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一百二十一章 投懷送抱
  美式歡迎儀式非常隆重,整齊劃一的三軍儀仗隊持槍侍立,軍樂團奏響嘹亮動聽的國歌,使得這次外交接待神聖而又莊嚴。威爾遜親自接見並致歡迎詞,這讓赫爾曼?米勒感到受寵若驚,連續幾天的怨言一下子無影無蹤。繁雜的歡迎儀式後,接下來就是實質性地國事會談,通過幾天的搜腸刮肚和精心修飾,米勒的心裡準備了千言萬語,他希望這次的美國之行能給德意志聯邦帶回無與倫比的福音。

  參加完威爾遜總統的歡迎晚宴,晚上九點多,赫爾曼?米勒顯得非常沮喪地回到了他下榻的酒店。

  看來這次美國之行並不理想,外交努力並不順利,作為美國總統,威爾遜說對於德國目前的能源需要,他只能盡力促成,但不能打保票,因為總統在美國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可以一言九鼎。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總統行使職權時必須接受國會的監督。自然資源對美國本身來說也非常重要,而部份自治州的地方性法規也同時具有製約力,且程序各不相同,所以,他只能起到一個助推和引導的作用,而要解決實際問題,則需要盡力爭取獲得該州議員手中的投票才行。

  此次德國外交部長訪問美國的消息,事先在德國就已經做足了媒體文章,如此龐大的組團,稱得上是德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國際交流界訖今聞所未聞的盛事。德國之所以大張旗鼓宣傳和組織此次外交活動,目的也就是想對外界宣布新的德意志聯邦是愛好和平的國度,聯邦政府願意與世界各國成為朋友,成為互利共贏的夥伴。

  米勒在美國的訪問起著推動世界外交新格局的作用,相比美國對於資源出口的坐地起價,南美國家則截然不同,紛紛向德國示好,並願意給予德國最惠國待遇,但前提是德國要與其建立對等的國際關系。有些國家甚至熱切希望德國能馬上派遣大使互訪,哪怕是只派一個代表都行。

  雖然說此次訪問美收獲並不顯著,但德國駐美大使館卻迎來了自設館以來最風光的時期,南美各國的熱情比想象的要好得多,米勒在使館的安排下,接見了不少亞洲、南美洲國家駐美大使的到訪,並與他們進行非常廣泛的交流,有的甚至達成了諒解和互利合作關系。

  非常多的國家表達了要引進德國先進工業品的願望,他們對德國的各種大型機床、礦業設備、汽車輪船等高科技行業讚不絕口,畢竟全世界能找到品質優秀、服務周道的供貨方還是鳳毛麟角。

  美國人的情報網絡遍布全世界的各個角落,與之相比,德國聯情局的規模便相形見絀了。在華盛頓,米勒的外交活動影響深遠,美國高層不可能一無所知,威爾遜總統對國會那幫人非常生氣,指責他們目光短淺、呆板教條、形而上學!

  白宮方面針對米勒先生的到訪還是比較重視的,但美國的國家體制卻對決策層束縛太多,很大重度上製約了國家外交和政治走向,威爾遜拍著桌子開始發脾氣:“德國對於美國的全球政策至關重要,是歐洲大陸的穩定器,沒有德國,美國的全球霸業就不能盡善盡美,先生們,我們需要一個在可控范圍內發展的、強大的德國。可你們都做了些什麽?哦!閉關鎖國,坐井觀天!你們以為這樣就能綁住德國好動的手腳、然後讓他們乖乖地聽話?錯了!大錯特錯啊先生們!德國沒有美國的支持照樣發展,照樣能夠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戰略資源,只不過德國人非常聰明,他們迎合了美國人驕傲的心理,

順從了美國人霸權的需要!我的先生們,到了該醒醒的時候了,不要在別人轟轟烈烈大踏步前進的時候而美國人卻在蒙頭大睡。”  威爾遜總統的訓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國的外交、能源、工業等部門,包括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等都相繼行動起來,主動與米勒開展多領域、全方位合作,並以能源換設備等形式簽署了部份合同。

  好不容易迎來一個周日,但米勒部長沒有時間休息,他得趁美國各部辦機構官員們利用節假日隨意享受日光欲的時間整理連日以來的外交所得。 赫爾曼?米勒好靜,他把自己一個人關在酒店房間裡努力奮戰。

  剛剛與科羅拉多州達成設備換能源的口頭協定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磋商解決,如果不是周日,再有一天便可能見到成效。米勒的心裡非常清楚,若是這一單生意黃了,這次的美國之行的實際意義也就會大打折扣,所以,他必須縝密布局,穩妥進行。當然,狡兔三窟,他會同時預備幾個方案供美方自行選擇。

  美國之行還遠未達成訪問的目的,還需要整合駐美大使館所有工作人員的外交手段,不斷在美國的各大州進行造勢,並適時將總統威爾遜的對德方針深入到國會和議會當中去,爭取得到美國社會各界對德國的同情與支持。手中的牌還有多少,米勒一清二楚,艾德裡安雖然身在德國,但他的影響卻無時無刻不在左右這次訪美的行程。

  就在米勒獨自在文山紙海中忙碌之時,工作人員報告說委內瑞拉駐美大使館代表艾利亞斯?孔卡爾維斯?席爾瓦求見。

  這可是罕有的大事,誰都知道委內瑞拉一直是美國的後院,也是各國外交的禁區,就因為委政府不太聽美國的話,美委兩國關系已經開始趨冷。

  委方代表遞交的文書並沒有政治傾向,主要是一些達成貿易往來的願望,見是必須見的,米勒要工作人員盡快安排,他要與委方代表艾利亞斯?孔卡爾維斯?席爾瓦先生在能源問題上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只是赫爾曼?米勒真的是心血來潮之下決定這次會談的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