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朱明》第一十三章湖廣
  朱順明從來不是挨打不還手之人。他向來信奉先下手為強。

  蔡公子的人還沒動手,朱順明的人已經列成陣勢,虎入羊群般,將蔡公子的人先後劈倒在地。

  平日裡嚇唬人的衙差怎會是經過嚴格訓練、經歷過生死血戰的朱順明家丁的對手?

  一眨眼功夫,幾十個衙差倒地不起,抱胳膊抱腿,痛苦哀嚎。

  蔡公子目瞪口呆。

  在新野縣城居然有人敢對蔡縣尉的公子出手?幾十個衙差居然不是對方十來人的對手?就這麽一下功夫,自己人都倒地不起?

  朱順明走到蔡公子面前,淡然道:“你確實沒本事騎這匹胭脂馬。放手吧,回去騎你的瘦馬。小心磕了牙。”

  說罷朱順明帶著二女和家丁轉身離去。

  “喂,你的銀子……”紅娘子高喊道。

  “你像一個故人,”朱順明回頭,認真道:“就當故人饋贈,不可推卻。”

  朱順明注視著紅娘子。英姿颯爽的紅娘子確實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美人。

  臉龐線條英朗、身材健康飽滿、高俏、天足、行走江湖帶來的小麥色皮膚、野性不羈的氣質……

  “離開新野後,你們要去哪?”

  “老爹說要北上山東。”

  紅娘子在朱順明的注視下,少有的露出害羞的神情,更是溫柔得連她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議。

  “如果可以,還是不要北上的好,”朱順明勸慰道:“北方太亂,不適合女孩子在外面闖蕩。”

  紅娘子心中黯然,問道:“難道女人隻能依附男人生存?”

  “獨立堅強的女人讓人欽佩,但會活得很艱辛。”

  隨即他搖搖頭,露出回憶的神情,歎道:“或許她樂在其中也不一定。”

  紅娘子眼睛一亮,語調微微急促,問道:“你真這麽認為?”

  見朱順明點頭,紅娘子笑得特別燦爛。

  ………………

  如玉同李翠薇的關系逐漸好轉。

  一來朱順明十分強勢,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床榻上;二來李翠薇並沒有擺主母的架子,依舊讓如玉管理後宅錢財人事。

  “少爺泡妞,是不是每次都說似曾相識?”如玉問道。泡妞這個詞當然是聽朱順明說的。

  雖然不是很明白“泡妞”這個詞,李翠薇還是聽懂了如玉的意思。

  回想起自己與朱順明初次相識時的場景,朱順明失魂落魄般高喊“翠微”,一幅舊相識的模樣。再想著今天他對紅娘子說“像一個故人”。

  李翠薇不由點頭道:“相公確實如此……不過這紅娘子粗野難看,相公應該看不中她……”

  “如玉,你說,要是相公看中了其她女人,我該如何行事?”李翠薇開始從主母的思維去思考。

  “當然是找機會納其入門,”如玉理所當然:“大丈夫豈能沒有三妻四妾?少爺是做大事的人,妻妾太少,會很沒面子的。”如玉摻雜了私心回答道。

  ………………

  朱順明在新野修整了三天。

  人員馬匹休息,大車修理保養,采購物資糧食……朱順明還租了兩條六百石的平底沙船。

  越往南方,水系越發達。

  朱順明打算乘舟南下,以免長途跋涉之苦。隊伍中的老人、女眷經受不起如此艱辛的路途。

  蔡公子並沒有前來報復,省卻了一番打鬥。

  紅娘子第二天就與朱順明道別,北上山東。

  紅娘子有些不情願,

老頭卻表現出少有的強硬,拽著失魂落魄的紅娘子憤怒的離去。  朱順明沒有表態,讓紅娘子有些失望。如果朱順明強留,他有這個能力留下她的。

  紅娘子只在朱順明生命中留下一道淡淡的印痕,時間會逐漸抹去痕跡,直至消失不見――如果沒有再次重逢。

  ………………

  五月初五,端午節,朱順明在白河上度過。

  沿著白河南下,路途變得悠閑而迅速。不用費力趕路,又可欣賞沿途的美景,還有美人相隨,不時船震一番,人生大樂也。

  當然也有不和諧的一面。

  朱順明的人大都是陝西人,不識水性。初次上船,一個個暈暈乎乎,吐得昏天黑地,整個船上彌漫著酸臭難聞的味道。

  李翠薇和如玉同樣吐得不成人樣,伺候她倆的小丫頭更是連黃膽水都吐了出來。

  朱順明隻好親自動手,端茶倒水喂飯,把兩個女人感動得一塌糊塗,徹底打開了她們的心門,解鎖了她們的身體。

  不兩日,沙船進入湖廣省境內的襄陽地界。再一日,到達雙gou鎮,白河與唐河在此匯聚,形成河面更加寬廣的唐白河。

  進入唐白河,明顯感覺氣溫上升,空氣中的濕度加大,兩岸鬱鬱蔥蔥,稻田秧苗已經半尺高,整整齊齊隨風輕搖,偶爾有牧童們在放牛,歡笑追逐,盡顯童趣。

  北方的生存危機似乎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南方或清貧或悠閑或奢華或淫逸的生活,看不出一點末代皇朝的衰敗跡象。

