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日月》第107章 南京條約
    (今天有事,如果晚上能趕回來,還有一章,謝謝)

  蔣北銘說完,眾人紛紛議論起來。

  “這樣吧,我提個建議。”見穿越者們慢慢安靜下來,許朗說道,“我們回去請示委員會已經來不及了。反正現在這裡各方面的人都有,人數也不少,我們所有的自己人搞一次投票,如果同意天昊和北銘的意見,就去找越南人談一談。如果不同意,就暫時駐扎在此,馬上派船回去請示,同時可以把傷員和烈士的遺體送回去。”

  韓萬濤想了一想:“我同意許朗的提議。”

  “我也同意。”

  “我也同意。”

  投票的結果,一大半的人同意了孫天昊和蔣北銘的提議,但不是拿下越南,而是去找鄭梉談判。因為誰都知道,拿下越南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時穿越者們做出了一個決議,派崖州號回去,一是把所有的傷員和遺體送回去,二是把這裡發生的一切和穿越者們做出的這個決議報告給2個委員會。

  除去傷員和陣亡者,現在兵營裡還有陸海軍加陸戰連1300人,開拓團300人,一共1600人。由於一些建制已經被打亂,一些戰鬥單位缺員嚴重,為了防止越南人的再一次進攻,蔣北銘、韓萬濤和曾廣賢一起重新劃分了編制。

  崖州號上隻留有4門大炮和60名船員,由曾廣賢帶領運送傷員返回榆林灣。反正崖州號的速度可以達到15節,就算在海上遇到了意外,打不過起碼跑得過。上帝號和萬州號上也隻各留60名船員停泊在海上,所有的大炮和剩余海軍全部劃歸了炮兵。

  660人的步兵成立了一個步兵營,下轄6個連和一個直屬警衛排60人,營長由韓萬濤中校擔任。360名炮兵被分成了3個炮兵連重新組建了炮兵營,營長王兆星上尉,炮兵營掌管了所有33門火炮。林兆龍繼續率領他的120人的陸戰連作為預備隊和救火員。而醫護輜重隊和後勤工作則由孫天昊率領著300名開拓團團員來擔任。蔣北銘被推舉成了新成立的混成團中校團長,許朗則繼續擔任他的少校參謀長一職。

  由於有些重傷員經受不起海上的顛簸,曾廣賢和崖州號又留了幾天。這幾天裡,所有的人都沒有休息,而是日以繼夜的修補了損壞的圍牆,重新安置了火炮,並在兵營的外面由築起了一道外牆來增加防禦力。

  第五天的早上,瞭望哨上的鍾聲再一次響起。可這次來的不是越南人的軍隊了,那個面色黝黑的小老頭坐著那頂破轎子又“吱嘎吱嘎”的來到了軍營的外牆的前面。

  這次小老頭全然沒有了上次的傲慢,而是從轎子上下來,畢恭畢敬的把一份文書遞給了蔣北銘,然後哇啦哇啦的說了一通越南話。

  “姚夫人,這小老頭又說的什麽?”蔣北銘問向姚韓氏。

  姚韓氏微微笑了:“回大人,他說上次的事情是誤會,是有人在謊報軍情。他們現在已經知道我們是明朝的使者,所以想請諸位大人後日去府城敘話。”

  “哦,是嗎,很不錯啊,知道我們是誰了。”蔣北銘笑道,“姚夫人,你問問他,是他請去我們去府城呢,還是別的人請我們去。同時,你告訴他,如果是他邀請我們的話,那就不必了,因為他還不夠格。”

  姚韓氏又同越南小老頭交談了幾句,轉過身對蔣北銘說:“大人,他說不是他邀請,是清都王鄭梉下的邀請。”

  “清都王鄭梉?”營門口的穿越者們都是一愣,

“難道真讓蔣北銘猜對了?打垮的那支部隊真的是鄭梉的親兵衛隊?”  “有勞姚夫人。”蔣北銘對著姚韓氏拱了拱手,“請轉告他,我們後日一定赴約。”

  “北銘,咱們不能去,肯定是鴻門宴。”送走了越南小老頭,所有的穿越者又齊聚大帳,程依依第一個反對後天的進城。

  “我倒不這麽看。”許朗反駁了程依依一下,“他們可能真的是怕了咱們了,這是個機會,咱們等的不就是這個機會嗎,不進城怎麽和越南人談?”

  “鴻門宴又怕什麽?”林兆龍恢復了他大大咧咧的性格,“別忘了,我們現在有15支03步槍了,刀山火海也能去闖闖。”

  最後又是投票產生了結果,蔣北銘,許朗,孫天昊和程依依帶上姚韓氏組成談判團。林兆龍和張海帶著所有的陸戰連120人和15支03步槍,95班機會同周磊的2個步兵連護送談判團進城。軍營裡面由韓萬濤暫時負責,58高機留給了韓萬濤。同時,許朗接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連夜搞出一份談判綱要來,後天就按照談判綱要去談。

  三更天了,許朗終於放下了筆:“累死我了,總算寫完了,這毛筆是真他媽難用。你們都看看,沒問題的話,就讓他們抄錄一份,這份讓曾廣賢帶回榆林灣。”

  蔣北銘和孫天昊等人接過許朗遞過來的幾張紙,上面寫著:

