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百年江山》第1章
第一章

 深宵魅靜,夜露沾衣,如鉤新月已將西沉,洛陽城內燈火漸熄。

 萬籟俱寂中,驀地一陣秋風沿瓦橫掃,枝上秋葉颯颯聲泣,凋葉逐風零落如許,但葉未落地,自風中擊起的劍氣,迅雷不及掩耳地將已將墜地秋葉騰掃上天。

 亂葉舞空之中,一抹矯龍似的黑影,拔地躍起,手中銳劍當空橫劃,霎時暗夜中星芒乍放。

 他使的是曹公百辟劍其中一柄,飛景。

 此劍長四尺二寸,淬以清漳,礪以石監石者,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

 人聲已靜的柱國公府內,西廂樓後院院中,夜深未寢的柱國公次子玄玉正在練劍,操弄於指掌中的寶劍所擊之勢,時而重若泰山,時而輕似點水,劍身直映西天鉤月,劍鋒所至之處,劍影月影燦燦奪目。過了半晌,原本招招催猛凌厲,勁、疾、重的劍勢突地一改,收起了銳勢,改行以綿柔曲折之姿,輔之以退為進之勢,劍招沉綿帶勁地徐徐劃過秋風。

 吸吐之間,一顆汗珠自他的額際墜下。

 舞至興起之處,正欲旋身舞出另一套劍法之時,靜夜忽地遭到驚擾,來往的足聲打破一夜的靜謐,原本被夜色籠罩的府內,頓時也光亮了起來。

 迫不得已收勢的玄玉,一手撫去額上遍布的細汗,揚首看向廊上那些夜半被擾醒的府內下人們,正忙裡忙出地在廊上高舉燭火點亮廊燈。

 “總管。”玄玉慢條斯理地收起長劍,朝正急忙跑過廊上的府內總管勾勾指。

 跑得正急的府內總管,聽見他招呼後,腳下步子狠狠一頓,踉蹌了一番好不容易才站穩,而後端著一張笑臉下了長廊朝他這邊跑來。

 玄玉轉首看向燈火通亮的東廂樓,誰到府裡來了?”

 “回二少爺,是內史尚大夫,閻大人。”

 “閻大人?”他一愕,微微豎起了劍眉,“這麽晚了,閻大人來府裡何事?”

 府內總管以指刮著面頰,“這……小的也不知。”那個夜半突然造訪的閻大人,事前也沒知會一聲,更沒遞拜帖,來得那麽匆忙,任誰事先也沒料到。

 玄玉聽了,墨眉一勾。內史尚大夫,太后跟前的大紅人,會挑在這等時辰夜訪柱國公府?這裡頭有什麽文章?

 “二少爺?”還等著趕去別處的府內總管,忍不住出聲提醒他。

 他揚揚手,“沒你的事了,下去吧。”

 府內總管隨即朝他一頷首,轉身又朝廊上飛奔而去,而靜站在原地的玄玉,思索了一會後,轉身步向西廂院牆,翻身躍過高牆後,躍立至曲折廊上的瓦簷,踩著長廊屋簷一路繞過中庭大院來到了東廂樓,走至書齋外後跳下屋簷,屏住了氣息,躡足潛進東廂書齋內院,挑撿了個不會被人察覺的位置後,倚站窗邊,透過微敞的窗扇朝裡頭探看。

 站在書齋內一塊密商國情的柱國公長子靈恩,錯愕地瞪大了眼。

 “禪位?”

 安坐在案內的柱國公冉霄,反應隻是勾了勾唇角,而另一旁夜半來訪的內史大夫閻翟光,則是笑意滿面地向他頷首。

 愈想愈覺得冒險的靈恩,頗為質疑地再次出聲。

 “閻大人認為此計真可行?”要讓父親大人登上皇位,法子多得是,為何什麽法子不挑,偏偏卻撿了這一條?

 正在品茗的閻翟光,不疾不徐地擱下了手中的茶碗,帶笑地朝他揚了揚眉。

 “古往今來,本就是有能者登九五,想當年,堯舜不也以禪位這法子讓位於有能之人?”

 說到這點,靈恩也不得不認同,“話是如此沒錯,但……”

 閻翟光眼中迸出炯炯精光,“用禪位此計,不僅是因禪位這形式體面,更是因它名正言順。”

 一直安坐在案內端看著皇帝詔書的冉霄,兩眼邊滑過手中那張由閻翟光所帶來的偽詔,邊懶洋洋地出聲。

 “太后與聖上,那方面是否已安排好了?”

