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174節 哈爾濱防禦戰(一十五)
下周裸奔了,上傳來第一次裸奔,第一次都是值得紀念的哈哈,加更一章好了。  開個玩笑,其實是休假完了,沒想到休假比上班還忙,今後時間應該比較多了,爭取每天兩更了,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啊。吐槽下,不大開金手指真的不好寫啊···

  ——————————————————————————————————————

  士兵們疲憊的身體就如同乾枯的木頭一樣,榨取不出一點點體力了,最近這些天他們的食物都開始配給了。但是一聽到救援的槍聲無不振奮,這段時間他們一直都是在死亡的壓力下來戰鬥,現在則是給了一個生的拉力。事實證明消極的壓力給予的動力,趕不上積極的拉力給予的動力大,從那疲憊的身軀中爆發出了難以讓人想象的動力。

  命令下達後,上刺刀,衝鋒,一套動作完成的比他們任何一次訓練都來的標準。

  之後是憤怒的呐喊,接著就是衝鋒,氣勢一時間將日軍的士氣壓製到了零。

  幾乎是沸水揚雪一般,東面負責阻擊他們退路的日軍在兩面夾擊下,潰不成軍四散潰逃。

  兩軍會師!

  來救援的部隊並不是新從塞北調來的部隊,而是在大慶駐扎的趙登禹部,人數倒是不多,但是都是精銳,此時面對的又是久戰的日軍疲師,就算是沒有兩面夾攻,戰勝日軍也沒有難度。

  梁鏡齋也是爆發了最後的激情,他跟隨著自己的士兵衝鋒著,會師後終於見到了趙登禹。

  “梁師長,你們辛苦了!”

  千言萬語,趙登禹就擠出了這麽幾句話,他實在是不知道要說什麽了。

  而梁鏡齋緊緊握著趙登禹的手連話也沒說,就是皺眉沉重的點點頭。

  兩個指揮官在這裡會師,但是部隊卻沒有停下來,趙登禹的軍隊在打散了東部幾百日軍後,一部分追擊潰兵,一部分繼續向雙城攻擊而去。

  日軍在突如其來的打幾下,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他們遇到的這隻生力軍不管是技戰術還是戰鬥能力都是非常強悍,根本無力阻擋他們進入雙城,不僅如此連好不容易佔領的南門陣地也被攻陷。負責的大隊長直接沒有回去,在半路上切腹了。

  這邊趙登禹部重新奪回雙城,而梁鏡齋剩余的三千殘軍則在風卷殘雲的消滅著趙登禹軍帶來的補給。

  可當梁鏡齋跟趙登禹一起去檢閱自己的手下的時候,突然有人提出他們還要返回雙城,這讓他實在是沒有料想到,但是這提議引起了軍中一片的響應。

  此情此景,讓趙登禹這個鼻孔朝天,自詡為兵王,又自付是最強空降師的頭的他,不由為之動容,在軍前鄭重其事的敬了個軍禮。

  “趙師長你認為怎麽樣,現在我們守雙城有沒有問題,補給上有沒有壓力。”

  梁鏡齋突然豪情大發,他也想回雙城繼續防守了,繼續跟日軍過招。但是他得征詢趙登禹的意見,雖然趙登禹手下只有一千人,但是跟他平級也是師長,而軍銜還比他高,人家是少將,自己只是一個上校而已。

  “補給壓力倒是不大,我部出發前,補給的物資已經到了齊齊哈爾,大概現在已經到了哈爾濱了吧。”

  這個時代的火車實在是太慢了,早在脫歡的部隊掌控了鐵路線後,塞北就開始調集物資了。可直到雙城戰役的第五天,這才運到,其中難度自然有,但是經驗不足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塞北地區的鐵路因為建設時間比較晚,

