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18節 我的地盤我做主
趙書禮剛剛回到包頭,沒想到剛剛穩固和擴張了自己的勢力,就有一個人登門拜訪。  鄭金聲,字振堂,歷城人。其祖為明初功臣,分封山東後,由江寧縣遷來濟南,世居歷城。1879年生於濟南。1900年入袁世凱新建陸軍武衛軍當兵。1904年始,歷任哨長、排長、隊官(連長)。1908年與馮玉祥等一批青年軍官,組織“武學研究會”,秘密進行反清活動。1913年任陸軍騎兵第3團團長。1918年任綏遠陸軍混成旅旅長。

  蔡成勳調任陸軍總長後,只在歸綏留下了一個旅的兵力,就是鄭金聲的綏遠陸軍混成旅。整個綏遠特別區,現在除了趙書禮外,他就是唯一一個實力派了。

  “鄭旅長,快請進,真是稀客啊,難得你遠道而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有失遠迎真是抱歉啊。”

  在包頭軍營中,趙書禮把悄悄拜訪的鄭金聲客氣的請進了自己的營房。

  “不需客氣,寧夏的馬福祥要來了,趙旅長可知道。”

  “這個自然是知道,他代替蔡成勳大帥,調任綏遠都統了嗎。”

  “不知道趙旅長可有什麽想法。”

  鄭金聲好不拐彎抹角,單刀直入的問道。

  這倒是一個性情耿直之人,趙書禮想到。

  口裡說道:“想法?這個能有什麽想法!難道鄭旅長是想組織一下,我們歡迎這個新上級。”

  趙書禮刻意說了上級這兩個字,他心裡很明白,鄭金聲來找他,無非是對馬福祥這個外人要來綏遠,還騎在他的頭上很不滿。

  果然鄭金聲冷哼一聲道:“歡迎,我巴不得他死在半路上。”

  “哎,鄭旅長嚴重了。怎麽能這樣對待上官呢,咱們畢竟以後要在人家手底下做事,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我勸旅長啊,還是我們兩人都出點錢,等馬大帥來了,給他接個風,說幾句好話,以後我們日子也好過些不是。”

  鄭金聲噌的一聲就站了起來,面色漲紅:“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孬種,算我沒有來好了。”

  趙書禮看到鄭金聲突然炸鍋,臉上一副驚訝表情:“鄭旅長這是怎麽了,可是在下有什麽得罪旅長了。”

  鄭金聲道:“我管你如何,反正馬福祥要是敢打我那一旅兵馬的主意,我要他那裡來回哪裡去。”

  趙書禮哈哈大笑:“原來是這事啊,鄭旅長所慮倒也有道理,我等軍人苦苦訓練的軍隊突然讓人拿走了確實說不過去啊。”

  鄭金聲咦了一聲,道:“莫非你也讚成。”

  “嗯,我覺得鄭旅長所言在理,不管如何反正我是支持旅長你的。”

  “好,那麽一言為定,你我兩人共進退,你守包頭,我守歸綏,要是馬福祥不識相,我們就來個閉門不納。”

  馬福祥,字雲亭,回│族人,世居臨夏縣韓集陽窪山,為馬千齡四子。馬福祥6歲入清真寺誦經,8歲入私塾讀“四書”、“左氏春秋”,13歲隨兄馬福祿習刀槍弓馬。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與兄馬福祿招募勇士200名,成立“安寧軍”,任騎兵管帶。光緒二十二年(1896)以鄉試第二名考中武舉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隨董福祥進京,駐防薊州。光緒二十五年(1899)六月,統率馬步七營駐防山海關。1900年8月,與兄馬福祿率訓與八國聯軍激戰於北京正陽門,京城失陷後,慈禧挾光緒帝西逃,馬福祥隨駕扈從至西安,擔任宮廷警衛。

翌年,補為甘肅靖遠協副將。先後任清甘肅莊浪協鎮守使、陝甘督標中協、西寧鎮總兵、阿爾泰護軍使、巴裡坤鎮總兵等職。1912年8月,袁世凱政府中任寧夏鎮總兵,後任寧夏護軍使等職。民國九年(1920)7月任綏遠都統。  這是一份馬福祥的簡歷,還有其中還有沒有提到的故事,馬福祥這個人雖然祖上是仗著造反受招安起家的,可是當青海寧夏少數民族動亂時,他卻起兵數次保護漢藏百姓村落。後來調任寧夏護軍使,又遇到了外蒙鬧獨立,內蒙牧民也跟著運動,馬福祥率兵鎮壓,並且誘捕了稱王的頭目解送北京。他本人還是武舉人出身,而且博覽群書,自認是有身份的讀書人。當時皖系軍閥張廣建任甘肅都督,掌管甘肅青海寧夏等地,他帶去了一乾無良官僚,把三地禍害的不輕,人稱四凶”、“八惡”。等到了直皖戰爭,馬福祥等西北軍閥將要起兵武力驅趕這個禍害的時候,馬福祥就要進兵蘭州,問了手下一句,別人會怎麽說?手下說道,別人會說‘回回’又反了。這一句話,讓馬福祥頓時打消了武力的打算,他竟還是一個愛名節的讀書人。

