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妖清》第二百九十四章 美國坐不住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在1902年的8月24日這一天,隨著一款華產巨型艦在夏威夷某一船舶基地秘密地完成了交付儀式,整個世界已然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了一個海洋新時代——妖清無畏艦,也就是大金龍艦時代。

  不錯,在1902年的8月24日,大華帝國秘密建造的大金龍級戰列艦終於是正式建成了。

  大金龍級戰列艦,乃是張林以前世大英無畏號戰列艦作為藍本進行設計建造,艦長160.9米,艦寬25.3米,吃水9米,標準排水量噸位高達18450噸。這款巨型軍艦由四台最新改良成果的徐日新型蒸汽輪機提供動力輸出,即便是扣除功率折損,該艦的整艦可功率輸出亦是達到了令他國軍艦無法企及的30400馬力。在海試中,這款大金龍級戰列艦直接飆出了22節的最高航速,而且因艦載動力為性能穩定的蒸汽輪機,這款大金龍級戰列艦可以在20節左右的超高航速之下保持長時間穩定航行。在火力配置上,這款大金龍級戰列艦乃是全主炮設計,共計裝備著9門305mm/L45口徑炮以及多達27門3英寸速射炮。主炮塔采用前二後一炮位布局,每座炮塔裝備三門火力強勁的305mm火炮。散布於艦體邊緣的27門3英寸炮乃是新製式50倍徑速射炮,乃是專門用以應付魚雷艇等小型艦艇。除了大口徑主炮和小口徑速射炮外,大金龍級還裝備有多達五座魚雷發射管。在裝甲防護上,大金龍級的裝甲總重量達到了5600噸,比前世英產無畏號還要多上六百噸,該艦的艦側水線裝甲帶為132-309毫米,炮塔正面裝甲厚度為309毫米,炮座裝甲厚度為309毫米,前指揮塔裝甲厚度為309毫米,整體防護厚度比無畏號足足多出了30mm,擁有著比前世無畏號更強的防護性能。

  這一款劃時代的巨型戰艦,這款與大英無畏號排水量基本相當的華產無畏艦,始建於1899年8月,下水於1901年的9月,建成於1902年的8月份,從動工到下水歷時兩年余,舾裝階段歷時近一年,整個建造周期長達3年。

  張林原本以為初次建造這款標準排水量直逼兩萬噸的巨型軍艦會出現類似之前華產大青龍級首艦出現過的艦體畸形問題,而且張林也已經做好了大金龍級首艦可能出現的標準排水量縮水、航速達不到預期的心理準備,可事實上,大金龍級的建造過程雖並不順利,下水之前更是曾多次返工以進行艦體改進,但該艦建成之後的各項性能卻是基本達到了預期。雖然相比於英國無畏號僅為14個月的建造總周期(無畏號於1905年10月2日動工、1906年2月10日下水、1906年12月2日服役),華產大金龍級那長達三年的建造周期明顯有些過長,雖然相比於英國無畏號在22500馬力下可達到21節最高航速的功率轉速比,排水量等同無畏號的華產大金龍級在整機功率輸出高達30400馬力下的最高航速僅為22節的功率轉速比明顯有些過小(按照航速翻倍馬力變八倍的馬力轉速關系,在30400匹馬力下,該噸位艦的最高航速應該達到23.2節),但是這艘華產無畏艦的成功建成,到底還是讓張林這位大華皇帝頗感欣慰。

  領先於英國四年,首艘華產無畏艦的成功建成,讓張林看到了大華帝國稱霸當今海洋的希望。為此,張林甚至以度假的名義遠赴夏威夷,親自參加了實為秘密舉行的大金龍1號艦的交付協議。值得一提的是,大金龍1號艦的艦長,乃是昔日在華俄海戰中表現突出的大華海軍少將孫子兵。孫子兵這位海軍將才,自華俄海戰一戰成名之後,便是被張林投放到北疆地區予以冷藏,並被安排了一大堆與海事無關的政務工作,先後擔任運輸大隊大隊長、建設大隊大隊長、生產大隊大隊長等後勤職務。而在1901年大華帝國組建金龍艦隊的時候,海軍部就曾多次向張林提議重新啟用孫子兵以擔任金龍艦隊司令,可最終,有著無敵艦隊之稱的金龍艦隊卻是被交到了昔日太平洋第一艦隊司令趙東來的手上。而那空出來的太平洋第一艦隊的頭把交椅,則是交給了在華俄海戰中同樣表現突出的太平洋第一分艦隊副司令趙達先。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華皇張林徹底放棄了孫子兵,並且認為孫子兵這輩子恐怕都與海事無緣的時候,孫子兵卻是突然被秘密啟用。在大金龍1號艦的交付儀式上,孫子兵被張林親自授以中將軍銜,得以中將艦長的身份執掌大華的首艘無畏艦,重新回歸到了海洋。通常情況下,按照大華帝國皇家海軍編制,一名艦長,撐死也就上校銜,而孫子兵得以中將軍銜執掌大金龍1號艦,足見張林對大金龍1號艦這艘華產無畏艦以及孫子兵這位海軍將才的高度重視。

