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踏秦川》第6章 暗箭行動 高潮篇
匈奴人有個習慣,每年的五月十五,月盛壯之日,所有人都會回到他們的發源地‘蘢城’,祭其祖先、拜其天地、敬其鬼神。所以,五月大會‘蘢城’對於匈奴人來說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盛大的節日。

 從五月十一日晚到五月十二日凌晨,右賢王治下,分散在各自領地的二十四部長官帶領下屬紛紛來‘高闕’城外,分批進王府對右賢王請安問好。完畢,一臉喜氣的出了王府大門駐扎在高闕城外,等天明後右賢王出高闕城,率領大家浩浩蕩蕩的向‘蘢城’出發。

 至天明,高闕城內的匈奴人除了護衛王府安全的千余名控弦之士外,其他的都已出了城。以往的這一天,在高闕做生意的各國人也會早早的護送東西返回自己家園,隻是這一次聽說右賢王的女兒將會出嫁匈奴大單於,於是商人們就延遲了回國的時間,一早便守在右賢王出城的道路旁,想一睹號稱匈奴第一美女須卜緹曼的風姿。

 一千名控弦之士騎著戰馬在‘奇味齋’前的道路上分兩排排開,把圍觀的人群擠在戰馬之後,騰出一條可通過一輛馬車的通路。王府門前一字排開十來輛馬車,其中有一輛十分的奢華,車廂用白紗素裹,四處鑲有金玉珠寶,陽光下金碧輝煌一看便知是須卜緹曼的香車。

 天大亮,王府大門洞開,先是出來一群穿著暴露的美姬,三三兩兩進入其他的馬車。過了一會,須卜尤提與右谷蠡王陪著須卜緹曼走了出來。一身白裘的須卜緹曼宛若落入凡間的仙女,引來圍觀商人的一陣驚呼,大歎不須此行。

 四匹駿馬拉的香車已駛到王府門前階梯下,一名健碩的親兵拉著一匹高頭大馬也站在大門前側。只等右賢王上馬,須卜緹曼上車,大軍就出‘高闕城’向‘蘢城’進發。

 黑漢站在一輛馬車之側,離右賢王大約二十來步的距離,摸了摸懷裡被腰帶緊縛的百斤鐵錐,暗問身旁的一名‘奇味齋’酒保道:“為什麽還沒有信號?”

 “莫急?主上自有安排?”酒保一邊答著,一邊也焦急的向‘奇味齋’的方向看去。

 使劍的死士袖手而立,計算著從他這裡殺到須卜尤提面前得斬殺多少騎兵。他站的地方距須卜尤提之間有十名匈奴騎兵,加上對面的騎兵一共二十名,難度很大。使劍的死士沒有把握突破這二十名騎兵的防線,對著身邊的隨從耳語一番,迎著人群向王府的大門*去。人太多,根本擠不過來,使劍的死士轉而退出人群,從後邊繞到王府門前。那裡的人更多,簡直水泄不通,絲毫無法擠進去,隻好折而返回,找了個人少的地方擠了進去。這一次他離王府的大門更遠了,中間竟隔了十五名騎兵。

 ‘奇味齋’角樓上,一個酒保透過窗戶指著右賢王道:“那個便是右賢王須卜尤提!”

 目標很顯眼,李信點了點頭道:“你下去給我守著樓梯,不許任何人上來。”

 ‘奇味齋’掌櫃身上掛著一個腰鼓,哈哈而笑,打‘奇味齋’門口擠到通道上。一個騎兵手持彎刀立於他的面前,擋住去路。他用匈奴語裝瘋賣傻道:“按我大秦規矩,大王出行得鼓聲壯色,你快讓開,我要去給大王壯行!”

