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三百七十七章 拖後腿的資本家
艾娜塔離開總統辦公室後,埃裡克雙臂交叉抱在胸前,若有所思地看著那幅地圖,卻閉口不談那份軍事計劃。

顯然,埃裡克對海上擴軍興趣很濃,卻對凱塞林這份燙手的軍事計劃猶豫不決。畢竟冒險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也有可能傷到自己,現在的德國並沒有強大到無人可敵,他不可能不權衡再三。

總地說來,凱塞林的計劃雖然是一個冒險,但也有他的獨到之處,主要就是突出一個“奇”字。

基於老牌帝國不斷地在地中海咄咄逼人,德國在這一地區的生存空間已經被大大壓縮,長此下去,埃裡克的強國、強軍之夢就有可能變成鏡中花、水中月,因此,凱寒林有此想法也很正常。但是,一戰的硝煙剛剛散去不久,老百姓還需要休養生息,不到萬不得已,德國在羽翼豐滿之前,暫時還不想主動挑事。

凱寒林的軍事計劃其實很簡明,就是想通過德國目前的兩支前哨海軍,即公海艦隊和地中海艦隊完成一項為德國外交松綁的任務。兩支勁旅遙相呼應,製造假象,誘使英國在地中海作出讓步。

只是這樣做的結果極易造成雙方擦槍走火,好在凱塞林對突發事件另有剖析。如果兩國一旦因此開戰,則本土艦隊立即虛張聲勢,直接威懾英倫三島,讓英國迅速回防,從而無暇顧及地中海。萬一事態繼續擴大,德國則一不做二不休,地中海艦隊可以通過與土耳其艦隊形成強大合力,尋找英國地中海艦隊決戰,趁機解除這一地區的長期威脅。

局部衝突的同時,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事態進一步升級,德國戰機則果斷出擊,迅速搶佔直布羅陀海峽的製空權。一旦行動開始,空降兵部隊將先於海軍抵達,以便切斷英國海軍的海上增援。此時,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將軍在非洲朋友的幫助下,做好迎接海寧·馮·霍爾登道夫將軍帶領的地中海突擊部隊在海峽南岸登陸的準備,徹底接管這個海上交通咽喉。

凱塞林同時擬定了多個備用方案,如果法國宣布參戰,則立即啟動巴黎香榭麗大道迷情夜總會的功能,發動聯情人員挑頭髮起反戰遊行。與此同時,果斷放棄海峽空降,轉而從西南陸地著手,命令國防軍第2、第4集團軍猛烈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擊潰法國陸地防線上的部隊,逼迫法國撕毀宣戰決定。

如果法國沒有參戰,則空降兵率先搶奪直布羅陀海峽,與福爾貝克將軍一道迎接海軍地中海艦隊登陸艦的到達。不過,行動必須一環緊靠一環,環環相扣,一旦時間上的配合出現了問題,空降就有可能會變成一次自殺式行動。

面對總統埃裡克的猶豫不決,凱塞林急得直冒汗。然而,埃裡克也在盤算著這種行動的後果和代價,他想做到萬無一失。

這個軍事計劃的確很妙,就是有點雞肋,也有些為時過早。不言自明,直布羅陀海峽對於德國的安全確實能起到關鍵作用,一旦拿下這裡,德國對地中海就可以完全掌控,有利於更好地凝聚巴爾乾半島所屬邦州散漫的人心,同時還可以迫使英、法、美等國重新考慮德國的核心關切。然而,行動所帶來的風險同樣不可估量,作為聯邦總統,埃裡克不能不全盤慎重考慮。

對於凱塞林接下來的勸說,埃裡克似乎仍然沒有心動,只是輕描淡寫地要他將這個軍事計劃交給馬克斯·霍夫曼總參謀長先看看。

略帶失望地離開總統府,凱塞林一路驅車趕到了國防軍柏林總參謀部,並按照埃裡克的要求將計劃書遞交給了霍夫曼。

認真細看了這份計劃書後,霍夫曼的態度與埃裡克的表情驚人地相似,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凱塞林,同樣半晌不發一言。

見此情景,凱塞林的後背都感覺涼嗖嗖的,如果他連這一關都過不了,總統府那一關就更不用提了,同時,這個計劃便毫無疑問地變成為了一紙空文。

霍夫曼的眼神再次回到計劃書上,看不出是讚許還是否定。

這個令人心動卻又充滿風險的計劃,確實有些雞肋,其中最大的一處弊端就是海戰結果和戰後管理。

就德國在地中海的實力來說,還比不上沒有進入前三名的法國,更不用說老牌的大英帝國。具體來說,勝敗都是雞肋,如果德國在最好的情況下拿下了直布羅陀海峽、並成功地阻斷了英軍的東進,德國也無法在這一公共的水域橫行無忌,畢竟德國目前還沒有一套管理國際公共水道的成功經驗。

意大利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他的態度幾乎可以決定誰能最終勝利,至少霍夫曼是不敢隨便忽略這個紙面上地中海第一的。

其次,獲得該地區管轄權後,軍事和經濟效益並不會馬上顯現,而德國還必須在許多荒無人煙的海島和要塞駐防相應的部隊,可謂勞民傷財。不過,霍夫曼也明白,這份計劃一旦獲得成功,將對德國外部壓力是一次成功地松綁,意義極其重大。

