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13 無人知曉的勝利(2)
看見明軍出人意料地發動了進攻,小王子也拚了老命,他發起了總攻令,總計十萬余人在應州城外反覆廝殺,你來我往,據史料記載,雙方來回交戰百余合,相持不下。

 事實證明,朱厚照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在戰亂之中,他保持了鎮定,還在陣中來回縱馬狂奔,鼓舞士氣。他這一無畏的舉動大大鼓舞了明軍的士氣,士兵們英勇奮戰,向蒙古軍發動了無數次潮水般的攻擊。

 戰爭就這樣進行了一天,雙方也不講什麽策略詭計了,就是拿刀互砍,誰更能玩命誰就能贏!就這麽折騰到了下午,看著無數如狼似虎、渾似打了興奮劑的明軍,蒙古軍隊頂不住了,小王子也撐不住了,他本來只是想來搶點東西就算數,卻碰上了這麽個冤家,結果賠了大本錢,無奈之下,只能發出那道丟人的命令:

 “退兵!退兵!”

 朱厚照不讀書,也不講什麽戰爭禮儀,看到蒙古兵退卻,他便下令全軍追擊,可惜天公不作美,一路趕到了朔州,突然又起了霧,只能打道回府。

 這是一場沒有詳寫的戰爭,並非我偷懶,實在是史料記載太少,因為朱厚照兄是偷偷出來的,身邊沒有史官,文人也很少,他自己是半文盲,江彬、張永、王勳都是比他還粗的粗人,總不能指望他們吧。

 值得一提的是此戰的戰果,史書記載明軍死亡五十二人,蒙古軍死亡十六人,然後還有朱厚照先生的口述歷史——“我親手殺了一個!”僅此而已。

 我之前曾多次對史書上的記載提出過質疑,但這次我卻可以肯定地說,這個記載的的確確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是一個違背了常識的結論。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萬人是個什麽概念,換在今天,那就是十個師,別說打仗,就是搞個軍事演習,也經常死那麽十來個人,即使雙方拿的都是板磚,互拍幾下也不止這個數。

 事實上,雙方是真刀真槍地互砍,而且是足足砍了一天,參戰的雙方既不是慈悲為懷的和尚,也不是練過氣功的義和團,而金鍾罩鐵布衫之類的高級貨,至少蒙古人那裡肯定是沒有普及的。

 再談談朱厚照講的那句話——“我親手殺了一個!”這句話經常被後人拿來嘲笑他吹牛,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他說的很有可能是實話。

 要知道,朱厚照先生在戰場上是很顯眼的,很多人無時無刻都在盯著他,眾目睽睽之下,他又是貴為皇帝,當眾扯謊是很掉價的,而且要吹牛也不用說隻殺了一個,隨口說說十幾個,幾十個不也就出來了嗎?

 然而朱厚照堅持了他的說法:“我親手殺了一個!”

 只有一個。

 所以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而據記載,這場應州之戰蒙古軍總共才死了十六個人,這樣看來,朱厚照運氣武動乾坤 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 神印王座 遮天 將夜 凡人修仙傳 殺神 大周皇族 求魔 修真世界 官家 全職高手 錦衣夜行 超級強兵 仙府之緣 造神 楚漢爭鼎 不朽丹神 最強棄少 天才相師 聖王 無盡武裝很好,因為他手下的五萬人一共才殺了十五個人。按照這個幾率,他買彩票是肯定能夠抽到一等獎的。

 所以結論是:朱厚照被抹黑了,應州之戰也被人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們不好猜測,卻也不難猜測。

 可笑的是,抹黑的證據竟然是如此的確鑿,甚至連史書的記載者也留下了破綻——“是後歲犯邊,然不敢深入。”

 原來只是死了十六個人,赫赫有名的小王子就“不敢深入”,這樣看來,他真是名不符實,虛有其表。

 在明代的所有戰役中,被故意忽視的應州之戰本就不顯眼,但這場被忽視的戰役,卻是朱厚照勇猛無畏的唯一證明。

 誰曾憶,萬軍從中,縱橫馳奔,所向披靡!

 隻記下,豹房后宮,昏庸無道,荒淫無恥!

