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牙利大使
(女生文學)德、法之間劍拔駑張之際,匈牙利大使再度訪問柏林,並提出了許多讓施特雷澤曼無法解決的問題。

埃裡克暗暗指示施特雷澤曼在匈牙利求援的問題上,暫時不要急於表態,可以慢慢拖延,因為德、法之間的問題有幾種選項,戰爭只是一種手段,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如果美國願意放棄自己在歐亞大陸的利益,德國別無選擇。反之,則說明美國無意與德國為敵,那麽,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解決這一嚴重危機。然後在施特雷澤曼的耳邊輕輕地嘀咕了幾句。

施特雷澤曼是個精明人,穩住匈牙利大使,並告訴德國現在的形勢也很危急,為了國內的經濟建設,德、法兩國再次走到了戰爭的邊沿,但是,匈牙利是德國的朋友,德國不會見死不救。

德國既說願意幫助,卻又不發一兵一卒,匈牙利大使感到非常困惑:“總理閣下,我想知道德國到底怎麽幫助匈牙利,這很重要。”

施德雷澤曼不急不心地說:“大使閣下不用擔心,德國幫助朋友的計劃不會改變,眼下就看貴國是否願意接受德國的建議。不過,我先聲明,德國提出的條件對貴國非常有利,聽不聽就是閣下的事了。”

原來,埃裡克是想讓匈牙利大軍從奧地利借道開赴德國,分布於德、法前線,而且同時將這一軍事行動有意大張旗鼓地泄露出去。

匈牙利大使聽後大驚失色:“閣下不幫匈牙利可以理解,但此時從匈牙利抽調大軍卻會讓匈牙利的戰場形勢雪上加霜啊!這與夥同羅馬尼亞謀奪特蘭西瓦尼亞有何區別?”

施特雷澤曼大笑道:“這正是我們尊敬的德意志聯邦總統的妙計,大使閣下怎能如此理解呢?如果大使不同意這個建議,請原諒德國愛莫能助。貴國只能請美、英兩國出面解決領土問題了。”

匈牙利素與英、美不和,如果請英、美兩國出面,無異於引狼入室,匈牙利大使連連搖頭:“請您原諒在下的愚昧,總理閣下不妨先說說總統先生的這個方案妙在哪裡,也好讓在下回匈牙利有個說詞。”

施德雷澤曼一聽,知道這件事有了眉目,便把埃裡克總統的運作目的和盤對匈牙利大使說了。

施特雷澤曼告訴匈牙利大使,就目前,德、法之間的戰爭概念還很模糊,如果匈牙利在布達佩斯放出話去,說匈牙利將馬上出兵援助德國,美、英、法等國會從這一行動中意識到德國已經下定決心拚死一戰。法國必然會想盡力排除戰爭威脅,因為戰爭對誰都不堪重負,會很快消耗一戰結束後來之不易的經濟複蘇,為了一個小小的洛林卻要搭上法國整體的國家利益,非常不值。這樣一來,在洛林問題上肯定有所妥協。這是利於德國方面的。另外,羅馬尼亞發現匈牙利能放棄眼前的利益於不顧,千裡轉戰幫助德國,證明了兩國之間的鐵杆盟友關系,一旦兩國解決洛林問題,勢必揮師東進。在美國目前態度不明的情況下,英國絕不可能冒著得罪德國的危險孤軍遠涉重洋而來救援一個曾在一戰初期臨陣變節的羅馬尼亞。因此,羅馬尼亞在土地的追求上也不會太過份。這就是埃裡克總統的一石二鳥之計。

匈牙利大使聽後恍然大悟,立即電告布達佩斯依計而行,然後志得意滿地離開柏林回匈牙利去了。

特蘭西瓦尼亞的領土問題一直困擾著匈牙利,新政府面對羅馬尼亞的搶奪毫無辦法,隻得按照埃裡克總統的策略,死馬當活馬醫,在全國范圍內宣稱立即發兵德國,同時,在特蘭西瓦尼亞的實際控制區留下少量守軍,

大軍隨後回撤,慢慢淡出了羅馬尼亞軍隊的視線。匈牙利派兵援助德軍的消息很快就得到了羅馬尼亞政府的證實,法國總統普恩加萊驚惶失措,一邊向英、美兩國求援,一面動員全國緊急行動,以防不測。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很不愉快地怒懟法國總理克裡蒙梭;“閣下的預測並沒有得到上帝的回應,德國這次並不是虛張聲勢,而是下決心拚死一戰。對此,想必是法國已經作好了迎戰的準備了,是這樣嗎?不過,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各位,英國已經沒有義務讓本國的將士們再次流血犧牲,當然,戰爭是要死人的,別說國會不會通過,就是英國的老百姓也不會同意出兵。”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也冷冰冰地說:“本人接到總統的指令是立即前往德國對此斡旋,當然,先生們也有必要同去,否則,美國只能靜觀事態變化。”