  李翠薇基本適應了船上的生活,雖然還有些不習慣,但不會嘔吐得昏天黑地渾身無力。

  “湖廣熟天下足。這裡的人真幸福。”李翠薇坐在船頭,微風從她身上拂過,吹起她的發鬢和裙裾,吹在她青春稚嫩又略顯風情的臉蛋上。

  她從未見過南方水鄉的風土人情,進入眼簾的盡是寧靜、悠閑、美好,不由感歎道:“能夠吃飽穿暖,遠離戰亂,真好。”

  朱順明當然不會煞風景的說出不合時宜的話語。雖然再美好的風景下總掩藏著黑暗和罪惡;雖然再富裕的地方總有衣食難繼的赤貧;雖然再悠閑的處所總會有人日夜奔波艱難求活。

  “咱們以後會有大片的肥沃水田,數不清的金銀珠寶,穿不完的綾羅綢緞……”

  “……還有一大堆妻妾……”李翠薇笑著說道。感覺到朱順明的寵愛,李翠薇已經敢於同他開玩笑。

  或許也不算玩笑。

  朱順明這幅身體力大無比,恢復力驚人。

  在船上不用辛勞趕路,朱順明的床榻活動明顯增加,李翠薇和如玉輪番上陣,兩人聯手都難以抵禦,經常被殺得丟盔棄甲。

  李翠薇已經動了替朱順明納妾的念頭。

  ………………

  唐白河在襄陽城東北二十裡的地方注入漢江。

  漢江往上就是湖廣北面第一重鎮、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襄陽。

  襄陽城四面環水,南接襄渠,西北面是寬廣的漢江。護城河幾經修葺疏浚,河寬近百丈(不是吹牛B),深達三丈。

  歷史上,蒙元橫行世界無一敵手之時,襄陽以一孤城抵禦兵鋒正盛的蒙元鐵蹄幾十年,蒙元數次在此铩羽而歸。

  可惜再好的城堡都是由內部先瓦解,再堅固的城池也抵不過人心向背。

  十幾年之後,堅固的襄陽城幾番失陷,城頭變幻大王旗,百姓藩王均遭殃。

  崇禎十四年,八大王張獻忠奇襲襄陽,活捉襄王朱翊銘,火燒襄王府,殺盡兵士衙差,卷走大量財物。

  同年,平賊將軍左良玉在襄陽索要軍餉不得,縱兵行凶,殺得血流成河。

  崇禎十六年,闖王李自成陷襄陽,在襄陽稱“新順王”,拉開了與大明分庭抗禮逐鹿中原之勢。

  “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何言乎重在襄陽也?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

  朱順明沒有去往襄陽,而是順流而下,經宜城、鍾祥,在沙洋鎮進入江漢運河。

  江漢運河遠沒有京杭大運河的名氣,但歷史卻更加悠久。

  江漢運河的前身雲夢通渠,開鑿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雲夢通渠連通了荊州與沙洋,形成了大明江漢運河的雛形。

  幾經維修拓寬,江漢運河已經可以航行兩千石以下的大船,成為湖廣北部繁忙的水道。

  船過長湖時,沒見過大江大海的陝西眾人都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等你們見過五六裡寬的長江、煙波浩渺的八百裡洞庭、無邊無盡的大海之後,就會知道自己眼界的渺小和狹窄。”

  李翠薇崇拜的仰視著朱順明;如玉覺得少爺無所不知理所當然;快速成長的李定國、劉文秀等人一臉向往,對未來充滿希望。

  漢江在荊州注入長江。

  順長江而下,從長沙府湘陰縣進入洞庭湖。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徹底將眾人征服。難怪南方糧食產量高!北方要是有如此多的水源, 水澆地的產量也不低呀。朱老爺子感歎最深。

  農田是朱老爺子的靈魂支柱,或許也是大明漢人骨子裡基因中的深刻印記。

  沒有了田地的朱老爺子大病一場後一直沒有恢復往日的精氣神。如今進入湖廣境內,見到如此眾多的良田、如此豐富的水源,朱老爺子的心又活了過來。

  “真的有大量的田地?”這樣的話語朱老爺子問了不下五遍。

  “放心,田地有得是,”朱順明解釋道:“不過是荒地,需要開荒。”

  “荒地不怕,”朱老爺子信心十足:“想當年……”

  ………………

  沿著洞庭湖一路往西,進入長沙府益陽縣。從益陽甘溪港逆流而上,進入資江。

  資江下游水勢平緩,江面開闊,行舟還算便利。

  過了安化縣,進入雪峰山脈,水流變得湍急起來,河道變窄。朱順明的沙船行進得異常艱難。

  兩岸懸崖高聳,隻能見到狹窄的天空和盤旋的兀鷲,耳邊盡是湍急的水聲和令人心悸的啾鳴聲。

  好在朱順明租來的船上船老大經驗豐富,操帆掌舵嫻熟而細心,一路行來有驚無險。

  過了新化縣,資江又變得平緩溫順。一路往西,進入寶慶府,終於接近朱順明這次南遷的目的地。

  繼續逆流而上,行至雙江口,改道赧水。沿赧水西進,過武岡州,進入城步縣。

  在城步縣茅坪鎮下船,大隊人馬走陸路,穿過城步縣城,繼續走上五天。六月初六,終於到達朱順明此次南遷的目的地――長安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