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園夢華》第126章 戰金寇血染戰袍
韓知州為國捐軀

四小姐落戶黃州

見不到一個親人,小寶鳳嚇得哇哇大哭。張爸爸忽然想起東院的地下窖。這個地下窖在東廂房內,平時上面有個大書案,是爸爸寫字用的,書案背後,是一個碩大的書櫥,中間有個機關,拉開它,書櫥就會緩緩移動,可以看到地上有個洞口,沿石梯下去,地下窖並不大,長十六步,寬八步。家裡值錢和重要的東西都放在這裡。

整個東廂房都倒了,書案燒成了黑炭,木板上堆滿了炭灰和磚塊,打開一看,一股濃濃的惡臭撲鼻而來。張爸爸讓我在上面,他和奶媽點上燈下去了。

不一會,聽到一聲刺耳的尖叫,跌跌爬爬地走下去。媽媽和三個姐姐緊緊摟在一起,倒在小床上。當時是初夏,天氣較熱,屍體都發臭了。

她們是窒息而死,是因為地上房屋燃燒,牆體倒塌,堵塞了通風口,上面圧死出不來。也正是因為不通風,屍體才沒有腐爛。安葬了媽媽姐姐以後,聽說爸爸也戰死了。我們從地下窖拿些銀兩和有用的東西,返回張王莊。

張王莊也遭了場劫難。那金賊在城裡燒殺搶掠以後,又到鄉下去搶。各家各戶的糧食都要交出來,大戶人家金銀財寶交出來,不交或稍有反抗就殺,臨走還點上一把火。張爸爸家的房子也燒了,爺爺奶奶也死了。

虧得孝禮還活著。家沒了,人死了,想起來我就哭,飯也不吃。

張爸爸對我說:“四小姐,別怕,老爺夫人不在了,我們養活你。家裡只要有一口飯,那就是你的。你說,現在怎麽辦?”

七八歲的孩子能懂得什麽,隻記得六叔帶兵,就說:“找六叔,殺金賊,替爸爸媽媽報仇!”

翌日上午,董知州用八頂上好的轎子,陪韓氏姐弟去張家看望。張家在城西南二十裡外,一看也是個殷實之家。房子是個好大的四合院,人口眾多。

老太太的丈夫已不在,有兩兒兩女。張敬賢是長子,有一兒兩女,次子叫韓敬廬,有兩子一女。上臨安去的是張敬賢的長婿和韓敬廬的長子。還有六個重孫六個重孫女,加上外重孫外重孫女,一大家子足有百十人。

韓侂胄羨慕地說:“老姐姐,你家兒孫滿堂,好福氣呀。”

老太太忙說:“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韓侂胄代表兩位弟弟贈送見面禮:三十匹各色綢緞,成年女眷一人一枚金戒指,未成年晚輩人均一百貫銅錢。

接著,在成年男丁的陪同下,祭掃韓浩夫婦衣冠塚。

張家在院內各廳堂擺下五十桌盛宴,邀請莊上鄉親作陪,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慶賀姐弟團圓。

州衙請來當地最有名的戲班子搭台唱戲,晚上煙花綻放,鑼鼓喧天,比過年還要熱鬧。

當年,韓浩抗金是感天動地的。

都城淪陷,皇帝被俘,州縣官員或逃或降,金兵蜂擁而來,壞消息接二連三傳來。衙門緊閉,濰州數十名官員請韓知州定奪。

韓浩堅定地說:“在此國家危亡關頭,棄城而逃,叛變投敵,都乃大宋罪人。我韓家世受皇恩,從無貪生怕死之輩,而今韓某誓與國家共存亡,誓死守城。”

看著滿屋的官員,深知此時人心渙散,守城也是凶多吉少。便說:“所有文官願意保命的,交下印信,帶著家人離城。願意和我一道守城的,留下來一同商議。”

這是一場注定要失敗的戰爭。敵眾我寡,敵強我弱,且外無救兵,縱然是城池固若金湯,又能堅持幾時?這些,大家都清楚。所以,待他講完,各位屬員即陸續向外走去。留下來的只有三位,王通判、司馬參軍、長史,還有衙役押班。

韓浩苦笑地說:“我也知道,此戰必敗,就是想告訴金賊:大宋官員中不怕死、忠君愛國的大有人在。!”

衙役通知民眾,金兵即將攻城,戰火無情:各家各戶保管財物,看好老人和孩子。要出城躲避的,盡快行動。

金兵終於騎戰馬而來,城池吊橋拉起,濰州城各城門緊閉,城牆上兵士戎裝在身,手持弓箭,一副應戰狀態。金將感到詫異,近幾個月來,率部克服京東南路,所到之處幾無反抗。據偵察,這濰州並無重兵,依靠不足千人的州兵守城,能抵擋萬人的鐵騎?

命人向城樓喊話,繳械投降, 開門迎接,保爾不死。

城樓上韓浩身穿鎧甲,威風凜凜:“無恥金賊,犯我中華,殺我人民,天誅地滅。有種的盡管攻吧,你韓浩爺爺等著你!”

金兵以梯子為橋,越過護城河,撲向城牆,城上弓箭手瞄準射擊,倒下一片。

整三天過去了,金兵死傷千人,濰州城紋絲不動,如鐵桶一般。

金兵隻得用土辦法,一批掩護,不住佯攻,消耗守兵的實力,同時,運來大量的土石填平護城河,慢慢向上堆土,逐漸增高。

守城的士兵不足五百人,分在北西南三門,分班不分晝夜地防守,傷亡日益增多,且箭矢越來越少。

第五天下午,金兵搭上雲梯攻入,韓浩率士兵進行巷戰,忽然胸部中箭,倒地身亡,濰州從此淪於敵手。

而後,金兵直奔州衙,搶完後,點火焚燒。找到韓浩府邸,派人包圍,四處點火,出來一個殺一個。

濰州城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十室九空,到處濃煙飄散,斷簷殘垣,街旁巷尾隨處看到死屍。真真一個人間地獄。

韓寶鳳跟著張家夫婦一路南逃,聞聽六叔韓澄在揚州,即向揚州,到了揚州一問,有人說,韓澄可能在黃州,千辛萬苦到黃州,再打聽,沒人知道韓澄在哪裡。

這時候,已下來一年多了,全家人衣衫襤褸,只剩一把骨頭。張仁德說,四小姐,咱要是再走就會累死,找到六叔又怎樣?能打得過金兵?

韓寶鳳象大人似的,果斷表態:不走了,就在這裡安家。不要叫我小姐了,叫寶鳳,你們就是我的爹娘。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