 “太后不過一介不曉世事婦人,聖上隻是三歲乳娃,母弱子幼,又怎會是咱們的對手?”閻翟光狡狡一笑,“國公放心,鳳藻宮那方面,咱們的人早已打點妥當了。”

 “辦得好。”冉霄滿意地頷首,著手將手上的偽詔在桌案上攤開,燭火下,絹繡著九龍紋印的黃紙詔,顯得格外刺眼奪目。

 生性多疑的靈恩,心中卻仍是忐忑不安,“朝中大臣呢?他們就這麽順順當當的讓父親接受禪位嗎?難道他們都不會諫阻此事?”

 閻翟光的目光甚是篤定,“如今朝中大臣,一半盡在國公之手,再加上隻要有了這紙詔書,咱們還怕另一半大臣不成?”

 想他們挾天子以令諸侯,早不是一日兩日之事了,當今年僅三歲的聖上,不過隻是個傀儡,這事全朝人人皆心知肚明,朝中大小官員王公貴戚,早就在暗地裡看準了日後之主另投柱國公麾下,且柱國公自先皇駕崩之後,以攝政王之名輔佐幼帝已有兩年余,算算時辰,也該是脫去攝政王一職正名為皇的時機了。

 “但朝中那些親王們……”

 閻翟光低首啜飲了一口香氣馥馥的甘茗,“早在前月,國公就已用職權之便,將他們紛紛調離京畿,等他們知道此事想趕回京一挽大局,隻怕也是為時已晚。”

 這才知曉父親登皇之路,早已在暗中打點妥當的靈恩,不得不回過頭來,訝看著那個在暗中秘密進行此事已久,胸有成竹的冉霄。

 閻翟光自案旁取來一隻黃巾布包,將它端放在桌案上,再緩慢拆開,赫然一見,竟是應當擺放在翠微宮禦案上的傳國玉璽。

 他輕輕將玉璽推上前,“現下,這紙禪位詔書,就只差蓋上傳國玉璽這一步。”

 冉霄一掌取來玉璽,翻過璽面,瞠目直視著刻印在印底下的一行細字,那行,隻屬於天子之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焰心燒得通亮的燭光下,紅光滿面的冉霄,掩飾不住眼底興奮地握緊了手中玉璽,他緩緩站起身,兩手握持著大印,由一旁的閻翟光為它沾上紅墨,再將它印蓋在詔書之上。

 兩手攤開即將助他登上青雲天頂的禪位詔書,為此努力了大半生的冉霄,款款咧出一笑。

 “這片江山,不該留給你們這軟弱無能的陳氏,它該給的,是真正的英雄。”

 恭謹站在一旁的靈恩與閻翟光,在見著已蓋印的偽詔後,有默契地相視一笑。

 退位禪讓詔書?原來,這就是尚史內大夫寅夜造訪的理由。

 自窗縫中窺看幕裡乾坤的玄玉,一雙黑眸,緊盯著父親冉霄臉上的喜不自勝的笑意,再看向大哥靈恩同樣也是喜悅溢於言表的模樣。半晌,他無聲無息地離開了窗外,點地躍至廊瓦上,照著來時路一路悄聲返回西廂樓。

 他一直都知道,父親渴望成為亂世之雄,並甚想在擔上英雄之名後,登上人間之巔手擁江山。

 遠在先帝未駕崩之前,憑藉著親妹耀封東宮皇后,身為國舅的父親榮晉柱國公、大司馬,因先帝昏庸荒淫不問朝政,自恃位高權重的父親,便藉此出面乾攬朝政,數年下來,父親在朝中威望漸升,臣心日漸積湧,眼看先帝仍是一派不問蒼生,國力日漸削弱,於是父親進而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於是在先帝因病駕崩之後,在皇后與朝臣們的幫襯之下,父親榮爵更上一層樓,身居攝政王,代年僅三歲的幼帝攝政,隨後父親先以偽詔將京畿內將會阻礙他登基的親王們調離京畿,再伺機暗中削弱諸親王兵權,掌握了三軍軍權集權中央後,再進行最後一著登基之棋。

 禪位。

 面對父親這等作法,他不意外,也早在心底有了譜,隻是在今晚親眼見著父親眼底那貪圖權柄的精光之前,他不知父親的竟是如此盛大。

 依父親所言,這片江山,的確是不該交給軟弱無能的陳氏皇家,畢竟這些年來,歷任陳帝在治績上並無作為,甚至還一任比一任荒唐,江山易主,隻是遲早的事。這片江山國祚,是該交由有能之人來掌舵換代,但掌舵之人,就非得是個英雄不成嗎?

 雖說世人都雲亂世造英雄,但英雄這二字,可有人真正想過它的真義?

