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日月》第509章 戰事平息
濤敏和濤功收到了內應從榆林灣送出來的消息。

“哥,王兆星回榆林灣了。”

“恩。”濤敏點點頭,“咱們也該撤軍了。王兆星回榆林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新加坡那邊他們已經和西洋人達成了新的協議。”

“這麽說他們在新加坡打贏了?”

“應該是。他們把777號拖走了我就知道這一仗西洋人贏不了,沒人能打得贏777號。其實我的目的就是要讓西洋人拖住榆林灣的戰艦,確保咱們能在天津成功登陸。可是現在,咱們既無法和崇禎談判了,旅順和南浦又空虛了,咱們只能撤兵了。”

濤功有些頹廢:“這麽好的一個計劃怎麽能弄出這樣。”

“沒有辦法。”濤敏說道,“有時候歷史的發展真的不是我們能掌控的。你準備一下,我去找找多爾袞,不撤兵是不行了。”

“但是嶽托怎麽辦?”濤功問道,“現在找不到嶽托多爾袞能撤兵嗎?”

“嶽托可以慢慢再聯系,他現在肯定是藏起來了。但是咱們如果還被纏在北京的話,那麽旅順和南浦就會有危險。”

六月下旬,滿清八旗和蒙古韃子撤軍了,聯合艦隊也回到了榆林灣,現在唯一還沒解決的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圍困西安已經一個多月了,一直和洪承疇、盧象升在拉鋸戰,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並沒有取得什麽顯著的效果。

榆林軍的獨立一師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損失了大約將近一千人,這個傷亡率頗大,林兆龍和許朗都在考慮下一步究竟要怎麽做。

蔣北銘回到了北京,吳三桂同阿巴泰僵持了一個多月,最終也已阿巴泰的撤兵收場,憑借著寧遠城的火炮,吳三桂還算是比較簡單的守住了寧遠。

北京的穿越們開了一個會,蔣北銘先談了自己的看法:“這場仗算是打完了,可是結果並不是那麽令人滿意。一來是咱們的傷亡很大,二來從這次的戰爭來看,咱們還是無法完全調動或者影響明軍。吳三桂根本就沒有奇襲盛京的打算。”

“我也有這個感覺。”許朗說道,“我當初還打算聯合艦隊結束了新加坡的事之後能收復旅順,現在看來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認為我們下一步的策略是不是應該做一個大的調整。”

“你想怎麽調整?”林兆龍問道,“我覺得咱們能打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咱們榆林灣就那麽點力量,能夠分頭抗敵實屬不易。”

“正因為咱們榆林灣的力量太小,所以咱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許朗拿出了一份文件,“這是我這幾天想的一點東西,馬上又要開穿越大會了,我想提交上去。”

“你又想到什麽主意了?”張海把許朗的文件拿過來翻看著。

“鞏固南方,循序漸進。”許朗解釋道,“咱們現在已經基本控制住了整個海南,加上咱們招募的流民,整個海南的人口差不多應該有四五十萬。這是一個很好的基礎,韓萬濤正在招募獨立二師,我的想法是能把海南的陸軍擴編到三萬人的規模,全面控制越南,以越南人口作為基礎,進而將榆林軍擴編到五萬以上,然後全面和滿清進行決戰。如果還像現在這樣,一兩年這麽打一次,咱們是滅不了滿清的。”

蔣北銘把許朗的文件從張海手裡要過來看了看:“你這份計劃有兩個問題,第一,你說要放棄大同和宣府,這兩個地方的軍隊全部撤回到榆林灣,崇禎那邊會不會同意,如果滿清再破關怎麽辦,大同和宣府自己的部隊能擋得住嗎?第二,你說要用聯合艦隊拿下對馬島,防止濤敏進軍日本,可是沒有陸軍只靠海軍能行嗎。我們進軍對馬島,鄭芝龍和西洋人那邊怎麽辦,這個計劃可是擱置很久了。”

“北銘。”許朗反問道,“你覺得滿清的下一次破關會在什麽時候,我們能有多長時間的準備期。”

“這個說不好。”林兆龍搶先回答道,“滿清這次的損失也不算大,濤敏的朝鮮新軍損失了三千多人,但是多爾袞的八旗隻損失了一千多,很難說皇太極會怎麽想。”

“我倒覺得咱們現在討論沒什麽用處。”周磊說道,“別忘了還有李自成那邊,我們也很難預測濤敏會不會再援助李自成。”

蔣北銘突然問道:“崇禎那裡現在有什麽反應?”

“目前還沒有。 ”張海答道,“王樸和楊國柱已經回去了,各路勤王的兵馬也走得差不多了,但是獎懲的聖旨還沒下來。我聽王承恩說,崇禎現在還在追查嶽托的事。”

“要不這樣吧。”蔣北銘說道,“大家都各自安排一下,獨立一師撤回到榆林灣;周磊和王謙祥,你們也先別回大同和宣府了,咱們集體拿出一個議案來,能回榆林灣開會的都回去,讓家裡來拿主意。”

“崇禎那邊要怎麽說。”王謙祥問道,“咱們這些人要一起回榆林灣的話,他會不會又有什麽想法?”

“我倒覺得咱們不回去他反而會有想法。”許朗笑道,“高起潛現在應該不得寵了,讓王承恩敲敲邊鼓,崇禎應該會同意的。”

“這樣。”林兆龍最後說道,“和上次一樣,咱們分批回去,爭取7月底之前都能回到榆林灣參加穿越大會。”

北京的事交給了蔣北銘和張海,許朗和安德裡亞斯率領騎兵團第一個回到了榆林灣。

許朗一回來就吃了一驚,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時間,榆林灣的建設又上了一層樓。整個榆林灣裡面已經全部是水泥路面,商業區和住宅區安裝了成片的路燈。雖然現在還在戒嚴期,可街面上已經比半年前繁華了許多,營業時間也放寬到了晚上九點。

更讓許朗吃驚的是,榆林灣裡面居然成立了第一家私人的馬車出租公司。統一樣式的馬車穿梭於大街小巷,連價格都是一樣的,榆林灣內是五分銀子,出了榆林灣是一錢銀子。而這家出租公司的老板正是當年趕驢車的張老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