 殘陽如血,大風卷起了黃色的帥旗,注視著敵人倉皇退走的方向,得意地調轉馬頭,班師回朝。

 那一刻無上的光輝和榮耀,你知道,也只有你知道。

 激化

 仗也打完了,癮也過完了,朱厚照卻還不打算回去,他還沒有玩夠,足足在外邊晃蕩了幾個月才回去,到了正德十三年正月,他又準備出去了,可這次出了點問題,他的祖母去世了,不得已回家待了幾天。

 可沒過多久,他就強忍悲痛,擦乾眼淚(如果有的話),再次出去旅遊,就這樣,從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到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一年之中,他出巡四次,行程上千裡,最後回到京城。

 這中途,他還突發奇想,正式任命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本著娛樂到底的精神,他還給自己取了個名字——朱壽。

 當然了,這個名字剛出來的時候是引起過混亂的,慢慢地大家也習慣了,認定了朱壽就是朱厚照,反正名字就是個符號,你叫朱頭三我們大家也認了,只要別再繼續改來改去就行。

 大臣和皇帝之間的這場鬥爭就這麽不斷地維持著,雙方你進我退,盡量不撕破臉,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可是到了這年二月二十五日,平衡被打破了。

 這一天,朱厚照突然下詔書,表示自己北方玩膩了,想去南方玩,可他沒有想到,這道詔書竟然成了導火線。

 大臣們已經忍無可忍了,楊廷和率先發難,主動上書,要求他休息兩天,不要再出去了。

 可是朱厚照的心已經玩野了,北方這片地方他不願意待了,想去江南一帶轉轉,因此對此置之不理。

 可是大臣們忍耐已久的憤怒開始井噴了,很快,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禦史,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禦史、六部高級官員,甚至地方駐京官吏也紛紛上書,要求不要出行。一天到晚,朱厚照的耳邊不斷響起的只有相同的兩個字:

 “不行!不行!”

 還有很多官員也趁機會攻擊他的其他行為,比如出外旅遊、擅自出戰等等,話說得十分難聽,甚至連亡國滅種之類的話都說出了口。

 朱厚照真的生氣了。

 竟然如此囂張,你們要造反嗎!?

 他的耐心到頭了。

 三月二十日,雷霆之怒終於爆發。

 這一天,午門外密密麻麻地跪了一百零七個人,這些人都是上書勸誡的大臣,朱厚照特意把他們挑了出來,給了他們一個光榮的任務——罰跪。

 具體實行方法是,這一百多人白天起來不用上班,就跪在這裡,跪滿六個時辰(十二個小時)下班。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五天內有效。

 附注:成功跪完可領取驚喜紀念品——廷杖三十。

 這是一次十分嚴重的政治事件,上書的大臣們被狠狠地打了一頓,後經統計被打死者有十余人,但他們卻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因為當朱厚照看到那些受傷的大臣後,他猶豫了,他明白這些人是為了他好,於是他當眾表示,不再去南方遊玩了。

 這次旅遊風波就此停息,大臣們被打了屁股,受了皮肉之苦,卻獲得了精神上的勝利,朱厚照出了氣,卻留下了惡名。

 所以這一次爭鬥,沒有真正的獲益者。

 出現這樣悲慘的一幕,要怪就只能怪朱厚照先生早生了幾百年,要知道,他如果晚點投胎,那可就風光了去了,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旅遊,也沒有那麽多的文官來管他,歷史上還能留個好名聲。

 到那個時候,也不用叫什麽南遊了,這名字太土,應該叫微服私訪,叫下江南,也不用偷偷摸摸地一個人去,可以帶上太監、宮女、侍衛、大臣,如果有雅興,還可以帶和尚,沿路探訪民情,懲治貪官,或者是帶個上千人,一路吃過去,反正不用自己出錢,也沒什麽人反對。

 根據一般劇情規律,通常走到半路上還能遇見幾個美女,你來我往,你情我願,留下一段風流天子的佳話。就此傳揚千古,萬人羨慕。

 唉,誰讓你生的不是時候呢?朱厚照先生,你認命吧。

 就這麽鬧來鬧去,到了六月,大家卻都不鬧了,因為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到了京城:寧王叛亂了。

 仇恨

 一百一十九年前,寧王朱權遇到了前來拜會他的燕王朱棣,由於一時大意,這位所有皇子中最為善戰的仁兄上了哥哥的當,被綁票到了北京,幫著打天下靖難。

 為了讓寧王賣命,朱棣還許諾,一旦成功取得天下,就來個中分,大家一人一半。

 當然了,事後他很自然地把這件事情忘得乾乾淨淨了,寧王沒有計較,只是要求去杭州,過幾天舒服日子,他不許。寧王還是不計較,希望淘寶網女裝 天貓淘寶商城 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夏款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裙子 淘寶網女裝夏裝新款淘寶網夏裝新款裙子淘寶網女裝2012商城淘寶網女裝春裝連衣裙淘寶網女裝商城購物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淘寶網女裝冬裝羽絨服淘寶網女裝天貓商城 淘寶網天貓商城淘寶網女裝秋裝購物 淘寶網女裝冬裝新款 淘寶網女裝冬款能去武昌,他不許。