 所謂英雄,來也刹那,去也刹那。

 蛟龍競騰,翻竄雲空,看似的確是很輝煌燦爛,但若是不能收攏民心,將這塊江山深深扎根佔據,即便就算是英雄能奪來國祚,一手廣攬江山、足踏九州方圓,日後,禦極也恐將不過百年。

 返回練劍院中的玄玉,默然抬首看向夜空中橫越天際的星河。

 真正的王者,不在權中,更不在勢中,而是在民心之中,若是真要圖個百年江山大計,該著眼的,是百姓。

 當院中再次揚起颯急的西風時,玄玉揚手將手中之劍朝身後一擲,霎時流光如星,一葉甫自枝梢上落下的秋葉,未及落地,已遭飛景刺過隨劍定插在簷下梁柱之上,橫震的劍音,在靜夜中,嫋嫋嗡鳴不散。

 他可不願隻作個英雄。

 ΩΩΩΩΩ

 一切進行得很順利。

 在那夜內史尚大夫進府秘商之後,暗中籌畫進行奪位之事,便在朝中進行得很順暢,當太后在鳳藻宮假托聖意集合朝中文武百官,宣旨幼帝即將禪位於柱國公、大司馬冉霄時,沒有人想過,那紙聖詔,會是一紙偽詔。

 一如冉霄所料,遠在京畿外鞭長莫及的諸位親王,在聽聞將行禪讓禮的消息後,果真來不及趕回京阻止,即使有些親王在事前已收到風聲,快馬加鞭地想帶兵回京以護幼帝之位,可卻紛紛在途中遇上了冉霄事先派出攔劫的兵馬,先遭圍困在京外不說,而後在被擊敗後更被冉霄冠上兵變之罪,並代幼帝削去他們的王爵與兵權貶為庶民。

 直至禪讓禮前,京畿腹地全數落在手握兵權與心腹的冉霄手中。

 此時此刻,冉霄期盼以久的天子禪讓禮,正在翠微宮內舉行。

 跪列在殿中的文武百官們,靜看著遠處高位上,冉霄一人獨挑大梁演出的禪讓戲碼。

 急欲登上帝位的冉霄,掩去了眼中的銳光,神情顯得無奈又推讓,即使太后都已代幼帝頒旨禪讓帝位於他,可他沒有急吼吼地前去接下聖旨,反倒是一味地辭讓,萬萬不肯接受。

 眼前上演的推辭托讓的之戲,入人心中皆有數,此戲不為誰而演,而是為了冉霄自個兒而演,而在場的他們,除了是看戲的看倌之外,還得出場應應景,聲援一下那個看似百般推托,不願奪人帝位的冉霄。

 不多久,殿內眾多冉霄在朝中的親信,果然在預期中出聲勸進。

 “國公切勿推辭,天子之位,國公應當仁不讓……”

 一人之鳴後,緊接著更多捧場的哄勸之聲紛紛跟進,當下殿中吵雜雲雲、一派熱絡,而看似百般為難的柱國公冉霄,也在推辭之余,任由一旁的內史尚大夫為他黃袍加身。

 “惺惺作態。”不屬冉霄麾下之臣某位老臣,看不過眼去低聲冷哼。

 “噓……”叩跪在他身旁的大臣,忙不迭地以肘撞了撞他,示意他別多話。

 站在殿上,將底下朝臣面色眼神都瞧個清楚明白,也將他們嘴邊的細語字字都聽進耳的玄玉,不置一詞地調回目光,將兩眼擺在殿上,冷眼看著幼帝由太監總管扶握著兩手,將手中玉璽傳讓給跪在殿上的冉霄,並看冉霄在兩手一接過玉璽後,噙著淚,語帶哽咽地對著幼帝說著自己不該受此殊位的等等原因。

 但年僅三歲的幼帝,怎會知他是真有心辭讓,抑或是假意作戲?就在幼帝想依冉霄的話收回帝璽時,眼尖的內史尚大夫圓場得飛快,一把拉過幼帝,將幼帝交給後頭的太監總管之後,朝已交割帝璽的冉霄眨了眨眼,冉霄隨即抹去了眼角的淚,在內史大夫的攙扶下站起身來,踱向高高在上的九龍鑾座,轉身緩緩坐下。

 在冉霄登上帝座後,頃俄間,殿中文武百官動作整齊一致地伏地叩拜新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羅列在眾臣中,以額叩地聲呼萬歲的玄玉,兩眼直視著白玉鋪成的殿中地板,覺得微微的涼意,透過他的額際緩緩抵達他的心扉,那份微冷的涼意,讓他覺得他從未像此刻這般清醒,以往他總覺得他心中那塊混沌不明的天際,此刻忽然澄明了起來,遙遠的未來光景,也一一在他的腦海中浮掠而過。

 一逕思考著心中未來的前景,渾然不覺殿上禮程已進行至何處的玄玉,在太監總管拉高了嗓子臨殿一呼後,總算是回過神來。

 “眾皇子女聽封!”