  “帝國的大金龍級,必將引領當時代的海洋。一個屬於我大華帝國的全新時代已經來臨,而20世紀的海洋,將會徹底屬於我大華帝國!”在秘密舉行的交付儀式上,豪情萬丈的張林發出了如是豪言。

  在張林的豪言壯語之下,原本應該低調進行的大金龍1號艦的交付儀式上,吾皇萬歲、帝國萬歲的呼聲直接一浪高過一浪。

  交付儀式的激情澎湃尚未退去,張林便是召集了帝國海軍部和帝國船艦部的要員,於8月25日在夏威夷船舶基地召開了海軍軍事會議,明確了大華帝國皇家海軍的發展方針——盡可能多地建造大金龍級,打造多支以大金龍級為主、金龍級為輔的高端艦隊,以確保整個太平洋的製海權。

  海軍會議之中,張林便是下令啟動首批大金龍級的建造項目,打算利用現今持有的4個五萬噸級船塢一次性建造4艘大金龍級戰列艦以補充皇家海軍。另外,張林還額外做出了指示,那就是待到明年6月份左右另外4個在建的五萬噸級船塢建成之後,立即啟動第二批另外四艘大金龍級無畏艦的建造項目。

  除了大金龍級之外,張林還打算再多建造一批金龍級以夯實皇家海軍的整體實力。按照船塢的擴建計劃,待1901年始建的十艘金龍級和兩艘為英建造的獵手級建成,大華帝國將會在1903年的10月份左右重新釋放出12個兩萬噸級船塢。加上近兩年新增的四個兩萬級船塢,大華的帝國船廠將會在明年共計持有16個兩萬噸級船塢。這16個兩萬噸級船塢,其中八個將會用以建造大英帝國下定的剩余8艘獵手級,而另外八個則將會繼續用以自建金龍級戰列艦。按照張林的這個海軍擴建計劃,在參考預估出來的造艦周期,大華帝國皇家海軍將會在1905年底之前,累計增加多達18艘金龍級戰列艦,並且將會在1906年8月份之前,使得帝國皇家海軍持有的大金龍級戰列艦的數量達到9艘。屆時,大華帝國皇家海軍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並成長為一支可直接挑戰大英帝國的超一流海軍。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底將智利和古巴訂購的四艘大青龍級建成之後,新釋放出來的4個萬噸級船塢以及另外兩個一直空閑著的萬噸級船塢便是開始投入到了24艘英法訂購艦中的其中6艘的建造之中,英法訂購艦的船艦建造項目開始正式拉開帷幕。而待明年10月份左右為德建造的18艘大青龍級建成,新釋放出來的18個萬噸級船塢將會立即全部用以建造英法兩國下定的另外18艘大青龍級。

  如果仔細進行盤算,待明年所有新艦項目啟動之後,張林麾下的這些帝國船廠之中,同時建造的軍艦的總數量竟是多達48艘。這其中包括用以外售的24艘大青龍級戰巡和8艘獵手級,以及建以自用的8艘金龍級和8艘大金龍級。雖然這些軍艦分了多個批次進行建造,但是在同一時間點竟然有著多達48艘的萬噸艦同處於建造狀態,張林所持有的萬噸及以上級別的船塢竟是全部被佔用,這種事情,簡直讓人無法想象。可以預計的是,在未來幾年內,大華的多家帝國船廠內將會持續熱火朝天。

  張林,的確不愧於造艦狂人的稱號。

  在當今世界,能夠同時建造多達48艘萬噸巨艦,恐怕也只有張林這一轉世妖孽有此能力了。不過,若是仔細分析其中緣由,這種令人瞠目的事情倒也算不得奇。

  現在是海洋之大時代,誰控制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深刻認知到這一點的張林,一直都在不遺余力地發展自己的海洋事業,他一直都在致力於船舶工業的發展。

