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百年江山》第18章
第十八章

 長安遭鳳翔劇烈猛攻一事傳至絳陽,早就將糧草備妥、武器備齊,整軍詩發的軒轅營出兵在即,就待玄玉一聲令下殺回長安。此刻絳陽行轅中,軒轅營各大將齊聚一帳,在玄玉的令下開始安排進攻的細節。

 看著軍圖的玄玉,在帳中的火炬下側首間著余丹波。

 “長空他們呢?”日前他已派出顧長空與袁天印齊往石守,目的在於截斷鳳翔糧草,如今氏安已陷,他倆的動作可不能再遲。

 “據報已抵達石守。”余丹波恭謹上稟,“他二人已趕在女媧營運送糧草渡江前,夜襲糧車。”

 “接下來,就輪到咱們了。”放下心中大石後,玄玉抬首看向帳中所有早就期待著這一戰的人們。

 “請王爺吩咐。”隻負責選出最快行軍路線的余丹波,這一回,將指揮大軍的重任全都寄托在玄玉的身上。

 玄玉首先點名樂浪與余丹波,這兩號能夠打垮女媧營的手中大將。

 “你倆與我率軒轅營主力大軍渡江北上,過洛陽後,我會再行發落。”

 “是。”不質疑玄玉命令的兩人拱手稱是。

 他再往旁一看,“燕子樓,你守在絳陽。”

 一反行轅中眾人神色嚴肅的模忤,聽令的燕子樓當下眉開眼笑的。

 “是!”真難得他的任務能這麽輕松簡單,或許是當年減南之戰中他吃的苦頭太多了,明白到這一點的玄玉,才不像另兩個沒良心的上司一樣又叫他拿命去賭。

 玄玉徐徐再接續下文,“你要當心趙奔。”

 慢著,他說什麽?趙奔?

 前後不過片刻,燕子樓的神情急轉直下,毫不掩飾地刷白了臉。

 樂混同意地頷首,“我也不認為趙奔會待在丹陽不動,不安排個伏兵留在絳陽提防信王,就怕信王會趁咱們分身無暇之時,遣趙奔突襲絳陽與九江。”

 燕子樓的額間開始沁出冷汗。

 “王爺一旦揮兵北上,九江就將門戶洞開無車可守,屆時信王若想打九江的主意,則是再好不過的時機。”接著開口幫腔的余丹波,也同樣不懷好意地瞟了燕子樓一眼。

 當下自天堂掉至地獄裡後,燕子樓雙目含怨地瞧著這一夥不知陔說是太過抬舉他,或是專找他麻煩的人們。

 對手是趙奔?那個單憑一已之力就挑掉邢萊的老將,那個符青峰心中的大英雄?要他看著趙奔,甚至是得在趙奔攻來時保住絳陽與九江?怎麽他的這些頂頭上司老是這麽看得起他?不,或者應該說是怎麽打他進軒轅營以來,就總是這麽命苦?

 樂浪和余丹波還一左一右地拍著他的肩膀威脅加恐嚇。

 “這裡就交給你了,可千萬別讓我們有家歸不得啊。”樂浪笑得很溫柔。

 “絳陽和九江,若是落入了趙奔的手裡,到時就算你有一百顆人頭,也絕對不夠我砍,明白嗎?”余丹波也掛上了太過和藹親切的笑容。

 “明白……”有苦說不出的燕子樓,壓下滿腹牢騷強迫自己接下重任。

 急亂無章的步伐聲,在夜裡聽來格外清晰,行轅中的眾人莫不轉首看向不及通報就闖進裡頭的袁樞。

 “王爺,前線軍情急報!”

 “出了什麽事?”玄玉緊張地問。

 就連氣都還沒換過,袁樞劈頭就將這震驚眾人的消息大聲說出。

 “長安傳來最新戰情,長安城已陷,太子與冠軍大將軍皆已戰死!”

