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7 徐階的覺醒(1)
徐階

 粗略計算下,徐階應該算是一個死過三次的人。當然,沒死成。

 弘治十六年(1503)十月,徐階誕生在浙江宣平,由於他的父親是松江華亭人(今上海市),所以後代史書把他算作松江人。

 徐階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縣丞(八品),雖說官小,但畢竟是經濟發達地區,混口飯吃也不是太難。總體而言,他家還算比較富裕,比照成分大致相當於小型地主。

 雖然家境寬裕,不用上街賣報紙,滾煤球,也不用怕餓死凍死,但徐階卻曾比任何人都更靠近死神。

 他的第一次死亡經歷是在周歲那一年,家人抱著徐階在枯井邊乘涼,不小心摔了一跤,自己倒沒怎麽著,拍拍屁股上的土站起來,一琢磨感覺不對,手裡似乎少了點什麽東西,回頭一看,徐階已經掉進井裡了。

 這可算是缺了大德,自由落體的徐階雖然沒有跌進水裡,卻也和井底硬地來了次親密接觸。

 我一直認為,投井自盡算是個比較痛苦的死法,比投江差遠了,就如同而今的房地產市場,想死都找不到個寬敞的地方,還是投江好,想往哪跳就往哪跳,不用考慮落地面積,末了還能欣賞無敵江景,想看哪裡就看哪,誰也擋不住。

 枯井雖然摔不死人,但應該能摔殘,小徐階掉下井後,全家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半天才把他撈出來(沒有工程機械),等重見天日時,徐階兄卻既不哭也不鬧——暈過去了。

 他這一暈可大了去了,無論如何搶救,掐人中灌湯灌藥就是不醒,連續幾天都是如此,到了第三天,大夫告訴他們:快準備棺材。

 第四天,徐階醒了。

 徐階,繼續成長吧,下一次你會離死亡更近。

 正德二年(1507),徐階隨父親外出趕路,父親在前面走,他在後面緊跟著,在經過一座高山的時候,徐階一不小心,又出了點意外,當然,他並沒有掉進枯井,相對而言,他這次掉的地點比較特別——懸崖。

 等老爹聽見響聲回過頭來時,徐階已經跌落山崖。

 這位父親大人即刻放聲大哭,枯井多少還有個盼頭,懸崖底下就是閻王的地盤了,地府招人那叫一收一個準。

 痛快哭完了,還得去下面收屍,父親帶了幾個幫手繞到了懸崖下,可是左找右找卻始終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總不能飛了吧,父親抬起頭,看見了掛在樹上的兒子。

 從此以後,徐階的經歷就成了街知巷聞的奇談,所有的人都認為如此大難竟然不死,此人必有後福。

 這話似乎沒錯,從此徐階的生命踏入了坦途,但人生的最大一次考驗仍在前方等待著他,只有經受住這次比死亡更為痛苦的折磨,他才能成長為忍辱負重、獨撐危局的中流砥柱。

 這之後的日子是平淡無奇的,正德八年(1513),徐階的父親辭去了公職,回到了華亭縣老家,在這裡,徐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十分聰明,悟性很高,四年之後,他一舉考中了秀才,進入縣學成為生員。

 正德十四年(1519),十七歲的徐階前往南京參加鄉試,結果落榜,隻得打道回府,繼續備考。

 但這對他而言未必是件壞事,因為就在第二年,一個人來到了他的家鄉,並徹底改變了徐階的一生。

 正德十五年(1520),一位新科進士成為了華亭的知縣,他的名字叫聶豹。

 應該說聶豹是一個稱職的知縣,而在公務之外,他還有一個愛好——聊天,每天下班之後,他都會跑到縣學,和那班秀才一起探討經史子集。

 正是在那裡,他遇到了徐階。

 當聶豹第一次和徐階交談時,這個年輕人高超的悟性和機智的言辭就讓他大吃一驚,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可造之材。

