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生指南》第28章 鋼鐵[上]
“來啦,陪祖父說說話……”

 看到孫子,張昭立刻眉開眼笑。不是他愛誇自己的孫子,張涵確實不賴,不僅族學打理的好,還大力改進了煉鋼術。有時侯,張昭也會懷疑,張涵是否是神仙投胎到了張家。張昭並不在意這個,神仙又如何,還不是他孫子。

 十幾年下來,張昭與張涵祖孫間相處十分融洽,也有了深厚感情。對孫子深謀遠慮,張昭是又驚又喜,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這種心計,是不會成功的。此後,他對張涵的觀察,既有重新審視自己寶貝孫子的意圖,也有考察的意味蘊涵在其中。迄今為止,張昭對孫子的表現,基本是滿意的。

 “是的,祖父。”

 張涵笑著給張昭行了個禮,又給項讓行了個禮,然後,才放下手裡的環刀——那刀裝飾很簡單,熟牛皮的刀鞘,細麻繩纏繞的刀柄,略一打量,很是簡陋,但四尺有余的長刀,依然頗引人注目。

 張涵給張昭和項讓的倒好了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這酒是越釀越有味了。與張昭一樣,他也不喜歡烈酒,純糧釀造的燒酒,地下埋了一年多,入口和緩,帶著一絲糧食的香醇,很合他的口味。這東西到底和酒精勾兌的不一樣。

 說了幾句閑話,張涵才把刀拿上來。乾的好,不如說的好。他又折騰了七天,重新煉了點硬鋼,采用百煉法,打成這把寶刀,就是要拿來‘獻寶’的。

 張昭一壓卡簧,無聲無息中,長刀就出了鞘,黑黢黢的刀身上布滿了美麗的花紋,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神秘的藍光。

 刀身被張涵用綠礬油(濃硫酸)做過鈍化處理,表面形成了一層致密的四氧化三鐵膜,之後又用沸騰的肥皂水浸泡皂化,最後浸以熱亞麻油,保守估計三五年內是不會生鏽的。

 張涵是很得意自己的藍處理,張昭卻不明所以,看這美麗而神秘的長刀,不由多了一絲敬畏。

 刀是用來使的,張昭看了一會兒,伸手糾了根頭下來——吹毛斷之說,大漢國很流行。

 張涵笑眯眯地看著祖父在那兒試刀,這刀一出來,他就試過了,別說是吹毛斷,就是普通的炒鋼刀,也是一揮兩斷,自身卻分毫不損。

 說是讓李勝忠休息幾天,結果,張涵第三天就找上門去,一連折騰了七天,才打造好了這口刀。

 由於作為原料的灌鋼碎塊含碳量較低,坩鍋鋼非常柔軟。李勝忠不得不又去煉了幾鍋坩鍋硬鋼。

 按李勝忠的說法,應該先將硬鋼鍛成小塊,積疊鍛合後,再橫向、縱向反覆折疊二十四次,此後便與軟鋼一起混合鍛打,反覆折疊十二次,才能成就一口寶刀。

 說白了,這就是著名的百煉鋼技術。

 張涵可等不了那麽久。他的本意就是拿著一個實物,更有說服力。對寶刀,他倒不是很放在心上。於是,在他的壓迫下,李勝忠心裡嘀咕著“糟蹋東西”,就簡簡單單的用軟鋼與和硬鋼配合著,三層積疊鍛合(一般應是三十層),橫向、縱向反覆折疊三回,再反覆折疊了三回,成了這口寶刀。

 好在鋼好,工匠手藝好,成刀品質也是很出色的。

 李勝忠隨便打打,就成就了一口寶刀,一想假如認真些兒……不由自主就手癢的不行。張涵煉得這些兒鋼出來,眼下也沒有什麽用場,只是想先煉出來再說。所以,李勝忠強烈要求打造幾口寶刀,張涵也就半推半就的應了下來。除了要求保留部分鋼材備用外,張涵都留給了李勝忠。

 張涵的不放在心上,主要是考慮效率問題——數量勝過質量是大勢所趨,並不是說張涵對寶刀沒有興趣。張涵身為一個男孩子,又苦練了十年武藝,時至今日,他身上還帶著六十斤的負重,沒興趣才是怪事!

 順便說一句,李勝忠在淬火、回火的時候,張涵完全沒有開口的余地。他就知道兩種淬火液——牲畜的尿液和脂肪。但是,張涵已經看過作坊鐵匠們在這方面的表演了。

 在那個夜晚,李勝忠又給他演示了第三種——他在刀身上塗了層粉末,又在其上厚厚覆蓋了層‘泥巴’,然後放到了爐子裡。他一邊全神貫注的觀察著火焰,邊用手試探著水的溫度,並指揮兒子加冷熱水調節溫度,待刃體燒至正好時,李勝忠一伸手,便從爐中將刀抽出,用力一揮,一下將刃體全部沒水中。