 驚愕得無以複加的玄玉,猛然推桌站起,難以置信地看著來報噩耗的他。

 “你說什麽?”太子與霍天行……死了?

 “末將……”遭他神情嚇著的袁樞,猶豫地看向一旁的樂浪,不知是否該繼續再報,但樂浪只是握緊了拳心別過臉。

 “太子……”離開桌案的玄玉,顫著聲,一步一聲地問,“太子死在何人手中?”

 “宣王。”他硬著頭皮再稟,“據聞,太子乃宣王親手所殺。”

 心房似遭人狠狠掐住的玄玉,難以克制一身的顫抖,止不住的步伐依然走向前,執意要再問個清楚。

 “霍天行呢?”

 “是閔將軍下的手。”自探子那處聽來霍天行甚慘的死狀後,袁樞也不禁為閔祿的狠心而感到顫栗。

 玄玉理不清此刻的自己究竟該有什麽感覺。

 腦際一片空白的他,遭強大無可抵擋的矛盾困鎖住所有言語。先前他拒絕對太子伸予援手,是希望能借鳳翔之手拉下太子,可事情卻脫了軌不照他所想的方向走,鳳翔的的確確是將太子扯下了千歲之位,也弭平了太子所發動的兵變,可鳳翔做得比他料想的更多,鳳翔竟親手殺死了他們的皇兄。

 鳳翔殺死了曾保護著他們走過艱難歲月的靈恩,那個讓他們成長茁壯,各自壯大一方、兵分天下的太子千歲。

 是他做錯了嗎?在這一刻,玄玉忽然很想看看袁天印那雙總是在他身後支持著他的眼眸,好由袁天印來告訴他一聲,他沒有錯,可現下心中那分排山倒海而來的愧疚,卻像一根根戰矛刺穿他為自己戴上的面具,在面具掉落之時,他不得不看清自己究竟一手造成了什麽。

 他間接害死了靈恩。

 而另一個來不及將他納入羽翼下保護的人——霍天行,也隨著靈恩上路了,他沒有將霍天行自命運的無奈裡拉出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霍天行背負著“忠”字赴死。

 “玄玉。”樂浪看著他的表情也大抵知道他在自責些什麽。

 “王爺,咱們該怎麽做?”在樂浪出聲後,明白樂浪用心的余丹波也跟著出聲將玄玉拉回現實裡來。

 反覆將胸腔內緊窒的氣息深吐而出後,玄玉不得不命自己清醒地面對現實,不得不在前人鋪下了血道之後,前去抹平那灘不該流的血。

 他陰沉地再問向袁樞。

 “聖上現下安危如何?”既能殺兄,鳳翔何不能殺父?就不知父皇是否也已經遭到鳳翔毒手。

 “宣王非但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欲篡國。”

 玄玉刻不容緩地轉身走回案前,拿起兵符朝行轅中的眾將下令。

 “立刻準備出兵!”

 “是!”

 冬卿也是在當夜得知這項消息,在她自絳陽大營中安置流民的地方趕去見玄玉時,玄玉已點兵完成隨時將率軍出發。

 臨行前,玄玉擱下心中的焦急,走至冬卿的面前,低首細看著冬卿那一雙將他心中所有矛盾與傷處都看得一清二楚的眼眸。或許是感染到他的情緒,必須親自送夫上戰場的冬卿,在這時也沒有開口,就僅只是伸出一雙手緊握住玄玉的。

 玄玉輕輕撥開她的手,憐惜地撫著她消瘦的臉龐,極力壓下心中不安的冬卿,則是一手按向他的心房,以掌心感受著他心房的跳動。過了一會,玄玉取下手上的龍鐲掛在她的另一隻手上,殷殷地向她叮囑。

 “守著九江,等我回來。”

 “你一定要回來。”不肯放開他的冬卿,執意要得到一個能讓她心安的保證。

 “我答應你。”他再握緊了她的小手一會,轉身走向仍在等著他的余丹波他們。

 在居於前部的戰駒上坐定後,玄玉揚手朝天一喝。~

 “出兵!”

