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大革命》第7章 拍賣
  陳華清辭別李富海後,回到驛站。剛好見馬鈴在大堂坐著,便走過去。馬鈴這幾天很高興,原本以為自己這次的任務不好完成,甚至可能失敗,但沒想到陳華清這麽厲害,不僅幫自己完成了任務,還給白杆兵很大的幫助,這次一定要好好感謝一下他。

  見陳華清回來了,語氣親昵地說道:“華清你回來了,事情做得怎麽樣了?”

  陳華清也很高興,自己這次辦成了這件事,別的不說,起碼在這個時代有了立足之地,以往朝不保夕的處境得到很大改善。於是也不像往常一樣拘謹:“圓滿完成。不過小鈴,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幫忙。”

  正愁沒地方感謝陳華清的馬鈴聽到這話,趕忙說:“沒問題,什麽事?”

  陳華清沒說話,而是把自己貼身藏好的鏡子拿出來讓馬鈴看。馬鈴是第一次見這現代工業化的產品,著實被驚到了。對著鏡子,馬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相貌。說實話,馬鈴長得並不是特別美,隻能算是中人之姿,但由於自幼習武,身段很好,健康的小麥色皮膚給人一種陽光的感覺。

  照完鏡子後,馬鈴小心翼翼地把鏡子還給陳華清,並說道:“華清,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仙鏡嗎?怎麽照得這麽清楚。”

  陳華清笑道:“這不是仙鏡,是泰西人所產之物。不過就是在他們那兒,這東西也很珍貴。”

  “哦,那你怎麽有的這東西,價格不便宜吧。”

  “這鏡子是我與那泰西人交往時從他們那兒交易的,付出的代價可不小。”陳華清編道。

  馬鈴問:“那你這次所辦之事和鏡子有關。”

  陳華清點點頭:“嗯,我準備把這塊鏡子賣了。”

  “啊,不會吧,華清你不是說這鏡子很珍貴,賣了也太可惜了。”

  陳華清苦笑道:“這次我家裡遭了兵災,要想重振家業,必須得有一筆錢才行。”

  馬鈴想了想也覺得很有道理,鏡子雖是珍寶,但對於陳華清而言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扔之可惜。)“那需要我做什麽?”

  “也不需用多做,我想借驛站辦個拍賣會,到時請弟兄們維持一下秩序。”

  馬鈴雖然不知道拍賣會是什麽東西,但對於陳華清托付的事,自是滿口答應。

  第二天,馬鈴把這事向白杆兵們說了。白杆兵們欣然答應,對他們來說,陳華清可是他們的恩人,路上給他們教的包扎之法是一個,為他們省錢又是一個,最令他們高興的事是買下來的鹽巴、藥品和布料,拿回去給眾兄弟分一下,讓寨子裡的人也高興一把。現在陳華清有事求助他們,自是義不容辭。

  中午時分,李富海過來了,向陳華清詢問具體要辦什麽事。陳華清便把拍賣鏡子的事告訴了他。李富海看了看鏡子,也奇道:“我曾聽說海外有種琉璃之物,也曾看到過,但也沒有你這鏡子看得清楚,真乃奇寶。不過可惜的是你這木頭框子,做工也太不精致了。”

  陳華清心裡暗苦:“這鏡子就是自己從路攤上花兩塊錢買下來的,做工能精細到哪去。”便苦笑道:“李員外說的是,不過小侄手上沒有好的木料。”

  李富海拿著鏡子端詳了好一會兒,又皺著眉頭想了想,便對陳華清說:“華清啊,鏡子要想賣出個好價格,除了鏡子本身外,這鏡子的裝飾也得上檔次。”說完頓了頓:“華清,我就跟你直說吧,我家裡倒有一塊好木料,也有一位手藝精湛的木匠。如果你放心的話,我可以幫你做個木框。不過我有個條件,就是你這次賣鏡子的收入,得分二成給我。”

  陳華清心裡暗想:“李富海說的有道理,並且他經驗多,若是分成給他,想必他會更盡心盡力,收益也就更多。”想清了利益得失,陳華清便點頭答應。

  晚上,出外探訪朋友的秦溫回來了,聽說了這事後,先是誇讚了一番這拍賣之法,後自告奮勇地當了主持人。

  陳華清、馬鈴、馬護等人又商量了一番安保問題後,眾人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富海便把加工過後的鏡子送了過來。新做的木框高端大氣,圓潤的曲線展示著木匠的高超的刀工技術,還時不時地散發著一股清香,再加上一塵不染的鏡面,的確稱得上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李富海將鏡子放進特製的盒子裡,遞給陳華清,笑著問:“怎麽樣?”