 顯然,那個騎兵對他的說法並不讚同,拿著彎刀一步不讓。老頭如六歲小童一般躺在地上又哭又鬧,撒起無賴,引來無數人的喧笑,也吸引了右賢王的注意。右賢王派一名千長前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千長趕來,從老頭斷斷續續的哭訴中明白了大概,回到右賢王處如實稟告。右賢王哈哈一樂,道:“既如此,就讓他上前奏鼓,以壯聲色。

 逐壺提離‘奇味齋’大約有百步之遙,不經意的一抬頭,看到‘奇味齋’角樓的窗戶上似乎閃過一道秦國三梭箭簇所特有的光芒。此時,太陽正好位於角樓的上空,陽光刺眼看得不是十分確切。他下了戰馬,手握彎刀向‘奇味齋’而來。

 守在樓梯口的酒保見逐壺提進來,緊張的袖手握住所藏匕首。逐壺提雙手比劃了一個碗的形狀,用半生不熟的秦語,結結巴巴道:“酒……酒……我要喝酒!”

 酒保放松了下來,拿著一個黑陶大碗去櫃上打酒。趁此機會,逐壺提慢慢抽出彎刀,不待酒保轉身,一手捂著酒保的嘴,一手持彎刀劃破酒保的喉嚨。

 ‘奇味齋’掌櫃走在大道上,咧著嘴傻傻的笑著,打量著兩邊站著的人。使劍的死士、黑漢以及‘奇味齋’裡其他的人員位置都不是很好。他回頭朝‘奇味齋’的角樓看了一眼,陽光下看不到李信,在心中暗道:“看來隻能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李信把弩端平,用望山瞄準須仆尤提,直等老頭走到右賢王面前,敲響身上的腰鼓。他把右手食指伸進嘴中啜了一口,探出窗外感覺一下當時的風速。根據經驗,將‘弩把’往下壓了壓,讓望山抬起正對準右賢王的右耳下方。這樣箭射出去後會順著拋物線正中須卜尤提的心髒。

 “托大王的福,小老兒在‘高闕’這三年的買賣做的還不錯。對於大天的恩情,小老兒無以為報,想在大王臨行之前,擊鼓一番。不知可否?”

 老頭就像一個頑童,在右賢王面前手舞足蹈,不時扮出一張可笑的鬼臉。右賢王被老頭的古靈精怪逗的哈哈大笑,道:“哦,我認得你,你是‘奇味齋’的掌櫃,不知擊的是何鼓?”

 “按我們秦國的規矩,出嫁女兒當擊喜慶之鼓,鼓聲中百鳥吟唱,百獸齊賀全是喜慶之音。帶軍出行當擊威武之鼓,鼓聲中金戈鐵馬、勇士怒吼全是殺伐之聲。不知大王想聽哪種鼓?”

 “我們匈奴勇士,自是威武之士,當然要聽殺伐之聲!請奏一曲,讓我們的勇士一聽秦國的鼓聲!”

 “是,小老兒這就給大王奏殺伐之聲!”老頭舉起兩隻細長的鼓槌,回頭朝大秦的方向望了一眼,雙手一揮砸向鼓面。“

 李信將食指置於弩機之上,看著老頭即將砸下的鼓槌。突然,身後飄來一股刺鼻的膻味,這種味道他曾聞過,在哪裡聞過一時間想不起來。他曉得背後站著一個悄無聲息隨時準備要他性命的人,一滴冷汗順著鼻梁滾了下來,懸在鼻尖久久不落。

 鼓聲響了起來,李信置在弩機上的手卻沒扣下去,屏住呼吸靜靜的感受著身後的殺氣。四周寂靜極了,樓下突起的殺伐之聲與鏗鏘有力的鼓點都像是在極遠的地方傳來的天外之音,虛幻的沒有一點真實感。在身後殺氣的威脅之下,他托著勁弩的左手不由的增加幾分力道,

 逐壺提揮動彎刀向李信脖頸斬下時,衣服摩擦所產生的細微響動,對於李信來說無疑於耳畔驚雷。他托起勁弩,一個‘後拱橋’,身腰向後倒去,看到逐壺提面貌的同時扣下了弩機。

 箭發出劃破空氣的嘯叫,順著逐壺緹虛張的嘴鑽了進去。彎刀離李信仰起的臉不足一尺的距離,逐壺提努力的把手往下壓著,想把刀斬在驚色未退正對他微微一笑的臉上。可惜一切都遲了,箭上傳來的巨大推力扯著他向後而去,他被釘在角樓的壁牆上,張著的嘴中留著一尾羽翼。

 ‘鈧鋃’一聲,彎弓掉在了地上,脖子間有種濕濕的感覺。逐壺提抬頭往腦後摸去,一指粗的箭杆從他後腦穿出,箭杆的大部分都鑽進了角樓的木板牆上!