  “大明大皇帝特派欽差海南衛百戶蔣北銘告之安南國清都王鄭梉。

  我大明天兵來此本欲助汝作戰,互通友好。實不料爾等不識天威,挑釁與我天朝,毀我城池,殺我軍士。今我皇龍顏大怒,特告知爾等:

  1,因爾等向我大明官民人等不公強辦,致須撥發軍士討求伸理,今酌定水陸軍費白銀二十萬兩,限爾等3月內付清。

  2,我大明大皇帝懷恩遠柔,為助爾等通商事宜,特令爾等開放鴻基、峴港、普利安哥三處為通商口岸。貿易通商無礙,由大明大皇帝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三地,專理商賈事宜,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

  3,因大明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爾等需與鴻基港北方一處劃於大明大皇帝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由大明王朝自築城池,任便立法治理。

  4,凡系大明軍民人等,如有在安南國所管轄各地方被禁者,需即可釋放。今後凡我大明子民,安南國均無權予以管轄,如有爭端,需由我大明領事,管事裁決。

  5,前述言明開關俾大明商民居住通商之鴻基等三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由雙方協商而定。大明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稅後,即準由大明商人遍運天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例,隻可按估價則例若乾,每兩加稅不過分。

  以上各條均關議和要約,應候安南國清都王鄭梉奏明安南國王應允。我大明雄兵百萬不日即到,爾等如有推脫逶迤之辭,屆時玉石俱焚,瓦礫無存,休怪天朝未告知爾等。

  崇禎四年二月十一日”

  孫天昊看完了直搖頭:“許哥,你這都寫了些什麽,我就看明白一個水陸軍費白銀二十萬兩,限爾等3月內付清。再說,你用中國字寫,越南人能看懂嗎?”

  “你這就不知道了吧。”許朗說道,“基本上到清朝末年,越南人和朝鮮人的正式文書都是用漢字寫的,跟我們學的。“

  蔣北銘哭笑不得:“就算越南人能看懂,你這到底寫的什麽,最後通牒還是《南京條約》?”

  “北銘,沒想到你還真挺有文化。”許朗笑了一下:“我這就是照著《南京條約》扒下來的,只不過調了個個,咱們當一次英國人,讓越南人當一次滿清。“

  “許朗。“韓萬濤看完之後有點猶豫,”要是真能像上面說的這樣,那我們這次來越南就真值了。可真要是照著你這個去做的話,那這個問題可就大了。”

  “問題已經大了。”許朗說道,“諸位,我們這次混成營來越南,本來是想來搞點煤,搞點糧食就行了。誰也沒想到一上岸就結結實實的打了這麽一仗,而且咱們現在榆林灣的所有軍隊基本都在這了。如果情況真的像是北銘所說的那樣,我們擊敗的是越南最精銳的部隊,那我們就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殖民一次越南也未嘗不可。”

  “我看這樣吧。”蔣北銘說道,“既然現在的形勢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許朗說得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後天的談判就把這個先給他們,看看他們的反應,最不濟再打一仗。”

  穿越者們又準備了一天的時間,把能想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全都提出來商討了一遍。第三天的一早,在許朗和孫天昊的要求下,所有的士兵全部換上了清洗乾淨的軍裝開始整裝待發,不能損了大明帝國的軍威。

  越南小老頭一早就來到了兵營門口帶路,300多名士兵抗著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了整整大半天才來到了小老頭說的所謂越南府城。

  林兆龍從肩上卸下機槍,抬頭看看了面前的這個城池:“這就是越南的府城?比我們家也大不了多少嘛?”

  眾人跟隨著小老頭走進了城池, 林兆龍帶著幾個人突然不知了去向。

  “這是什麽地方?怎麽這麽小,比個村子大不了多少啊?”蔣北銘偷偷的問許朗。

  “我也不知道。”許朗說道,“不過看情形,應該是到了後世的鴻基港附近了。就算是後世,鴻基港也不過幾十萬人口,更不說現在了。”

  眾人在城中心的一座還算是比較大的院子面前站住,姚韓氏對蔣北銘等人說道:“他們說清都王鄭梉就在裡面等著我們,讓我們進去。”

  蔣北銘摸了摸帶在腰上的手統:“周磊,帶著人在外面守著。張海,帶著我們的人進去。”

  蔣北銘說完剛要邁步,一個越南人走過來攔住了他。

  這個越南人指了指蔣北銘身上的手統,意思是不能攜帶武器進去。蔣北銘輕蔑的笑了一聲,轉身對姚韓氏說道:“姚夫人,請你轉告安南人,如果要下了我們的武器,我們就不必再談什麽了。”

  那個越南人聽完了姚韓氏的翻譯,盯著蔣北銘看了一會。誰也沒在意,那個越南人突然一縱身,左手五指伸開要去抓蔣北銘的手腕,右手卻急速的伸向了蔣北銘腰上的火統。

  說時遲,那時快,眾人都沒反應過來,就聽的“哢嚓”一聲骨頭的斷裂聲,那個越南人重重的飛了出去,張海的右腿直直的抬了起來,伸向前方。

  孫天昊“噌”的拔出了手統頂在了越南小老頭的腦門上,也不管越南人能不能聽懂中國話,扯著嗓子叫道:“都別動,誰動就打死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