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新明王朝》第四十四章白蓮之教
一夜無語。但這一夜,並非風平浪靜。

 第二天一早,李宣便接到了朱瞻基派人送來的信兒:他與朱瞻靈在路上拿下的刺客香草在移交錦衣衛後,突然在昨晚深夜鴻飛夭夭,從錦衣衛大獄神秘失蹤。

 錦衣衛,即新明的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皇帝的侍衛機構。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掌管刑獄,被皇帝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且不經司法部門。

 錦衣衛的大獄,在燕京來說,比刑部大獄還要戒備森嚴,陰森恐怖。從特務組織錦衣衛的眼皮底下,刺殺太子的欽犯突然不翼而飛,錦衣衛都指揮使王越異常震怒,一面全城戒嚴搜捕,一面嚴刑拷打當日值差之獄卒。

 一個大活人,就生生在錦衣衛的大獄裡失蹤了。一絲線索都找不到,唯有在關押香草的牢房裡,發現了一枚白色的印記:是一朵盛開而妖豔的白蓮花!

 看來,是白蓮教所為。白蓮教是北宋至近代流傳的民間宗教。淵源於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念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北宋時淨土念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主持者既有僧侶,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紹興年間,吳郡昆山僧人茅子元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稱白蓮道人。因為他們“在家出家”,不剃發,不穿僧衣,又被稱為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到後來,實際上白蓮教已經成為一種民間勢力組織,一旦為邪惡勢力所控制,便成為危害社會的邪教。故而,新明自開國以來,嚴禁白蓮教。

 但常言道,信仰是壓製不住的,盡管朝廷百般鎮壓,白蓮教還是在民間秘密傳播著。

 香草被白蓮教救走,那麽是不是意味著香草背後的勢力組織與白蓮教有關?也就是說,主使行刺朱瞻基的人與白蓮教脫不了乾系。正是考慮到此,朱瞻基才在一大早派人召李宣進東宮見他。

 天,湛藍湛藍的,沒有一絲風。在初升紅日的輻照下,氣溫比起昨日來明顯有些升高。李宣換上了嶄新的淡藍色的官袍,裝束整齊,騎馬向紫禁城而去。

 有了德宗皇帝的金牌,李宣在整個紫禁城中可謂是來去自如暢通無阻。把守宮門的禦林軍驗過金牌,剛要放行,突聽後面傳來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那是東宮金牌侍讀李學士嗎?”

 李宣回頭一看,宮門前,一頂敞篷的豪華大轎子上,仰天坐著一個胖碩的宦官,身後跟隨著十多名侍衛,看上去排場極大。

 李宣還在思量間,旁邊的禦林軍們居然都跪倒在地了,“小的見過王公公!”

 轎子來到跟前,胖碩的宦官理都不理跪在地上的禦林軍們,眯縫著小眼,擠出一絲生硬的笑容,隨意彈了彈手指,“咱家大內總管,司禮監提督王振,李學士這是要進宮去嗎?”

 李宣心頭巨震。這司禮監可是新明內廷特設的特權機構,居內務府12監之首,24衙門之一,有代替皇帝披紅的特權,獲得皇帝寵信,權力甚大。在他的印象中,歷史上的大明王朝也有一個臭名昭著權勢衝天的大太監王振,但此王振想來並非彼王振吧?

 他還不知,眼前這個王振,比起歷史上大明王朝的王振來,權勢更大,氣焰更囂張。德宗皇帝非常倚重他,稱之為先生,而公卿大臣則稱其為“翁父”,爭相攀附。

 李宣躬身下去,“李宣見過王公公!”他初進宮廷,犯不上得罪這樣一個掌權大太監,雖然從本心裡他對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怪物甚是反感,但表面上還不得不失了禮數。

 王振怪笑道,“李學士免禮,咱家可是聽說了,昨晚李學士一鳴驚人,得了皇上的賞識,甚至還被賜予了金牌,這種恩寵,可是比天高比海深哪!咱家入宮侍候皇上20年,也沒落上一塊金牌。”

 李宣淡淡一笑,“皇上恩典,李宣時刻銘記在心!”

 王振在轎子上半躺著,揮了揮手,“既然巧遇,咱家就請學士到咱家那裡去,拜求一幅字吧。”

 李宣眉頭微微一皺,推辭道,“公公,可否改日?今日太子殿下急令李宣進宮,想必是有事相商。”

 王振嘴角一曬,陰陽怪氣地說,“這新明朝廷,有皇上掌著舵呢,太子嘛,能有什麽要緊事?走吧,跟咱家去,讓咱家也見識見識李學士的絕妙書法——你不要擔心,一會咱家派人去東宮,跟太子說一聲就是了。你放心,太子殿下還是會給咱家這個面子的。”

 李宣心頭一跳,氣焰好囂張的太監!居然連朱瞻基都不放在眼裡。也正是因此,他心裡暗生警惕。

 李宣無奈,隻得跟隨王振的轎子,慢騰騰地進了宮,去了王振的住處。說句實在話,這王振不僅在宮外有豪宅,就是這宮內的住所,也是非常奢華,比一些嬪妃的寢宮還要鋪張,由此可見他的權勢。

 客廳中,一杯一盞,一桌一椅,都精美之極,華貴之極,甚至就連鋪在地上的紅地毯,都是波斯進貢來的珍品,整個新明皇宮中,也就是他這裡、德宗皇帝的書房以及坤寧宮張皇后的寢宮裡才有。

 李宣面對宣紙,強壓住對王振的厭惡之情,提筆用行草寫了一首唐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王振是個矮胖子,行動起來不太靈活,但他看到李宣寫下的字幅,卻忍不住竄了過來,他從德宗皇帝當太子時就跟隨至今已有20年,受德宗皇帝的熏陶,也對這詩書字畫之類頗有眼光,第一眼看去,他就明白這宮內所傳,絕非虛言。

 前年,他軟硬兼施,要挾新明第一書法名家林壑如寫了一幅字,可與李宣這幅字比起來,竟然也有些遜色。

 “好,妙啊!李學士,咱家今兒個可真是開了眼界了。”王振取過字幅,端詳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正在這時,一個清脆的女聲傳來進來,“耀祖!耀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