 ‘咚……’第一聲鼓點響起,街道上大亂。閑看的商人們驚呼著四散逃去,騎兵調轉馬頭四處尋找騷亂的源頭。

 黑漢撥開擋在身前的兩匹戰馬,肩膀向前一抗,撞倒那輛馬車。他踏過馬車,來到道路中央,扯裂衣服拔出腰際的鐵錐。

 一匹戰馬衝到跟前,黑漢舉錐砸向馬頭,馬頭骨頓裂,一個猛栽倒斃於地上。馬上的匈奴騎兵就勢一滾,從地上爬起,舉起手中彎刀向黑漢後背砍去。黑漢朝右賢王急奔而去,根本沒有察覺後邊的危險,背上中了一刀,黝黑的皮膚劃出一條尺長的口子。傷口皮肉向外翻,可以看到皮肉下的一道雪白。很快血便把雪白染紅,順著傷口向外湧去。

 黑漢伸手朝後背摸了一把,手上沾滿了自己的鮮血。他勃然大怒,怒吼一聲,回身對著那個匈奴兵就是一錐。匈奴兵持刀迎上一擋,彎刀立斷,鐵錐余速不減,像砸西瓜一樣把他的腦袋砸碎,花白的腦漿淌了一地。

 黑漢向目標走去,一步接著一步,步步沉穩。又一個騎兵擋在面前,挽弓就是一箭,正中他的胸膛。匈奴的箭是那種雙翼箭,箭簇後有兩個倒勾,隻要射中敵人很難取出。不過這種箭穿透力不強,加上黑漢身壯肉多,隻是對黑漢造成輕傷。

 黑漢手握箭杆,獸叫一聲,把箭從身上拔出。不顧傷處被倒拉出來的翻肉,把箭摔在地上,臉色猙獰舉起鐵錐就像這個匈奴兵跑去。此時,匈奴兵又將一箭引於弦上,挽弓正要射出,馬兒被黑漢的殺氣驚得連連後退,後腿一軟,坐於地上。匈弩兵松弦射箭,正值跨下之馬腿軟坐地,那支箭衝天飛去,也不知射於何處。

 後邊已有五六騎駛了過來,距黑漢十步之遠,驚歎於黑漢的神勇紛紛駐馬不前,挽起弓朝黑漢後背射去。黑漢一錐把坐臥於地上的駿馬打翻,舉錐就向被死馬壓住一條腿的騎兵砸去。騎兵臉現驚慌之色,一手持弓,一手摸箭,由於慌亂竟摸不到箭在何處。

 黑漢砸死騎兵,後背一緊,伸手摸去,摸到一個箭柄。想往外拔,胳膊別在頸旁使不上勁。他轉過身來,大叫一聲,那五六位騎兵坐下的馬兒嚇的連連後退。五六個匈奴騎兵把雙腿緊緊夾住馬背保持身體平衡,又是幾支箭羽擊中黑漢前胸。

 黑漢拔下胸前一支羽箭,見那五六個騎兵又引箭欲射,顧不上再拔,長嘯一聲就衝了過去。戰馬如遇見下山猛虎,不顧主人的控制往後節節退卻。

 黑漢向前奔了兩步,更多的騎兵已圍了過來,一時間箭矢如蝗蟲從四面八方飛來。黑漢眼見不敵,對準一個騎兵拋去鐵錐,鐵錐在X土路上砸出一個坑,蹦跳起碰到一匹馬的前右腿膝處,馬腿立折倒在地上,把一名騎兵壓在身下。

