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大革命》第33章 成都混戰(上)
  成都城外,等了半個月的秦良玉終於等到了登萊副使楊述程、安錦副使劉芬謙的援軍。楊述程、劉芬謙接到朝廷的詔令後,馬不停蹄地往成都趕,如果成都失守,朝廷絕對會讓兩人吃不了兜著走。

  兩人率兵到達成都時得知成都還未失守,著實松了一口氣,同時,兩人也得知石砫秦良玉在成都城外。對於秦良玉,楊述程和劉芬謙還是有所耳聞的。天啟皇帝剛即位的時候,後金圍困沈陽。朝廷命各地兵馬馳援,在諸路兵馬中,白杆兵戰鬥力最強,戰果也最為豐厚,甚至隱隱把遼東邊軍蓋了一頭,戰後皇帝接見了秦良玉,當面嘉許,並賜她“忠義可嘉”匾額,封誥命夫人,進二品服,以女子之身獲如此榮譽在大明也是頭一個。

  人的名,樹的影,既然知道秦良玉在這兒,楊述程和劉芬謙兩人就得去拜訪一下,順便商量接下來怎麽辦。

  秦良玉在得知楊述程和劉芬謙道成都城外後,本想帶人前去拜訪,卻沒想到二人先來拜訪自己。楊述程和劉芬謙二人來到秦良玉的主帳,三人一陣寒暄後,秦良玉率先開口問道:“不知兩位將軍對當前局勢有什麽看法?”

  楊述程比劉芬謙資格老,先應道:“秦將軍,我和劉老弟一共帶來了八千兵馬,再加上秦將軍你的白杆兵,咱們三家合起來都沒有叛匪人多,局勢不利啊!”明代將領作戰多靠人海戰術,當己方人數少於敵方人數時,一般不肯出戰。

  劉芬謙也道:“楊將軍此言有理,秦將軍,也不瞞你,我和楊老哥為救援成都,連日來讓手下兵士拚命趕路,這才沒耽誤軍情。不過兵士趕路過急,恐怕沒多少氣力作戰了,還得休整幾日。蜀道難走,秦將軍你也是知道的。”

  秦良玉清楚蜀道難走,楊述程、劉芬謙能這麽快趕來,的確不容易,但不打一場硬仗,怎麽減輕成都守軍壓力?

  “要不這樣吧,咱們等楊總兵(四川新任總兵楊愈茂)和張總兵(貴州總兵張彥芳)前來,共同商議。”楊述程建議道。

  秦良玉搖了搖頭,“楊總兵還在召集兵馬,到成都時只怕到明年了,貴州地面也不安穩,巡撫李大人(李標)已調張總兵回去彈壓地面。”這是秦良玉近日得到的情報。

  “這真是…那秦將軍你說怎麽辦?”劉芬謙沒想到局勢這麽糟。

  楊述程也望向秦良玉,希望她能拿個主意,畢竟秦良玉聲名在外,而且她也更了解當地情況。

  “我認為咱們得在城外打一仗,不求殲敵,能逼退就行,然後趁機入城,依靠成都城牆之利來阻敵。”秦良玉也不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楊述程和劉芬謙對望了一眼,點了點頭,當前也只能這樣了,不過兩人的部隊還得休整幾日。最後三人商定,三日之後,向叛匪發起進攻。

  奢軍大營,奢崇明得知明廷有兩隻援軍趕到後,便召集部將商議戰事。待眾人來齊,奢崇明先讓眾人坐下,而後告知了眾人這件事。

  張彤在眾將中威望很高,先提出自己的建議:“王上,我們必須得速戰速決,盡快攻下成都。”奢崇明懂張彤的意思,打消耗戰奢軍耗不過明軍。

  奢軍主簿站起來,苦笑道:“張將軍言之有理。只是軍中糧草不足,攻城器械損傷頗多,不好攻城啊。”主簿掌管軍中糧草輜重,很明白奢軍目前面臨的窘境,連續多日不計代價的攻城,奢軍損失不小,後勤面臨的壓力也很大,必須得補充一些給養,否則很難撐下去。

  其余諸將聽後面面相覷,他們隻負責打仗,從永寧到成都,一路來攻城克地,搶掠了不少東西,形勢一片大好,怎麽現在居然會給養不足。

  樊龍見眾人不說話,咳嗽了一聲,說道:“王上,現在該怎麽辦?”

  奢崇明也是被一系列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覺得攻下成都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沒帶多少物資。不過奢崇明經歷的大風大浪多了,知道抱怨沒用,馬上做出決定:“敵人的兩支援軍新到,肯定要休整幾日,我們暫且不要妄動,做好防禦便可。另外,給重慶再發書一封,讓他們加快速度。”

  成都城內,朱燮元得知有兩支援軍趕來,立即向城中軍民宣布了這一好消息,極大地振奮了守城軍民的士氣。

  時間過得很快,三日後,秦良玉、楊述程、劉芬謙聚首。秦良玉的白杆兵擅長野戰,楊述程和劉芬謙的登萊兵、安錦兵擅長守城。三人一陣商議,決定以白杆兵為主力,登萊兵和安錦兵為側翼,壓迫奢軍一部,擾亂其部署,伺機決戰。

