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品大官人》第228章 成功前夕
西苑。

 嘉靖聽著宮人的匯報,長歎了口氣,臉上多出了幾分欣賞之色,就連站在一旁的黃錦,此時對曾毅都有幾分佩服了。

 原本就已經認為曾毅足夠大膽了,可沒想到,和如今這舉動比起來,之前曾毅的行為根本算不得什麽。

 歷朝歷代以來,敢於跪諫的官員原本就不多,畢竟這是類似逼宮的行為了,一旦如此,也就證明日後肯定是要被皇帝厭惡的。

 所以,原本跪諫的官員就不多,而像是曾毅這般,敢在宮門前跪諫還用血直接在宮門前的地上寫下奏折的,就更是獨此一份了。

 跪諫的有,寫血書的有,但是向曾毅這樣寫在宮門前地面上的,可就沒有了,這西苑雖然不是紫禁城,可是如今陛下居住在此,那和紫禁城也沒什麽區別的。

 不過黃錦也明白,這事無論是換成任何人,既然已經開始進行了,就肯定會盡全力的,只不過曾毅或許想的比別人更多,膽子更大,所以用出的法子才會更加的尖銳。

 但是,黃錦更明白,曾毅這種做法看似尖銳,可其成功的幾率也很大,而且一旦成功,曾毅所獲得的好處將會是巨大的。

 一旦成功,先不說日後皇帝會對曾毅另眼相看,就算是民間還是朝堂之上,曾毅都會享有巨大的聲譽。

 不僅如此,日後曾毅雖然年紀,可是他的資歷卻不敢有人說不,甚至可以說是在朝堂之上已經注定了要平步青雲了。

 “在等等吧,讓禦醫去候著。”

 嘉靖歎了口氣,曾毅這說起來也算是用心體會了他的聖意,既然如此,肯定是不能讓曾毅真的丟了性命的。

 不僅如此,嘉靖讓禦醫在外面候著,這事情如今自然沒人知道,可日後肯定是會傳出去的,到時候就會讓滿朝文武明白他這個皇帝的仁愛之心。

 西苑門外,曾毅的身影仍舊孤零零的跪在那裡。

 只不過,遠處卻是多了幾道身影,也站在了曾毅身後不遠處,同樣是穿著整潔的朝服。

 而後這三四個人整了整身上的朝服,穩步朝著曾毅跪下的位置走了過去,然後在曾毅的身後跪倒在地,朗聲道:“臣等恭請陛下誅奸佞,整朝綱。”

 很明顯,這三四個人跪在這的目的和曾毅是一模一樣的。

 曾毅原本已經頭暈的腦袋微微後轉,看著跪倒在自己身後的熟悉身影,不由得苦笑道:“鄒師兄也來了,諸位同僚也來了?”

 鄒應龍看向曾毅的目光充滿了敬佩之色,歎息道:“我等為都察院禦史,如此事情豈能落於人後?”

 至於其他的幾位臣子,曾毅並不認識,不過看他們所穿的官袍和鄒應龍是一個品級的,而且還是和鄒應龍一起來的,應該都是都察院的人。

 之前曾毅行此舉的時候,並沒有和鄒應龍等人溝通,畢竟這事牽扯嘉靖皇帝,若是被錦衣衛得知了,一旦上報嘉靖,嘉靖惱羞成怒之下,這事自然也就不會成功了。

 所以,曾毅只能是等,用他的行為不僅是在看似逼宮,其實也是在逼迫那些朝中的官員站隊。

 那些遠處盯著西苑門前的人,全都更是吸了一口涼氣,這事情真是要往大了鬧啊,原本曾毅的舉動已經是前無古人了,可如今,又來了幾位朝臣跪諫。

 雖說這幾人的官職不高,可是,架不住開了這個口子啊,嚴家在朝中到底如何,百官心裡都是心知肚明的,就怕引起連鎖反應。

 “唉。”

