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三百七十六章 凱塞林幫海軍
地球似乎太小,也非常脆弱,土地和利益根本不夠列強們攫取。科技欠發達的時代,大家各乾各的,互不干涉,倒也相安無事,可是,由於飛機與海船的出現,阻隔沒有了,距離也不是問題了,吵架便開始了,有的國家竟然不管不顧地擼起袖子乾仗。

率先動手的一般都是標榜“文明禮儀”的國家,因為有著盤根錯節的利害關系,這些長期“擠在一起”的鄰居們肝火非常旺盛,而且遠非其他地方人可比。

列強們講理的方式有些特別,大都使用堅船利炮,而且有些橫行霸道,因為他們總是鼓吹自己“高度文明”,而其他人都不“文明”。

地中海是大西洋沿岸國家通往印太的咽喉,更是各大洲海上貿易的必由之路。隨著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重要性的突顯,列強們紛紛開始尋找理由,在這一海區投送軍事力量,以確保本國利益不受損害。

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幾家海軍都已部署到位,開始在“自家的後花園裡”自說自話,自編自導。

1929年年底,意大利在這一海區首先擁有12艘戰列艦,2艘輕型航母,累計大小艦隻共計兩百余艘。

歷數意大利的大型艦船,其中4艘戰列艦和2艘輕型航母是德國幫助其建造的,因為他們看中了德事技術,所以,兩艘航母基本上都屬於漢諾威號的縮小版,其中安科納級的噸位僅僅只有2萬噸。

套用意大利的老話來說,地中海就是自家的游泳池,用不著用一個大型的移動機場來點綴池子。對此,德國海軍都保持了理性克制,不與理論,畢竟埃裡克總統曾經對海寧有過明言,不要與意大利這個準盟友發生任何軍事衝突。

土耳其是這一地區的暴發戶,也是海軍實力的老二。

仗著有原油管道的日夜奔流、以及大量礦石的輸出,享受豐厚利好的土耳其從德國購買了11艘大型先進戰列艦。雖然其中兩艘屬於一戰遺留產物,但通過庫洛姆福斯造船廠修修補補後,倒也可以象模象樣地在地中海狐假虎威。

憑心而論,土耳其的軍事實力並不似外界所言的一無是處,其中另有5艘新式德造戰艦在這一地區就叫做可圈可點。因此,凱沫爾總統時常無視英、法、美的警告,長期在黑海和地中海大搖大擺,也惹得蘇聯老大哥都橫眉怒目、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凱沫爾大卸八塊、大塊朵頤。

不光如此,土耳其還擁有萬噸以上軍艦一百余艘,可見其海上實力不容小覷。為了這事,蘇聯多次找德國進行交涉、發表抗議,但每次外交危機都被埃裡克逐一化解、或是被不斷釋放的好處給收買了。

誠如埃裡克的預判,土耳其的海面威脅遠遠不如陸地上來得那麽直接有效。多年來,埃裡克對周邊各國也算是駕駛有方,長期是打一棒子給顆棗。以幫助土耳其海軍崛起為契機,再向蘇聯輸出各種陸軍技術和裝備,甚至派遣規模不小的專家團隊分散到蘇聯各地實地考察,並結合不同的地質地貌設計了數款新式裝甲車輛。

雖然這種養虎為患的操作讓國內外政治人士產生疑問,但德國得到的好處卻遠遠超出了付出。為了“報答”埃裡克的“恩惠”,蘇聯不斷地向柏林投桃報李,尤其是礦石的輸出更是源源不斷。雖然土耳其張揚的作法讓蘇聯人總是感到不悅,但德、蘇之間這種互利互惠的關系,同時彌補了三方的分岐。

久而久之,關於黑海軍事重疊的問題,蘇聯方面也只能暫時偃旗息鼓。眾所周知,這事本來就不是蘇聯一家能管得了的,

現在這年月,會哭的孩子才有東西吃,為了自己的利益,蘇聯人便學會了裝出一幅嗷嗷待哺的樣子。從世界兩大陣營來看,英、法、美等國似乎永遠都無法與蘇聯人尿到一個壺裡,但是,由於經濟危機的出現,這種關系便越發變得微妙。為了不給英、美、法三國插手的機會,德國暫時摒棄了所有分岐,明智地選擇了先與蘇聯人做生意。

作為老牌帝國,英國人在地中海的海軍實力暫時只能排行老三,看起來似乎差強人意,但大英帝國卻有著意大利和土耳其無法相比的優勢,那就是雄厚的綜合實力。誠然意大利和土耳其各自在噸位上勝出英國一籌,可架不住人家約翰牛的艦隊是按阿拉伯數字排列的。

