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二百八十章 資源
“總統先生有構想了嗎?”卡斯丁哥尼知道埃裡克也是這方面的行家,諸如埃裡克集團的很多產品都是他親自設計的。

“這想法就是剛才才有的,老實講,我現在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方案,只能算對你提這麽個要求,這種飛機的關鍵就是要大,要有續航能力和超強的穩定性。”埃裡克有些難為情,因為這個要求確實很難辦到。

卡斯丁哥尼不知道埃裡克要多大,裝坦克?裝一輛三號?還是裝十輛?這兩者差別實在是天差地別。

“我想知道總統先生要裝載什麽樣的坦克?一次性要裝載多少?”卡斯丁哥尼不愧是設計師出生,一下就抓住了要點。

“國防部正在研發的一款坦克,就是奔馳公司設計的四號坦克,目前已經有了樣車,尺寸方面差不多定型,可以作為參考,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你可以將裝載空間留出一部份冗余。”埃裡克當然不會只是運輸新四號坦克而專門打造一種大型運輸飛機,將來還必須要承擔更多的運輸任務。

四號坦克的研發計劃是高度保密的,寶馬公司並沒有接觸過,從發動機到整車外型,加上車載的所有武器設備都沒有寶馬公司參與,所以,卡斯丁哥尼根本無從得知這類坦克的任何數據。於是,勃勞希契翻出了自己的筆記本,將四號的數據展示給了卡斯丁哥尼。

就在卡斯丁哥尼還在記錄相關數據的時候,埃裡克已經畫好了一張草圖,俯視圖中,機翼面積巨大,機身也跟著擴大不少。

埃裡克用筆尖指著機翼說道:“想必你也打聽了不少關於‘漢莎1號’的數據,知道了整製翼梁的事情。”

卡斯丁哥尼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點事情哪能瞞得住國家情報機構?

“如果你願意接手這個任務,我可以讓埃裡克集團考慮出售技術。讓萊茵公司幫你們製造這種長70米的機翼翼梁。”埃裡克說完後看了看卡斯丁哥尼的表情。整製冶煉技術的要求很高,就算想模仿和照做都需要漫長的時間。

寶馬和奔馳都沒有這樣的技術,哪怕是福克公司也沒有這樣的能力,目前的德國,僅有容克公司和克虜伯擁有這個“隱形專利”的使用權。實際上克虜伯拿到相關技術後,在魯爾工業區試製了很多次,成功機率並不高,更別說寶馬。想要偷學這門專利,就是得到了樣品也不頂用,只有直接拿到原始資料和技術過來動用,對寶馬的崛起才是關鍵。

“感謝總統先生的信任,本人保證,寶馬公司將以最低的價格出售這樣的運輸機給軍方。”卡斯丁哥尼很上道,有了這樣的技術,也就有了競爭力。接著他又說道:“專利費我們會按國際價格超出三成支付。”

埃裡克點了點頭,很是欣賞卡斯丁哥尼的這股勁,識時務,知進退。

接著,他們回到了這張草圖上,從埃裡克的正面圖中,卡斯丁哥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機頭的下巴很大。

“你沒看錯,這個地方就是門扉,是整機唯一的進出口。”埃裡克解釋道。

卡斯丁哥尼此時才對埃裡克的設計師身份深信不疑,現在的機體強度普遍不夠,為了盡量節省重量,都會采用航空鋁,之後德國又推出了超級杜拉鋁,解決了很大的機體強度問題。

但是,就算是超級杜拉鋁,也一樣很難承載70米的機翼長度在空中飛行時的拉力,弄不好的話容易被擠壓變形。人們一般只會考慮在機身側面和尾部開放空間,其實這樣的空氣壓縮力量更大,往往這些結合部的強度也是最薄弱的。

一旦這些地方出現任何結構問題,就會引發嚴重的空難。埃裡克將門扉放置在機頭,確實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卡斯丁哥尼有了這樣一張草圖,心中也就有了譜,頓時信心大增。不過,接下來並非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真正的難題還在後面。

“總統先生可能並不知道,您的‘漢莎1號’佔用了全國大量的鋁材,想要打造新的大型運輸機,恐怕國內鋁材會出現短缺。”卡斯丁哥尼說得一點沒錯,雖然德國的鋁材年產量已經很驚人,但依舊需要靠更多的進口維持國內需求。

德國對外軍售的坦克、無線電、運輸船、客機等等,都是在德國本土生產組裝的,佔去了很大一部份原材料供應量。接著又是空軍的F-200C、BF-1、BF-10等等這些飛機,鋁材消耗量大得更是驚人,140萬噸的電解鋁根本無法滿足國內需求。

如果每年消耗200萬噸鋁還不叫可怕,那麽一直沒有停歇下來的基建、造船業、軍工業、國內工業區等等內耗的鋼鐵產量7400萬噸,就連美國都瞠目結舌。因此,必須從美國和匈牙利不斷進口大量的鋁礦和鋁塊支撐國內產能。

埃裡克不惜花費大量人物力鋪設全國鐵路、公路,佔用了幾乎近一半的財政資金,僅1920年的全年發電量為1300多億千瓦時,比美國高出一半,是除美國外世界發電量的總和。

1920年的鋼產量為7000多萬噸,還需要進口近千萬噸彌補空缺。這倒並非說明德國的內需一定需要這麽多原料,而是因為德國在埃裡克的布局下,有太多的各種隱形計劃,諸如大噸位船舶,大型浮船塢等等。

同年,德國全年產煤量因為發電的需要,已經增至18億噸。但很少有人知道,18億噸的煤炭並非全都用在了發電上,幾乎一半以上用來支持“煤能計劃”。

煤能計劃也是在合成油之後,進行了幾個項目整合,其中就包括了“合成油”和“煤分解”。

合成油主要的用途還是供應給航空用,畢竟產量和性價比不如進口原油煉製來的便宜,而煤分解項目則是為了緩解國內的民用燃氣消耗。為了彌補缺口,開始用煤分解,但產能並不高,技術也有待提升,最終,這方面的缺口還是很大,隻得從蘇聯和美國進口。

“原料的問題我會想辦法的,你的任務就是解決好飛機的設計。”埃裡克不擔心發動機的問題。德國現在並不缺乏有色金屬,在華夏的開采一直沒有間斷,而且每月都有一些提升。

送走了卡斯丁哥尼後,埃裡克又叫來了漢斯·路德,全國資源協調工作,埃裡克準備全部交給漢斯·路德處理,這是漢斯·路德在競選國家總理之前必須的歷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