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新明王朝》第七十二章閃電入體
看過龍淵的讀者都知道,九天是一個媒體從業者。四川汶川大地震突發,九天奉命已於今天下午趕到了成都,晚上還要乘坐部隊的卡車趕往都江堰去采訪。事出突然,沒有準備,很少一點存稿都在九天的筆記本上。我甚至來不及拜托編輯代我更新。特殊情況,今天更新一章,明天我會把稿子傳回去,讓老婆替我更,更新時間可能就不確定了,但不會斷更。致歉!讓我們一起為災區人民祝福!為地震死難者默哀!

 &&&&&&&&&&&&以下是正文

 朱瞻靈這才放下心來。要知道,這廷杖之刑雖然殘酷無比,但也要看怎麽執行。只要錦衣衛手下留情,這100廷杖對李宣構不成多大的傷害,最多傷點皮肉罷了——看上去氣勢洶洶,其實全是繡花枕頭。

 有了皇后的人和長平公主在一旁“監督”,執行廷杖的錦衣衛豈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奧秘”,自然是心領神會地放起了水。當然,這樣的經歷,他們也不是頭一次了,只要受刑人肯出錢,一般會得到“優待”。

 高高抬起,輕輕落下,跟撓癢癢一般,李宣沒有吃到什麽痛苦。

 廷杖結束了。眾錦衣衛一一離去。

 李宣站起身來,深深地望著朱瞻靈,心頭那一絲感動越來越濃,越來越重。

 激動之下,他忘記了這是在新明皇宮,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些宮女太監,他探手將朱瞻靈擁入懷抱,憐惜地俯身吻向朱瞻靈脖頸上那一道淺淺的淡紅血痕。

 朱瞻靈也忘情地緊緊擁住李宣。

 宮女太監們目瞪口呆地紛紛別過頭去,看也不敢看一下。

 天色昏暗下來了。李宣與朱瞻靈就這樣緊緊地擁抱著。

 突然,一道閃電閃現在遙遠的天際,隆隆的雷聲炸響,但卻沒有雨點落下來,也沒有風。

 雷聲越來越響,閃電越來越耀眼。

 李宣輕輕推開朱瞻靈,低低道,“靈兒,要下雨了,我先回去,明天再進宮看你。”這是他第一次用“靈兒”叫朱瞻靈,經過了今天,他已經徹底勸身心地接受了朱瞻靈。

 朱瞻靈微微有些羞澀地點點頭,李宣彎腰撿起朱瞻靈扔下的那把匕首,“靈兒,這把匕首,我帶回去留個紀念。我永遠也忘不了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走了!”

 朱瞻靈在宮女太監的簇擁下,癡癡地望著李宣慢慢離去的背影,甜蜜感和幸福感交織在一起,縈繞在心頭。

 閃電和雷聲仍然在交替著炸響。

 刷!劈啪!隆!

 一聲巨響過後,一道強烈而耀眼的閃電,像一條火蛇一樣,由那遙遠的天際晃動著激射下來。目標,居然是那落寞前行的李宣之身!

 一陣耀眼的強光閃過。朱瞻靈和在場眾宮女太監全部覺得眼前一黑,不自覺地立即閉上了眼睛。

 如果她們還能睜開眼睛看,必然會被眼前這一幕詭異的場景而震撼著:刺眼閃爍著的閃電光芒從李宣的頭部上空衝下,一部分衝入李宣的腦際,一部分將他的**四肢全部包裹起來。

 灼傷的劇烈疼痛,莫名的震顫!李宣的頭部以飛速的頻率晃動著,身子戰栗著,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仿佛在被一一切割和重新排列組合,他能清晰地感覺到,一股子瘋狂而龐大的閃電力量,正在他的腦際和體內肆虐著,衝擊著。

 遭雷擊了。這種感覺,與穿越來之前的那一次雷擊何其相似。

 上天要將我穿越回去嗎?我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嗎?李宣一陣沒來由的興奮。

 但緊接著,他又感到了巨大的失落和悲傷,在前世,他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但在這裡,卻有他的兩個紅粉知己,她們的情深意重,自己能舍棄掉嗎?

 不,不能!不,我不走!

