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南園夢華》最新章節...
楊誠齋孤憤離世
韓仕鵬請求從戎
這幾日,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翊善史彌遠的心情頗不寧靜。
朝廷上韓侂胄獨斷專行,腦子發熱,試圖通過北伐而建奇功,在未作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出兵。此前,他曾三次向這位平章建議:舉兵易,解禍難。萬不可挑起兩國爭端,置民眾於水火。他還舉例說,乾道三年冬,孝宗皇帝召見同知樞密院事劉珙,問其恢復故土之事,劉知道皇上不甘心隆興北伐之失利,仍欲北伐,於是答曰:復仇雪恥,誠乃當今之要務,但臣以為,若非積十年之功內修政事,恐怕未可輕動。而今更是如此,要做到內修外攘進戰退守,少說要準備二十年。
姓韓的高高在上,根本不聽。
上個月,邊境上不宣而戰,取得小勝,進而頒布詔令,宣布正式全線北伐。當時,就有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鴻臚寺少卿李志純私下告訴他:官軍進攻宿唐蔡鄧等數州,均遭敗績。這李少卿是李太后的胞弟,也是當今皇上的舅舅,他的次子李剛在前線,想必假不了。
左司郎官張慈也透露:他的女婿陸子虞在王甫斌帳下當機宜文字,正發愁怎麽向京都報告戰況。張慈還說起那位可笑的親家陸遊。去年,韓平章過生日,陸遊寫詩祝賀,神皇外孫風骨殊,什麽凜然英姿不可畫,還有身際風雲手扶日,異姓真王功第一。
侍郎,你說諾大年紀,如此獻媚,可不可笑。
史彌遠心中暗笑,不要恥笑別人,你為了巴結蘇師成,不也硬逼著親侄女,嫁給蘇家的那個浪蕩公子嗎?五十步笑百步,彼此彼此吧,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
對他們兩人,他沒多說,只是問,你們如實說,不論是官是民,大家願不願意打仗?二人都回答,當然不願意,寧作太平犬,不作離亂人,即便是勝了,奪回了一些國土,那又與我何乾?若是敗了,花錢費力,家破人亡,更不得了。
是啊,天下士庶,需要的是和平的生活,而不是空圖虛名的窮兵黷武,如果帝國不具備以戰屈人的實力,和談即使有苟且、脆弱之嫌,則亦是不得以的惟一選項。
他剛從吉州回來。他的舅舅,寶漠閣學士廬陵郡開國侯食邑三百戶楊萬裡仙逝了。按說,老人家八十歲離世,也是壽終正寢。可當他從表兄處得知其去世前的一些詳情,就有些驚異了。
老人是慶元五年春,以寶文閣待製致仕的。由於其文筆好人品佳,盡管致仕返鄉,卻屢詔起用,加官進爵,深受優待。那日,一個侄子從京城回來,拜見楊萬裡,無意間,談起邸報上所載韓侂胄出兵北伐的事情,哪知,楊萬裡聽後太息久之,而後痛哭失聲,憤然地大叫道:怎麽能讓奸臣如此胡為!
兒子問他,聽說已經打了勝仗,為何還如此痛心疾首?楊萬裡告訴兒子:韓侂胄雖深居高位,愛談恢復,但此人才疏學淺,行事張揚,寵信小人,輕舉妄動。此番北伐定意存僥幸,必然會遭到失敗,貽害國家。老人當晚徹夜不眠。第二天早晨,又不肯進食,兀坐書齋中,呼紙手書雲:
吾年八秩,官三品爵通侯,子孫滿前,夫複何憾?老而不死,惡況難堪,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狼子野心,謀危社稷,吾頭臚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不免遜移。今日遂行,書此為別,汝等好將息,萬古萬萬古。
到此擲筆,伏案而亡。
想了許多,決定向皇上上疏,指責韓侂胄輕起兵端,上危宗社,下害黎民,應將他罷免,編管廣南,以此安定邊境。考慮到韓的勢力,此奏不宜公開,只能秘密進行。
於是,他求到了學生榮王頭上。
十四歲的太子榮王進宮請示,皇上趙擴在便殿召見史彌遠。史彌遠便將奏書上的內容,向皇上陳述了一番,皇上聽後,並無異常,盯著他看了一會,隻說了一句:“朕知道了。”
皇城司親事官韓仕鵬來到南園,看望舅姥爺韓侂胄。巧了,這天,韓侂胄的事不多,見到四姐的孫子分外高興,爺孫倆嘮起了家常。
韓仕鵬輕聲地:“七爺爺,仕鵬今兒求您個事唄。”
韓侂胄笑了,“這麽長時間,仕鵬從不開口,好,想要什麽,七爺爺都答應你,說吧。”
“七爺爺,我要上前線,帶兵打仗,殺金賊,為太爺爺報仇。”韓仕鵬認真地說。自懂事起,他就知道,太爺爺是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上萬金兵的包圍下,不屈不饒,拚死反抗。暗自發誓,長大以後,定要象太爺爺那樣殺金賊,長漢人的志氣。如今,七爺爺發號施令,北伐中原,雪恥復國,正是實現願望的大好時機。
韓侂胄說:“仕鵬,有這個願望很好,不過,我問你。你會騎馬射箭嗎,會使用刀槍嗎?”
