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生指南》第9章 努力[下]
延熹四年(耶元年)春,張涵快四歲了。

 翠姨終於如願以償,在去年中生下了一個兒子,張涵的這個弟弟被張何命名為律,即張律,有自我約束的意思。

 而張王氏也在年終生下一子。不幸的是,這個嬰兒胎位不正,張王氏努力了好久,才把他生下來。但嬰兒的身體在此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損傷,生下來沒幾天,就死了。張何都沒來得及給他起名字。

 張王氏感到非常傷心,但她表現的卻很堅強,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然而,張王氏在私下裡,還是不時的流露出悲傷的神情。

 在這個時期,張涵全然不顧別人的阻攔,每天依然到張王氏的房中學習,並逐步開始展露了他講故事的才華。他在前生除了泡吧,也曾花費許多時間在那些亂七八糟的小說上,故事有的是。

 於是,他給張王氏講《列那狐的故事》,講《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講《阿裡巴巴與四十大盜》,講《辛巴達航海》,講《舒克和貝塔》,……

 張王氏開始並不在意,對她來說,寶寶在她面前比比劃劃,竭力想讓她開心,就已經是個很大的安慰了。

 不過,這些來自異域的神奇故事,很快就抓住了她。她真想每天一直聽寶寶講下去,但她迅意識到,這要花掉寶寶很多時間的。在張涵的強烈要求下,也由於她很喜歡這些故事,她與張涵約定,每天隻講一個故事。

 有時候,張王氏也很好奇,這些神奇的故事都從哪裡來。張涵就指著自己大大的腦袋,告訴她,根本不用花時間想,每天自己產生一個。

 張涵確實毋須多少時間,這些故事都裝在他的心裡,就算有什麽記不清楚的,隨便編一編也就是了。安徒生算什麽,連母親張王氏的一根頭都比不上,他肆無忌憚地隨意剽竊著眾多大師的心血。

 這些故事吸引了眾多人的喜愛,在張王氏病好以後,也沒有停止。每天下午時分,就有不少人假借各種名目聚到這裡,等著聽張涵講故事。對聽者來說,張涵虛構的那些世界真是太有意思了。

 在起初的時候,張涵還把故事的范圍限定在外國童話。童話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人物及情節都很單純,這很好的解釋這些故事來自於他的腦海裡。

 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他的童話故事漸漸枯竭了,而每天編一個不同的故事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不得不把《海的女兒》等容易引起懷疑的愛情故事,也拿了出來,其他的《冰風三部曲》、《暗黑精靈》、《哈裡-波特》,諸如此類,無一漏網。

 不過,不管怎麽樣匱乏,幾年後甚至開始講《盤古開天》、《孫大聖大鬧天宮》、《封神演義》,還有玄幻小說、奇幻故事,張涵卻也從來不講什麽穿越、重生之類的,這是個禁忌,是他的秘密,絕不會告訴任何人。

 這話扯遠了。

 張涵四歲的時候,拜了第一位老師,算是應了他抓周時的理想,開始學習武藝。

 在大漢國,這是很平常的事。鄉射是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和社交活動,打獵也是如此。隻要家裡有能力,都會送孩子去學習一點兒武藝。張何小時候也是如此,他自己就射的一手好箭。重文輕武,那還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

 張涵的師傅姓伍,名天德。伍天德今年三十三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他武藝高強,在整個張塢他的身手也是數一數二的。伍家人丁不旺,自成為張氏的部曲,已經有六代近百年了,一直忠心耿耿,故而他還統領著張家私兵中所有的步兵。

 拜師儀式很簡單,張何提著一隻野雞,帶著張涵,找到伍天德,就命令張涵給行大禮。二話沒說,這事就成了。說起來,張何當初也是跟著伍老爺子學的武藝,很多東西還是伍天德親手指點的。這基本是慣例了,伍天德自不會拒絕。

 伍天德教的套路很傳統,開始就是基本功。大體說來,有幾個套路,壓肩、雙手握橫棍前後過肩等,然後手持一根沉重的棗木廢埃儆醒雇取⑺和取⑻咄鵲攘廢埃褂新聿健⒐降日咀牧廢啊

 反正都比較枯燥乏味,伍天德一點兒不手軟,張涵撕腿時,有點兒怕痛猶豫,他看準了姿勢一用力,直接就給壓地上了。好在小孩子家骨頭軟,張涵才沒吃到大苦頭。如果換前生,估計幾天內就別想走路了。當然,這是廢話――擱前世,他還碰不到伍天德。

 張涵從小刻意鍛煉,身體素質很好,自己又肯下功夫,肯吃苦,伍天德對他很滿意。不過,張涵比較好奇一件事。

 “師傅,知道內功不?”

 前生他就好奇,到底這內功有沒有,是個什麽樣子的,這回遇到個高手,方圓幾百裡,伍天德都赫赫有名,伍師傅的身手,張涵是沒見過。但伍師傅的兒子伍子方的身手,他可見過,拾掇比他大一兩歲的小孩,也跟玩似的。

 伍天德就奇怪了,“什麽功?你從哪兒聽來的?”

 得,這位根本沒聽說過。

 後來一想,張涵差點兒沒給自己一巴掌。

 傻了不是,張三豐是什麽時候人?

 元末明初。

 內家何時出現?

 眾說紛紜,但最早似乎也在宋朝。

 跑到大漢國問內功,他怎麽沒問問航天飛機……

 總之,伍天德教張涵的,現在就是些兒基本功、摔交之類的的東西,將來也是些兒硬橋硬馬,戰場能殺敵,真人可pk。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

 張涵別的不行,改進訓練器械還是小事一樁。 他先是要人做了些兒大小不一的啞鈴,舉重用的杠鈴,以取代搬石頭訓練。

 然後,張涵又增加了游泳訓練,以鍛煉全身肌肉和協調能力。

 之後,張涵還要母親張王氏做了一個羊皮袋子,內裡填充沙礫,作為自己練習摔交的對象。沙礫隨著時間逐步增加,並適時更換更大的袋子。

 此外,張涵還在自己訓練的時候,帶上了負重。

 這很簡單,用麻布做了幾個小口袋,分成一個個小格,以填充銅片或鐵片作為負重,布袋兩側各伸展出兩條細布條,以便可以很方便的綁在手臂,或者腿上。當然,張涵牢記著循序漸進,只在練習的時候才在身上綁負重,結束後,他就會把負重解下來。就是練習的時候,負重也不是很大。

 總而言之,張涵盡一切可能來充實自己,以備將來。

 【做人要厚道,看書要砸票】

 ps:明天是中秋節,繼續四更,俺人品了,諸位是不是也人品一下,把票票交上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