 黑漢渾身上下插滿箭矢,瞪著渾圓雙眼俯首倒地而斃,將地上的灰士擊起老高。刺在前胸的箭簇被地一擋,穿透他的身體從後背鑽出帶起一陣血霧。血與灰塵融為一體,迷漫在黑漢屍體的四周。

 在鼓聲響起的同一時刻,‘奇味齋’的雜役紛紛抽出袖中兵器,喊著‘殺’向面前的騎兵衝去。他們的人數大約有二十多人,比起上千名的匈奴騎兵來說人數太少了,無異於以卵擊石。隻是殺死幾個匈奴騎兵,便被匈奴兵士引弓射殺。

 使劍的高手還在尋找更有利的位置,鼓聲突然之間就響了起來。他抽出袖中三尺劍,順勢把一匹馬的腹部刺破,鑽入另一匹馬腹下。馬腸從膛下肚內流出,馬受痛上竄下跳不止,引得周圍匈奴騎兵一陣騷動。借著這股亂勢,使劍高手從一匹馬的腹下鑽進另一匹馬的腹下,瞬間已潛到離右賢王十步遠的地方。

 右蠡王指著馬腹大喊:“馬下有人,馬下有人!”幾個騎兵聽到喊叫,縱馬上前把使劍的高手圍了起來。馬大人高,使劍高手的劍卻短,根本無法殺害馬上的騎兵。鬥了兩個回合,斬殺了兩匹馬,一個騎兵手拿彎刀,縱馬急過,正中他使劍的右手。

 手傷無力,劍掉於地上,使劍的高手卻坦然起來,抄手而立面含微笑。一把彎刀斬在他的脖間,噴出的血染紅了陽光。使劍高手從斷脖出發出兩聲‘咕咕’的怪笑,倒撲於地。一把彎刀斬在他的背上,他無意識的動了兩下。更多的彎刀斬在他的背上,他的腿又顫了兩顫。最終,他被無數的彎刀斬成一團肉醬,再也無法動彈。

 “殺光所有人!關上城門,殺光這裡的所有人!”右賢王狂怒,手指顫動指著那些正四處逃散的商人。“原來秦國真的派人來刺殺我,逐壺提呢?”他掃目四射,尋找提醒自己有人要刺殺他的百長。

 黑漢中箭而亡,使劍高手被斬成肉醬,‘奇味齋’全部人馬被誅,這些都被敲鼓的老頭看在眼裡。他的鼓聲依然鏗鏘,鼓點依然有力,身體的動作、臉上的鬼怪依然搞笑,隻是布滿皺紋的眼角卻滾下兩行清淚。

 “為什麽神射手還不發箭,難道沒聽到我的鼓聲?”老頭在心中暗道一聲,張口發出蒼涼的歌聲:“之內、莫非皇士、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大海、北有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服、功蓋天下、澤及牛馬、莫不受得、各安其字、世世永昌……”

 一個騎兵手持彎刀,從背後把老頭斬倒。老頭爬在地上,眼睛看著角樓窗口,喃喃道:“世……世……世世……世世永昌,殺……”

 李信一箭射殺逐壺提,把箭從逐壺提嘴中拔出用腳蹬上弩弦返回窗口時,老頭已經死去,‘高闕’城中正在進行血腥的屠殺。右賢王被十來個騎兵擋在馬後,再想用弩射殺已是不能。他扔下弩機,把自己的發髻解散,依照匈奴人的樣子給自己編了兩條小辨。

 接著,他把自己的衣服除下,穿上逐壺提的衣服。忍住心中的惡心,用手在逐壺提後頸抹了兩把血在自己臉上塗抹一番。

 逃跑死路一條,莫說匈奴人已關了城門,就算逃回大秦估計以失敗的任務也難逃一死。他準備拚一把,把自己的衣物給逐壺提穿上,閉眼將逐壺提的頭顱斬下,扛著無頭屍下了角樓。

 千余騎兵都在追殺商人,‘高闕城’無疑是人間地獄。李信努力的不去看周圍環境,忍受撲鼻而來的血腥,直奔王府門前而去。匈奴騎兵從他的身旁呼嘯而過,並沒人懷疑他這個匈奴人是假的。