加上趙書禮追求新技術的思想,基本上從一開始這裡跑著的大多就是內燃機車,而鐵路也是按照最新標準設計建造,在塞北地區如果任由火車火力全開的跑的話,跑個百公裡時速是沒問題的。但是東北的鐵路不一樣,那是沙俄時代建造的,跑的是蒸汽機車,建造標準也低,由闖娃鐵路公司來負責的這次運輸中,他們的技術人員經驗不足,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火車從歸綏車站出發後,一路上放開了跑,除了停留加油外,基本上不停歇,在塞北境內倒是沒出什麽問題,可一到東北就出了事故,滿載的重型內燃機車把老舊的中東鐵路壓斷了。  修複鐵路花了一些時間,接著又在車站上卸下了一部分貨物,火車才得以繼續前行。

  除了技術上的竟然不足外,調度上也出了問題。塞北的火車運輸調度技術來源於德國,對於軍事運輸也進行過幾次演習,但都是在塞北境內做的短途演練,最遠也就是從歸綏到庫倫。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火車進行軍事行動的德國,在這方面還是很有心得的,所以說技術上沒什麽問題,但是德國的技術放到中國就未必適用了,德國才多大,光是一個外蒙就比德國大多了。

  因此距離一長,經驗欠缺的塞北鐵路工作者也出了問題,有的槍支運走了,但是配屬這批槍支的彈藥卻落下了,火炮在前面,但是炮架子卻間隔了幾個批次的車皮。因為我這些問題,半路上又進行了調整調度,又浪費了一些時間。

  所以最後才拖到了雙城戰役快終結的時候,否則雙城戰役不該如此艱難。

  現在最困難的時候終於過去了,跟趙登禹接著商議了下,覺得唯一的問題就是軍力上還有差距。可就在這個時候,另一隻援軍到了,這隻援軍出乎了趙登禹和梁鏡齋兩人的預料,這是一隻東北軍旅,旅長叫做趙毅,是從長春時候撤退到哈爾濱的,跟梁鏡齋在雙城的時候有一面之緣。

  早在雙城的時候,趙毅就請戰留在這裡防守,可是被張學良申斥,要他立刻去哈爾濱待援,究其原因不外乎保存實力。但是後來馬佔山就任了黑龍江代主席後,整理了下黑龍江的東北軍資源後,他很快就同意了趙毅先期奔赴雙城與塞北軍共同抗敵,這是違反張學良給他的保存實力的指示的,但是馬佔山頂住壓力私自主張,表示一切責任由他負。他不但命令熟悉雙城的趙毅部第一批前往支援,同時還在積極調派整訓整編軍隊,準備繼續往雙城調派黑龍江的東北軍。

  跟趙毅到來的還有幾車皮的軍事物資,包括大炮槍支和彈藥,所有的一切都不缺了。

  趙毅、趙登禹和梁鏡齋三人同時決定, 繼續防守雙城,確保哈爾濱的絕對安全。

  於是幾經困苦的梁鏡齋新兵師再次折返雙城。

  好在日軍第一時間被趙登禹部打懵了,還沒有回過神來進行反擊,各個要害陣地再次落入了塞北軍手裡,並且在新的武器到來後有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加固。

  ······

  看似雙城的防禦不成問題了,但是此舉卻引來了趙書禮的惱火。

  手下自作主張的行動打亂了他的部署,他是命令過梁鏡齋堅守五天的,這五天他當初是保守估計,認為至少需要五天,塞北才能往東北運送足夠的物資,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而他也按照這個進行了部署,各個軍隊都調動了起來,打算以五天為期限,對在東北的日軍進行一場殲滅戰。

  遊弋在哈大線東部的騎兵開始集結,哈大線東的高鳳舉部隊開始進行包圍,而對於長春的日軍則是要引誘到哈爾濱進行殲滅,因為只有在哈爾濱這樣的大城市消滅一隻成規模的日軍,才能達到最大的影響力。

  而且將長春日軍調動到更遠的哈爾濱,殲滅起來不但更容易,而且對於後續的長春作戰更有利。可現在不僅是梁鏡齋沒有在五日後撤退到哈爾濱,而且就連趙登禹都沒有按照他的指示,解救了雙城軍隊後,共同到哈爾濱進行備戰。

  好在沒用完全打亂整個布局,趙書禮只能將就了,不能追求完美了,只能選擇在雙城殲滅敵軍了。

  另外他還收到了一個消息,也讓他煩擾,蘇聯答應出兵東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