換言之,敗了更不值,不但會把地中海拱手讓人,而唯一的肉刺地中海中部海軍基地也得丟掉。霍夫曼放下手中的軍事計劃書,耐心地向凱塞林道出了自己的顧慮。

實際上,凱塞林也想到了這一層,一旦地中海喪失,蘭佩杜薩海軍基地就會變成一座海外孤島,一旦失去了海軍的支援,根本就沒有辦法堅持多久,等同於將這個基地白白地送給了英國人。相反,丟了直布羅陀,馬耳他的情況也會一樣,沒有了外部支援,地中海的基地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座墳墓。

“很抱歉,尊敬的將軍閣下。雖然這是一份非常完美的計劃,但在執行之前,我還是希望我們的勇士先磨礪好自己的尖牙、擦拭好自己的利爪,否則不但無法與獵物相抗衡,反倒有可能受到獵物的反擊。”霍夫曼不無調侃的話讓凱塞林頓時非常尷尬。

“是的,您說得對,參謀長閣下。不過,我們在磨礪自己的時候,獵物也在成長,但願它們成長的速度比蝸牛還慢。”凱寒林並不想頂撞霍夫曼,但心裡想說的話突然一下子冒了出來,讓他自己都嚇了一跳。

“喔!將軍的願望非常富有想象力,那就讓時間來檢驗這份軍事計劃吧,我隻想說這是一份非常完美的計劃,或許德國在不久的將來能用得上。”霍夫曼對凱塞林的頂撞並不生氣,反而對他進行了安慰,然後將這份軍事計劃留下了。

從總參謀部出來後,凱塞林沒有直接回空軍司令部,而是再次去了一趟總統府,把霍夫曼的想法向埃裡克進行了詳細匯報。實際上,整個過程都是埃裡克精心設計好了的。作為將士們值得信賴的聯邦國家總統,他並不想打擊那些鷹派將領們的積極性,因此,有意讓霍夫曼替自己說出了想說而又不方便說出來的話。

凱塞林的精心策劃的軍事計劃雖然暫時被擱置,但卻是給埃裡克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凱塞林走後,埃裡克卻一反常態,變得非常果斷,並馬上讓安娜塔通知勃勞希契和霍夫曼次日上午到總統府召開緊急會議。由此可見,埃裡克並非要將這份軍事計劃束之高閣,而是想聽聽主將的意見。

對於凱塞林的這份軍事計劃,勃勞希契事先並不知曉,直到艾娜塔在通知中粗略地概述了一下才明白了這次緊急會議的議題。

第二天上午,霍夫曼和勃勞希契都準時到達了總統府,三人在總統私人書房坐下後,埃裡克便開門見山地問霍夫曼對該計劃有何看法,是否按計劃進行備戰。

霍夫曼本來對該計劃十分感興趣,不假思索地告訴埃裡克,說從昨天下午開始,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安排,唯一的問題就是缺少裝備,並將一份采購清單交給了埃裡克。

埃裡克認真地看了一遍,又將這份清單交給了勃勞希契。

“如果要達成霍夫曼將軍所需要的軍事裝備,要多長時間,需要多少經費,能不能辦到?”埃裡克一連串地發問。

勃勞希契看了看定單,遲疑了一下,咂吧咂吧幾下嘴後終於道出了一些原由。

首先是時間不夠,而不是錢的問題。因為聯邦德國建國後,國家最大的輸出品是軍備,這樣,雖然擴大了產能,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大部份軍工企業輕視國防,而開始傾向於外匯創收。商人重利,所以在接訂單的時候,往往會優先考慮即得利益,將國外定單盡量往前靠,甚至插隊,而將那些並不十分賺錢的國防小訂單一再往後排列。

埃裡克坐直了身子,非常認真地聽著勃勞希契的匯報。

霍夫曼也知道軍工企業老板心中的小九九,只是不好言明,此時此刻,他也想讓勃勞希契一吐為快。

勃勞希契是個直筒子,加上與總統平時的私交,說起話來也無所顧及,便乾脆將國內一些軍工企業的內幕揭了個底兒掉。

外貿定單有聯邦政府和地方州府的利好政策,而國防定單則附帶有義務性質,利潤極低是其次,往往還十分挑剔,所以很多軍工企業都不怎麽願意接。

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狀,卻也從側面反映了商人立國的聯邦德國在政策和崛起道路上確實有不少商人的影子,而且大家心裡都清楚,想動這塊奶酪,你得先過總統那一關。

埃裡克以前的整治行動也曾改善了不少狀況,只是隨著第一任司法部長被革職、第二任部長又剛剛履任,行動被遲滯,力度被削減。

現在,經勃勞希契這麽一點拔,埃裡克又決心老調重談,雖然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但是,動比不動要好。埃裡克明白,只要有決心,就能找到出路。接下來,他準備從別的地方下手,運用以前的老手段對企業進行調教,誰聽話,扶持誰,誰不聽話,就堅決地打壓誰!

會議出現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但卻是奔著同一個目的而去,三個人一陣會商後,重新展開了那幅由凱塞林手工繪製的地圖,並結合那份特殊的軍事計劃,再次進入了會議的正題。後續最新章節,請關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書趣閣_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