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妖清》第二百九十五章 古巴海軍有艘古巴號
  “陛下,自美西戰爭後,古巴共和國就一直奉行一種排美政策,他們不僅實施了一種專門針對美國商品的高稅率進出口關稅,而且對在古巴國內經商或從事種植園產業的美國人征收兩倍於普通國民的重稅。而且,在古巴的影響下,波多黎各、多米尼加、海地等中美國家也都奉行一種排美政策,杜絕美國勢力的滲透。從位置上看,這四個陸續從西班牙人手中獨立出來的中美洲國家,呈東西走向在加勒比海域連成了一條直線,阻擋著美國勢力的南向入侵。也正是因為如此,中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甚至是巴西等國,都與這幾個國家交往甚密,並與這幾個中美國家在種植園經濟上多有合作。自美國政府在美西戰爭中暴露出對古巴和波多黎各的侵吞野心之後,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諸多國家都開始警惕美國,並且開始刻意排擠國內的美國勢力。另外,因為我大華帝國已經漸漸滲透到了南美各國的工業領域和軍事領域,大華經濟體正在漸漸成為大多數南美國家的經濟支柱之一,並使得這些南美國家的國家財政均有大幅增加,這就導致南美諸國已經無需在軍事上和工業經濟上仰仗工業相對發達的美國,這就造成了美國在中南美洲的影響力日漸微弱的局面。長此以往發展下去,美國必將徹底隔絕於中南美洲,將可能被完全孤立於北美。美國國內似乎是已經看破了這一點,故而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在我大華帝國的對立面,妄圖扳倒我大華帝國。但隨著我大華帝國國力日強,美國政府見扳倒我大華帝國無望,便是選擇退而求其次,想要先清理掉家門口的障礙,利用本土優勢謀略中南美洲。在這個月的2日那天,美國總統麥金萊便是發表了國會演說,宣稱美國的外貿體制正在遭到中美獨裁者的破壞,美國的海外貿易利益已經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美國政府必須有所行動。隨後,美國政府向古巴政府提出了降低美商品進出古巴國的關稅稅率的要求,在首次遭到拒絕之後,美國政府於9月11日正式向古巴國宣戰,開始派遣海陸軍出征古巴。9月18日,美國艦隊出現在哈瓦那港外,憑借著絕對的噸位優勢直接封鎖了哈瓦那。”禦書房內,帝國首相李恩富滔滔不絕地向張林闡述著美洲的局勢。

  “發動美西戰爭的時候,美國政府至少以緬因號爆炸事件作為了借口,而這一次,他們乾脆連稍微合適點的借口都不找,直接以反對古巴關稅稅率為理由。別國的關稅稅率,他老美反對個毛?”張林在輕笑中搖了搖頭,發出了一聲微哼。如此看來,直接引爆了美西戰爭的1898年緬因號爆炸事件,還果真是另有隱情。美國,分明是那想立牌坊的**的典范。

  “陛下,為確保帝國南美利益不受影響,我們是否要直接對美宣戰?”李恩富抬頭凝視著張林。

  張林卻是搖了搖頭,道:“中美兩國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太遠,而且中美開戰牽連甚廣,在當今時代,兩國很難打起一場全面戰爭。另外,帝國之所以能夠在南美獲取到一定的經濟利益且不招致南美諸國的反感,一是因為我大華帝國強大的軍力威懾,二則是因為我們大華經營南美的尺寸把握得相當之好,我們嚴格將自己的手腳束縛在經濟領域,從不干涉各國內政。這場古巴戰爭,如果對戰雙方是美國和古巴,戰爭的性質便是一場侵略戰爭,是妄圖對外擴張的美國在入侵古巴。如果這個時候我大華對美宣戰,對戰雙方突然變成了我大華帝國和美國,那這場戰爭的性質便是徹底變了。世界各國,怕是都會將這場戰爭視為一場大華和美國爭奪古巴殖民權的殖民戰爭。”

  “可我大華帝國若是不出兵乾預,古巴軍根本抵擋不住美軍。”李恩富皺著眉頭,“據可靠情況,美國國會已經動員了20萬兵力,準備全部將其投入到古巴戰場。”

  “如果美國海軍失利,美國的20萬陸軍怕是連登陸古巴的機會都不會有。”對於李恩富的這種擔憂,張林直接回應一聲輕笑。

  “陛下,單以古巴海軍那點實力,怕是根本不夠看吧?”李恩富很想知道張林的自信究竟來自何處,眼神透露出一種怪異。要知道,當下的古巴海軍,也就三艘戰列艦、三艘重巡和八艘輕巡而已,區區14艘軍艦,艦隊總噸位7萬噸不到,如何與已經持有十數艘一等戰列艦、海軍總噸位將近40萬噸的美國海軍對抗?