  陳華清讚道:“好,有了這,今天的拍賣會效果一定不凡。”

  很快,李富海邀請的人也陸陸續續的來了。

  “呦,這不是錢老板嗎,這兩天生意可好?”這是城裡最大藥鋪的孫老板問的。

  “唉,還是老樣子。”做皮貨生意的錢老板回道。

  李富海這次邀請的人裡面,最有錢的是鹽商龔大海,手底下有一支鹽丁,凶悍異常,官鹽、私鹽都賣,最有勢的是孫家家主孫天望,據傳祖上曾做過大學士。

  兩人差不多同時到達驛站門口,見了面,便寒暄起來。龔大海乃粗人:“這李老兒不知道有什麽事,叫這麽多人來,還是一破驛站,怎麽不請我們去望香樓。”(城中最大最高檔的青樓)

  孫天望指了指門口站的白杆兵,若有所思道:“難道這白杆兵有什麽事要和我等之人合作,讓這李富海做個見證。”他倒沒有想過這是白杆兵要跟他們“借”錢,蓋因秦良玉治軍甚嚴,即使白杆兵們再窮,也不許他們搶掠,做那兵不如匪的事。

  “咱們在外面也猜不出來,進去不就知道了。”龔大海帶頭進了驛站。

  眾人進了驛站,只見大廳裡擺著十幾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壺茶水,一些糕點和幾盤零食。雖然簡陋,但人們也不以為意,白杆兵的窮是眾所皆知的。眾人各自選了位子,便坐下來討論這次究竟是什麽事。

  過了一會兒,陳華清、秦溫、李富海出來了,其中陳華清手裡捧著一個做工精致的盒子。見到三人出來,眾人安靜下來,齊齊看著三人,想知道他們在搞什麽名堂。

  李富海先向眾人拱了拱手,便開口說道:“今天大家來給李某捧場,李某很高興。在這裡的都是熟人了,李某也就不客套了。這次請大家來,是李某受一位友人所托,我這位友人由於一些變故,隻能把家中祖傳之物拿來變賣,又希望能有個好價格,故讓李某邀請大家來,希望諸位捧個場。”

  秦溫也說話了:“老夫秦溫,是這次活動的主持者。待會大家看完這件祖傳之物後,如果有人想買的話可先報價,待我這兒喊三次價格後若沒有別的人叫價,這件傳家之寶就歸那人所有。”

  秦溫的話剛完,眾人就開始議論起來。一來這裡的人基本都認識秦溫,那人連白杆兵的主薄都能請來,可想和白杆兵的關系不一般。二來眾人也是第一次見識拍賣會,都覺得很新穎。

  等議論得差不多了,陳華清便向眾人介紹玻璃鏡子,並讓人們親自拿起來照一番。這一圈走下來,效果自然不凡,人們也開始認真起來,甚至有人想到:“這鏡子確實可以當傳家寶,若以後家裡遭變故,也可以像今天一樣拿出來賣以解燃眉之急。”什麽叫傳家寶,就是關鍵時刻能用得上的。

  若是讓陳華清知道這種想法,肯定要笑噴了。若是陳華清沒來,這東西倒也能傳個兩三百年,可惜現在陳華清來了,要搞不出鏡子來還真對不起後世幾十年的教育。

  龔大海財大氣粗,而且他還真需要這東西。為了得到更多的鹽引,龔大海攀上了蜀王的門路。聽聞這蜀王喜好奇珍異寶,若把這鏡子獻給蜀王,那雙方關系可就更近一步,也就能拿到更多的鹽引,便喊了一個價:“500兩銀子。”

  孫天望也很想要那面鏡子,也是疏通關系之用,不過這關系在京城,光送錢沒什麽,有錢人多的是,但送鏡子就不同了,既表達了心意,又體現了用心,也喊了個價:“600兩銀子。”

  見兩位最識貨的人喊價,並且價格還不低,其余諸人也趕緊喊價。

  “700兩。”

  “750兩。”

  ………

  場中氣氛十分火爆,價格很快就攀升到2000兩。但隨著叫價越高,喊價的人家漸漸減少,到最後只剩下龔大海和孫天望兩人。

  兩人都需要這鏡子作疏通之用,自然是志在必得,場中漸漸有了一絲火藥味。

  當價格升到3000兩的時候,李富海悄悄對陳華清說:“華清,這價格夠了,再多就要惹禍了,另外想想有什麽好的辦法不得罪那兩人。”

  陳華清點頭示意明白,便走上前去阻止了龔大海和孫天望的叫價,請兩位到後堂休息。又向眾人拱了拱手,說道:“小侄在這感謝諸位叔叔伯父的捧場, 這次拍賣會到此為止。”

  眾人也知道那東西不可能是他們的,便也一一告辭離開。陳華清來到後堂,拜見了龔大海和孫天望。

  龔大海是個急性子:“你把我們弄到後堂來幹什麽?你準備把你那祖傳之物給誰?”

  孫天望沒有說話,不過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今天這事不好弄。

  陳華清腦子裡轉了轉,如何做好這樁生意又不得罪其中一人,還真是個問題。忽然靈光一閃,有了。

  “兩位員外,小侄倒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道兩位同不同意。”

  “哦,什麽辦法?”孫天望奇道。

  陳華清拿出鏡子,拆下木框裝飾後說:“兩位有所不知,這鏡子是可以切割的。若兩位同意的話,小侄可以把它切割成兩塊。”

  二人一聽,也隻有這個辦法了。京城和四川相距甚遠,那收到東西的主可不知道除自己外別人也有。

  陳華清小心翼翼的鼓搗了半天才把鏡子分割成兩塊,可惜那木框不能用了。不過那二人也不在意,回去找個人做個更好的便是。

  二人接過鏡子,拿個精致的盒子裝了起來。付完各自的1500兩後,趕緊告辭回家去疏通門路了。

  看著手上30張100兩的銀票,陳華清激動了,這是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是自己在這個時代事業的起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