 於是,當談話結束,眾人紛紛散去的時候,聶豹私下找到了徐階,問了他一個問題:是否願意跟隨自己學習。

 徐階不傻,他清楚這意味著什麽,所以他毫不猶豫地作了肯定的答覆。

 自此之後,徐階拜聶豹為師,向他求學。

 但徐階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極為尋常的縣官,卻並非一個普通人,他即將展示給徐階的,是一個神秘新奇的世界。

 不久之後,徐階便驚奇地發現,聶豹教給他的,並不是平日談論的經史文章、更不是考試用的八股,而是一門他聞所未聞的學問。

 在徐階看來,這是一種極其深邃神秘的學識,世間萬物無所不包,而更為奇怪的是,連經世致用、為人處世的原理也與他之前學過的那些聖人之言截然不同。

 但他並沒有猶豫,在之後的兩年裡,他一直在刻苦認真地學習鑽研著,日夜不輟。因為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與眾不同的老師正在教授給他一種特別的智慧,並將最終成為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財富。

 嘉靖元年(1522),應天府即將舉行鄉試,這一年徐階二十歲。

 他對聶豹的欽佩和崇拜已經達到了頂點,在這兩年之中,他曾無數次發問,無數次得到解答,他掌握了聶豹所傳的精髓,了解了這套獨特的體系,但兩年來,仍然有一個讓他十分好奇的疑問,沒有得到答案。

 於是在他離家赴考的那天,他向為自己送行的聶豹提出了這個最後的問題:

 “你怎麽會懂得這麽多呢?”

 聶豹神秘地笑了:

 “那是另一個人教我的。”

 “幾年前,我在江西求學之時(聶豹是江西吉安人)遇到一人,聽其所講極為怪異,甚是不以為然,當時我年少氣盛,與他反覆爭辯幾日,終於心服口服。”

 聶豹抬起頭,走出了他的回憶,看著這個即將踏上人生征程的年輕人,說出了最終的答案:

 “當日我雖未曾拜師,卻蒙他傾囊以授,我所教給你的一切,都是當年他傳授於我的,你今此去前途未卜,望你用心領悟此學,必有大用。”

 “此學即所謂“致良知”之心學,傳我此學者,名王守仁。”

 致命的考驗

 徐階牢牢地記住了王守仁這個名字,他拜別聶豹,就此翻開了自己傳奇人生的第一頁。

 南京的鄉試十分順利,徐階如行雲流水般答完考題,提前交卷離開了考場,他很有信心,認定自己必可一舉中第。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自信十足的時候,他的卷子卻已經被丟在了落榜者的那一堆裡。

 他的運氣武動乾坤 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 神印王座 遮天 將夜 凡人修仙傳 殺神 大周皇族 求魔 修真世界 官家 全職高手 錦衣夜行 超級強兵 仙府之緣 造神 楚漢爭鼎 不朽丹神 最強棄少 天才相師 聖王 無盡武裝實在不好,當時的應天府批卷考官看到他的卷子,卻如同是地球人看到了外星人,順手就往地上一扔:這寫得是什麽玩意兒!

 就在徐階先生即將成為複讀生的時候,上天又一次朝他微笑了。

 此時,主考官恰好走了進來,看見了這一幕,他撿起了卷子,仔細看了很久,然後走到那位批卷官的面前,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當為解元”

 所謂解元,就是第一名,目瞪口呆的批卷官半天才反應過來,卻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落榜。

 解元和落榜實在反差太大,雙方爭執不下,最後終於達成妥協,錄取徐階,不點解元。

 當時的徐階對這一切絲毫不知,完全被蒙在鼓裡,不過無所謂,他已經獲得了更進一步的資格,一年之後,他將見識真正的大場面,去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們。

 嘉靖二年(1523),徐階前往北京,參加了會試,看來京城的考官水平確實不錯,他的文章沒有再受到非難,雖然沒有拿到會元,卻也十分順利地進入了殿試。

 徐階的心理素質還行,見了大老板也不怎麽慌張,鎮定自若地完成了自己的答題。殿試後,內閣大臣審讀答卷,看到他的文章,都極為驚訝,讚歎不已,認為此科狀元非他莫屬。

 就在此刻,另一個人走入審卷室,和鄉試時如出一轍,他也找到了徐階的試卷。

 這個人叫林俊,時任刑部尚書,沒事遛彎路過,就順便進來看看,他拿起卷子認真地看了一會,評語脫口而出:

 “好文章!當評第一名!”

