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134節 結拜兄弟(一)
蔣趙雙方發生了衝突後,另一大勢力東北軍就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了,雙方都試圖取拉攏他。蔣價石派去使者又是出手闊綽,試圖讓張學良站在自己這一邊,蔣價石開價很高,今後中央負擔東北軍關內部隊的軍餉給養,並且承諾山西和長城以外的塞北軍地盤都可以交給東北軍,要求東北軍站在中央一方作戰。但是趙書禮派去的使者,僅僅給張學良帶去了一句話,“你認為蔣價石可信,還是趙書禮可信。”  面對此種情況,張學良左右為難,他手下人也分成了兩派。大部分站在中央軍一方,認為跟中央軍合作前途光明,奪得了塞北軍的地盤,完全可以擁有跟中央軍對抗的資本;小部分覺得應該跟塞北軍一致,認為當今的局勢就如同漢末三國時期,吳蜀應當合作共抗曹軍,否則只能讓人各個擊破,蔣價石的野心比之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一統全國的願望比曹操更熱烈。

  最終張學良做出了一個決定,繼續靜觀事態發展,這次中原大戰他已經吃到了坐山觀虎鬥的甜棗,有些欲罷不能了。但是他也不能不擔心中央軍會打著跟塞北軍交惡的幌子,實際上是想圖謀東北軍的地盤,因為中央軍要進攻塞北,東北軍目前盤踞的華北是必經之地,除此之外無論是從陝西攻擊,還是從山西北上地利上都十分困難。誰也不能肯定,中央軍沒有假途滅虢的企圖,最後在兩難中張學良想到了一招,派人去塞北把自己的生產八字名帖交給趙書禮。

  這招是他跟蔣價石學的,當初蔣價石催促他入關作戰,為了表示親近,派人帶給了張學良他的名帖要跟張學良交換生辰八字,這意思是要跟張學良結拜兄弟,張學良欣然接受,也把自己的名帖交給了蔣價石。對於結拜兄弟這樣的關系,出身東北的張學良還是有點在意的,但是作為一個整治家也不會完全受到這種關系的限制,一旦中央軍跟塞北軍發生戰爭,他完全可以遊刃有余,塞不不利的時候可以打著服從中央的幌子進攻塞北,中央不利的時候,又可以以兄弟之誼為名進攻中央。

  但是他能看到這些,其他人看不到嗎,蔣價石就是利用此種把戲的高手,君不見被他三番四次打敗的桂系李宗仁,西北軍馮玉祥,還有山西的老閻不都是他的結拜兄弟嗎。趙書禮自然也能看的出來,但是他比之蔣價石更在乎臉面,他厚黑的功底遠不如此人。對於外界的評價,趙書禮更加在乎一些,而且蔣價石當時不止以結拜這種方式籠絡過張學良,沒人知道的是蔣價石的名帖也放在趙書禮的書桌上,只是他實在是磨不開臉跟蔣價石這樣的人結拜,不是看不起此人,而是因為他今年才23歲,而蔣價石已經年過四十,按照這個時代的現狀,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堪比父子,蔣價石可以不顧面皮,但是他趙書禮得顧。再說了,趙書禮壓根不相信這種政治結拜,完全是多此一舉,對於蔣價石那樣臉厚的人來說沒什麽,但對於他趙書禮只會產生束縛。

  此時又收到了張學良的名帖,要求跟他交換結為異性兄弟,趙書禮為難了,雖然說張學良跟他相差只有七歲,兩人結拜在年齡上還靠點譜,但這無用功有必要做嗎。再三琢磨之後,趙書禮心裡勉強同意了,但是他不願意隻做表面文章,他知道張學良這個人至少比蔣價石要點臉,異性兄弟這個名詞在他心裡多少還是有點分量的,因此趙書禮要把這次結拜做實了,起碼要能起點作用。而且跟張學良拉上關系,甚至結成更緊密的同盟,

也是趙書禮所願,他還希望在9·18的時候,跟東北軍合作抗擊日寇呢,當然前提是張學良願意抵抗。現在如果多了一層結拜兄弟的關系,那麽有沒有可能到時候說服張學良跟自己一起行動呢。  想通了這點後,第二日趙書禮請來了這次代表張學良而來的東北軍元老張作相,要跟他詳談此次結拜事宜。

  “張老!少帥所提的結拜一事,我仔細考慮過了,我同意結拜。”

  趙書禮在書房中,跟張作相會面,在這種私人的地方會面,也表明一個意思,談的是私事,也就是把張學良當做一家人了。

  張作相久經民國政壇,當他被請到書房而不是客廳或者會議室的時候,他已經猜到了結果,但沒實實在在的聽在耳中,總覺得不踏實。此時從趙書禮口中確認後,張作相心中卻也不免安心下來,他正是東北軍中少數幾個建議聯合塞北的人之一,因為久經宦場深知一個道理,在民國這個亂世,只有活下去才能談成就大業,否則就是奢談。只有聯合了塞北,東北軍才有可能不被蔣價石那頭餓狼吞並。

  “趙司令能這樣顧全大局,真乃人中俊傑,難怪如此年紀就已經叱吒風雲,做出這樣的成就了。”

  “張老過獎了,不過晚輩有一個要求。”

  “哦?請說!”