 連忙與其它晉升為皇子的兄弟們,一塊跪移至殿前的玄玉,垂面低首,豎耳準備聆聽加冕在他頂上的榮耀,以及他日後的重責大任。

 “封皇長子靈恩為太子,皇長女為素節公主,皇二子玄玉為齊王,皇三子鳳翔為宣王,皇四子德齡為信王,皇五子爾岱為晉王!”

 “謝主隆恩──”洪亮的謝恩之聲,徐徐繚繞在大殿中。

 伏地叩謝聖恩的玄玉,在總管太監捧來聖諭之時,端肅揚掌承接,在接下晉升王爵的聖諭後,他微微抬眼瞧了瞧高坐在九龍鑾座上的父親。

 那神態、那眼神,是睥睨天下的雄情壯志,宛如棲枝多年的獵鷹,終於能夠展翅翱翔於穹蒼之間。他不動聲色地再轉首偷偷瞥向身旁那本是血脈之親的大哥,卻在一夜之間躍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靈恩。

 一抹滿足的笑意,靜靜停佇在太子靈恩的臉上。

 這麽多年來,他從未見靈恩這般笑過,那笑意的背後,隻有他明了,與父親一塊在逆境中求生存、暗自咬牙吞下多年榮辱的靈恩,是多麽渴望這一刻的到來,多麽期待能夠擁有往後將能放手一搏的機會。

 半晌,他收回目光,端謹地垂首聆聽殿上其它諸王聽封,不斷在心中掂量著,今日所獲得一切的前因,以及日後將承擔的後果。擺放在手中的聖諭,此刻握來,沉甸甸的,像個份量十足的希望,無可限量的未來,正掌握在他的手中。

 放手一搏……

 玄玉驀地握緊了手中的聖諭,暗自下定了決心。

 在這日,新帝受禪位於翠微宮,年號建羽,定都長安,國號為楊,是為建羽元年。

 ΩΩΩΩΩ

 “如何?”

 坐在城中往來最是繁忙熱絡的大道旁,一處豎立著一塊命字布招小攤旁,任氏員外一手抹去額上如漿的大汗,頻頻閃躲著路上行人偶爾投來的疑惑目光之際,等得不耐煩地再向城中頗富盛名的測命攤主袁天印低聲催促。

 “別淨是啞著不吭聲,你倒是說說話啊!”來這坐等了老半天,隻聽完他所報上的姓名後,就一聲不吭的袁天印,在他等了那麽久後,袁天印還是一逕地在掐按著掌指不知在數算些什麽。

 “嗯……”掐著五指細細推敲的袁天印,沉吟了好半天,遲遲就是不吐出個字來。

 等得心慌的任員外,忍不住又向他催上一催。

 “究竟怎麽樣?”不過就隻報上個人名而已,這也好讓他算那麽久?

 又再讓他等過了一段時間後,袁天印總算是停止了手邊的動作,抬首向他開了金口。

 袁天印笑笑地揚眉,“老爺府上,近來是否災病不斷,或偶有失物,偶有血光意外?”

 任員外聽得不住點頭,“對對對……”果真是名不虛傳,厲害,隻是悶頭在那邊掐指算算而已,居然這樣就知道他遇上了什麽麻煩!

 “那麽老爺這幾個月內,是否迎了個南方來的女子入門?”袁天印又慢條斯理地再度問起,邊轉身自身後取出了一壺盛了甘泉的水壺,仰首飲了幾口。

 “你怎麽知道?”呆愣當場的任員外,難以置信地張大了眼瞪看向他。

 懶得多話的袁天印隻是淡淡地問:“是或不是?”

 “是……”感覺自己所有底細都被他算出的任員外,在他那看來甚是篤定的目光下不得不吐實,“兩個月前,我是娶了個南國來的小妾。”

 他兩眉一挑,“這位新進門的夫人,是否貌若天仙,且不要彩禮、不要一文錢就願下嫁大人?”

