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嘉佑元年,好像上天並不怎麽眷顧大宋朝,從五月份開始,便一直下大雨,滿水淹沒開封城,水從安聖門溢出,損壞房屋以萬計,城中人隻得依靠木閥出行。
除開封外,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澇災,其中又以河北路最為嚴重,河北、西川等路的澇災也是不小,到處都有江河決堤。
合州城的地勢稍高,基本沒有受到水患的影響,還是馬照跑,舞照跳,歌舞升平,如果真要說受到影響的話,那就是來合州城的流民越來越多了。
有災難就會有流民,這是人們的共識,當大家看到這些面黃肌瘦,面帶苦色的流民時,更多的是投以同情的目光。
知州林大人也開始忙碌起來,在城西柳承志的那塊空地上建一個粥棚,專門為這些人施粥,做善事倒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還是防止這些人鬧事。
流民如能不能好好地安撫,就極容易變成暴民,歷朝歷代這樣的事發生得太多,林知州不敢大意。
至於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對這些流民則顯得比較漠然,畢竟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質文明基礎上的,這些普通的百姓,他們自家的生存都成問題,自然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管這些外來人。
宋行倒是想管,只是以他現在的實力,根本就沒那個能力去管,好在這個林知州,做官還沒那麽壞,這些人雖然吃不好,但至少可以保證不讓他們餓死。
這就是中國的老百姓,但凡能填飽肚子,誰也不願意鋌而走險,既然沒辦法幫助這些流民,與其看著他們難受,不如這就回釣魚山。
當宋行來到童大爺家時,童大爺正倦坐在後院的一塊石頭上,他的手上雖然拿著旱煙杆,卻強忍著不去抽煙,他怕他抽出來的煙味影響到這辣椒的味道。
其實他一點都不知道,宋行其實並不在乎這些辣椒的味道,他在乎的是那些種子,有這些種子,就意味著明年可以大規模的種植。
但這不是宋行來找童大爺的重點,他來找童大爺的重點是,那個天玉瓊花的產量得減半。
雖然他不知道柳青青把酒賣到什麽地方,但如果是個聰明的商人,有林知州這層關系,不把酒賣到開封那就是傻瓜。
開封水災,各級官員都在仁宗皇帝的旨意下救災,這個時候喝天玉瓊花似乎有點不合時宜,銷量一定會大減。
所以,天玉瓊花的產量也一定要減,他不能讓這種獨一無二的高度酒產生飽和現象,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饑餓銷售。
他們喝天玉瓊花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種身份,如果喝的人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這些道理,童大爺雖然不明白,但宋行說的話就是聖旨,宋行的每個要求,童大爺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幾乎到了盲從的地步。
宋行的話音剛落,他便站起身來,屁顛屁顛地朝酒坊跑去,而讓宋行留在這兒看辣椒,雖說這是他家的後院,一般不會有人來,但他卻一直不怎麽放心。
前幾個月吃的那盤麻辣豆腐,到現在還在他的嘴裡留著余味呢,這麽好的東西當然得親自看著,這樣才能放心,很樸素的想法。
看童大爺如此認真的辦事,宋行也頗為感慨,當初自己選擇留在釣魚山,這條路還真是選對了,現在的宋行基本不用乾具體的事。
看守辣椒還真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前後不到十分鍾,宋行便有點無所事事的感覺,坐在背陰的一塊大石上,撿起一顆小石頭,在地上胡亂地畫著。
直到童大爺回來,宋行才逃離這個地方,還沒到家,便聞到一股淡淡的豬糞味道,二丫正坐屋前的壩子中斬著野草。
野草是用來喂豬的!
二丫見著宋行回來,非常詭異地對著宋行笑笑,“哥,我在旺財嬸那兒買來兩頭豬,你不會反對吧?”
宋行並不討厭豬,只是討厭這種散養方式,讓那些豬滿山遍裡地跑,到處都是豬糞的味道,就算是那些圈養的,都是廚房跟豬圈連在一起的,這種方式很不好。
自己要在釣魚山建望江樓,這種方式就一定得改變,沒有幾個有錢人願意聞這種豬糞的味道,更沒有幾個有錢人在這種味道下面吃飯。
雖說現在的生活好轉,用不著靠這些附業來掙錢,但二丫要養豬,他得支持,自食其力在他看來總是好的,是好的就得支持。
所以,在吃過午飯後,他便來到李老實家借來一把斧頭,跑到自家分得的那片山林,那裡有幾棵歪脖子樹,正愁沒啥用處,砍來做個豬圈剛好。
砍樹這種體力活,還真不是宋行能做的,幾斧頭下來,便覺得手臂發酸,手掌還打起幾個血泡,暗怪自己經驗不足,伐樹當然是鋸子方便。
當然,還有更方便的,那就是別人動手,自己動口,別的地方不敢說,但在這釣魚山,像伐樹這點小事,他只需要動動嘴皮就可以了。
只不過自從他來到釣魚山後,自己麻煩鄉親們的事情已經太多,像這種自己能做的事,他實在不好意思再麻煩他們。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你越不想麻煩他們,他們越會放在心上,所以,就在宋行坐在樹底下喘著粗氣的時候,李老實已帶著一幫後生來到山林。
人還沒到,便衝著宋行叫道:“娃呀,你要砍樹,為啥不跟大叔說一聲呀?你這樣做,是不是看不起大叔呀?”
李老實的話語中有種責怪的意味,在宋行的心裡,對釣魚山的每個人都非常尊重,特別是童大爺跟李老實,是他最尊重的兩個人。
見李老實責怪,有點不好意思地搔搔頭,說道:“大叔,我哪敢看不起您呢?不是有句老話嘛,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我可不想做這種人,所以就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李老實才不管什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宋行既然想砍樹,那就幫他砍樹,只見他一聲令下,一幫後生就各拿工具各自忙碌開來。
做木工還是李老實在行,幾層高的木樓都難不住他,就更別說這小小的豬圈,前後不到兩個時辰,一個一丈見方的豬圈便在他家的後門矗立起來。
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李老實表示非常的滿意,讓他不滿意的地方,是童三做的那個糞坑太小,而且糞坑上的石板也不是釣魚山最好的石頭,
為宋行做事,哪怕是做個豬圈,都要用最好的東西,都要建得最好。所以,在做好豬圈的圍欄後,他又帶著兩個石匠,親自到後山采回幾塊大青石,鋪在糞坑的上面。
青石的表面都用鏨子打成細細的紋路,看上去非常平整,就像畫的一條條平行線,縫口都用扁鏨打磨,連接處都不透光,這等手藝讓宋行看後都不禁怎舌。
特別是那個豬槽,看上去就跟工藝品似的,用它來裝豬食,突然有種暴殄天物的感覺。
李老實則沒管這些,做完豬圈還幫著二丫把豬趕進去,確信沒有絲毫改進的地方,這才作罷,忙活大半天,也沒吃晚飯,便帶著眾人離開了。
二丫雙手環抱,撐在豬圈的柵攔上,望著豬圈裡兩隻活蹦亂跳的小豬,臉上開出幸福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