  在硬件上,張林有計劃地擴大著船廠規模,持續增加著所持的萬噸級、兩萬噸級甚至是五萬噸級船塢的數量。就拿兩萬噸級船塢來說吧,在1897年的時候,包括在建船塢在內,大華所有帝國船廠共計持有的兩萬噸級船塢的數量僅為4個,1899年增加到了8個,1901年再次增加到了12個,而經過有計劃地增建,預計到明年,也就是1903年,各大船廠共計持有的兩萬噸級船塢的數量將會達到16個。張林持續增加著所持大型船塢的數量,這才使得大華帝國擁有了這種批產巨艦的硬件基礎。

  在軟件上,張林同樣是在不遺余力地壯大著自己的工人力量,持續強化著各家船廠的生產能力。一直以來,大華的各大船廠都是在以一種老手帶生手的方式,以一種半軍事化半學校化的管理模式,持續地壯大著自身,使得所持有的質量合格的船艦工人越來越多。單以船艦工人的數量來說,早在建造金龍級首艦的時候,也就是截止到1895年10月份,張林便是擁有了將近7萬的船艦工人。雖然當時這近7萬數量的船艦工人之中,不諳船務的船艦生手佔據了將近三分之二,但經過長達七年時間的持續磨練,昔日的生手早已經成長為了造艦能手,其中不少人甚至憑借著勤奮學習和卓越天賦成長為了船艦專家。現如今,帝國船廠已經一改之前遍地生手的面貌,所持有的船艦工人之中,單是熟手便是有著十萬之多。

  擁有著如此龐大的造艦隊伍,擁有著如此之多的大型船塢,在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張林可以在軍艦建造這一事情上相當任性。

  若不是為了謀求一個安定的發展環境,不想過多地被英法等國畏忌,同時也是考慮到海軍未來發展方向而不想在即將過時的小噸位艦領域太過浪費,張林甚至可以在軍艦建造這一事情上更加瘋狂。畢竟,現在已經不是需要走浪費路線以磨礪船匠的舊時代了。

  樹大招風以及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張林都懂,故而在謀得國內政權之後,張林便一心謀求發展,致力於發展國內經濟,收縮著手腳,選擇了暫時止步對外擴張,哪怕是委曲求全也要盡可能地避免對外戰爭。不過,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你想安生別人卻偏不讓你安生。你內斂著實力不顯山不露水,一些不長眼的家夥往往會誤以為你是那好欺負的主。

  若以勢力范圍論,當今世界其實可以劃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亞洲-大洋洲板塊、歐洲-非洲板塊和美洲板塊。

  在亞洲-大洋洲板塊之中,當以大華帝國為中心,周邊諸國皆應成為大華帝國的附屬國或者是殖民地。可當下的實際情況,卻是英國控制著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法國殖民著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當下的大洋洲依舊還在大英帝國的掌控之下。也就是說,這塊本該獨屬張林的勢力板塊之中,早已經被英法等歐洲實力駐足在此。

  在歐洲-非洲板塊之中,有著當下之超級帝國的英國,各國本應以大英帝國馬首是瞻,但法德奧等國的國力亦是不弱,這些歐洲強國時刻想要挑戰大英帝國的絕對權威。故而,在這一板塊中,英法德奧俄意等歐洲強國群雄逐鹿,各大強國更是為了爭奪非洲和中西亞地區而矛盾重重。

