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園夢華》第228章 兵 敗 起 異 心
親上陣連吃敗仗

 懷異心首鼠兩端

 吳曦大為驚異,金陝西守將完顏摑剌被殺後,金廷又派來完顏綱任蜀漢路安撫使,調集人馬,加強防衛,但未想到如此強硬。首戰失利,能如實向朝廷報告嗎,戰敗的責任誰來負?僅此一戰,能代表吳家軍的實戰水平嗎。

 吳曦派下屬騎快馬去興元府,告知程松:攻鹽川寨失利一事暫不上報,吳大帥近期親自出戰。

 經過短時間的準備,吳曦上陣督戰,興州駐紥禦前都統司六萬多兵馬幾乎傾巢出動,主力分三路,由保岔谷、姑蘇谷直撲秦州,還有一支偏師則進攻鞏州的來遠鎮,從北迂回策應。

 隻用一天時間,興州軍主力就接近保岔谷、姑蘇谷。

 川陝地區不同於江淮,這裡滿是崇山峻嶺和梁茆溝壑,民眾大多聚住在面積不大的平地,即便是州府縣城,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城池,而它的防禦主要依靠佔據附近的山谷。保岔谷、姑蘇谷則是秦州城外兩個重要的軍事據點。拿下他們,秦州城就唾手可得。而那支攻來遠的軍隊則屬於偏師,用來吸引分散敵人的主力,必要時,配合主力大軍攻佔秦州。

 保岔谷兩面環山,山谷兩頭小中間大,好似一個大口袋。金軍在兩旁的山頂上修有工事,據高臨下扼守峽谷。

 吳曦騎在馬上,看了看地形,強行從谷中山路通過是不可能的,必須設法消滅山頂上的守軍。由於地形的關系,山上的守軍千人足矣。強行往上衝,死拚猛打,不停地消耗他的實力,直到將他們消滅光。

 姑蘇谷底是條河,旁邊怪石林立,山路在半山腰,金軍在靠山的一側守衛。

 帶隊的統製官向吳曦請示,吳曦瞪了他一眼,“問什麽,給我往上攻,以近二十倍的優勢,把守在山谷的金兵全部殺掉。”

 山坡陡峭,騎馬不行。宋軍舉著盾牌,慢慢向山頂接近。死傷的人越來越多,包圍圈也越來越小。

 忽然,只聽得山下傳來馬蹄聲,只見一隊數不清的金軍騎兵飛馳而來,手持弓箭直撲正在向山上進攻的宋軍,倉促之間,無數宋軍死於金人的刀箭之下。

 宋軍還沒完全反映過來,山上的守軍主動出擊,刀光劍影,腹背受敵,加之地形不利,亂成一團人仰馬翻,而金軍快如閃電手起刀落,乘勝追擊四十余裡。

 攻擊保岔谷、姑蘇谷兩支隊伍大敗而回,死四千余人,丟失戰馬千余。

 攻打鞏州來遠的隊伍也受到金軍猛烈的反擊,無功而返。

 吳曦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敗得如此之慘,這還是威震敵膽為大宋撐起西此半邊天的吳家軍嗎?近六萬大軍,不金軍萬余,作為最高統帥,今日所為,不是給祖父輩蒙羞嗎?

 惱羞成怒的吳曦找來負責刺探情報的都統司參議官楊宸,撲口大罵,上去一腳揣倒在地。

 “媽的,你們都是些什麽東西!搜集的什麽鳥情報?趕快給老子弄清楚,金人在陝西有多少駐軍,守將都是些什麽人?”

