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生指南》第28章 鋼鐵[下]
張涵話一說完,張昭的眼光就落到了坐在旁邊的項讓身上。

 “一爐能出多少灌鋼?”項讓是個多聰明的人,不待張昭開口,就主動說話了。

 “五百斤。”

 “如果就王冠全他們七個,一天能出多少爐?”

 “這就說不好了,冶煉爐使用一段時間後,便需要維修保養,更換爐襯。如果不考慮這些,原料供應也充足,一人一天兩爐是不成問題的。

 平均下來,我估計每天約在十爐左右。”

 張涵對此如指掌,略一盤算,便拿出了準確數字。

 “這麽說來,一天就是斤了。”

 “既然如此,采礦的部分就暫時不動了。人多嘴雜容易生是非。

 近期先攢些兒原料,待小郎君估摸差不多時,便開始灌鋼。就是這七個人,花上三四個月,能出多少就多少,把家兵的武器都換了,就可以了。

 家兵本來接觸就不多,不了解情況,至多隻知更換了好武器而已。

 ……”

 張昭聽的連連點頭,采礦的日常消耗很大,時間長了就容易出問題,而家兵的日常消耗很少,這回更換完武器怎麽也能使上十年八年的,保密就容易多了。控制一下換裝度,6續分批次進行,也就是了。

 話說到底了這裡,這事就算定下來了。

 張涵便不再多說,繼而說起另一個話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張涵身為騶縣張家的長子嫡孫,又深受張氏董事長(張昭)和張家(張王氏)的寵愛,自有人願意討好他。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是上計的季節。縣裡要向郡國上計,郡國要向雒陽上計,張家擁有的各個新老農莊也要向張塢上計——報告一下今年的帳目,並把需要上繳的物資,運送到指定地點。

 魯縣位於泗水南岸,張家在魯縣新買的農莊位於泗水北岸,也屬於魯縣管轄。這是一片丘陵地,地勢較高,距離泗水有段距離,因為缺乏灌溉水源,一直荒無人煙。不過,有水車就不同了,張家在此地也買下了大片土地,建立了農莊。在購買時,張家略施手段,縣吏便把附近大片山地都劃入了其中。

 魯北莊是個新開墾的農莊,在最初兩三年,注定是難以高產的。魯北莊的管事田國勝是個伶俐的人,開墾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但張涵喜歡各式各樣石頭和植物,在張家是眾所周知的。命人順手收集一些兒雜七雜八的東西,是惠而不費的事,田國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討好的機會。

 於是,在去年秋天,田國勝前往張塢上計的同時,一批石頭和植物也一同被帶到了張塢。

 族學裡井井有條,《故事集》也告一段落,張涵正好處在少有的空閑時期。在收到這批禮物後,張涵很高興,立刻抓緊時間製成標本。畢竟,植物是不能久存的。

 田國勝惟恐有遺漏,很是下了番功夫。可惜他所收集的,絕大多數都是張涵已有的。寥寥無幾的新物種,張涵也不清楚其有無價值,只是順手記錄在案。真正的現,卻是在石頭標本上。

 石頭標本都是張涵已經擁有的。不過,在眾多的石頭中,張涵還是意外地現了一個驚喜——幾塊赤鐵礦石的品位相當不錯,同時被現的,還有幾塊優質煤塊。

 對於這樣的信息,張涵非常敏感。卞東莊的煤礦還可以,但鐵礦品位不好,開采久了,也愈艱難。經過這麽長時間對冶煉工藝的改進,鐵礦開采已經成為限制張家鋼鐵產量的瓶頸了。

 張涵與張廷方商議過後,立刻向魯北莊派出了勘探人員。與此同時,張涵還向張昭和張王氏通報了此事,自然得到了大力支持。

 此時,張家勘探人員更多是憑借經驗,勘探手段很落後。他們組織人員,每間隔一段距離,就挖掘一個五六丈深的深洞。在挖到了礦層以後,就一直挖下去,看看礦藏的儲藏情況如何。由於勘測手段落後,十幾個人忙了大半年,最近才出來結果。

 “……,結果非常好。煤礦的分布很廣,煤的質量也是極好的,非常適合煉焦。

 鐵礦是赤鐵礦,分布不如煤礦多,在相隔一段距離後,便深入地下,所以孫兒沒讓他們繼續勘測。但是,就目前勘測到的儲量就已相當可觀了。更好的是,赤鐵礦品位不錯,比卞東莊的要好,鐵含量基本在一半上下,稍微篩選下,即可進行冶煉。

 ……

 唯一遺憾的是,魯北缺乏固定的水源。

 孫兒已令他們勘測地形,準備在合適的地點修建一座水庫。

 ……”

 魯北不是沒有水源。然而,無論是選礦、冶煉,還是水排鼓風,都需要大量的、穩定的持續水源。光靠泉水和溪流,是不可能維持生產的。因此需要建一座規模較大的水庫。此外,還有高爐、煙囪、水排、道路、鐵礦和煤礦的礦井等一系列設施,也需要在搬遷之前建好。

 “目前,已經選擇了幾個不錯的地方,……”

 “地點你去看,有合適的地方,你決定就好,……”

 張昭對張涵最近的表現很滿意。

 “是的,孫兒定不辜負祖父的期望。”

 張涵趕緊應了一句,但他今天想說的並不是這個,鐵礦只是個引子。

 “孫兒和六伯商量過了,魯北的條件這麽好,不如把冶煉作坊搬到魯北去。當然,這需要分批進行,明年年中先過去一批,看看如何。可以的話,後年再一起搬過去。”

 張昭輕輕點點頭,這也是應該的。

 “卞東的鐵一般,但煤還是不錯的,又距離魯北、海曲、卞南和張塢都不遠,可以把那裡的石灰窯、水泥窯和磚窯擴建一下,並保留了一個小型煉焦窯,以供應琉璃窯。”

 張涵輕吸了口氣,嘴一張露出八顆半牙齒,臉上堆滿了真誠的笑容。

 “此外,孫兒想,冶煉術可以改進,其它的也應該可以。可是,孫兒有族學在,又脫不開身。所以,孫兒想要些人手,都集中到卞南莊,以方便孫兒嘗試一下……”

 張昭一見張涵的笑容,就知道,這才是今天的戲肉。

 “你想要哪些人?”

 “要不了幾個人。 冶煉作坊那裡,把參與灌鋼術和坩鍋煉鋼術的,都劃過來,也方便保密;琉璃窯那裡挑幾個的,陶瓷窯挑幾個,煉焦窯挑幾個,還有手藝好的木匠,也得要十幾個……”

 張涵見祖父沒有反對的意思,舌頭立刻靈活起來,一連串的報出了自己的要求。

 張昭盤算了一下,百十戶人家,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給了張涵也無所謂。如果換作外人,張昭早就把他處理掉了——張家如今已不需要這樣一個人了。但是,張涵可是親孫子,人又心善,再怎麽折騰,也不會對張家不利。張昭也就隨他去了。

 張涵哪裡知道,就這麽轉眼的工夫,張昭就想了這麽些,見祖父答應了,他心中十分高興。

 張涵的小作坊——大漢國騶縣張氏研究中心——就這樣成立。在隨後的幾年裡,小作坊揮了巨大的作用,把張涵許多夢想中的東西化為現實。

 【做人要厚道,看書要砸票】

 ps:半夜還有一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