  “我可不是蔣價石,這結拜一事在我心中可不是兒戲,就這樣交換個帖子恐怕過於輕率了吧。恐怕就是土匪幫會之流結拜,也不僅僅如此簡單吧。”

  “那趙司令是什麽意思?”

  “我要求跟張司令焚香盟誓,互喝血酒,如此才好。”

  “這——”張作相猶豫了,按照趙書禮的要求,兩人勢必要見面,蔣價石跟馮玉祥等人結拜的時候也不是都見面了,原因很簡單,這些人都是軍閥,手裡數十萬軍隊,豈能完全信任別人,萬一到了別人的地盤被扣押或者暗害了怎麽辦,即使能相信對方,可是誰還沒幾個仇人,一旦離開了自己的地盤,被人刺殺怎麽辦?此時情況也是如此,趙書禮跟張學良兩人誰到對方的地盤恐怕都不會放心。

  趙書禮早看穿了張作相的心思,於是笑道:“張老不用顧慮,不用少帥親來,我去北京就好。”

  趙書禮誠意十足,張作相肯定的點點頭道:“趙司令如此深明大義,少帥如果還不能答應,豈不是叫天下英雄恥笑了,老夫自作主張替他答應下來了。”

  “既然張老答應了,那現在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您也不用喊我司令司令了,就叫我名字或者就隨少帥的稱謂就好了。”

  “好,痛快,那我就叫你賢侄了。不知道賢侄你打算何時動身?”

  “事不宜遲,就明天,我隨張老一塊回去。”

  “明天!那賢侄打算帶多少兵馬去。”

  “隻帶幾個警衛就好,到時候如果漢卿兄不放心的話,也可以收了他們的槍!”

  “嗨,賢侄說的這是啥話,這不是打咱東北軍的臉嗎,媽了個巴子,老子到要看看到時候那個敢下賢侄你的槍。”

  趙書禮之所以如此急迫,倒不是擔心中央軍打過來,剛剛跟馮玉祥閻錫山玩命完,要是中央軍還有能力來打現在有中國第一強軍之稱的塞北軍的話,那他就不是國軍了,而是解方軍了。他之所以第二日就決定去北京跟張學良結拜,原因很簡單,唯快不破嗎,要是拖延日久,別說蔣價石等人會不會做好準備,派出殺手刺殺他,就是張學良或許也會生出心思。眼下他當即立斷,不給任何人反應時間,包括張學良,用極端的倉促讓他手足無措,甚至來不及仔細想想該如何應對趙書禮的到來。

  這就跟當年關羽單刀赴會,或者劉邦鴻門宴一樣,就是要出乎對手預料,讓對手措手不及之下,反倒安全了。畢竟趙書禮對東北軍也不能完全信任,盡管雙方是合則兩利,誰知道張學良會不會犯傻,要知道當年趙書禮可是打過東北軍的。

  9月28日做的決定,10月1日,趙書禮已經跟張作相到了北京。

  張學良親自帶著東北軍大員在車站迎接,看到趙書禮果然隻帶了三十名警衛員,張學良心中十分感慨,他自認為自己做不出這樣的事來。但是跟他一起來的人中,到有不少對此不感冒的,比如張海鵬心中就覺得是無知者無畏,傻子膽兒最大。

  之後趙書禮坐張學良的車一起到了中南海安頓下來。

  第二天,趙書禮就催促張學良趕緊行結拜之禮,張學良倒是推三阻四,說讓趙書禮多休息幾天,顯然此時他有些猶豫了。本來只是做做樣子的一個政治結拜,跟古時候的派親人做人質,送女人和親是一回事兒,當不得真的,雖然結拜是他提出來的,可趙書禮如此認真到讓他有些猶豫了。

  但趙書禮表示如果不結拜,他就要立刻離開,不得已張學良只能答應下來。但是又以事情倉促沒有準備為由,說等第二天在做打算。趙書禮又胸有成竹的對他說,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包括行結拜之禮的需用的物品,還有地點也想好了,就在天壇,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

  天壇!這兩個字讓張學良又一次吃驚了一下,可是隨即內心也澎湃起來,古來能有幾人在天壇結拜,在這裡結拜必然全國關注,這倒是讓他頗為心動。但是卻更加慎重起來,跟蔣價石一樣,此時他也十分看不出趙書禮想要幹什麽。趙書禮不容許他有思考的時間,就是要趁著他六神無主的時候,一套組合拳把他打懵。於是又借口事務繁忙,以不立刻結拜即行回塞相要挾,張學良這才下定了結拜的決心。

  當天下午,在一個旅的保護下,一列長長的車隊駛出中南海,一路往天壇方向駛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