 情況很快就搞清楚了,金在陝西的駐軍兩萬一千余人,分布在四個州統製司,守秦州的是陝西副都統完顏王善和秦州刺史完顏璘,守鞏州的是鞏州刺史術虎高琪,這三個人都是從漠北邊境調來的猛將。尤其那個完顏璘,有百步穿楊之功,使得一柄長槍,所向無敵十分了得,此人才三十六七正當盛年,是金兵將領中的後起之秀。那術虎高琪也非凡人,能舉起三石重的石獅,猛打猛衝,根本不要命。

 吳曦聽罷,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不由想起三月前吳端前來勸降的往事。

 夜色闌珊,春風料峭,吳曦與京城帶來的八姨太韋小芳圍爐向火,舉杯小酌。

 管家稟報:大帥,五爺帶位老家來的客人有事求見。

 雖覺掃興,但親弟弟來了,怎能不見?吳曦隻得吩咐:請客人花廳相見。

 吳昕向二哥介紹來訪的客人。吳端,德順州吳家堡人,在德順城做茶葉和絲綢生意。

 吳端,約五十左右,方臉大耳,白白胖胖,看得出是生活優渥之人。只見他滿臉堆笑:

 “族侄吳端給您老人家請安啦。初次相見,小侄送點薄禮,還望大帥笑納。”

 一看奉上的禮單,手筆挺大呀,看來來者不凡,定有大事相求。遂露出笑容:“哦,吳老板,請品茶,你我素不相識,何以叔侄相稱?”

 吳端見吳曦這樣問,便簡單說明其中原委。在德順州吳家堡,吳家是大姓,全村七成以上的人姓吳。當年,吳玠吳璘兄弟倆就是吳家堡的農家子弟,十六七歲入伍從軍,而後屢立戰功而發跡。這吳端的高祖與吳曦吳昕的曾祖,是堂兄弟,因而吳曦與吳端是同祖同宗,雖是出了五服,卻是叔侄輩份。

 如此一來,這叔侄輩份是毋容置疑了。初次見面,直呼比自己還大的人為侄,似乎也不大好,便叫了吳端的字:

 “正禮此來興州所為何事?”

 自紹興年起,德順州即為金國領土,吳端二十多歲開始做生意,之後倒也順風順水,小有積蓄。這幾年,蒙古人常越境而來,大肆搶掠,金國派兵反擊,卻收效甚微,邊境不寧,生意自然難做。聽說二叔已回川蜀,且一言九鼎,故特來此投靠,想在成都府一帶繼續做事,依仗您這棵參天大樹發些小財。

 吳曦聽罷,微微一笑:“這個好辦,想做什麽生意,遇到什麽難事找五弟就行。”

 吳昕趁機幫腔:“在川蜀這塊地盤上,沒有我吳家辦不成的事!”

 “天高皇帝遠,吳家功勳卓著,威震川陝,二叔就是這塊土地的大王。”

 說罷,三人皆哈哈大笑。

 很快,吳端便成為大帥府上的常客。

 一日,吳端在成都府請吳曦兄弟喝花酒。借著蓋臉,吳端低聲問:

 “叔帥,川陝千裡沃土,豈無意為王呼?”

 吳曦聽後問道:正禮之言,所謂何意?

 見吳曦明知故問, 吳端便將話挑明。川地處長江上遊,在宋國雖處西北,但有著重要的戰略作用,守則可以牽製金軍南下,攻則可以與京西、襄淮形成犄角之勢包圍金兵。而這裡的地理位置也相當特殊,群山環抱,與外界來往相當困難,朝廷鞭長難及,人們有“蜀去天日遠”之歎。這裡的自然資源又豐富多樣,經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歷史上,這一地區的地方勢力往往利用這裡易守難攻、經濟能夠自給的地理條件分裂割據。有詩雲: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

 吳家自隆興年間開始,三代四人在興州一帶經營,歷經八十年已根深蒂固,完全控制了這川蜀千裡之地。古人雲,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耳。而今,叔帥手握十余萬重兵,集軍民財刑大權於一身,一呼百應,山河震動,此時不借機而動黃袍加身,難到還要等到宋朝廷下詔罷黜之時?

 吳昕對吳曦說:二哥,正禮之言皆是為我吳家,你盡快拿主意呀,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趁朝廷北伐,無暇他顧,獨舉王旗,豈不快哉?

 吳曦看了心懷鬼胎的吳端,又盯著急不可奈的胞弟,叮囑道:

 此事關系重大,須謹慎計劃做好準備才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