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389節 控局
日軍一萬人堵住了杜聿明的退卻之路,但是他們手裡有六萬人,一鼓作氣當可以拿下。【m

 我&】【友分享】可是遭遇了一連番的不順利之後,杜聿明太過悲觀了,他選擇了避開日軍繼續退卻。結果到了密支那依然發現有日軍,他們的退路完全被堵死了。

 按照蔣價石的命令,各隻部隊自己想方設法回國,而此時一個厄運降臨到了王牌師200師的身上,他們被迫要通過蠻荒野人山回國。這是一段辛酸的經歷,沒有倒在戰場上的無數戰士卻在叢林中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尤其是他們師長戴安瀾,這更是一個悲情人物。

 戴安瀾趙書禮不可能不知道,這是後世的歷史上中隊出國作戰第一個犧牲的將軍,當時各個政要人物都給他發了挽聯,其中包括太祖等人。而此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之所以能做200師的師長,不是別人提拔他,而是他拔高了整個部隊。自他當軍官後,不管是在王牌部隊還是王牌部隊,他的部下在作訓中總是能得到第一。包括在中央軍精銳德械師中,他也是第一。做一個對比,孫立人此人後世人沒有不知道的,遠征軍後來有名的王牌軍軍長,可是此時他跟戴安瀾相比,還要有所不如。他的師毫無疑問比不上戴安瀾的師,他們唯一的區別是,戴安瀾奉命不畏艱辛的返回國內,而他則抗命跟美國人去了印度。

 對戴安瀾奉命殞命,而孫立人抗命活命兩件事。或許永遠也爭論不出一個對錯了。但是毫無疑問,加入戴安瀾也像孫立人一樣去了印度,恐怕後來就不會有孫立人的風光了。

 衝著孫立人的名氣,趙書禮不可能不關注這麽一個人。可是當遠征軍退卻的時候,塞北特務秘密找到了杜聿明希望他能允許軍隊撤往印度,杜聿明可是蔣價石的嫡系。他不敢也不願意把自家的軍隊送到人家的地盤上,於是拒絕了。特務又希望把戴安瀾調走,他也拒絕了,最後直接找上戴安瀾。戴安瀾拒絕的更是徹底。戴安瀾表示委員長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定要把委員長的隊伍帶回去。

 這裡就看出他跟孫立人的不同了,當孫立人看到緬甸大勢已去,潰敗已成不可避免之勢的時候,他果斷的帶自己的手下跟史迪威走了。他認為那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士兵的性命,至於到了印度自己的部隊還由不由得自己做主,是不是會被美國人英國人挾持,就不在他的考慮之下了。他是個典型的美國式思維的軍人。而戴安瀾則是典型的中國式軍人,更死板的執行命令。並且對上司懷有那種報恩的心態。換句話,這是一個有責任的中國式士大夫。

 當得知戴安瀾殞命野人山的消息後。趙書禮不由得想到了一個人,塞北某大學的一個教授,這個教授很有本事,他的弟子遍及塞北各界,可是他卻感慨他是一個失敗的教育工作者,因為他沒有為中國培養出一代有抱負有責任感的傳統的士大夫階層。

 戴安瀾死後,日本人大肆宣傳,他們消滅了中國的王牌師200師。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此時的200師人數不足3000人,建制基本上被打殘了。而不得不這是日軍有意為之的,他們一路死纏爛打就纏著200師,直到確認了戴安瀾的死訊。

 戴安瀾死了,孫立人到了印度,被英國人拒絕入境,要求他們交出武器後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本來是去緬甸解救英軍的中隊,在被英國人擺了一道不得不撤退後,竟然要變成難民才能得到英國人的庇護,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孫立人是什麽感想。但是孫立人顯然沒有照做,他沒有繳槍,反而是整軍容,擺開乾仗的架勢,在美國人和他救過的那個英國將軍的調停下安全進入了印度,但是這恥辱不知道他咽不咽的下去。

 而此時在塞北,趙書禮終於等到了李忘川的回歸。

 李忘川在武漢時候就去了中央,後來跟隨到了重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了。他離開後,國際局勢的紛亂,一時間讓平時很自信的趙書禮都覺得似乎腦子有些不夠用了,現在他回來了,得好好跟他探討探討。

 “你覺得這次遠征軍作戰如何?”不知不覺間,兩人就聊到了遠征軍上來。

 “司令你覺得呢?就作戰效果來,沒達到任何的目標,作戰實際上是失敗的,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中隊的精神沒有丟。”

 趙書禮歎道:“完全是扯淡,日本人打了緬甸後會幹什麽呢?”

 李忘川回答道:“不是繼續打印度就是去打澳大利亞,或者有可能回中國戰場作戰。”

 趙書禮繼續抱怨:“沒錯,本來這是極好的把日軍往南引的機會,可是白白被蔣價石阻礙了。現在失敗了反倒是走上了正常方向,日本繼續進行他們的難進戰略。本來要是蔣價石不出兵,恐怕現在日軍跟英國人正在印度糾纏呢吧,英國人也不會這麽傲慢了。現在倒好,日本人在緬甸打累了,幾萬中人的犧牲換來了日軍的疲憊,反倒是讓英國人現在逍遙起來。唯一的好處恐怕就是蔣價石的國際威望高了些。或許這次出兵根本就是為了他的威望去的,他要是真的想打日本人,在國內打還能光復國土,豈不是一舉兩全。這就是政治人物啊,在中國戰場跟日本人互為默契,卻派軍隊到國外去跟日軍作戰,還號稱戰略大反攻。”

 李忘川附和道:“這倒也是,那麽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是繼續跟日本人保持戰線不動搖呢,還是適當的發動下反攻,也提高提高我們塞北在國際上的聲音。”

 趙書禮道:“還是不動的好,目前不是跟蔣價石爭取國際目光的時候,相反而是要繼續把他推高啊。中國總該有個國際代表,現在也只能蔣價石來做,換個人恐怕不合適也容易鬧出混亂。 我們躲在他背後也未必不能做事情,反正我從沒想過跟他爭天下,我要的是把中國推向巔峰,那才是我的快樂。”

 李忘川笑道:“我懂了。”

 趙書禮跟李忘川兩人拭目以待,期待著日本人接下來是打印度還是打澳大利亞。可是沒想到的是,七月份的時候,日本人在佔領了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徹底佔領緬甸後,並沒有繼續向印度方向推進,而是調轉槍口到了中國。

 日軍分三個方向,一路從武漢往南發動了長沙會戰,一路從越南往廣西攻擊,還有一路從河北往張家口攻擊,除了這三路大規模攻勢外,還從山西往晉北,從豫東往豫西攻擊,並且進攻江西等地,似乎擺開了全面進攻中國的態勢。

 日本人想要幹什麽?

 【注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

 fnt

 穿越之大民國的第二卷崛起北方三百八十九節控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