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園夢華》第45章 鴻 圖 待 展
  東華唱名經風雨

  敢做敢當列宰輔

  韓侂胄失望離去,趙汝愚根本不當回事。在官場中,凡是沒出身以及胥吏差役,他基本上看不上。

  人生的路看上去很慢長,但是能出彩,進而出人頭地的,有時候就是關鍵那幾步,看你能否遇到貴人,處置得當,進而踩在點上。

  趙汝愚就是這樣。他出身王胄之家,八世祖為太宗長子趙元佐,封爵漢王。如果不是趙元佐腦子發昏,將他老爸的醜事抖出來,登基坐殿也未可知。哪知,他那麽一鬧,一切都變了,自己變成精神病患者,兒孫的爵位也一降再降。到趙汝愚父親趙善應身上,啥爵位都沒有,只能在州府做個不大不小的佐官僚屬。

  盡管家勢衰微,不再輝煌,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比起許多平常人家還是好得多。一個特出的例子就是,趙家有許多的書,多至三萬卷。史載,宋初皇家圖書收藏,含畫卷在內,也只有了三萬六千余卷。趙家的藏書如此之多,這就不是普通的讀書人了,而是遠近聞名的藏書大家。

  趙汝愚呢,從小就不同凡響,敏而好學,過目不忘。爺爺趙不求非常喜愛他,覺得他趙家翻身出頭,非此小子不可。於是乎,就經常請假回家,指導孫兒讀書,有時出點難題考考,而趙汝愚總能對答如流。

  後來,趙汝愚跟著他父親,從福建崇德縣西遷至江西余乾縣,在藏山北麓居住。此地叫趙家嶺,是一個不大的山村,山上峭壁層疊,草木蔥蘢,是個讀書休養的絕佳之地。

  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十多歲的趙汝愚,經常捧書端坐於岩石上,心無旁鶩,放聲朗讀。累了,放下書,四處眺望,左前方懸崖旁,有幾株梅花,開得正豔,芳香撲鼻;渴了,喝幾口山泉水,神清氣爽。

  可能都是愛書的緣故罷,趙善應與朱熹成為好友,趙汝愚也因此在寒泉精舍多次聽朱熹講學。

  那時候,他風華正茂,豪氣乾雲,常以本朝先賢司馬光、范仲淹自期,還自豪地說:大丈夫當心存高遠,乾一番驚天動地、青史留名的大事業,才不枉此生,對得起上蒼和列祖列宗。

  功夫不負有心人。乾道二年(1166年),二十七歲的趙汝愚再次參加科舉考試,得中高榜,憑其才學,眾考官評他為狀元。右丞相洪邁建議孝宗,應遵循先朝優待寒門子弟的慣例。故而蕭國梁為狀元,他為榜眼。

  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趙汝愚一舉成名,步入官場,授秘書省正字,後晉為著作郎,而後去地方任職。

  在任知信州期間,趙汝愚勤政愛民,為當地百姓做不少實事,吏民們便在南屏山麓,為他設像造祠。

  信江南岸黃金山的信江書院,是江西的四大書院之一,中有一亭,趙汝愚公務之余,常與友人在此宴飲。古詩雲:“且盡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則將該亭取名為一杯亭。

  趙汝愚任江西轉運判官時,治所在洪州,離家鄉比較近,同時因父母年邁,多次回到趙家嶺。想起自己當年在梅岩下苦讀的情景,便萌生創辦書院的想法。

  不久,因父喪守製,便與堂弟趙汝靚在冠山東峰,建起一座東山書院。建成後,邀請知名學者來講學。正值朱熹來余乾吊唁,兄弟倆便請他在書院主講,並讓其長子拜朱熹為師。一時間,余乾冠山之上,四方學子雲集。