 石寅從不曾在戰場上覺得如此孤獨。

 少了以往那一雙總會看著他的眼眸,獨自領兵來到長安以西的羅郡城迎戰辛渡的他,總覺得身後空蕩蕩的。

 他的兩目滑過遠處那座即將淪為戰場的城市,再低首看向自己這雙多年下來總是握著韁繩的手。

 他是誕生在戰場上的,當年,他的娘親隨著同樣也是大將軍的爹駐防在邊境之上,在生產當日,駐防要塞遭破,他被迫出生在戰場上,因駐守塞外的爹娘沒有離開過邊疆,所以他也是在戰場上長大,多年後,滿頭花發的他,並沒有留在鄉下或邊疆小城裡頤養天年,他還是在戰場上。

 最早之前,他是為出生而落足在戰場上,年少時,他是為封侯拜將而拚鬥在戰場上,如今他已年過半百,他還是站在戰場上,只是現在的他,是為保護某人而再次踏上這片陪著他走過大半生的沙場。

 他有他必須保護的人,即使,那人根本就不認為有此必要。

 當宣王殺了太子,浩蕩攻進長安城內,帶兵入宮挾持了聖上後,益州大軍原本就已彌漫著的不安氣氛,頓時緊繃至頂點,行轅中每一位將軍莫不為宣王殺兄之不仁義憤填膺,更為宣王脅聖退位的舉動群情激憤,人聲沸騰的行轅裡,各個將軍莫不出聲進言晉王應速速自大逆不道的宣王手中救出聖上。

 爾岱也理所當然的這麽認為。

 但石寅反對,他反對隻憑著一腔熱血莽撞救聖,更認為在無周全的計劃下,不應貿然與辛渡對壘,他主張應先想出破女媧營之計再言救聖。

 因他言之有理,行轅中無人敢不從他之言,除爾岱外。

 “身為楊國大將軍,竟懼於一名小小的辛渡?”萬萬想不到身為益州大軍的最高戰將,竟會畏戰於辛渡,爾岱揚高了音量問向石寅。

 石寅歎息地搖首,“為避免我方損傷,未摸透敵方底細前,元帥不應輕敵。”

 “本帥就是沒將他給看在眼裡!”想那卒渡,不過也就是打過滅南之戰而闖出了些名堂罷了,他爾岱所涉的沙場會業於辛渡?打下的城池會少於辛渡?

 石寅也深知爾岱從頭到尾都沒把辛渡當一回事,但他更知道的是,辛渡並非爾岱所想的那般。

 他殷殷再勸,“辛渡雖不似閔祿驍勇,但辛渡機敏遠勝閔祿,辛渡所長並非戰技,而是高人一等的兵法戰術。”

 “他有頭腦,本帥就無?”爾岱冷笑一聲,愈聽他勸退的話愈是反感。

 深怕輕敵的爾岱會戰敗在辛渡之手,顧不得爾岱顏面的石寅,索性老實地說出他的看法,“恕老夫直言,元師乃老夫之徒,老夫不認為輕敵的元帥能在此時勝出。

 “石寅!”爾岱忍不住大聲喝向他。

 他依然不改謹慎的初衷,“假若元帥能充分掌握辛渡,元帥自當能擊毀女媧營進京。”

 在爾岱因石寅的話而氣岔地漲紅了臉時,處在行轅中的眾將官,無人敢向這對對峙中的師徒出聲勸上一勸。靜默在一旁的左翼將軍,緊握著拳,冷眼看著爾岱一再將石寅的勸言踩在腳底,這讓他幾乎捺不住那股火上心頭燒的衝動。

 “大將軍若看不起本帥,大將軍可不出戰。”隱忍到極點的爾岱,面目不禁變得猙獰。

 石寅忙著再解釋,“老夫並非有意辱沒元帥,而是要元帥三思後行。”

 “救人如救火,聖上若有半分差池,該當何罪?”爾岱倒過頭來,大聲地將罪責喝問在他的頭頂上。

 “元帥……”

 他別過臉,“大將軍可回益州了。”不想與辛渡一戰,那他就滾回益州養老,下半輩子都躲在那個沒有出息的鬼地方。

 在石寅再次出聲前,爾岱不惜撂下狠話。

 “需要我請出聖旨嗎?”

