怕大日本皇軍的懲罰嗎?”

 沈瑞麟笑了,他覺得太好笑了:“哈哈,貴國幾萬軍隊凶赳赳蹈海入我中華,如喪家犬般回國者只有個位數,這如果就是你們的懲罰,那麽我們繼續接著。如果我沒有算錯的話,日本只有二十幾萬現役軍隊,而我們塞北跟東北軍加起來有一百多萬,在加上中央軍以及其他地方軍隊,我們有幾百萬大軍,如果這樣還需要害怕,那麽恐怕今天就不是你們跟我們談判了,而是在南京城耀武揚威吧?”

 小野的臉色變成豬肝,拂袖離開談判桌。第一天的談判不歡而散,連基調都沒有定下來。

 趙書禮為什麽敢放開手腳讓沈瑞麟強勢呢,原因很簡單,他沒打算直接跟日本談判解決東北問題。現在的東北問題已經很複雜了,但是卻也慢慢清晰起來,那就是大規模的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但是變局卻更大了,日蘇的衝突是必然存在的,英法等國也開始滲透這裡,意大利的海軍已經開進了印度洋,美國正在積極活動,洛克菲勒財團開始就戰後東北石油問題來找趙書禮和張學良洽談。各方勢力交結,很難處理。

 趙書禮一直存有一個想法,東北的局勢越亂越好,參與的勢力越多越好,因此他是不希望跟日本達成單方面協議的。誠然,跟日本單獨妥協,那麽能夠最快的解決東北問題,給日本人些賠償,讓他們有個台階下,並保證日後他們的利益,相信東北恢復到戰前的局面是有可能的。但是那樣一來,東北又成了日軍獨霸的局面,那這次數萬塞北軍的傷亡就白費了,一點意義也沒有。

 尤其是戰前考慮的,最不願意讓進入東北的勢力——蘇聯已經進來了,放進來容易,請出去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那麽現在趙書禮攪渾東北局勢,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製衡蘇聯。

 於是表面上沈瑞麟在積極談判的時候,私下裡,趙書禮卻派人積極跟英法溝通。重申了戰前對他們的表示,希望英國人往東北派遣至少一萬的維和部隊,法國是陸軍強國可以派遣兩萬人,至於意大利,人家的一萬人已經快到南海了。美國倒是沒有要求,因為美國人二戰也是戰勝國,而且戰後成為了世界霸主,要是那時候他們不走了,希望在東北建立一個基地,你給是不給。而美國人這時候也沒有派兵的意願,此時的美國孤立主義雖然還沒有盛行起來,但是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往外派兵要花錢,盡管對方表示可以支付軍費,他們還是不願意,因為有的地方不但要錢還要命,美軍的生命是很貴的。雙方想法有默契,於是就沒有在這方面進行溝通,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溝通卻很多,比如經濟方面的合作,美國向塞北整府貸款事宜,美國跟塞北地區教育交流問題,傳教問題,投資問題等等。

 隨著蘇聯軍隊進入東北,英法對於出兵軍事乾預的意願增強了,尤其是他們寄予希望的日本人也開始萎縮,在另一方面撇開了他們單獨跟中國各方談判,英法覺得還是自己出面才靠譜。於是他們積極響應了塞北軍整府的邀請,他們也明白東北問題現在就是兩方勢力說了算,第一是塞北軍,第二也少不了東北,至於中央軍勢力,只要讓他們個面子上過得去,他們沒說的。

 所以很快就進入了實質性的談判,英法就駐軍的具體形式跟塞北軍和東北軍交換了意見,趙書禮是沒的說,表示將來兩國的駐軍所有費用由東北財政負責,但是張學良卻很不合作,表示不希望任何勢力涉入東北,這是對中國主權的踐踏,同時還向蔣價石求助。

 蔣價石這時候見到張學良就頭痛,你丫乾的好事,惹上了這麽一大攤子麻煩,不但惹來了日本人,現在還惹來了英法蘇意,更可惡的是你想打的時候就打,不想打的時候就往我頭上推,真不地道。因此蔣價石又一股腦的推回給了張學良,讓他相宜行事,又是相宜行事九一八的時候就是相宜行事,張學良又鬱悶了。

 英法還在跟各方交涉,意大利卻等不了了,他們的軍隊已經過了馬六甲海峽進入了南中國海,齊亞諾親自在塞北遊說趙書禮。此前一直沒有對意大利的出兵做回應,第一是因為意大利的國際影響力不如英法,而且他們的戰績趙書禮實在是看不上,別說日本人蘇聯人了,就是塞北軍估計他們都打不過,拉他們進入東北除了白費軍費外根本就沒什麽作用。可現在既然來了,而且這麽積極,姑且就給他們一個位置好了。

 齊亞諾希望允許意大利軍隊駐扎在沈陽,沈陽現在可是個國際性城市了,因為這次戰爭他的名字在世界各大報紙上出現頻率頗高,把軍隊駐扎在這裡,最能彰顯意大利的國際影響力。趙書禮同意了,他只要東北亂,至於列強軍隊駐哪裡無所謂,沒太多講究。齊亞諾非常高興,交涉成功又給他的仕途增加了籌碼,相信憑借自己嶽父墨索裡尼的威勢,他恐怕又要升官了,再升可就要進入意大利外交部了。

 意大利軍隊的駐扎地點確定下來後,英法坐不住了,他們想到了這不就是在劃分地盤嗎,雖然趙書禮說的好,他們名義上是維和部隊,可是只要他們進來了,東北還不是他們說了算,東北軍連日本人都不敢抵擋,難道敢抵擋他們英法軍嗎。他們唯一稍有顧忌的還是塞北軍,倒不是認為這隻軍隊已經強大到了足夠抗衡英法聯軍的地步,而是這隻軍隊敢跟他們打,所以重點就是塞北軍,尤其是現在東北的各大城市很多都在塞北軍手裡。

 沈陽已經被意大利佔了,這裡現在還存在著東北軍、塞北軍等地方軍隊,日本人對這裡也虎視耽耽,實在是個複雜的地方,既然意大利要駐扎這裡,索性英法軍隊希望能駐扎在長春,在這裡正好可以防止蘇軍南下,也滿足了他們抑製蘇聯擴張的意願。

 對這些日本人是抵觸的,東北出現除了日本外任何一方勢力,他們都十分反對,為此他們國內甚至有要退出國聯的呼聲,因為英法意三國都是國聯常任理事國。不過他們的內閣忍了,無他,這些國家加在一起,給他們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惹。 更何況英法的目標是蘇聯,而不是日本。

 日本人只能希望通過談判,繼續保持並希望能有所擴大日本以往的利益,於是小野的壓力山大了。

 第一日的見面會後,小野跟萬福麟、沈瑞麟三方各向對方通報了各自的談判題目。

 小野再三考慮,放棄了把軍事賠償和道歉為題列入議題的做法,但是民事賠償他萬萬不能退讓,否則日本人連個台階都沒有了。於是他提出了要求中方對戰爭中,被中方破壞的鐵路進行賠償的要求,而這些鐵路都是塞北軍破壞的,因為東北自己根本不敢破壞,哪怕對面就是沿著鐵路攻擊的日軍。

 而萬福麟的主張十分簡單,就是要求日軍撤出現在還被日軍佔領的遼寧西南城市。

 塞北軍則要求日軍保證,永遠放棄在東北鐵路沿線駐扎軍隊的權力。

 三方就這些議題,再次展開了唇槍舌戰!

 ~www..《》~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