“仕鵬回七爺爺,我會騎馬,也會射箭,大刀也能使幾下。”
“你這樣跟一般人打架可以,上戰場當兵可不行呀。你看,如果讓你上前線,當統帥排兵布陣,指揮千軍萬馬,你行嗎?讓你做一個帶三百人左右的副將,你懂兵法嗎,遇到緊急情況,會設法應對嗎?與金賊相遇,你能騎在馬上,拉開二石的弓射中百步以外的敵人嗎,與金賊面對面,你能手持鋼刀,有板有眼,在三五個回合中,斬敵於馬下嗎?如若這些都不能,自身都難保,更成不了英雄報不了仇,那讓你上戰場幹嘛?”
韓仕鵬啞口無言,韓侂胄拍了拍他的肩膀:
“別灰心,報仇和做英雄,不一定要上戰場。七爺爺來告訴你,一定要多讀書,要有真學問真本領。”
“稟告七爺爺,小時候,奶奶要我好好讀書,我也讀了不少書,三年前中過舉。到京都以後,又把書拾起來了。下屆科舉,一定參加,爭取弄個進士及第。”韓仕鵬充滿自信。
“對了,這才是好孩子。你知道嗎,這輩子七爺爺最遺憾的是什麽嗎?就是家有好書萬卷,卻沒能奪取功名。讓那些有出身的瞧不起。”
“沒人瞧不起,大家都誇你。說你有能力有氣魄,做了許多人想做而未能做的事。”
聽韓仕鵬這麽說,韓侂胄問朝野對北伐有哪些反映。
對這場戰爭,士大夫貧民百姓反映不一,有些人對興兵北伐是支持的,讚成的,有些人覺得與己無關,也有些人覺得勞民傷財。不過,這些並不重要。接著,他向韓侂胄講了個事例
唐太宗問許敬宗:我看滿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賢能的一個,但還是有人不斷地在我面前談論你的過失,這是為什麽呢?
許敬宗回答:春雨貴如油,農夫因為它滋潤了莊稼,而喜愛它,行路的人卻因為春雨使道路泥濘難行,而嫌惡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輪明鏡輝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對月欣賞,吟詩作賦,盜賊卻討厭它,怕照出了他們醜惡的行徑。
無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個人滿意,何況我一個普通人呢?我沒有用肥羊美酒去調和眾口是非,況且,是非之言本不可聽信,聽到之後,也不可傳播。
君王盲目聽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蒙蔽;父親盲目聽信兒子的,可能要蒙冤受難;夫妻聽到讒言,可能會離棄;朋友聽信讒言,可能會斷交;親人聽到讒言,可能會疏遠;鄉鄰聽信讒言,可能會生分。
因此,做人就是盡己力,聽天命。無愧於心,不惑於情。順勢而為,隨遇而安!
韓侂胄眉開眼笑,仕鵬真的長大了,懂得怎樣看待問題,而不是人雲亦雲。遂囑咐道:
“你回黃州一趟,將七爺爺給你奶奶的東西帶回去,代我看看老姐姐,去二伯伯墳上燒個香。奶奶要是能走動的話,將她帶來,就說七爺爺想她哪。”
韓仕鵬點頭,“我明兒就走,給太爺爺報個喜,就說七爺爺給他老人家報仇啦,從此北伐捷報頻傳,我大宋定能收復中原,再現我中華之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