 “秦人真是膽大妄為,竟敢刺殺於我。好老弟,我派一千騎兵護送你與我兒前去‘蘢城’。單於若是問起,你把此間實情明告,就說我去討伐秦人去了。”右賢王皺眉冷對眼前的屠殺,輕輕道。

 “正該如此,不然秦人還以為我們匈奴人好欺負呢!大王放心,我一定會讓單於派來援兵,估計你我再見面時便是在秦人的鹹陽宮了。”右谷蠡王呵呵而笑,一臉的奉承。

 兩個人愉快的說著,誰也沒注意到李信已近他們的身前。或許兩人注意到了,隻是以為這個滿臉血的匈奴兵是前來領賞的。

 李信拋下無頭屍,右手往下一垂短劍已握在手中,向前一刺正中右賢王的胸口。

 突起的變故讓右谷蠡王一時沒反應過來呆在當場,當李信手持短劍割下目瞪口呆已經閉氣的右賢王頭顱別在腰際時,他才反應過來,驚喝兩聲:“刺客,抓刺客!”

 李信不知他嘰哩呱啦的叫著什麽,眼見幾個騎兵手持短弓駛了過來,伸手就要抓右谷蠡王為箭牌。右谷蠡王連連後退,一不留神絆住門檻咕碌碌滾進王府院內。李信順手一抓,攬住旁邊須卜緹曼的脖子,用劍抵住後腰,張口叫道:“別過來,不然我就殺了她。”

 須卜緹曼是右賢王的女兒,圍上來的騎兵都不敢松開拉弦的手,兩邊僵持起來。右谷蠡王從地上爬起,面露狠色,道:“放箭,給我殺了這個刺客!”

 騎兵聽令,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眼見此處最高長官右賢王已死,右谷蠡王已是最高的長官,不能不聽他的令,於是把弓瞄準。

 馬上,右谷蠡王想起頭曼單於將在‘蘢城’大會迎娶須卜緹曼,若是在此射殺了須卜緹曼到時無法交待,又擺手喊道:“收箭,收箭!誰也不許發箭!”

 騎兵越圍越多,誰也不敢放箭。

 “看來這個女子是個重要人物,隻要她在我手中暫時就沒什麽危險,可是如何才能在大軍重圍之中逃走呢?”李信心中想著,掃眼一看,看到全身透黑的高頭大馬正低頭舐著右賢王的衣角。雖然他不懂得馬,騎馬也是在來‘高闕’的路上學會的, 但這匹馬給他的第一感覺就是――這絕對是一匹好馬!

 這匹馬,頭細頸高、皮溥毛細、四肢修長身高大約在八尺往上,馬臀比李信的個頭還高,在眾多的低矮的匈奴馬面前無疑像是馬中王者,任誰看上一眼都會深深的喜歡上它。

 “走,往前走!”李信喝道,挾持著須卜緹曼向前走。走到馬前,把短劍架在須卜緹曼脖間,騰出一隻手輕拍馬臀道:“臥下來,臥下來!”

 馬聽不懂李信的話語,不過也不往遠處逃去,轉了個身用臉親昵的摩擦須卜緹曼的肩膀。“快臥下來啊,信不信我一劍殺你?”李信拍著馬背恐嚇道。

 須卜緹曼伸手握住馬的韁繩,這匹馬很有靈性的跪臥下來。李信以為自己的恐嚇生了效,暗自得意,拉著須卜緹曼上了馬,在馬臀狠狠一拍。馬揚蹄而去,所到之處匈奴騎兵紛紛退讓。

 右谷蠡王看著遠去的背影,心中忐忑不安,過了一會大喊道:“秦人殺我右賢王,挾持須卜緹曼。眾將領聽令:派出一支百人隊尾隨其後,伺機奪回須卜緹曼。其余人等同我一起返回‘蘢城’向大單於稟報,等大單於示下再做計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