 最後他下令寧王去南昌。寧王沒有反抗,沒有非議,收拾東西乖乖地去了。

 寧王不是沒有脾氣的,只是他十分清楚,發脾氣或是抗議沒有任何用處,因為他沒有講條件的實力。

 但他的憤怒是無法平息的,他囑咐子子孫孫,不要忘記自己曾經受過的恥辱。

 仇恨的種子代代相傳,終於在這個時刻開花結果,而將其化為果實的那個人,叫做朱宸濠。

 朱宸濠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作為寧王的子孫,他繼承了祖先的仇恨和好勇鬥狠的性格,同時也看透了朱厚照不是一個安心做皇帝的人,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考量,他決定采取行動。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沒兵。

 因為燕王朱棣本人是造反起家,特別防備藩王們起兵造反。所以他當皇帝的時候實行了大裁軍,當然了,裁的都是藩王的護衛。

 到了朱宸濠這裡,幾乎就是個光杆司令,一批下人親軍,還有一堆破槍爛刀,這

 就是他的全部家當,抓個小偷都還夠嗆,想要造反?那也真是太逗了。

 請示招兵也不可能,那相當於是在額頭上寫明“造反”兩個字,無奈之下,他想起了中華文化中一條古老的智慧法則——走後門。

 他的第一個後門就是劉瑾,送了一大堆錢後,請求恢復護衛,劉公公大筆一揮,給他批了。朱宸濠高興得不行。

 可惜過了沒多久,劉公公就被剮了,接任的人沒收過好處不買帳,大筆一揮,又把他的護衛給裁了。

 朱宸濠連眼淚都哭不出來,這錢算是白送了,他一邊咒罵那些收錢不辦事的惡人,一邊繼續籌錢送禮。這次他的目標是錢寧。

 錢寧和清廉這兩個字簡直就是不共戴天,他二話不說就收下了,還明白地表示,如果有什麽困難,兄弟你隻管開口。

 在他的幫助下,寧王的護衛再次建立,他又有了招兵的指標。可他發現,光憑這些兵還不夠,思前慮後,他居然產生了一個天才的構想——招聘。

 他招聘的范圍主要包括:強盜、小偷、水賊、流氓地痞、社會閑散人員等等,,反正一句話——影響社會和諧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學歷不限,性別不限、年齡不限,能鬧事就行。

 這些被招聘來的各犯罪團夥頭目的名字也很有特點,比如什麽凌十一、吳十三,和當年的貧農朱八八,走私犯張九四一對比,就知道這都是些什麽貨色。

 這種兵匪一體的模式也決定了他手下部隊的作戰方式——邊打邊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由於長期從事特殊職業,他們早已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

 甭管怎麽七拚八湊,反正人是湊得差不多了,就這麽著吧。

 除了兵力外,朱宸濠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關系,要想好好地成功地造反,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關系網,於是他利用當時的江西駐京衙門(相當於江西省駐京辦事處)結交了很多大臣,並且廣拉關系,四處請人吃吃喝喝,聲勢很大。

 朝中大臣對他的這一舉動都有所察覺,也有人上書報警,但奇怪的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卻對此不聞不問。

 原因很簡單,楊廷和收了朱宸濠的錢。

 請諸位不要吃驚,這在史料上是有記載的,朱宸濠先生花錢拉關系,對這位第一把手當然不會放過, 好吃好住,搞好娛樂,楊廷和先生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當然了,楊廷和並不支持、也不知道朱宸濠決心造反,他認為這個人不過想拉拉關系而已。當時的物價已經漲了,可是工資沒有漲,所以楊廷和兄似乎認為收點黑錢也不是啥新鮮事。

 生活是艱難的,工資是不夠的,當時另一位重臣忠臣楊一清也乾過額外創收的事情,不過他主要是幫人寫字和墓志銘,再收人家的潤筆費,也算是按勞取酬,生財有道。

 無論如何,朱宸濠靠著錢財鋪路,打開了關系網,為自己即將開創的事業奠定了基礎。從當時的時局看,朱厚照本人不太願意做皇帝,奸臣小人如錢寧、江彬等人也十分猖獗,文官集團似乎也對朱厚照失望了。

 而自己不但佔據了地利,還有人在朝中接應,勝利應該很有把握。

 於是他終於下定決心,決心打破和平的環境,決心用無數無辜百姓和士兵的性命去實現他的野心,從後來的事情發展看,他確實有可能成功,只是要實現這個“成功”,還要加上一個假設條件:

 如果沒有王守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