 張居正得知消息後,不由得歎了口氣,他和曾毅是同門師兄弟,也算是好友,而和鄒應龍雖然有競爭的關系,可卻又惺惺相惜。

 這種情況下,曾毅的舉動原本就在刺激著他,而如今鄒應龍也跟隨在了曾毅的腳步之後,這就更刺激著張居正那早已經被磨平的棱角了。

 只是,張居正也明白,這事,他問不得恩師徐階,這事只能是他自己拿主意。

 裕王府,這幾日高拱和陳以勤兩人都在裕王府內相聚,兩人一人管著國子監,一人管著翰林院,雖說官職不高,可卻是權勢不低。

 他們兩個平日裡自然不好頻繁會面,畢竟當今聖上最忌諱的就是臣子私下裡有所勾結。

 可是,有了裕王府這個台階在,他們兩個來裕王府,就不會有人說什麽了。

 畢竟其實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知道下面的臣子會在皇子之間選擇站隊的,只要不是太過分,都會裝作不知道的。

 畢竟也只有如此,才能看出來哪一個皇子日後更能繼任皇位,或者也只有如此,日後新皇登基才能夠更好的穩定朝局。

 當然,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這是在皇帝沒有立下太子的時候,而且不能太過了,一旦超越了某個度,那就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了。

 “這事,高某怕是要跟著瘋一次了。”

 高拱原本今個早晨在得到曾毅在西苑們前的地上,以青石為紙,鮮血為墨,留下鮮血寫成的彈劾奏折的時候,就為之震撼。

 只不過,他畢竟身系裕王府,所以不能輕易決定,但是等到現在這個時間,已經有都察院的幾位禦史也去跪諫了。

 這就讓高拱坐不住了,畢竟高拱的性子十分的耿直,嫉惡如仇,以前沒有機會奈何嚴家,所以只能隱忍,可如今的情況來看,只要這事情鬧的越來越大,嚴家就算不被定罪,嚴嵩也要告老還鄉了。

 只要能讓嚴嵩告老還鄉,那就是天大的勝利了。

 裕王看著高拱,滿臉苦澀,只是,此事他是無法決斷的,若不然一旦說出來,怕失了人心,畢竟曾毅說起來也算是裕王府的人了,若是曾毅日後順風順水的,肯定也會幫襯裕王府。

 而且,嚴嵩支持的景王,若是嚴家倒台,那景王那邊的勢力立時會打上好幾個折扣的。

 “這事,陳某也跟上一次吧。”

 陳以勤苦笑著搖頭:“都這麽一大把年紀了,倒是又鬧這麽一出,還是跟在旁人後面。”

 “咱們兩人回去,讓下面的人也都動一動吧。”

 “曾毅這孩子,忠心可嘉,老夫算是被他給打動了。”

 陳以勤這話不假,尤其是第一句,以他的歲數原本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可是到底是忠君愛國之臣,內心都是有良知的。

 如今有人佔了出來,已經把事情鬧的足以史書留名的地步了,這個時候,他們只需要跟上去,那這事情也就成了定局了。

 畢竟當今聖上不管怎麽寵信嚴家,可也不會因為嚴家而鬧的落下一個昏庸之主的名頭,更何況,如今這些年,當今聖上早就對嚴家敲打多次了。

 曾毅如今的舉動,簡直是比死諫還要震撼人心。

 而且,曾毅都不怕日後嘉靖找他算帳,他們這些個平日裡自喻忠君愛國之臣的讀書人,又豈能落後?

 雖說他們一旦也跟著跪諫,會真的成全了曾毅的名聲,甚至日後旁人或許會說是曾毅領著他們這些大臣如何如何的,但是,這的確是個搬到嚴家的好時機。

 若是能扳倒嚴家,這些根本算不得什麽的。

 “好。”

 高拱點頭,他們兩個一個掌管國子監,一個掌管翰林院,只要振臂一呼,響應的官員絕對不少,甚至就是那些個心裡不樂意的官員,也必須要跟隨著前去跪諫的。

 高拱和陳以勤兩人敲定了結果,倒也不敢耽擱,畢竟曾毅已經跪諫了這麽多天,還寫下了血書,指不定在耽擱下去,人命都沒了。

 而直至此,一場浩蕩的跪諫才算是被正式引發出來,京城百官對嚴家的不滿,也在這個時候,才算是敢於徹底爆發出來。

 正午時分,國子監方向開始有官員及國子監的學生穿戴整齊,鬧哄哄的朝著西苑敢去,這一幕讓京城百姓震驚,就連京衛指揮使也被驚動,甚至前去西苑面聖,只不過京衛指揮使面聖的原因則是京城治安問題了。

