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之中有基高六尺九寸的三組正殿,依次是承運殿、圜殿和存心殿。
前殿承運殿最高大,闊達十一間,是整個王府建築的主體。緊接著是圜殿和存心殿,各闊九間,整個格局與紫禁城很相似。
所有宮殿都是窠拱攢頂,中畫蟠螭,飾以金邊,畫八吉祥花。殿中的座位用紅漆金蟠螭,掛帳用紅銷金蟠螭,座後壁則用畫蟠螭彩雲。
可以說除了宮殿的飾物圖案不同之外,一座王府赫然便是一座縮小版的皇宮。
朱權首先進入了承運殿之中,承運殿不僅是王府之中最為高大的前殿,同時也是藩王舉行慶典和行使權力的場所所在。
在承運殿之中,朱權的五衛親軍指揮使、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以及王府上下一眾官員俱在殿中。
五衛親軍之中,當屬大寧左、中、右三衛實力最強,這三衛最早歸於大寧都司管理,原本便是駐扎在大寧城內,而在朱權被冊封寧王之後,此三衛便被劃為寧王親軍。
而其中,大寧中衛又是唯一一個駐扎在大寧城內的軍隊。
按照規製,寧王的五衛親軍指揮應當設立一個親軍都指揮使司,以方便管理護衛親軍。
朱權走入承運殿之後,大寧五衛的指揮一級軍官紛紛向朱權低頭不敢與其直視,但是朱權卻是目不斜視,直接走上了承運殿之中平台之上的王椅。
王椅和龍椅有很大的不同,雖說兩者形狀相似,但是在親王所坐的王椅靠手圓柱上卻是沒有雕龍的。
朱權轉身在王椅上坐下而後面朝台階下的一眾將領官員們,臉上浮現了一絲深層意味的微笑。
“臣等拜見寧王殿下!”
在朱權在王椅上坐下之後,承運殿內的將領和官員們紛紛向朱權行跪拜大禮。
有明一朝,固然親王受到種種約束,但是有一條卻是不變,那就是親王等級的超然性。
換而言之,按照禮法而言,無論是何等級的官員在正式場合遇到親王都應行跪拜大禮。
當然面對官員的大禮,親王也可以視關系親疏而不受,但是眼下承運殿內的這些將領都是朱權的親軍護衛,換而言之等於是家將一般的存在,而王府的官員更是朱權的幕僚,因此對於他們所行的大禮,朱權自然可以坦然受之。
寧王府左長吏為胡寧,右長吏為魯明,乃是洪武帝親自指定的。
因左右長吏乃王府之中最為重要的屬官,掌王府政令、輔相規諷,總管王府事務。凡請名、請封、請婚、請恩澤及陳謝、進獻表啟書疏等,皆由王府長史奏上,如藩王有過失即問長史。
因此各王府長吏均不允許親王自行招攬。
除了長吏之外,王府屬官還有承奉司、審理司、內典寶、書堂官、舍信官、教授、儀賓、典廚、儀衛等。
這些王府屬官之中除了儀衛之外均為文職,不過因為寧王府初建,王府屬官並沒有配備齊全,當然這些屬官日後還需要朱權來配備齊全。
“諸卿免禮,胡長吏、魯長吏,兩位皆大儒,日後孤少不得要向兩位討教,今日煩請兩位長吏為孤介紹一眾屬官,日後再向孤詳細秉陳!”
“遵王令!”
兩位長吏應下,而後便由左長吏胡寧為朱權介紹起王府的一眾屬官。
這些屬官之中有一人給朱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此人便是王府內典寶馬齊。
這位內典寶長得非常俊朗,讓人看一眼便能夠留下深刻影響,再加上其掌握了寧王府的庫房,自然也就倍加引起了朱權的注意。
“馬齊,現在府庫之中有多少財物?”
不等馬齊退下,坐在王椅上的朱權便開口問道。
自古以來,為上者需掌握的只有兩樣東西,一樣是人事,一樣便是財政,而其中財政又是關鍵所在。
聽到朱權的問話,只見馬齊絲毫沒有露出窘迫,相反都是非常坦然的回道:
“回稟殿下,洪武二十三年末,聖上旨意籌建寧王府戶部調用六十八萬兩白銀,洪武二十四年,戶部又調用三十二萬四千五百兩白銀,洪武二十五年,因殿下就藩之由,陛下賞賜六萬兩白銀,戶部付王府尾款三十一萬三千七百兩白銀。
其中王府工程及配飾耗費一百二十三萬六千二百八十三兩白銀,剩余八萬一千九百一十七兩白銀,陛下賞賜六萬兩白銀絲毫未動!