 看著爾岱那雙不留師徒之情想趕他走的眼眸,石寅的心很痛。

 那是一雙帶著刺,割劃得他遍體鱗傷的眼眸,石寅隻覺得自己像一腳踩進了一陷不起的流沙裡,在那其中,他失去了力氣好再拔足離開,長久下來累積的心痛使得他倦於反抗,他不想再掙扎,也不想再讓爾岱明白什麽。

 “元帥。”過了很久,他低沉地開口。

 “大將軍不必再多說!”不想再多聽一句的爾岱一把揮開手。

 立在石寅身旁,再也忍不下去的左翼將軍,在欲衝上前想出言教訓爾岱之時,被石寅動手將他阻在身後,並示意他噤聲。接著石寅拱著兩手,低垂著膀子向爾岱請示。

 “元帥,老夫自請上陣。”

 爾岱詫異地看向石寅,不明白他的態度怎麽會轉變得這麽快,爾岱不禁在心底有些懷疑,他會突然一改前態反而想主動出征,是想借此教訓一下自己的徒弟,還是別有心機。

 他不太信任地睨著石寅,“大將軍自認有法子對付辛渡?”

 “元帥既執意不緩兵要戰,那麽衝鋒之職,還請元帥交給老夫。”既然改變不了爾岱的決心,石寅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首役就請元帥交由老夫出征,元帥肩負統領指揮重任,不應涉險。”

 行轅中伴隨著石寅打過大江南北的眾位將軍,在石寅自請之後,皆對石寅深具信心,紛紛出聲支持,以柔性的變相手法逼爾岱將此重責交給石寅。

 “好,本帥就依你這一回。”眾言難駁,爾岱雖不想借石寅之手開道,亦不得不在眾人的鼓噪之下如石寅所願。

 “謝元帥。”石寅聲調平板地應著。

 接過兵符後,欲出行轅去點兵的石寅,臨行前,站在行轅門口處回過頭,全神貫注地再看了爾岱一眼,他看得是那樣意味深長,像是從沒這麽仔細看過爾岱這張臉龐一般地來回看了許久,對於他異樣的舉動,爾岱有些疑惑,也被他看得相當不自在,沒多久,石寅狠下心地別開臉,拋開心中最後一絲的難以割舍,帶著左翼將軍不回頭地離開行轅,離開不得不讓他學次教訓的爾岱。

 於是,在不被了解苦心的孤獨下,石寅來到這個難卜生死的戰場上,坐在戰駒上等待掀戰的號角響起。

 早已安排好陷阱,在羅郡城外等著益州大軍來到的辛渡,在得知來軍並非由晉王所率而是大將軍石寅時,有些意外。

 少了隻年輕氣盛的小老虎,卻來了隻老老垂矣的老獅子?

 更讓辛渡意外的是,老謀深算的石寅並不帶來所有的益州大軍,而是僅率其中兩部來探虛實,另兩部則想繞過羅郡城另覓進京之道。幸好他已料到益州大軍可能會有此一招,因此早就將由西往京城的所有要道全都派出重兵堵死,不讓對手有機可趁。

 想來,縱橫沙場多年的石寅,也是楊國武將中數一數二的人物,迎風遠眺敵方的旗幟,辛渡很滿意此次的對手。

 在開戰的號角吹響前,漫天際的黑雲釋放出照亮大地的閃光,低沉震耳的雷聲,像是一聲聲由上天播起的戰鼓。

 這些年來,石守依然像座鬼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