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368節 苦戰
三百六十八節

 苦戰

 蘇聯人沒耍什麽心眼,派來的飛行員和醫護都是專業的,因為他們是真心希望塞北軍能多殺幾個鬼子的。t34坦克的技術文件也交到了塞北軍手裡,並且地道的派出了工程師來指導生產,預計1940年下半年就能投入戰爭了。.

 但是戰事的發展卻越來越不順利了。

 徐州會戰雖然打了一個漂亮的台兒莊大捷,兵力上也佔優勢,但是武器裝備,尤其是軍人素養的差距還是讓很快就處於了劣勢,調動上的各種遲滯,讓徐州很快要被日軍包圍起來了。在數十萬有被包圍全殲的風險的情況下,蔣價石接受了李宗仁的撤退建議。李宗仁還是失守了徐州,而且有些虎頭蛇尾,打了個漂亮的開頭,就不得不匆匆離場,好在這次撤退比南京可強多了,幾十萬大軍成功撤退,上演了漂亮的撤退戰術。但是在他們為了掩護他們撤退,蔣價石一聲令下黃河花園口被炸,千裡黃泛區形成,數十萬老百姓死亡,換來的是幾十萬日軍放棄了追擊。

 此時山西會戰也如期打響了,日軍沒有選擇從娘子關進攻,而是從北方的平型關進攻,跟娘子關相比這裡的地形其實並不利,因為從這裡進攻,意味著日軍需要進行更長距離的攻擊才能打到太原同時還面臨著北方塞北軍的威脅。但是正是因為這樣,閻錫山對這裡的防禦也很松懈,負責這裡防禦的是楊愛媛,之所以把楊愛媛放在這裡,恐怕一開始閻錫山就不認為日軍會從這裡突破,才讓自己人躲在安全的地方。可日軍偏偏就從這裡進攻了,閻錫山的老師板垣征四郎率領八萬多日軍,從這裡攻入,佔領這裡後,很快做出一副向北防禦向南進攻的架勢。做好了對塞北軍隊的防禦工事後,板垣大軍繼續向太原北方另一個門戶雁門關進發,失去了平型關後,如果在丟失雁門關,太原以北將無險可守。

 閻錫山認真了起來,他是戰區司令,指揮權名義上是衛立煌的,可實際上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權力。認真起來的閻錫山,調集了自己的另一個主力,王靖國的十三集團軍北上雁門關。

 一場大戰難以避免。

 就當王靖國和楊愛媛的大軍集結在雁門關等待日軍的時候,板垣卻虛晃一槍,突然從石家莊進攻娘子關了。娘子關現在就只有宋哲元的八萬軍隊,經過激烈的戰鬥,損失三萬余人,娘子關失守。閻錫山大驚,同時對宋哲元很不滿,在軍事會議上要求懲治宋哲元,宋哲元表示願意接受懲處。但衛立煌畢竟是個好人,他表示宋哲元抵抗是認真地,只不過敵強我弱勝敗乃兵家常事。最後記大過一次,允許其戴罪立功,撤掉集團軍司令允許其暫代指揮。

 而此時趙書禮發現,宋哲元的失敗原因,很大程度上因為日軍此時調集了大量先進的飛機,牢牢掌控了製空權,並且火炮也佔優。而陷入南方李宗仁等的作戰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趙書禮跟蔣價石通了個電話後,在蔣價石頗為興奮的語氣中,答應援助中央軍三百架戰鬥機,並且成本價出售五百家轟炸機。

 而針對山西問題,趙書禮立刻電令傅作義,要他盡力支援晉南,跟晉軍一道務必消滅插入山西中部的板垣師團。傅作義當即命令孫楚李生達兩軍,剛剛經過擴編到的二十萬人南下,猛攻雁門關平型關日軍。同時讓李三江部做出南下張家口進入河北的姿態,給日軍一種切斷他們山西軍隊退路的假象。果然板垣師團從平型關原路返回了,開始全力從娘子關突破,雖然有塞北軍的威脅,顯然也是因為此時日軍留在雁北沒什麽用處,才撤退的。