  在美洲板塊中,工業生產總值早在上個世紀末便已超過了英國的美帝國應當是美洲板塊的老大,而且美國在19世紀初提出的門羅主義亦是妄圖以一種冠冕堂皇的方式將偌大的美洲轉型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美國在上世紀20年代提出的門羅主義的主要含義有三個:一、要求歐洲各國不在西半球殖民;二、要求歐洲不乾預美洲獨立國家的事務;三、保證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包括歐洲現有在美洲殖民地的事務。只不過,在最初提出的時候,因為英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要大大超過美國,故而門羅主義在當時並未產生多少影響。而緊接著,美國有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陷入了南北內戰,根本無暇他顧。好不容易在戰後複蘇,並逐漸成長為了一個工業強國,工業生產總值甚至是超越了英國,原本打算趁著一場美西戰爭正式拉開對外擴張的腳步,隨後再逐步以軍事威懾外加經濟控制的方式將偌大的美洲變成自己的勢力范圍,卻是因為張林的暗中乾預而被一棒子給打縮了回去。而且,被古巴這頭小老虎給打縮回去的美國更是駭然地發現,張林這一妖孽級的人物,竟是用一種他們美國正打算使用的方式,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控制了偌大的拉美地區。門羅主義禁止各國殖民美洲,但總不能不讓歐亞各國與南美諸國做生意吧?而且,當初張林利用智利內戰的契機砸開南美大門的時候,張林分明還只是一個遠東小家族的家主,撐死也就是一個涉足軍工領域的商人。誰又能想到,一個商人,竟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將偌大的南美地區悉數攬入了懷中。美洲板塊,本應以美國為中心,偌大的拉丁美洲地區,也本應該是美國的勢力范圍,不過眼下卻是被張林橫插了進來。甚至,一場美西戰爭更是差點讓美國重新走回了孤立主義。野心勃勃的美帝國,在英法德華等世界強國皆擁有著各自海外殖民地的當今時代,又豈會甘於毫無作為?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乃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當下的美國已經是工業強國,資本主義已經相當發達,所以山姆大叔必須在世界范圍內搶奪商品市場、強佔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故而,不論是直接殖民還是間接殖民,美國都迫切地需要一些海外殖民地用以緩解國內的資本膨脹。非洲是英法德奧等國的逐鹿場,包括日本、朝鮮、菲律賓和中國的亞洲地區已經是張林的天下,澳大利亞現在也還是大英帝國的地盤,故而,美國只能眼巴巴地盯著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但要命的是,美國的工業發達,軍事力量卻是相對薄弱,卡在美國和南美洲之間的古巴就像一隻凶悍的小老虎,直接擋住了美國南下的道路。沒有軍事力量的絕對威懾力,南美諸國只會把美國當成類似於加拿大這樣的三流國家。而且在當下時代,作為南美ABC的阿根廷、巴西和智利,都有著挑戰美國的資本。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諸國的眼中,一個連古巴這樣的小國都打敗不了的國家,妄想當美洲的老大,簡直可笑。

  所以,美國要想打破當下之僵局,就必須適當地展現自己的拳頭,以爭取在美洲地區更大的話語權。在利益面前,什麽民主啊,什麽自由啊,那都是扯犢子的東西。在被逼急了的情況下,美國同樣可以走到正義的對立面。

  自美西戰爭後便一直在臥薪嘗膽的美國,這頭曾被打縮回去的惡狼,終於是按捺不住。無限眼饞中美和南美的山姆大叔,也不知道是出於何種心理,竟然在大華帝國即將把古巴國訂購的兩艘大青龍級戰巡交付給古巴海軍之際,悍然出動艦隊封鎖了古巴的聖地亞哥,直接發動了入侵古巴的戰爭。

  1898年9月18日,美國以反對古巴政府奉行專門針對美國商品的高稅率關稅為借口,直接出動海軍艦隊封鎖了古巴哈瓦那港,準備利用海軍優勢對古巴發動侵略戰爭,並妄圖打破美洲僵局。

  從戰略來講,戰爭潛力巨大、在美西戰爭後總結經驗並做過大量戰爭準備的美國, 無疑是做出了一個相當明智的決定。畢竟,只要一舉摁死古巴這隻小老虎,作為美洲大國的美國便可直接侵入中美洲地區,對古巴、海地、多米尼亞、波多黎各等中美洲小國實施戰略控制,並以此為跳板,進一步將勢力擴張到市場前景廣闊且資源富饒的南美洲地區。

  美國國內一致認為,有著奸商皇帝之稱的華皇張林,不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古巴而直接與美國開戰。畢竟,在美國政府認為,古巴國只不過是大華帝國的一個武器輸出國,並非大華的殖民地,古巴國內甚至沒有像樣的華商經濟體。在美國對古巴發動侵略戰爭的情況下,因為距離上的太過遙遠,再加上沒有何時的借口,正一心謀求發展的大華帝國不可能會直接出兵乾預。而且,在美國政府認為,以美國海軍當下之實力,除非大華帝國將其布置於南海的金龍艦隊以遠征之姿派出,否則根本無法在艦隊實力上壓製住海軍總噸位已然直逼40萬噸的美國海軍。

  考慮到諸多原因,美國國內一致認為,大華帝國若是因為古巴問題而與美國交惡,絕對會得不償失。

  不過,美國犯下了一個錯誤,因蝴蝶效應未在1901年被無政府者刺殺身亡並在1900年的美國大選中得以連任的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更是錯誤地預估了華皇張林對遏製美國發展的決心。

  “看來,是時候打一場抗美援古的戰爭了。”得知美國竟已向古巴這樣的中美小國宣戰,張林的嘴角當即露出了一抹詭異的弧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