就在各國吵鬧不休的時候,埃裡克總統非常悠閑地來到了容客集團某工廠,他的興趣全都集中在一款新式液壓機上。

液壓機根據工作介質的不同,分為水壓機和油壓機,水壓機顧名思義即是工作介質為水的液壓機,而油壓機它的工作介質是液壓油.最早出現水壓機是在1795年的英國,它是應用帕斯卡原理發明的,用來打包、榨植物油等,到19世紀中期,英國開始把水壓機用於鍛造,水壓機遂逐漸取代了超大型蒸汽鍛錘,隨後19世紀未美國製造了126000千牛自由鍛造水壓機,由於電動高壓泵(動力元件---將機械能轉化為液體壓力能)的出現和完善,鍛造水壓機也向較小噸位方向發展,到時20世紀50年代後生產出了小型快速鍛造水壓機。液壓機根據結構形式主要分為單柱式(c型)、四柱式、臥式、立式框架等;按用途主要分為金屬成型、拉伸、衝裁、折彎、粉末(金屬,非金屬)成型、壓裝、擠壓等。而克虜伯公司的液壓機則是在英、美兩國的基礎上又有了更新的改進。

這一新設備的成功,預示著德意志聯邦的軍事工業又將邁上一個嶄新的台階,也十分有助於海軍武器裝備和寬體軍艦建造事業的迅猛發展。埃裡克高興地把它作為一個裡程碑似的創新。

9月19日,美、英兩國代表結束唐寧街10號的會談,匆匆登船前往法國加來,再由陸路前往德國柏林。隨同回到法國的總理克裡蒙梭一直憂心忡忡,他現在也搞不清埃裡克總統的葫蘆裡到底是賣的什麽藥,如果真是虛張聲勢,德國沒有必要拉上匈牙利,還有,德國的海軍也不會前出英吉利海峽,難道說埃裡克的德意志聯邦真的做好了動手的準備?這也說不定,眾所周知,埃裡克是一個不按規矩出牌的人。此時此刻,信比不信要好,別到時候戰端一開,一切都晚了。

克裡蒙梭主動找美、英兩國代表說:“我決定和閣下一同去德國,不管怎麽樣,法國還是要有個姿態,或許我們真能化解這一次危機。”

柯立芝一聽,非常高興,對這次德國之行也有了些把握:“太好了,這才是閣下唯一正確的選擇。對於埃裡克這個狂人,我們不能用常理去分析,就拿‘巴黎行動’來說,幾乎沒有人認為德國有能力組織起一次進攻,可是,他的國防軍卻猛然象虎狼一樣,幾天時間就癱瘓了法國東部所有堅固的防線。”

對於美、英、法等國的來訪,埃裡克早有預測,他甚至已經交待施特雷澤曼總理做好迎接外賓的準備。

按照埃裡克總統的說法,“巴黎行動”實屬無可奈何之舉,那麽這次的“洛林事件”則也屬於無可奈之舉,只是兩件事不能同日而語,一個是被動的,一個是主動的。他覺得主動比被動有很大的區別,主動者,至少你能有膽量和能力出手,逼迫對方不得不被動迎戰。所謂被動,那就是從氣勢與先機上已經輸了一招。既然被動,那就是迎戰者沒有選擇戰與和的權力,只能直接或間接作出妥協,要麽硬著頭皮迎戰,最終以實力說話。

四國代表再次在柏林坐到了一起,施特雷澤曼總理首先對德軍的行動進行了一番虛假掩飾,說這次軍事行動純屬國土防衛計劃大剛,iii型坦克根本不是布防,而是例行性演習,並非所謂蓄意挑起戰爭。他同時認為外界對德國不公平的猜度是沒有依據的。這話說出來連他自己都不信,更何況坐在對面的是國際知名度很高的政治精英。實際上,施特協澤曼正是想讓各國代表發現自己的破綻,這才是埃裡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真實意圖。

克裡蒙梭非常嚴肅地說:“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總理閣下的話恐怕連自己都不會相信,如果真象你所說的只是例行性演習,或者說是正常國土防衛需要,那也大可不必把匈牙利的軍隊也布防到法、德邊界啊,我想,埃裡克總統先生對此應該是沒有什麽可掩飾的了。”

施特雷澤曼知道克裡蒙梭不好對付,如果不把他拿下,這次會談就沒有任何意義。於是也很果斷地說:“匈牙利是德國的盟友,我們兩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的一系列軍事演習純屬自己的家事,更是主權范圍內的事,如果這也可以拿出來說三道四的話,那只能說明克裡蒙梭總理先生樂於插手他人的家事。”

克裡蒙梭毫不退讓:“如果真是德國的內部事務,我想法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根據當初‘柏林和約’條款約定,萊茵河西岸的駐軍總數是有據可查的。顯而易見,貴國沒有遵守這個約定。”

施特雷澤曼並不著急:“尊敬的克裡蒙梭總理閣下,如果說德軍在萊茵河西岸的駐軍發生了變化,其中的原因就得追溯法國政府的所作所為了。非常遺憾,在貴國激進團體滋擾洛林之後,德意志聯邦一直低調處理,並以人道主義精神給予激進人士們被服,食品和醫療看護,這難道也是德國的違約行為嗎?”

這下可好,美國副總統柯立芝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都還來不及開口發言,德、法兩國總理的唇槍舌戰就已經達到了白熱化。兩人你來我往,爭論不休,有時候甚至讓英、美代表都無法阻攔。

會談陷入了僵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