 平型關失而復得,閻錫山自然不敢大意,於是他手裡的兩隻集團軍,楊愛媛部和王靖國部繼續留守雁北,而把防禦太原的任務交給了宋哲元和衛立煌,同時允許了孫楚、李生達兩軍南下進入太原。他打的好算盤,誠然雁北地區遭遇了一次日軍偷襲後,這裡沒人敢大意,留守軍隊是必然的,可是塞北軍也可以協防這裡啊,他留下自己的部隊在這裡,顯然有兩方面的利益,第一這裡顯然再次遭遇日軍打擊的可能性要小很多了,他的部隊在這裡受損失小,第二把守住這裡,雁北的塞北軍能否進出晉南還是他說了算。

 突破了雁門關後,日軍一方面加強了居庸關防禦,抵擋塞北軍南下,一方面大力調集部隊突入山西。最後板垣軍增加到了十五萬人,看來日本人對太原是志在必得。

 而在其他地區日軍也沒放松攻勢,武漢大會戰已經拉開了帷幕。日本海軍已經控制了武漢水面,國府江防部隊全軍覆沒,所有艦隻只能沉江。陸上部隊,日軍放棄沿著平漢鐵路南下的戰略,繞過黃泛區,從南京、徐州、杭州水陸並進,沿著長江往武漢進發。

 同時在東北他們也加強了軍力。

 冬季的失敗讓日軍十分氣憤,這世界上要說最輸不起的軍隊,非日本軍隊莫屬了。

 他們糾結了四十萬軍隊在大連,顯然試圖反攻東北。

 顯然看陣勢,今年日軍的攻擊更強大了,放在去年他們可沒有能力同時在三個方向發動如此大規模的進攻。原因很簡單,經過動員後,他們的可戰兵力達到了一百萬人。現在華北部署了三十萬,華中部署了三十萬,而東北則部署了四十萬,顯然他們在1940年要把作戰重心放在東北了。日本終於顯示出他一個世界前十的工業強國的實力,把明治維新以來積聚的力量要來一個徹底的釋放了。

 塞北軍要迎來惡仗了,當然順帶著東北軍。

 利好是,塞北軍也武裝了一百萬人,現在山西有三十萬塞北軍,張家口十五萬,而在東北地區就集中了五十萬人,真正留守的只有五萬人的城防部隊。東北軍也有四十多萬人,盡管歷經消耗,但是東北軍的擴張能力實在是太強了,重新奪回東北後,東北老百姓的參軍熱情十分高漲。當然他們也希望能參加塞北軍,在現在的東北老百姓眼裡,塞北東北一體已經不是一句口號了,他們真心的見識過了塞北軍對東北的無私保衛後,對塞北是很有好感的,可惜的是塞北軍不接受他們入伍,因為塞北軍的制度是不允許戰場上出現未經訓練的士兵的。當然這些百姓如果願意去塞北的新兵營接受幾個月的訓練,塞北軍還是歡迎的,可是他們沒那個耐心,經過日軍近一年的佔領,他們窩了一肚子火,迫不及待的想要拿起槍跟鬼子玩命呢。

 1940年4月中旬,東北軍和塞北軍合攻沈陽還沒拿下,日軍已經開始了大反撲。

 一場圍繞沈陽,牽動整個東北,規模空前的大會戰開始了,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一百五十萬人,其中正規軍隊就達到了一百二三十萬之多,並且三方中,塞北軍強硬慣了,東北軍有包圍鄉土的心情,日軍則報著雪恥報仇的情緒,沒一方是肯輕易退讓的主兒。很顯然這絕不是一次南京保衛戰,或者徐州會戰,絕對不可能虎頭蛇尾,幾方勢力一定會拚出一個你死我活,甚至有可能這就是中日間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決戰。一時間全世界的眼光都開始往這裡聚焦,一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甚至是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一次戰役要開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