殿下今年俸祿為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大寧都司方面已上繳王府,至於月支的五十匹馬料草,緞匹匠料等已供三個月。
因此府庫之中,共有黃金兩千兩,白銀一十四萬一千九百一十七兩,鈔二萬五千貫,祿米五萬石!”
馬齊說完,朱權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筆錢看起來好像很多,但是朱權現在已經就藩,開銷肯定會加大。
王府屬官凡是有品級的均有朝廷供給俸祿,這一點朱權倒是不擔心,但是日後朱權若是自行招攬一些幕僚不歸與朝廷在冊之類的,那麽這些幕僚的俸祿便需要朱權自己承擔,再加上王府之中宮女、太監等奴仆的俸祿也是要朱權自掏腰包的。
而且王府一乾人等年節的賞賜也是要朱權自己考慮的。
“馬齊,我問你,王府現在共有多少人?”
“回稟殿下,王府之中,包括屬官在內共有兩百九十二人!其中屬官三十一人,宮女一百零七人,太監八十六人,儀衛六十八人”
因為在朱權前來大寧之時,朝廷之中已經將此次跟隨朱權北上的隨員人數通過驛站報到了王府之中,因此馬齊所說的這個數字是朱權就藩之後整個寧王府之中的所有人。
兩百九十二人這個數字看起來好像很多,畢竟這麽多只需要服侍朱權一個人,好像奢侈的有些過分。
但是要知道寧王府的面積換做後世的計算單位可是有三十萬平方米,別的不說,這麽大的面積,那麽多的宮殿和花園之類都需要人來維護,而這些人手自然要從宮女和太監之中扣除。
因此兩百九十二人不僅不多,甚至分攤到這麽大的王府之中,奴仆的人數還少了些。
朱權心中悄悄算了筆帳,寧王府目前是二百九十二人的規模,這些人的俸祿倒是用不著他操心,即便是那些宮女、太監的俸祿也都是由朝廷供給的。
但是年節的賞賜,朝廷並不負擔。
再加上王府之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添置物品,王府上上下下的衣物等.........
朱權覺得自己的頭都被這些東西給撐大了,果然財政帳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處理啊。
“馬齊,我來問你,按照王府現在的規模,每年需要花費多少兩銀子!”
聽到朱權的話,馬齊心中便盤算了起來,不一會便給出了答案。
“稟殿下,如果算上年節賞賜的話,那麽王府每年需要開銷兩萬兩銀子,米糧需五千石,其中用於王府每年修繕的費用便需白銀四千兩!”
聽到這裡,朱權心中已經不知道該作何感想了。
明朝親王的俸祿的確是極高的,每個親王每年都能夠得到五萬石的俸祿,而一石等於後世的七十公斤左右,而眼下,一兩銀子能夠購買近兩石稻米,這樣一來的話便意味著實際上親王的年俸祿是兩萬五千余兩白銀。
至於鈔二萬五千貫,眼下一貫鈔等於一兩白銀,這又是兩萬五千兩白銀。
而今年寧王封藩,洪武帝大方的賞賜了十六萬白銀,但是實際上這麽厚重的賞賜也就這麽一次,日後肯定是要按照規製來發賞賜的,差不多也就幾千兩銀子。
這樣一來的話,王府每年的財源差不多就是五萬余兩白銀左右,而支出則是兩萬三千兩白銀左右。
可以說有明一朝是歷史上對皇族子弟最為優厚的皇朝,基本上皇族子弟是不用擔心自己的生計的。
當然給予如此優厚待遇的同時,洪武帝也規定了皇族子弟不能操持士農工商四業。
怪不得後世對明朝各皇族宗室的評價就是都能生,原來根源便在此。
畢竟飽暖思**乃是至理名言!
當然,有的時候,親王的俸祿並不能這麽算,要知道各個親王麾下可都是有親軍護衛的。
而這些親軍護衛的軍戶,每年上繳的稅收糧草雖說是作為軍備儲備了起來,但是作為統帥這些親軍的親王來說,這些軍備實際上也就等於他自己的東西。
另外好在朱權就藩的時候,洪武帝還賞賜了朱權大寧周邊一千畝良田的所有權,而這些田地是完全不需要上繳任何稅收的。
這樣一來的話,朱權的財政狀況可以說是非常好。
不過這對於朱權來說是完全不夠的,他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而這些事情無疑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
“馬齊,王府的財政孤交給你了,孤相信你定不會讓孤失望!”
“臣遵令!”
馬齊應下之後便站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