 這回麻煩了。

 應該說這位尚書大人給了個不錯的評價,可是問題在於,這話實在不該由他來說。

 說來慚愧,這位仁兄雖說愛才,也是高級幹部,卻有一個缺點——人緣不好,當時的內閣大臣費宏等人和他有著很深的矛盾,平時就看他很不順眼,現在他突然來了這麽一句,便就此作出了推論——此文作者與他有著不可告人的關系。

 托林大人的這一聲吆喝,本來眾望所歸的狀元徐階就變成了探花徐階。

 頭等獎變成了三等獎,但也算湊合了,冤就冤點吧,不過領導的眼睛畢竟是雪亮的,就在徐階金榜題名,去朝廷見考官、拜碼頭的時候,他的才能終於得到了肯定。

 在那裡,徐階見到了朝中第一號人物——楊廷和。

 當這個二十一歲的青年出現在這位官場絕頂高手面前的時候,楊廷和立即作出了判斷:

 “此少年將來功名必不在我等之下!”

 公報私仇的費宏也挨了領導的批評:

 “你是怎麽做事的,為何沒把他評為第一呢?!”

 佩服、佩服,楊廷和先生這麽多年還真沒白混。

 發達了,探花徐階的前景一片光明,比強光燈還亮,領導賞識他,作為高考全國第三名,翰林院向他敞開大門,一條大道展開在他的腳下,庶吉士——升官——入閣,榮華富貴正等待著他。

 懷著極度的喜悅,徐階衣錦還鄉,他的父親激動萬分,自己一生也隻混了個正八品縣辦公室主任(縣丞),兒子竟然這麽有出息,這輩子算是賺大發了。母親顧氏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連話都說不出來。

 就在他們忙著興奮流淚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訪客卻已悄然來到了門口。

 這個人就是聶豹,不久之前他剛剛得知,自己很快就要離開此地,去福建擔任巡案禦史,在這即將離別的時刻,他找到了徐階。

 在過去的日子裡,如同當年的那個人一樣,他無私地將平生所學盡數傳授給了這個叫徐階的年輕人,但他十分清楚,這位學生雖然極為聰明,卻仍未能領會那最為精要關鍵的一點。

 當他進入大堂,看到那個因過度喜悅而忘乎所以的青年時,他立即意識到,揭示那個秘訣的時候到了。

 “我就要離開這裡了,望你多加保重。”

 徐階臉上的笑顏變成了錯愕,他張大了嘴,似乎想說點什麽。

 聶豹卻笑著搖搖手:

 “你日後之前程無可限量,我沒有什麽禮物可以送你,就為你上最後一課吧。”

 “心學之要領你已盡知,但其中精要之處唯“知行合一”四字而已。若融會貫通,自可修身齊家,安邦定國。”

 聶豹頓了一下,看著屏氣傾聽的徐階,繼續說道:

 “你天資聰敏,將來必成大器,但官場險惡,仕途坎坷,望你好自珍重,若到艱難之時,牢記此四字真言, 用心領悟,必可轉危為安。”

 “即使日後身處絕境,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切記!”

 徐階肅立一旁,莊重地向老師作揖行禮,沉聲答道:

 “學生明白了。”

 然而聶豹的反應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不,你並不明白”,聶豹神秘地笑了,“至少現在沒有。”

 嘉靖三年(1524),懷著滿心的喜悅和一絲疑惑,徐階拜別聶豹,前往京城赴任。

 作為帝國的優秀人才,他進入翰林院,成為了一名七品編修,這裡雖然沒有外放地方官的威風和油水,卻是萬眾矚目的中心,因為一旦進入這裡,半隻腳就已經踏入了內閣。

 此時的徐階少年得志,前途看漲,還剛剛辦完了婚事,娶了個漂亮老婆,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好事都讓他一人趕上了,可是到達人生頂點的徐階萬萬沒有想到,他剛摸到幸福大門的把手,就即將滑入痛苦的深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