 高拱領著國子監的諸多學生同樣在西苑門前跪下,而高拱則是跪在曾毅後,鄒應龍身前的位置。

 同樣的,跪下之後,高拱朗聲開口:“請陛下肅朝綱,除奸佞。”

 之後,高拱聲音剛落,國子監的學生同時朗聲開口,國子監諸多學生同時開口,聲音傳遍整個西苑,讓不少的宮人都是為之變色,哪怕是不懂朝政的,也知道是有大事要發生了。

 而高拱之所以跪在曾毅身後,其一,曾毅最先前來跪諫,若是曾毅被擋在後面了,那這場跪諫的威勢也就會被消弱不少。

 其二,則是曾毅跟前的那血書,是旁人,哪怕是位高權重之人也要退避三舍的最主要原因,當然,這裡面也有高拱敬佩曾毅,特意想要成全曾毅的意思。

 國子監的集體跪諫,讓原本還顯得行單影薄的跪諫場面立時龐大了起來,之後陳以勤也是領著翰林院的官員前來跪諫,甚至就連之前攀附上了嚴家的丁士美也臉色難堪的身在其中。

 除此外,這聲勢浩大的規矩更是引來了不少別的衙門的官員加入跪諫的隊伍,不過半日不到的時間,西苑門前跪滿了黑壓壓的一片官員。

 嚴府。

 嚴嵩耳邊聽著西苑那邊傳來的除奸佞的聲音,滿臉苦澀之情,手握筆緩緩落下,一道自辯加告老還鄉的奏折也開始寫出。

 嚴嵩雖然權傾朝野,可也是知道朝廷規矩的,碰到這種情況,他必須要寫自辯的奏折的,但是,嚴嵩不清楚當今聖上的意思到底是什麽,所以,自辯之後還有告老還鄉,這就是嚴嵩的高明之處了。

 若是當今聖上想要他離去,那肯定會順勢應下的,若是不想他離去,肯定會挽留,到時候這跪諫雖然聲勢浩大,可也就該結束了。

 而若他不寫告老還鄉的事情,那萬一當今聖上想要他辭官,卻沒了台階,到時候等待嚴家的,怕就是大禍臨頭了。

 後花園。

 嚴家小姐滿臉委屈糾結之情,如今京城鬧出的事情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正因為此,她才會黯然傷神,她之情根本就沒想到過曾毅會和她嚴家鬧成如此局面。

 如今,對於嚴小姐而言,其實也是滿腹的委屈和心酸外加傷情。

 內閣,徐階這個次輔和呂本這個內閣大學士,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要老實的呆在內閣了。

 而且,這個時候他們兩個還不方便露面,更不方便去面聖。

 若不然,一旦他們兩個無詔前去面聖,結果不管是怎麽樣,都有人要在背後罵他們的,哪怕他們面聖提的是別的事情,也沒人信的。

 所以,除非聖上召見,若不然這個時候他們兩個肯定是老實的呆著,哪也不去的。

 “閣老你這弟子經此一事,日後可是要揚名天下了啊。”

 呂本笑著開口,所謂旁觀者清,所以他看的清楚,這次嚴家的處境十分的危險,畢竟皇帝到現在都沒表態,雖然曾毅受了杖刑,可只不過是十杖罷了, 這已經算是留情了。

 而且,如此聲勢浩大的跪諫,且又有曾毅這般不要命不怕被皇帝記恨的在西苑們外以石板為紙,以手指為筆,以血為墨寫下的彈劾奏折。

 這種前無古人的事情,注定要被後世所記,只要當今聖上還不昏庸,肯定不會在護著嚴家了,若不然,當今聖上千百年間怕是還要背負上一個昏庸之名的。

 所以,這次嚴家想要逃過此劫難,十分難了,尤其是國子監和翰林院的官員已經開始跪諫,更是給不少惱怒嚴家的官員提了膽量,如今,西苑門前跪諫的官員估摸著已經有整個京城所有衙門官員的三分之一了。

 畢竟國子監的學生和翰林院的翰林們可是人數眾多的,這點是別的衙門都比不過的。

 這種情況下,一旦嚴家倒台,日後徐階這個內閣次輔就會成為首輔,而且曾毅也會成為名揚天下的大忠臣,這個時候,呂本說話自然不會在冷嘲熱諷了,甚至,這個時候以經開始對徐階表露他日後的態度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