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大革命》第6章 糧商李富海
  見到了重慶府城的城牆,眾人加快了速度。來到了城門守衛處,馬護出示了白杆兵的令牌,守衛不敢阻攔他們,連入城費都沒交眾人就進去了。

  那些排隊等候進城的老百姓心裡暗罵守衛:“一群慫包,見到白杆兵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就知道欺負咱這些平頭百姓。”說到這,還有一個故事。原先白杆兵過城門不交費是上任重慶府知府特意感謝秦良玉為自己彈壓地面而下令的,但這知府是個讀書讀呆了的糊塗蟲,下面的人經常糊弄他,陰奉陽違是常有的事。

  那城門官自然也不例外,但他忘了“窮山惡水出刁民”。石d本來就窮,知府大人下令免除入城費,白杆兵們很高興。可是等他們去重慶府進城時,城門守衛居然要收費,這可惹惱了白杆兵,便和城門守衛鬧了起來。

  城門處的動靜引來了城門官,“這是誰在我的地盤上鬧事,不想混了!”這話一出,可捅了馬蜂窩。白杆兵是些什麽人,是跟隨秦良玉南征北戰的精銳老兵,殺人是常有的事。白杆兵們一聽城門官這不把任何人放眼裡的話,當即拔刀子要血拚。

  城門官哪見過這陣勢,當即嚇懵了。有一守衛見勢不妙,知道不能把事情鬧大,趕緊拉走城門官,對白杆兵們盡說好話,最後眾守衛一起湊了十兩銀子才解決了這件事。後來這件事不知怎麽就給傳開了,不僅重慶府的城門守衛不敢攔白杆兵,其他府的城門守衛見了白杆兵也是直接放行,最後倒是為白杆兵省下了一筆錢。秦良玉知道這件事後,稍微訓斥了那幾個白杆兵,也沒有多說什麽。

  話題好像有點扯遠了,現在言歸正傳。

  陳華清一行人進城後,直接住進了驛站,因為住這不花錢。待眾人吃完飯後,秦溫對馬玲說:“清點一下現在一共有多少錢?”

  馬鈴拿出錢袋數了數,說:“一共有一百七十七兩銀子,還有一些銅錢。”

  “嗯,這錢應該夠用了。咱們盡快把事辦了吧,這糧價變化太快了。”

  眾人出了驛站,向糧行走去。白杆兵的糧食一向是從大糧商李富海處購買,雙方合作多年,關系倒也熟悉。

  來到李氏糧行,剛好李富海也在。馬鈴上前打招呼:“李爺爺你好,小侄來買糧食了。”

  李富海笑眯眯地說:“哦,是馬鈴啊,你奶奶可好?”

  馬鈴笑道:“奶奶的身體沒問題。李爺爺,這糧食可不要太貴了,你侄女我可是窮人。”

  “好,沒問題。”

  陳華清拿出了早已做好的采購清單,遞給李富海。李富海看了看單子,驚訝道:“這單子是誰做得?清清楚楚。還有這表格,真是不簡單。”

  作為一個商人,李富海很清楚,一種好的記帳之法不僅便於進行交易,更重要的是能防止別人做假帳。

  旁邊一直沉默無語的秦溫說話了:“李兄,這記帳之法怎麽樣?”

  李富海回道:“秦兄也在這兒。這記帳之法確實不錯,難道是秦兄的大作?”

  秦溫搖了搖頭,又指了指陳華清:“華清是這次采辦的負責人,這清單也是他做的,據說是學自泰西人的記帳之法,李兄你見多識廣,以前有沒有聽說過。”

  李富海說:“我的生意主要在雲貴川一帶,江南很少去。不過聽說廣東那邊有個地方有不少泰西人,就連朝廷也向他們買那佛郎機。(明朝人對歐洲火炮的稱呼,也是對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稱呼)。”

  秦溫奇道:“那泰西人竟如此厲害,難道朝廷造不出佛郎機?”

  “這我就不知道了”,李富海是商人(明朝商人由於身份的關系,不怎麽關心政事),自然不關心這些,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向陳華清討教到記帳方法,便指著陳華清,“秦兄,不向我引薦一下嗎?”

  秦溫便把陳華清拉過來,說:“華清,你向李員外(對富有商人的敬稱)介紹一下自己。”

  陳華清自然答應,便介紹起自己:“李員外安好,晚輩陳華清,字善之,這記帳之法是晚輩向那泰西之人學的。”在石d的時候,陳華清遇到的大都是一些土家族人,雖說漢化很深,但對字不怎麽不注重,陳華清也就不在意了,但出了外面就不行了,陳華清在路上的時候就想好了自己的字――善之,自意為“擅長做事”。

  李富海確定了陳華清真會這記帳之法後,心裡略微思量後就決定了:“賢侄,這記帳之法可否傳授與我?如果賢侄能傳授,那這次你們采辦的糧食我可以做主不收一分錢,並且以後白杆兵要的糧食價格可以打個八折。”

  馬鈴聽了大喜,陳華清也感覺到很驚訝,這李富海付出的代價可真不小,他相當於給自己送了一份功勞,給白杆兵送了一份人情,兼顧了雙方,也逼得自己無法拒絕,否則白杆兵就要動刀子了。當然,陳華清也沒想過要拒絕對方,自己要想在白杆兵中立足,必須得拿出一份功勞,現在,功勞到手了,自己也終於有了立足之地。

  李富海是個說做就做的人。雙方就一些合作細節敲定方針後,李富海就邀請陳華清去李家在重慶府的駐地,並帶了幾名心腹掌櫃。

  在馬鈴等人離開後,陳華清就跟李富海走了。在陳華清傳授的這幾天裡,白杆兵們也留在了重慶府城。這次出外采辦,馬鈴沒花一分錢,秦溫建議這些錢可以用來做一些事,買一些寨子裡缺的藥品和鹽巴,再買一些布料。白杆兵們好久沒這麽闊氣過,在集市上逛得興致勃勃。

  陳華清跟隨李富海來到李家的學堂,開始了他的教學。首先, 他向李富海和眾掌櫃介紹了阿拉伯數字,在其中穿插了加減乘除運算,並把運算符號介紹了一遍。原本覺得東家做了賠本生意的眾掌櫃,現在都覺得很值,做生意的人是很現實的,陳華清給他們教的新式算法書寫簡單,並且深入了解的話會覺得計算也很方便。如果真的應用了這種記帳之法,平常能省多少時間。

  陳華清講了一天,口乾舌燥。這古人的學習精神真不是蓋的,為了了解清楚加減乘除之間的關系,他們讓陳華清講了足足五遍。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陳華清講完後就被留在了李家吃飯。這李家財大氣粗,給陳華清準備的都是川地名菜,色香味俱全,引得陳華清食指大動,吃了個囫圇飽。

  接下來的幾天,陳華清又給他們介紹了表格統計法,順帶著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營銷方法講了講,博得了眾人的喝彩。

  很快,陳華清把自己知道的都講完了,也到了雙方約定的時間。李富海這段時間學到不少,和陳華清的關系也近了很多。“賢侄,這段時間可真讓我長了見識,以後有什麽事,隻要不是超出我的能力范圍,賢侄你都可以過來找我。”

  恰巧陳華清想到了自己鏡子的事,便也不再客套,隻說到:“李員外,小侄想請您幫忙約一下重慶府中的富戶。”

  李富海想了想這也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便說:“沒問題。什麽時間,什麽地點?”

  陳華清說:“時間是後天,地點在驛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