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園夢華》第128章 秘 密 派 遣
渾身膽肩負重任

入虎穴探知軍情

楊元道、范祖亮完成使命,皇陵的維修工程終於完工。從春到秋,范祖亮為采購原料,跑了大金的好多個地方。

正月離京前,韓侂胄派人叫來了范祖亮,告訴他,此次派你去鞏縣修陵,給你一個秘密任務:

借采購之名,在金境內多走走多看看,尤其要注意軍隊的動向,如果覺得人員可靠,可許以重金,搜集金國內政事治理、軍隊駐扎等情報,再將搜集的情報通過相關途徑,傳到臨安。

在其位謀其政。作為眾臣之首,在地位穩固之後,盡情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體驗權力帶來的榮耀和快感的同時,韓侂胄感到要更多地為國家社稷的長治久安著想。眼下,大宋境內,可以說風調雨順,人心安定,即使偶有不安定的因素,也不會影響大局。那麽,唯一構成威脅的,只能是金國了。盡管兩國有和約,看上去也沒有異動,然而金乃虎狼之邦,一但野心勃勃如完顏亮之類當政,很可能發兵南侵;當年凶惡的金人憑借其武力和野蠻,佔據我大宋大量國土,致使百萬漢人淪為蠻夷奴役,可恨可惡,假如金國內自然災害頻發,朝政**,軍隊戰鬥力下降,我大宋為何就不能反戈一擊,興兵北伐,收復中原,以雪靖康之恥。

在與辛棄疾的接觸中,聽說辛一向注重對敵方情報的搜集與偵察,他深以為是,只有了解對方,才有可能戰勝對方,知其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嗎。

韓告訴范祖亮,你在金國也並非兩眼一抹黑,穎州誠恩商行的掌櫃李仁信,是李仁佑的親弟弟,安陽韓青元的本家和他媳婦的娘家人,都表示願意為大宋出力,我讓仁佑、青元寫封信,你盡可以與他們聯系,有些事讓他們辦。

韓郡王的這一番安排,是范祖亮沒有想到的。作為一個有武職的文官,自小也曾舞槍弄棒,練就一副好身板,雖未在軍隊任過職,也不懂什麽兵法,看上去有些粗疏,與那些進士出身的相比,有一種不可多得的優勢,那就是不怕輸不畏敵的豪氣。就做人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憑著這一點,足以讓他刮目相看。

韓郡王叮囑,這件事除了楊元道,不必向個任何人說起,有什麽直接向我報告。

范祖亮興奮得直點頭,上次上書目的就是如此,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有遠見的大臣,不僅要治理好內政,而且要時刻叮著敵人。當初,老父親寫《攬轡錄》就是想讓國人借此了解金國。

鑒於當時的實情,要想恢復皇陵的原貌是極其困難的。宋陵是“封土成陵”形製,建築結構每座大體相同,有帝陵上宮、後陵上宮、下宮、陪葬墓等,最外圍用樹籬圍繞。在封建王朝中,官員死後如能陪葬在皇陵,將是對其蓋世功勞的表彰,對後世子孫也是至高至上的榮耀。包拯墓和寇準墓便落戶其中。

帝陵上宮是各陵區中最主要的部分,位於陵區的南部,它以崇高的陵台為核心,面積在五公頃左右。陵台就是墓塚,位於宮城的中部,陵台分三層呈覆鬥梯形,下層每邊長兩百六十尺,逐級上收,每層土台上種植鬱鬱蔥蔥的翠柏,四季常青。陵台下稱地宮,是埋葬皇帝屍骨的地方。地宮規模甚為宏大,一般深達三十米,由青磚砌成,仿照地面宮殿建築結構,牆壁上還繪有大型彩色壁畫。

後陵上宮建制大體上與帝陵相同,只是規模縮小。後陵西北即為下宮,是供奉帝後遺容、遺物和守陵、祭祀的場所。主要建築有正殿、影殿、齋殿、浣濯院、神廚、陵使廨舍、宮人住所、庫房等。圍繞上宮和下宮,築有十多米高的神牆,稱宮城。宮城一般佔地一百多畝,四面開有神門,神門外各有石獅一對,防禦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入侵者。圍牆四面設有神門及角樓。南神門外設有獻殿,作為朝陵的祭奠之所。獻殿旁還有一些附屬小建築。在陵域之內禁止采樵放牧,並有專人看守。

由於盜墓,各地宮受損嚴重,皇帝皇后皇妃的棺槨都被打開,陪葬的金銀珍寶搶劫一空,地上的陵台、神台東倒西歪,眾多古木被砍伐。

所謂維修,就是將通向地宮的墓道堵死,對地上建築進行修補,修整道路和補栽樹木。因而,需要采購的材料主要就是花崗岩、紅松原木及各類松柏梧桐。

做台基、台階的石料,大多采自鞏縣西北的萬安山。范祖亮帶人前往南京金昌府偃師縣。

金代實行五京製,起初是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海陵王遷都後是中都、東京、西京、南京、北京。也就是說,金國曾建有六都,為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北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大明鎮),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中都大興府(今北京),?南京金昌府(今河南開封)。開封是宋都城,金人佔領後,改名金昌,取大金永昌之意,但是因為開封府太有名,漢人還是這麽叫。

起先,范祖亮要親自赴原產地選購,蒲察貞不同意,經過協商,蒲派副手徒單先陪同。

到了萬安山,范祖亮總是往山上,同石匠談價錢,談石材質量和規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徒單先在勞累之余,感到索然無味。晚上,范祖亮請徒單先喝酒,並請歌妓伴唱。一來二往,雙方漸漸親近起來。

因要采購茶葉和綢緞,范祖亮一行又前往穎州榷場。這樣就與李仁信接上了頭。

得知徒單先家在開封府尉氏縣,范祖亮備上上好的絲綢、瓷器,專門派人送去。徒單先一高興,就將自己的底亮了出來。他的叔叔叫徒單克,是南京金昌府留守兼兵馬都總管。

范祖亮大驚失色:啊呀,了不得,這是個大官,既管民,又帶兵,大大的實權派,你老弟前程無量呀。

徒單先得意洋洋,那是,要不然蒲大人怎麽派我來呢。

兄弟,這兒離開封也就一天的行程,為啥不去看望一下。范祖亮設身處地地為徒單先著想。

可是,我未作準備呀。

這好辦,我這裡有對翡翠玉鐲,還有顆夜明珠。都送給你好了。

這哪好意思呀。

別跟我客氣,不過,我有個不情之請。

你說說看。

兄弟我就是個拿筆杆子的,從未見過軍營,不知能否長長見識。

徒單先不吱聲,叮著范祖亮看,范祖亮毫不變色:

怎啦,我一介文官,看看又能怎樣?不行就算了,當我沒說。

徒單先想,也是,即使是心懷鬼胎,一個文人看看,能有多大事?可那翡翠玉鐲和夜明珠不是凡人能買的。

就這樣,范祖亮以生意人身份,在總管府副將陪同下,參觀了開封府金兵大營。對大營兵士數量、軍士形象、營房設置、軍馬管養等情況有個大致的印象。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