  這個人跟洋人乾過架,保護過鄉裡,智破過叛亂,可以說有勇有謀,還有好名聲,堪稱左宗棠第二,是一個厲害角色。

  趙書禮是不想跟這樣的人打交道的,他不怕徐世昌那樣的政客,不怕鄭金聲這樣的軍人,但是卻怕馬福祥這樣能力不俗,而且有名望總是掌握大義,總是偉光正的人物。對這種人他也不是搞不定,隻是太需要花心思,像對付徐世昌那樣對付每一個人,隱藏一個真實的自己,想想都讓他怕怕,那得裝到什麽時候啊,人說裝孫子多了就成了真孫子,裝B多了,就真B。

  趙書禮不想馬福祥來,可他還是來了。

  他不是大張旗鼓,淨水潑街,黃土墊道,鳴鑼開道來的,而是不聲不息,僅僅帶了百名昭武軍士兵就到了包頭。

  在趙書禮沒有反應過來前,他已經主動登門拜訪了,上級拜訪下級,馬福祥姿態放的很低。

  “哈哈,馬都統一路鞍馬勞困,有失遠迎真是罪過啊!”趙書禮一如既往的客氣,一如既往的笑臉。

  “是啊,一把老骨頭還真是折騰不起了,看來以後這天下還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啊。”

  “大帥可不老!”

  “怎麽不老啊,真老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兒子馬鴻逵,今年都快三十了,你說我能不老嗎,不老也給他催老了。”

  馬福祥笑說著,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老人跟熟人嘮家常,氣氛融洽的不得了。

  趙書禮對馬鴻逵抱拳道:“見過馬兄,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看馬兄這氣勢,真是人中龍鳳啊。”

  馬鴻逵還沒說話,馬福祥笑道:“什麽人中龍鳳啊,跟趙司令一比,那就真是糟糠比之珠玉了。”

  “大帥客氣了。”

  “哈哈,一點不是虛言啊,趙司令十二歲起於庫倫,掌兵數千,與直軍激戰於北京,破直軍兩萬。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又一心有收服國土之志,堪比漢班超啊。依老夫看,趙司令你才是人中龍鳳啊。”

  馬福祥一口一個司令,趙書禮感到有些不妥,於是道:“大帥謬讚了。大帥叫晚輩名字即可,什麽司令不司令的,真不敢在大帥面前提啊。”

  馬福祥哈哈一笑道:“好,我就叫你書禮好了。對了鴻逵,怎麽來了也不拜見拜見趙司令啊。”

  馬鴻逵就要行李,趙書禮趕緊製止:“大帥這是何必,馬兄跟我豈不是同輩,何談拜見一說。”

  馬福祥‘哦’了一聲,道:“這倒也是,我這兒子雖不成器,人倒也誠實可信,雖然比不上書禮你,但是也從軍數載了,跟你必定投機,你們可要多親近親近。”

  趙書禮連聲‘是’。

  馬福祥突然又道:“我倒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不知道書禮可能成全本帥啊。”

  “大帥請說。”

  “我想,鴻逵雖然癡長你幾歲,但也算平輩。你們不妨平輩論交,就此結為異性兄弟如何?”

  “這個――”趙書禮為難了,上次馮紹閔就要跟他結拜,被他以請示叔父推脫了,這次嗎,怎麽辦。

  見到趙書禮猶豫,馬福祥突然歎息了一聲:“我知道,我等是回人,趙司令恐心有芥蒂啊。”

  這是汙蔑,趙書禮絕對沒有種族歧視,趕緊表態五族共和,四民平等。

  馬福祥不說話了,就是看著他。

  騎虎難下了,趙書禮不得已點頭道:“其實跟馬兄結拜我早有此意,隻是不敢高攀,怕人言可畏啊。”

  就這樣趙書禮跟後來縱橫西北的馬家軍首領,馬鴻逵結拜成了異性兄弟。

  接著,馬福祥說都是一家人了,告訴趙書禮以後有什麽困難就可以去找他。

  趙書禮覺得剛被擺了一道,這時候抓住話頭,開始了反擊,他不是善茬。

  “困難啊,確實多啊。綏西這地方,貧瘠已久,民族複雜。小侄心中有心治理,可惜財力匱乏,包頭雖是一個貨物聚集之地,只可惜財稅尚要上交省府。怕是小侄有心無力啊。”

  馬福祥是個明白人,趙書禮的意思是他要治理綏西,還要截留包頭的財稅,加上他本地軍事主官的身份,意思明顯的告訴馬福祥他要軍事民事一把抓。換句時髦點的話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你呀少摻和了。

  趙書禮的板斧扔出去了,就看馬福祥接不接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