 李勝忠身家性命都寄予張涵之手,張涵又在冶煉鋼鐵上遠遠過了他,因此,李勝忠在打刀的時候,也不避著張涵。

 在水霧繚繞中,張涵見證了一口寶刀的誕生。他對李勝忠所做的一切甚是好奇,卻知趣地沒有開口詢問。如果他開口詢問,李勝忠是不會拒絕的,但心裡多少會覺得不舒服。反正,人是他的,張涵也不著急,早晚有知道的時候。

 張昭嘗試了吹毛斷後,又用支大毛筆試了試刀刃的鋒銳,竹筆杆無聲地斷為兩截,他手上竟沒感覺到阻力。

 張昭愈覺此刀不凡,四處搜尋,他這屋裡還真沒有什麽適合試刀的。

 張涵前來‘獻寶刀’,對此自是早有準備。他上前兩步,推開了窗戶,劉文標在院子裡已經擺好了兩個靶子,一段徑尺粗的木頭,一個稍細的竹筒,裡面盛滿了鐵珠。

 ……

 張昭爽過之後,收拾好環刀,轉眼便恢復了文質彬彬的老朽形象,好似剛剛矯健的身姿是張涵看花了眼。

 趁著張昭印象深刻,張涵抓緊時機陳述了他在冶煉上的‘豐功偉績’。

 張昭微笑著,聽他說話,恰到好處地點頭讚許,他很享受這個氣氛,自從張涵去了族學,好長時間,沒有好好說過話了。直到張涵的講述告一段落,張昭才回過神來。

 “嗯,你有什麽打算?”

 張涵很不甘心的。可是,別看鋼鐵是現代工業的骨架,在農耕時代還真沒有多少用途。唯一需要使用大量鋼鐵的,就是製造武器——甚至,武器使用的精鋼也是有限的。況且,張家還不能明目張膽地大批生產武器。

 好不容易能煉出優質鋼材,卻不能使用,派不上用場,真是令人不爽。不過,張涵已反覆思量過了,只能如此。最多,製造三五把寶刀、弩和寶甲之類,自己留用兩把,其余拿去送送禮。

 “孫兒考慮,張家從來沒有向外賣過鐵器,如今也不必向外出售鐵器……”

 張家掙錢的東西已經夠多的了,不差這一點兒。冶鐵總是比較敏感的,頗類似後世的軍工,張家已經夠惹人注目的了,不用再在此處出風頭。

 “從張家目前的情況看,用鐵主要有幾個方面。

 用鐵最多的,是農具。農具不需要好鋼,絕大部分使用的是熟鐵,只有在犁尖等部位,才使用少量炒鋼。

 ……”

 農具對鐵幾乎沒有要求,還按原來處理即可。這裡可以忽略不計了。其它用鋼鐵的地方,還有采礦和家兵。

 這兩個地方,對鋼鐵的要求就要高許多了。采礦工具需要堅堅固耐用,武器的要求還更高些兒。兩者以前一直都是炒鋼消耗大項。

 現在,這些當然不是問題了。

 現在,張家有能力為之更換更好的工具和武器了。

 張涵也知道,製造坩鍋鋼的技術一定要保密了,肯定是沒戲。關鍵在於,是否更換成灌鋼造?

 從保密角度看,自然是不更換好。但是,更換了勢必會增強家兵的戰鬥力,並提高采礦效率。

 張涵把這番意思說明白,張昭也有些猶豫,這事有利有弊,他得權衡下。

 “小涵,對這幾種煉鋼術,都有多少人知道?”

 這可得想想,張涵一邊回想,一邊述說了起來。

 “嗯……

 炒鋼術,參與的人多了。這個,估計瞞不了作坊裡的人,想知道的,都能知道。

 灌鋼術,只有王冠全他們六個……不,是七個人參與了,都是有經驗的鐵匠,我叮囑過,不會亂說話的。

 坩鍋煉鋼術,因為要燒爐鼓風,在場的人就比較多了,少說也有幾十人。

 不過,對整個過程有全盤了解的,只有六伯(張廷方)和李勝忠父子。了解煉鋼過程的要多些兒,有六個人;了解製造坩鍋的,只有李勝忠父子和陶子春(製陶瓷的好手)。六伯應該知道一些,但不會了解詳情。

 我已經把配方和實驗記錄都拿回來了,又叮囑過這三人誰問都不許說,應該不會有問題。

 ……”

 張昭聽到此處,讚許地點點頭。

 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這是應該的。張廷方不會去問,如果張廷方去打聽,那就是他的不對了。

 【做人要厚道,看書要砸票】

 ps:晚上還有……哦,今天是星期日,所以,晚上兩更,十二點也會更新半章的。

 對了,忘了說個事了,諸位有沒有多余的月票……汗!不是我要,月關大大正在衝擊最高月票(大概是這東東),有的話,拜托去投一票,前一陣月關幫忙宣傳,給了我很大幫助,希望淘寶網女裝 天貓淘寶商城 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 能盡一點微薄之力。

 投完了回來說一聲,沒別的感謝,十個精華奉上。

 本來想說多更幾章,但最近以來碼字度平平,實在不敢說這話。反正,能多更,我一定會多更的。拜托諸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