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超級農業霸主》第229章 岌岌可危
山崎苦笑著發現,似乎自己和安天民公司、梁三平之間的競爭他似乎從來就沒有佔到過什麽便宜。當然,合同制定下來之後他似乎也沒有吃什麽虧。

 想到此,山崎不由得苦笑。現在的夏振東等人顯然跟梁三平學了不少手段,談判的點都掐在了灣宏的要點上,偏偏還給你留了利潤。叫你拒絕也不是,同意卻又覺得吃虧。

 “我們雙方首先會在種養殖實驗取得成功後,進行聯合的檢驗。尤其是在藥物治療效果上,我們雙方可以排出專家。甚至可以在日本進行臨床試驗……”

 山崎不斷的記錄著夏振東等人提出來的各項合作,頻頻點頭。說到底,梁三平他們根據中藥古方所研究出來的那些藥品、補品,最終還得通過日本公司出售到日本市場去。

 而他們要出售到歐美地區的話,那麽日本肯定比之梁三平他們自己更有優勢。最簡單的,關於fda的申請日本方面就有很多的經驗。

 這是和梁三平他們完全不同的。而梁三平現在之所以急於要將中藥做起來,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知道,在未來一度被國人所抨擊的中醫中藥,在國外的巨大市場。

 在國內,中醫中藥一直就沒少受到詬病。甚至一度有人斥中醫中藥為所謂的“偽科學”。一些人推波助瀾,似乎不把中藥逼的山窮水盡或公開藥方不罷休。

 這些人中,有人是揣著糊塗裝明白。而更多的,則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原因很簡單,因為至2009年為止中國的臨床總結的秘方已達30多萬個,有記載的就有6萬多個,中成藥已達35大類。43種劑型,中藥秘方已成為新藥開發的重要來源。

 而與此同時,日韓等國正努力地進行著中醫藥的研製和開發,他們以低廉的價格從中國購入原料藥後進行精加工,再以高出國產中藥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價格銷售到世界各地。

 例如,日本生產的“救心丸”。是在我國“六神丸”的基礎上開發的,年銷售額上億美元;韓國的“牛黃清心液”源自我國的“牛黃清心丸”,年產值也近1億美元。

 至2009年為止,被很多國人詬病的中藥卻已經有900多種中藥被國外企業搶先申請了專利。

 韓國人自1992年4月起陸續向韓國、中國、日本和美國等世界多國專利局申請了牛黃清心液、牛黃清心微型膠囊和牛黃清心丸新處方組合物等發明專利,以新劑型、新工藝專利搶佔了同仁堂的國內外市場。而其中僅牛黃清心液這一品種的年產值就達7000萬美元!

 不僅如此,韓國中藥更是在1980年直接將“中藥”改稱為韓藥。與日本相比,韓國國內的中藥品種更少,約為100多種,不過在中藥開發過程中韓國比日本更專。

 最典型的就是韓國特產的高麗參。據統計,在同等級的高麗參出口中,韓國產品比中國貴28倍!這一切,都令梁三平極為痛心疾首而無奈。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藥在2008年出口額出現了13年來首次逆差,也就是說出口少而進口多。我們出口最多的就是低利潤的中藥材,而日本、韓國企業進口我們的中藥材後進行深加工,最後做成高利潤的中成藥再出口。

 可笑的是。作為中藥的原產國它卻飽受質疑和抨擊。以至於中國最終淪落為中藥原材料的提供地,而日韓卻憑借著這些被國人摒棄的中藥微笑著在國外掙取了巨大的利潤。

 而某些媒體則是不斷的抨擊“配方保護”。試圖讓很多受到保護的古方公布自己的藥方。而這些藥方一旦如他們所願的公布了,得到的僅僅是讓日韓佔了便宜。

 我們的出口能力不如人家,獲取銷售資格的經驗不如人家。最終造成的後果,便是我們的專利在國外被這些個日韓企業搶注,然後美滋滋的拿著我們祖宗留下的資本掙大錢。

 這些人,或許在揣著糊塗裝明白。但也許……更多的人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甚至不乏有人是收下了某些好處。才站出來鼓動、挑撥這類事情的發生。

 “我們的中醫中藥,必須要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不僅是日本、韓國,更多的是歐洲、美國,在那裡我們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

 卻見梁三平笑著對周捷等人道:“中醫的理論中,有著‘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的說法,這也充分的說明了我們對於平時健康調理的重視……”

 “而我們現在專攻的,便是這個方面。我們需要做出一定的‘膳食補充劑’,按照我們的說法也就是食療補充品……”

 如果直接試圖讓中藥進入美國,這無疑是極為困難的。最簡單的資金問題,就能夠讓梁三平頭疼欲裂。在美國注冊成功一種新藥,要通過新藥臨床研究申請、一期臨床實驗、二期臨床實驗、三期臨床實驗、新藥注冊申請多個階段。

 上述這五項需要平均花費不少於8年時間、上億美元,如果要算上中途失敗的,平均一個新藥的上市前費用可能達到8億美元!