英國人的家底子非常過硬,軍事和經濟雖然較之前有點委縮,但誰都知道,如果地中海真要比拚海軍實力,約翰牛仍然一點都不會含糊,一支艦隊搞不定你,那就倆,倆都搞不定,那就仨。打消耗戰,英國人很在行,到目前還沒有怕過誰,逼急了,人家2換1都乾,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當然,大英帝國的輝煌已經成為了故事,而全球的形勢也早就發生了逆轉,不得不說,這樣的事實完全出乎了英國人的預想,別說現在已經有人敢打消耗戰了,隨便一劃拉,還不止一家有此能力。一戰後,德、美、蘇三國都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改革,無論多邊合作、貿易互通還是國內經濟總量,前三甲裡已經沒有英國的名字了。

因循守舊的英國人時刻擔心自己的霸權旁落,幾次聯合法、美等國對德國的經濟和軍事發展進行抵製,都被埃裡克盡數化解了。在這個方面,法國人的概念似乎相當模糊,明明與德國是世仇、是死敵,卻多次在關鍵時刻幫德國說好話,而且旗幟鮮明,這讓英國感到非常惱火。

不是英國人不明白互利互惠才能贏得外交優勢,而是他現在確實拿不出象樣的籌碼。雖然欠帳讓德國用裝備給還清了,可人情債卻不是德國能幫得了的,錯綜複雜的殖民領地現狀各不一樣,互不統屬,陣亡將士也不是用金錢撫恤一下就能抹去家屬的悲傷。這些血淋淋的事實不能只有空頭支票,欠債終究要還,無論現在還是將來。

饒是如此,英國仍舊把他在地中海的艦隊實力加強了不少,因為這一片廣闊的水域是德國伸展的手臂,同樣也是英國的軍事和經濟命脈,誰都丟不起。6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65艘其他大小軍艦,足以看出英國對德國海上實力的擔憂。

直布羅陀號更是在這幾年裡多次進行了改進和修膳,對於國之重器,英國人絲毫不敢懈怠。以往總是叫窮的內閣,在海洋戰略方面大手大腳的花錢,一砸就是幾十個億的英鎊,連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的。說到底,海軍就是他們的命根子,這個傳統,英國人絕對不會輕易丟掉。

埃裡克雖然不清楚凱塞林為什麽這時候求見,但從當前世界的海洋爭霸現狀來看,他也能猜出個不離十。

凱塞林恭恭敬敬地向埃裡克敬了一個軍禮,然後經過埃裡克的同意,在寬大的辦公桌上展開了一幅純手工繪製的歐洲地圖。

埃裡克非常驚奇地看了看凱塞林,然後俯下身子細細查看起來。

“我的將軍閣下,這是你的傑作?”埃裡克問道。

“是的總統先生。隨手畫的,當然算不上傑作。”凱塞林回答道。

地圖很特別,另外還附有一份極其重要的軍事計劃,雖然非常粗糙,但卻精準地將歐洲各國的軍事部署進行了詳細標注。

作為軍人,凱塞林的繪畫技巧肯定有些生硬,而且使用的紙質也不是太好,但架不住戰略思想非常老到,可以說妙不可言。

地圖同樣也呈現了德國的海上布局,尤其是地中海與各國之間的明爭暗鬥。但是,凱塞林也給埃裡克出了一道難題,那就是進一步加大德國地中海海軍裝備的投入,盡力擠壓其他國家在這一地區存在的空間。

很顯然,要實現這個計劃,德國僅憑現在在地中海屈居法國之下的海軍力量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拋擲重金,增加地中海艦隊艦隻,讓製海權和製空權同時獲得。 但是,英國人肯定不會同意讓步,如果德國一定要逆勢而上,兩國便將引起嚴重的外交風波,甚至有可能在地中海發生擦槍走火的事件。

埃裡克掂量著手上這份令人心動的軍事計劃,又看了看那份粗糙的手工地圖,不停地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久久不語。

凱塞林當然知道總統現在的心裡非常糾結,但他也知道,如果德國不能成功地化解眼下的矛盾,不久的將來,德國就有可能迎來最大的危機,也許比一戰還要糟糕得多,甚至遺害子孫後代。

埃裡克用鷹一般的眼神直直地盯著地圖,將握緊的拳頭重重地砸在辦公桌上。

“我們早晚與英國人會有一戰,既然如此,倒不如先壯大自己,用實力讓那些驕傲的英國人閉嘴!”埃裡克似乎在用牙縫說話,但說得斬釘截鐵,連凱塞林都感到吃驚不小。

“尊敬的總統先生,我敢說,如果我們處處讓步,英國和法國便會認為我們軟弱可欺,甚至得寸進尺。世界是強者的世界,哀求只會助長別人的囂張氣焰,我們是時候憑實力說話了。”凱塞林的話無異於火上澆油,更加燃起了埃裡克的鬥志。

“就這樣吧,我的將軍閣下。我馬上聯系駐英大使施密特先生,讓他隨時做好應變準備。另外,讓艾娜塔通知雷德爾將軍盡快來總統府,我要讓他早日實現這一計劃!”埃裡克說完,將桌上的電話鈴用力按下……

聽到電話鈴聲,艾娜塔不敢耽擱,一路小跑來到了總統辦公室。後續最新章節,請關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書趣閣_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