  “為古巴建造的兩艘大青龍級雖然還沒開回古巴國內,但畢竟也在古巴海軍的戰鬥序列。另外,朕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古巴海軍還持有一艘名為古巴號的一等戰列艦。”張林詭異一笑。

  “古巴號?”李恩富詫異著。古巴國何來一艘名為古巴號的一等戰列艦?而且,就算是有,區區一艘戰列艦,又能有何作為?

  張林聳了聳肩,道:“在美國對古巴宣戰的當日,正在智利華人港與帝國太平洋艦隊進行軍事交流的古巴號得知美國突然對其祖國發動了侵略戰爭,當即以不下20節的超高航速疾奔回國。據可靠情報,在美國海軍封鎖古巴首府哈瓦的當日,也就是9月18日的時候,續航能力驚人的古巴號便是已經駛過了巴西的聖保羅港。預計再過十天左右,這艘古巴軍艦便可回國參戰,一舉解救出被美國海軍封鎖於哈瓦那港內的古巴艦隊。甚至,這艘古巴號可以直接北上美國本土,奇襲紐約,炮轟自由女神像!”

  咕嚕~李恩富已經猜到張林口中的古巴號究竟是何方戰艦,而在張林說出要用古巴號直接炮轟坐落於美國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的時候,當即被驚愕得瞪大了雙眼。如果作為美國標識的自由女神像真的遭到炮轟,美國這塊打著民主和自由旗號以大量吸納世界人才的樂土將會直接喪失對世界人才的吸納能力。

  大華帝國秘密建造的大金龍級戰列艦外界並不知曉,而且這艘戰列艦暫時不在大華帝國皇家海軍已知的編制之內,故而如果張林非要說這艘超級戰列艦乃是古巴海軍的古巴號,那她就是古巴海軍的古巴號。

  不過,李恩富依舊擔心,剛剛建成的大金龍1號艦雖說是張林口中的超級戰列艦,是當今海洋上的無敵戰艦,但畢竟只有一艘,以一艘之姿對抗一整支美國艦隊,這未免有些太過自大。要知道,迫於大華海軍施給的壓力,近些年來,美國政府在軍艦領域持續發力,不僅成功恢復了BB-1至BB-3(主要是購回了印第安納號和馬薩諸塞號,以及以緬因級戰列艦為藍本重建了俄勒岡號),而且還提前建成了三艘緬因級戰列艦,使得美國海軍持有的一等戰列艦的數量達到了12艘。美國持有的這些BB艦,都是戰鬥性能不弱的一等戰列艦,怕是只要集中其中三艘或者四艘,便是已經能夠與張林口中的那艘古巴號相匹敵了吧?

  在張林口中的古巴號戰列艦馳援危急的古巴共和國的時候,時間也在一天天的過去。隨著戰事的擴大,戰場也早已經不局限於古巴。

  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是一個坐落於波多黎各北部的海港城市。在昔日美西戰爭初期,波多黎各的聖胡安港曾一度遭到前來搜尋西班牙雪爾維拉艦隊的美國艦隊的炮轟,只不過那個時候負責指揮美國艦隊的指揮官桑普松海軍上將乃是急於找到雪爾維拉艦隊才率領艦隊來得此港,不曾想卻是撲了個空,在未能在此找到西班牙艦隊的失望心情之下,朝著聖胡安的海濱建築胡亂開了幾炮。