  說到這,得補充一下奢軍的排兵方式,奢軍的扎營方式是一名將領統領一部兵馬駐扎在城門外或明軍附近。這樣排兵保證了兩萬奢軍能完全包圍成都城,但也存在一個漏洞,各部之間距離有些遠,一旦某一部出事,其余各部不好救援。

  奢崇明知道自己的排兵方式有問題,但要兩萬人完全包圍一座大城只能這樣做。並且,一連串的勝利讓奢崇明很看不上明軍的戰鬥力,潛意思裡認為自己的一部兵馬可以阻擋任何敵人。

  三人作出決定後,回到軍中開始部署。白杆兵得到命令後,向離自己最近的奢軍做出攻擊的態勢,登萊兵和安錦兵向白杆兵靠攏,也做出攻擊的態勢。

  離白杆兵最近的一部是奢軍中的精銳,領兵將領是張彤的侄子張鴻,其人武藝精良,算是一員猛將。當他得知明軍準備攻擊自己時,哈哈大笑:“來得好,我正手癢呢!”下令直接攻擊對面的敵人。

  張洪跟隨奢崇明從永寧打到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遇明軍皆是一衝即潰,輕而易舉的勝利讓張鴻根本不把明軍放在眼裡,在他看來,不論明軍來多少,都是他張鴻的一盤菜。

  可惜張鴻不知道的是,他對面的明軍不是以往那些一觸即潰的衛所兵,而是頗具戰鬥力的土司兵和募兵。如果張鴻知道這些的話,就不會隨意開戰,不過他永遠不可能知道了,因為戰爭已經開始。

  張鴻所部的一支尖頭兵和白杆兵接觸上,雙方打得甚是激烈。在後方觀戰的張鴻一愣,自語道:“怎麽會這樣?”但戰局緊張,容不得他多思考,果斷下令道:“所有人壓上,就不信衝不垮它!”

  登萊兵、安錦兵也和奢軍接觸上了。登萊副使楊述程的家丁隊伍配備火器,且多是三眼銃,上來一通射擊,削弱了奢兵的衝擊氣勢。安錦兵多為刀兵,和奢兵直接短刃相接。

  奢兵的衝鋒戰術並沒有取得多少戰果,反被明軍分割包圍。張鴻所部雖然勇狠,但明軍也不是善茬,況且人數還沒有明軍多。

  張鴻見局勢不利於己方,知道自己輕敵了,便一面派人向離自己最近的幾個將軍求援,一面騎上自己的戰馬,衝向敵陣,希望借自己的衝鋒能提升己方士氣。

  見主將親自衝鋒,奢兵士氣提升了不少。張鴻連續砍翻幾個白杆兵後,身邊聚集了幾十人,形成一股突擊力量,朝白杆兵將旗所在處殺去。

  秦良玉見敵軍一名將領衝入戰陣大殺四方,早已準備好的她也衝入戰陣,直接對上張鴻。跟秦良玉過了一招的張鴻手臂一麻,見是一名女將,心道:“想必這就是石砫秦良玉了,好大力氣!”

  想歸想,張鴻手上動作沒停,揮舞著大刀朝秦良玉劈去。秦良玉使的是一杆鐵槍,“錚”的一聲,鐵槍抵住了刀,張洪趕緊抽刀退走,秦良玉在後緊追不舍。

  張鴻拚不過秦良玉,只能另想他法。用刀片狠狠地抽了幾下馬屁股,疼得馬兒撒開蹄子亂跑,撞倒了不少奢兵和白杆兵。張鴻拉開與秦良玉的距離後, 當即調轉馬頭,橫著刀衝向秦良玉,他想靠馬的衝力解決秦良玉。

  秦良玉拚鬥經驗豐富,一看架勢就知道張鴻要拚命了。“哼!”秦良玉自然不覷他,提起鐵槍,雙腿敲擊馬腹,也衝向張鴻。

  “砰”的一聲,張鴻從馬背上摔了下去,又被受驚的馬兒狠狠地踢了一腳,眼看活不成了。秦良玉製住狂暴的戰馬,返回一槍挑起張鴻的屍體,大喊:“主將已死,降者不殺。”旁邊的白杆兵也跟著大喊。

  不過秦良玉期望的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並沒出現,張鴻所部是奢軍精銳,主將的死只能降低士氣,還不能令他們徹底崩潰。

  秦良玉看著還在抵抗的奢兵,有些惱怒,下令道:“速戰速決,不要俘虜!”

  張鴻派出去求援的信使帶著援軍趕到了戰場,朝明軍包圍過來。登萊兵和安錦兵抵住了援軍的攻勢,楊述程、劉芬謙兩人的家丁隊伍退出與張鴻部的戰鬥,加入了和奢兵援軍的戰鬥。

  過來支援張鴻的奢兵不是什麽精銳,打慣了順風仗的他們碰上硬仗很容易崩潰。在登萊兵和安錦兵的打擊下,援軍漸漸不支。白杆兵在殲滅大半張鴻所部後,秦良玉決定退出戰鬥,再拖下去引來更多的奢兵就不好走了。

  白杆兵、登萊兵、安錦兵突破奢軍的包圍圈後,向提前計劃好的地方撤退。趕來的奢軍將領哪見過這麽能打的明軍,正在猶豫追不追,若貿然追下去,說不定會被明軍給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