 李宣怒吼著,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一陣暈眩,他晃悠著身子,身上的電光逐漸淡化,他筆挺著身子向後倒去。在後腦杓落地並發出砰的一聲之前,他的眼睛余光拚命地投向了不遠處緊閉雙眼神色驚駭的朱瞻靈身上。

 &&&&&&&&&&&&&&&&&&&&

 漠北的蒙古瓦剌部在德宗皇帝即位後迅速崛起,統一了蒙古各部,佔據了蒙古高原乃至塞外漠北一帶的大量土地。屢屢侵犯新明疆域,新明與蒙古瓦剌的戰爭一直就沒有間斷過,不過,都是那種局部和小型的拉鋸戰。

 但這一次不一樣了。一個月前,蒙古瓦剌太師淮王也先聚集各部兵馬,號稱20萬,向新明王朝發動了猛烈進攻。

 瓦剌軍的突然入侵,讓新明的軍隊亂了陣腳。大同守軍抵抗失利,蒙古瓦剌大軍長驅直入,塞外一線的諸多城池和城堡陷落,直逼燕京。

 邊防線形同虛設,燕京危在旦夕,中原危在旦夕。

 這是大學士楊士奇敲響震天鼓的重要因素。他接到緊急送達的邊報,立即感到了失態的緊急和重大,不敢怠慢,立即取下了被塵封了多年的震天鼓槌,拚勁全身力氣,擂了起來。

 德宗和滿朝文武在武英殿中舉行了臨時朝會,聽完楊士奇傳達的這個消息之後,眾人包括德宗在內都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之中。

 自開國以來,蒙古人對新明的入侵和威脅就一直沒有斷過。但相對於新明的強大,蒙古人即便是有入侵中原的野心,也沒有那個實力。數十年來,不過是在邊關一線擄掠騷擾而已。

 可這一次,他們居然聚集了20萬大軍,公開進攻中原!

 德宗沉重的聲音在殿中回蕩著,“蒙古瓦剌入侵,眾位愛卿有何退敵良策?”

 楊士奇出班道,“皇上,臣以為,朝廷應立即從各地調集兵馬,選派一員良將為帥,迅速趕往邊塞迎敵,將蒙古軍逐出我新明疆土!”

 英國公張輔也出班,躬身禮道,“皇上,臣願意帶兵前往與蒙古瓦剌人決一死戰,誓死捍衛我天朝之威!”

 德宗身後的大內總管、司禮監提督王振,一向與楊士奇和張輔不合,此時忍不住出言諷刺道,“英國公多年不曾上過疆場,如今心寬體胖,還能上得戰馬否?皇上,依奴才看,英國公不宜帶兵。”

 張輔大怒,喝道,“王振,你修要小看了本公。本公雖然人在燕京,但一時一刻也沒忘了兵馬武藝。想當年……”

 王振嘴角一曬,“好漢不提當年勇。英國公,抗擊敵寇不是你意氣用事的遊戲。皇上,蒙古人一向彪悍,朝廷必須選派一員能征善戰的良將帶兵才是。”

 德宗心煩意亂地點點頭,“王振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張愛卿,你也上了年紀了,朕看,還是另派他人吧。”

 張輔氣得面紅耳赤,還要爭辯幾句,被身後的楊士奇悄悄拉了拉衣襟,隻得憤憤地退到了一旁。

 “王振,依你看,該派誰為將呢?”德宗回過頭來問道。

 “回皇上,奴才以為,兵部侍郎馮慶兵法韜略嫻熟,適合為將。而且,奴才還以為,此次蒙古人大舉進攻我天朝,皇上應當禦駕親征,鼓舞我軍士氣,一舉將敵寇逐回漠北老巢。”王振小心翼翼地道。

 馮慶是他的心腹,他自然會舉薦他。

 “皇上,萬萬不可!天子乃是萬乘之尊,豈能駕臨險地?”楊士奇等文武大臣皆大驚,跪倒呼道。

 德宗其實早就有禦駕親征的打算。自即位以來,新明軍隊與蒙古人的交戰也不是頭一回了,多年以前,他還親自掛帥北征過一次,大敗蒙古人。之所以不惜以身犯險,原因有二:一是蒙古人的入侵和頻頻騷擾徹底激怒了他;二是,他要趁著自己體力和精力還充沛的時候,一舉削弱蒙古這個強大外敵的力量,為文弱仁厚的朱瞻基登基消弭隱患。

 而王振也正是揣摩到他的心意,才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

 “好了,不要爭議了。傳朕的旨意,調集全國兵馬30萬,由兵部侍郎馮慶統率。而保家衛國,捍衛疆土,朕也不能旁觀,朕決心已定,再次禦駕親征。”德宗站起身來,朗聲道,“這一回,朕要狠狠打擊一下蒙古人的囂張氣焰。膽敢犯我天朝者,無論是誰,朕都將必誅之!”

 楊士奇等人面面相覷,隻得俯身再次拜去,“皇上聖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