  朱熹在東山書院一講就是半年,趙汝愚請他為書院雲風堂題名,又與他來梅岩遊覽,朱熹高興地題上“梅岩”二字,並附上“梅岩好讀書,雙香入肺腑”字樣。

  服喪期滿,經吏部尚書留正推薦,趙汝愚入朝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講,又遷為秘書少監兼代給事中。兩年後,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官至二品。

  次年,以集英殿修撰身份,出任福建路安撫製置使。

  臨行前,孝宗皇帝看著這位才華橫溢的皇家宗室,似有些不舍,問他還有什麽建議,他一口氣說了四件:1、多用賢德有為之士;2、近奉內侍不可以予以軍權;3、磨勘制度已成為形式,朝廷應派正直大臣巡查監督;4、四川吳氏已三代四人領兵,非國家之福,請及早予以控制,改變這種局勢。

  高宗朝以後,吳玠、吳璘、吳挺相繼執掌四川兵權。以致有人說吳氏世代兵柄,號為吳家軍,不知有朝廷。如此下去,恐非好事,孝宗聽後,極為讚同。

  福建任期未滿,四川羌族人騷擾漢民,朝廷急調趙汝愚,任命為四川安撫製置使兼知CD。到蜀地後,親自前往羌人居住的寨子調查,得知原委後,下令減輕羌人賦稅,將被豪坤強佔的山林、土地還給羌人。又將羌人分散居住,雜以漢人。如此一來,羌人心服口服,平靜安靜了多年。孝宗聞報,讚揚他文武全材,可堪大用。

  嘉王趙擴即位後,晉為參知政事,不到一個月後,再擢為右丞相。從狀元及弟開始,經過二十七年的艱苦歷練,趙汝愚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已然成為朝廷上位高權重,深得皇帝信賴的一品大員。如此順風順水,一路晉升,趙汝愚不免志滿意得:人生若此,夫複何求?

  昨日,湖州通判樓智信派人送來信劄,無非是說幾句好話,想加深印象。對樓本人沒有什麽深的記憶,倒是他與歌妓之間的故事,常常被人提及。

  樓智信走後,葉瓊枝自是思念,燕燕於飛,差池其羽,夢隨風萬裡,幾度紅塵來。她多麽想和樓智信一起回家呀,可是樓的父母和妻子能容忍她嗎?

  想起與樓相公送別的情形:愁容滿面,深情凝視,正如柳永之言: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蓮花樓前絲絲垂柳恰如滿腔的愁緒, 含淚唱一首送別的《陽關曲》,便泣不成聲。

  窗外的春雨滴滴答答,綿綿不絕,是重如千斤的愁緒,是筆剪不斷理還亂的相思債。樓相公走後的這些日子裡,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哪怕是夢中相見也足以**了,可是連這樣的好夢都沒有,只有在一個又一個淒涼的夜晚,讓淚水悄悄地滑落。葉瓊枝不勝自悲,無法克制自己的情感,便填了首《鷓鴣天》,讓人趕快捎給正在路上的樓智信。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別過佳人思無程。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樓智信在回家途中收到了這首詞,再三吟誦,英雄氣短,淚灑青衫,把它藏在行李箱裡。妻子莊氏在為他準備行李時,發現了這封信,就問是怎麽一回事。

  樓智信隻好如實相告。莊氏也是頗通詩文的人,她覺得這首詞寫得真誠感人,因而十分喜歡,不但沒有責備,反而主動出錢,讓把葉瓊枝娶回來做妾。

  哪知,樓智信的父親卻堅決反對。理由是,你只是個小小的州通判,就尋花問柳,以後官越做越大,歌舞娛樂場所經常涉足,年輕貌美的女子多了,哪能隨便娶回家?

  樓智信信誓旦旦,保證約束自己,再不娶妾。

  十天后,樓父終於同意。

  葉瓊枝聽說後,真是喜從天降。非常感謝正房元配,到了樓家以後就洗盡鉛華,過起普通人的日子;與莊氏事事相讓,和睦相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