  而現在,這座由波多黎各自治政府執掌的海港城市,這座波多黎各共和國的首府大城,自9月22日被美國海軍封鎖那日起,便是開始遭受炮火洗滌。美國海軍妄圖迫降波多黎各,但美軍用以登陸作戰的陸軍部隊又尚未到位,鑒於聖胡安港的海岸防禦工事尚在,再加上主戰場乃是古巴,故而在美國海軍用軍艦封鎖波多黎各聖胡安港且波多黎各守軍拒絕投降之後,美軍便是開始粗野地對這座城市進行炮轟。截止到9月28日,長達六天時間的間歇炮轟,累計超過千發的艦炮炮彈,在給城內軍民造成大量的死傷的同時,也讓這座西班牙氣息濃重的古典港城徹底受了傷。如今的聖胡安港內,大量的濱海樓閣變成了廢墟,靠海的農莊農舍變成了碎瓦,海港碼頭遍地狼藉,濱海建築千瘡百孔,架設於海岸高地的多門海岸炮已經變成了滾落的炮管,內港之中更是隨處可以看到已經半沉的商船或者是炮艇。海港之外,三艘美國戰列艦以巡防之姿來回遊弋,並不時朝著港內開上兩炮。在海港碼頭,以及在海岸炮台陣地上,數以百計的波多黎各政府軍藏身於掩體工事的後方,嚴密提防著美軍對聖胡安實施登陸作戰。在城內,大部分居民已經撤退到遠離海岸線的安全區域,一些不願意離開住所的平民則是蜷縮在自家的地下室,抱著自己的妻子兒女,瑟瑟發抖。

  戰爭最為無情,無關乎正義。美國有美國的利益需要維護,古巴和波多黎各這些中美小國則是有著需要用生命去捍衛的國家主權。在國力上,古巴等小國或許不及美國,但是在遭遇外辱的時候,哪怕是最為弱小的國家也會勇敢地反抗最為強大的侵略者。美國政府或許自詡民主和自由,曾一度想要將自己標榜為文明和正義的化身,是反殖民的代言人,但是在實實在在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前程面前,妄圖對外擴張的美國也只能選擇粗暴野蠻了。如果說美國一向是一個講文明的國家,是那正義的化身,那麽,北美境內那原本數量超過了千萬的印第安土著,何以會只剩下20余萬?如果說美國政府一向在乎人權,何以會有排華法案這種東西,何以美國黑人直到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之後才真正擁有和白人平等的所有權利?如果說美國一向愛好和平,在後世,美西戰爭後美國政府控制古巴、侵佔波多黎各、殖民菲律賓等事實又如何解釋?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政府又何以要接連發動並參與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巴拿馬戰爭、索馬裡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等對外戰爭?

  事實上,美國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侵略性擴張的歷史。

  在波多黎各聖胡安海港外,遊弋著的美國軍艦為三艘戰列艦,分別是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和俄勒岡號。值得一提的是,重建的俄勒岡號(BB-3)並不是一款印第安納級戰列艦,而是一款緬因級。新俄勒岡號擁有著12846噸的標準排水量,整艦功率高達16000噸,試航時的最高航速達到了18.15節,裝備有雙聯裝設計的四門305mm口徑炮、16門152mm口徑副炮,以及相當數量的反魚雷炮艇炮。印第安納號和馬薩諸塞號在被美國高價購回之後進行過大修,美國政府更是趁機對這款軍艦的動力系統做了升級,使得這款軍艦持有著與緬因級相當的馬力輸出,航速也由原來的15節提升到了18節。

  1902年9月28日上午,波多黎各等中美洲區域正值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整個聖胡安地區更是陽光明媚、晴空萬裡。

  “LOOK,那是什麽東西?”三艘美國戰列艦上,美國水兵們指著已經千瘡百孔的聖胡安港談笑風生,好不愜意。突然,一名眼尖的美國水兵似乎注意到半空中有個黑點正在靠近,當即舉目望去。在驚愕之中,他看到了一隻略顯肥胖的大鳥正在從東面將近千米的高空中飛馳而來。

  在這名美國水兵的呼喊之下,甲板上愜意非凡的其余美國水兵紛紛舉目望去。他們很快看到了那隻略顯肥胖的大鳥,而且隨著距離上的接近,使用望遠鏡望去的美國軍官很快看清楚了那隻肥鳥的全貌。軍官們驚恐地發現,不論從外形還是材質上看,即將出現在自己頭頂的這隻肥鳥都不屬於生物范疇,這分明是一架有著機翼骨架且機身下面裝有浮筒的飛行器。

  關於這種可以在空中飛行的大鐵鳥,俄國人曾有過傳言,說是華軍曾在伊爾庫茨克戰役中使用這種異於飛艇的高航速新式飛行器攜帶炸彈以轟炸俄軍。只不過當時被華軍徹底打怕的俄國人將這種飛行器描述得太過神奇,分明有將其神話之嫌,再加上大華帝國一再否認自己持有這種空中武器,故而關於華軍飛行器,不願意相信大華帝國能擁有此等科技能力的世界諸國,便也先入為主地將華軍飛行器視為一種謠傳了。