 “你怎麽……”聽著聽著又被他給結結實實嚇著的任員外,抖聳著食指,啞口無言地指著他。

 慢條斯理攤開手中一柄繪有墨龍的紙扇後,袁天印笑中有意地睨著他。

 “你笑什麽?”渾身被看得不自在的任員外,在他一逕地盯著他笑時忍不住衝口就問。

 “色字當頭一把刀,這道理,老爺難道不明白?”若無其事?著手中之扇的袁天印,好笑地看著這個沒事自個兒把禍害迎進家門的老色鬼。

 任員外毛火地將大掌往攤上一拍,“別跟我拐彎抹角的,你到底想說什麽?”

 他聳聳肩,“老爺若還想保家宅平安,那麽今兒個夜裡,派家丁到府中東南處掘土三尺,將掘出之物以柳枝枝條焚毀,天明後,再將新夫人逐出家門,如此一來,貴府將可恢復安泰。”

 “啊?”任員外登時一愣,愕然結巴地問:“要、要把新夫人逐出府?”

 “怎麽,舍不得新夫人?”袁天印饒有興味地繞高了眉,話一出口就正中要害。

 他漲紅了老臉,“這……這與我的新夫人有何乾系?”

 “老爺府中有蠱,而這蠱物,即是新夫人帶進門來的。”袁天印低首將扇面一?,當他再次抬起頭來時,眼中凌厲的目光,不嚇而威,“若老爺不信,今晚三更派人掘土後,即可知小人所言不假。”

 “可她……她……”被他嚇著的任員外,卻仍是支支吾吾。

 袁天印淡淡一哼,“有句話,小人還得提醒老爺,隻是,就怕這話老爺會覺得不中聽。”

 “哪句?”

 袁天印傾身上前,以扇點了點他的鼻尖。

 “你該戒戒色這一字了。”臨老入花叢就已夠不愛惜性命了,耽於美色還這般不聽諫,遲早這色字會要了他的老命。

 兀自在腹裡氣翻,滿面緋色的任員外,當下老臉掛不住地猛然站起身,正待對他發作,可就在此時,原本日正當空的天上日卻突地失去了顏色,刹那間,天色潑墨四暗,猶如夜臨。

 早就預料到的袁天印,緩緩抬首望向天際,一眼望去,暗月蔽日,在失了光采的天上日後頭,尚有五顆宛如璀璨明珠般的星子羅列跟隨在後,屈指數算了一會,他在唇邊帶上了期待已久的笑意。

 在街上來往行人,都因此詭異的天象而驚慌逃竄之時,心中也是惶怕不安的任員外,忙不迭地問向神態安然自得的他。

 “這是怎麽回事?”

 “七曜同宮。”袁天印低下頭來,伸手揉了揉有些?澀的頸間。

 任員外不解地皺著眉,“七曜同宮?”

 “所謂七曜,乃日、月、熒惑、太白、鎮星、辰星、歲星。當七曜同居一宮,即為七曜同宮。”

 “好端端的……”滿心害怕的任員外,怯怯地一手指向天頂,“怎會突然有這天象?”

 他徐聲說著,“古人有雲,七曜同宮,意指明主將現。”

 任員外聽了,忙把頭轉看向他,“明主?”當今聖上不是已經登基了嗎?如果這天象指的真是明主將現,那這天象指的可是當今聖上?

 “但,七曜同宮,同時也是天狗食日、五星連珠。”袁天印也不管他是否聽得懂,隻是淡然地說完未竟的話。

 “這又怎麽樣?”聽出滿腹好奇的任員外,捺不住想一窺究竟的心,又再次在攤前坐下。

 “這代表……”袁天印臉上的笑意霎時隱去,“天下,必有大劫。”

 天下必有大劫?

 肚裡一籮筐解不開疑惑的任員外,才搔著頭想仔細推敲他的話意,不意往旁一瞥,卻發現袁天印已站起身來,手腳俐落地收拾起攤面的東西。

 “喂,你在做什麽?”怎麽說著說著他就開始收拾起當家來了?

 “小人今日收攤了。”兩手將布包一拉綁緊的袁天印,連攤子也不要了,將布包甩上肩後即兩腳往旁一跨,準備離開此地。

 任員外忙想探出一手將他拉回來,“我還沒算完哪!”

 在他的掌心接觸到袁天印的臂膀前,腦後似多長了一雙眼的袁天印,懶懶舉扇往後一擋,拍去了他湊過來的掌心後,又再朝大街上走去。

 “等等……你要上哪去?”追在他身後卻追不上他那走得疾快腳步的任員外,氣喘籲籲地杵停在原地問。

 “洛陽。”

 他一頓,“你到那麽遠的地方做啥?”

 被叫住的袁天印,緩慢回過身來,唇畔勾起一抹自信飛揚的笑意。

 “投靠明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