 八億美元啊,梁三平除非把國庫給搶了否則上哪兒弄那麽多錢去?!而作為膳食補充劑先去試水,這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容易的方式。

 事實上,這也是梁三平在考慮了很久之後做出的決定。現在的安天民還太窮了,梁三平想要做點兒什麽都很困難。而中藥直接試圖進入美國市場的話,那麽肯定會引起包括日韓在內的中藥企業們的抵製和為難。甚至美國本土的藥業都會過來找麻煩。

 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過,曾經的血脂康膠囊在強勁的宣傳攻勢下,進入了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全美35000家超市。

 主流銷售渠道加上比西藥便宜幾百美元的價格,使每噸售價數萬美元的特製紅曲出口貿易額連年增長,1999年全年賣出了上百噸。

 正當美國人沉浸在可以花很少的錢卻獲得和西藥一樣的滿意療效時,個別西藥廠商開始向fda打起了“小報告”,表示不是保健品,而是藥品。

 於是,fda與這家美國健康品公司鬧上法庭,雖然一審、二審公司都贏了,但2001年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最終停止了在美國的銷售。

 而在目前的美國對於植物藥沒有清晰的界定,所以對於全是植物成分的中藥後世倒是很多以“膳食補充劑”的名義進行銷售。

 中藥都按食品補充劑銷售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你的銷售額影響到了西藥,那麽後果便是……如的大賣一般,讓西藥廠商在自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下被告上去。

 梁三平可不想去觸這個眉頭,但中醫中“上醫治未病”的概念倒是可以在這個時候發揮一下。以營養、膳食補充為由,進入美國市場這倒是可以的。

 而且這也不影響日韓等國在歐美等地的原本利益。等到時機足夠,摸清楚了美國fda的門路以後,梁三平才會發動將中藥推入美國市場的行動。

 “咱們現在需要的,是一塊敲門磚。這塊敲門磚使好了,那麽咱們就能夠順利的打開歐美市場。甚至擴大咱們國家在歐美的影響力、弘揚傳統醫學。”

 梁三平肅然的看著周捷等人,道:“1980年,韓國人竟然把由我們傳過去的傳統中醫中藥改稱為‘韓藥’!這件事情,讓我覺得無比的痛心疾首……”

 “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寶貝啊,可到了咱們這裡就成了別人的了。如果我們再不奮起直追,再不保護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寶貝。或許沒多少年後,世界上的人們都只知道‘韓醫’、‘韓藥’,而再也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原本叫做‘中藥’了……”

 梁三平的一番話,叫周捷等人不由得怒發衝冠。此時國內還是和外界有著一定的隔絕,他們不太知道外面的情況,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中藥在韓國已經被叫做“韓藥”了。

 “這幫死高麗棒子!太不要臉了!太不要臉了!!”周捷猛然站起來憤怒的咆哮著, 其他的幾位中醫藥研究人員臉色也無比難看。

 他們中有好幾位都是祖上一代代傳下的本事方子,如果真叫韓國人做成了。那麽說句難聽的話,他們死了都沒臉見祖宗了。

 “三平!你放心,這件事兒我們絕對盡心盡力!不能叫那幫棒子佔了咱們的便宜!”卻見周捷惡狠狠的道:“說到中醫中藥,咱們是他們的老祖宗!日本人的那點兒本事,也就是從《傷寒論》裡面發展一下,咱們手上的方子可比他們強多了!”

 梁三平肅然的點了點頭,他專門跟周捷他們召開這次會議。就是為了告訴他們現在中醫藥的現狀,如果再不進行保護開發。那麽等待中醫藥的,很可能就是逐漸的消亡……

 而最終,作為中醫藥發源地的中國。卻只能是慘然的成為別人中藥來源的提供地……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