  今時今日,親眼目睹這種鐵質大鳥在千米高空飛馳,目睹此場景的美軍官兵們直接驚愕當場。

  “注意隱蔽,小心飛鳥投彈!”一想到謠傳中的華軍飛行器可以在半空中投放炸彈,三艘戰列艦上的不少美國軍官紛紛驚慌地大喊。在軍官們的呼喊之下,緩過神來的美國水兵或奔向船艙,或奔向裝備在船舷上的機關炮、機關槍等用以防備水平魚雷的艦載武器。而美軍水兵們很快發現,在他們的艦載武器之中,根本沒有裝備有可用以防空的武器。如果真的有來自空中的攻擊,他們根本毫無抵禦能力。

  不過,就在三艘戰列艦上的美國海軍手忙腳亂之際,空中那隻略顯肥胖的大鐵鳥卻是已經掠過頭頂,並且在其頭頂盤旋一周之後,徑直朝著聖胡安港內方向飛去。

  三艘美國戰列艦上的美軍官兵們驚愕地望著已經飛遠的大鐵鳥,眼神之中無不露出了一種類似於劫後余生的神色。不曾想,謠傳中的華軍飛行器,竟然真的存在!如果剛才那隻已經掠過頭頂的大鐵鳥突然像鳥拉稀一樣朝著自己所處的戰列艦投擲大威力炸彈,那自己豈不是要隨著戰艦一並沉入深海?

  如果有見過華軍F1型飛機的俄國軍人在場,他定能一眼看出眼下這架略顯肥胖的飛行器與伊爾庫茨克戰役中華軍使用的F1型戰鬥機的不同。華軍的F1型飛機的機身趨向於流線型,飛行時盡顯矯健輕靈,飛行速度也比起出現在此的這隻大肥鳥也是要高上不少。另外,出現在這片海域上空的這架未知飛行器,其機身下面分明有著兩個體積較大的浮筒,且機身底部的形狀趨於船形。

  肥鳥飛行器內的那名華軍飛行員自然是不會告訴身下的美軍士兵,他所駕駛的乃是一架僅能用以偵查任務的水上飛機。自華軍F1型飛機面世之後,張林便開始在艦載飛機領域進行大量投入,但終究受限於時代科技水平而無法研發出合格成品。退而求其次,張林便是命令飛機項目組開始研究水上飛機,並且成功將可以在海面上自由起落的水上飛機給倒騰了出來,並計劃著將這款水上飛機配備給大型軍艦以作偵察機使用。在當下的技術水平下,這款水上飛機的初代機,因受限於載重,根本無法攜帶炸彈以直接攻擊敵艦,而且,當下的華軍戰艦中,僅有張林口中的這一艘古巴號,也就是大金龍1號艦配備了一架半試驗性質的水上飛機。

  不論如何,水上飛機的問世,到底還是使得大華帝國皇家海軍進入了以水上飛機為眼的海洋新時代。

  “注意到沒有?剛才那隻鐵鳥機翼上印畫著的圖案,分明是古巴共和國的國旗。”大肥鳥已經飛遠,作為分艦隊旗艦的俄勒岡號上,有著上校軍銜的分艦隊指揮官傑克向身側的副官求證道。

  “上校,飛行器的機翼上,的確是古巴共和國的國旗。”副官一臉嚴肅地回答道。

  “如此看來,大華帝國怕是要以古巴軍的名義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了。”美軍上校傑克緊皺起了眉頭。這場戰爭,貌似並不會像預期中那般順利。如果估計得沒錯,作為古巴援軍的華軍艦隊,怕是已經運動到此了。

  未知飛行器的突然出現,讓三艘美艦上的美軍士兵們極度不安了起來。緊接著,美軍口中的大鐵鳥,在聖胡安港的上空盤旋一周之後,卻是沒有折返,而是徑直地飛向了東面海域。

  華軍水上飛機的東向飛離,讓三艘美艦上的美國海軍們心中稍定。不過,大概半個小時之後,隨著東面海域上一艘懸掛著古巴軍旗的大型軍艦的出現,艦上的美國海軍官兵們再次變得不安了起來。

  “怎麽只有一艘?”而讓那位擔任指揮官的美軍上校又驚又喜的是,出現在東面海域的“古巴軍艦”,竟然只有一艘。

  區區一艘疑是華艦的軍艦,有何懼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