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之榮耀》第170章 1定是焦頭爛額了
在宣調張浚回京任職的時候,朝廷也委劉子羽為新任川陝處置使,接替張浚離開後留下的空缺。

 劉子羽也是個能力非常不錯的人物,這些年協助張浚做了不少的事,其能力得到了張浚的稱讚和認可,也得到了其他官員的認同。劉子羽在川陝之地的名聲非常不錯,非常得百姓的愛戴。

 其實在歸到張浚麾下的時候,劉子羽已經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靖康元年,完顏宗望率軍南攻,在其他各地宋守軍聞風而逃、任金軍長驅直入的時候,調守真定府的劉子羽率軍堅守數月,並成功地擊退了來犯的金兵,以軍功被晉為升朝請大夫。後趙桓以其忠勇可嘉,調其到開封附近守衛,以扼製金兵南侵。卻沒料到金人乘真定調防,劉子羽離開真定之際,趁機攻陷真定,並一路長軀地下,攻陷京師。劉子羽父親劉韐死於靖康之難時。他扶柩歸葬家鄉,誓與金兵不共戴天。其人品性忠烈,才能又非常不錯,完全是可堪大用之才。

 不過劉子羽並不是張浚覺得最好的川陝處置使人選,但張浚沒料到朝廷調他回朝的詔令會這麽快就下達,一切都來不及布置,也沒有向朝廷薦舉繼任者,最終也只能接受,不敢向朝廷提出意見。朝廷令張浚交禦軍務後,盡快回京任職,張浚也在將所部人馬全部交給王晨後,準備離開太原回京。

 在離開太原之前,他與王晨長談了一次。

 張浚當然已經明白,調他回京任職的事肯定有王晨在背後做推手之故,他在感激王晨讓他如願回京任職的同時,也對王晨的手段有點微詞。

 張浚清楚。王晨是擔心兩部人馬會師後,他不願意聽從其調遣,才上表朝廷,讓朝廷宣調他回京的。這一點他以旁觀者角度考慮的話,還是能接受。畢竟大戰還在繼續,要是軍中出現號令不一的情況那仗是很難打的。但從自人角度想,他心裡還是很不舒服。

 他也擔心王晨此舉是為了掌握更多的兵權,才讓他回京。

 原本王晨麾下的人馬已經有數十萬,現在他麾下的人也直接歸王晨指揮,那王晨能直接調遣的人馬。光禁軍就有五六十萬,再加上廂軍,總人數在百萬以上。如此規模的軍事力量,足可以做成任何事。張浚希望王晨不要是因為私心才這樣,不然天下就要大亂。張浚也年輕,性子不能算很沉穩。因此在臨走之前與王晨私下談話的時候,就隱隱表現了自己的擔心。

 從張浚一些頗有言外之意的話中王晨當然能明白對方的擔心,他也含蓄地向張浚表現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現在最要緊做的事就是收復河山、擊敗金虜,解救所有被金人俘虜的宗室成員及漢家子弟,現在大宋再也承受不起內亂。要是再有內亂,那大宋離亡國就不遠了。

 “德遠兄。朝廷正準備朝廷軍製改革,相信你回朝後,此事將主要由你負責,軍製改革完成後,相信我大宋的軍事面貌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許多原本需要擔心的事,就再也不要顧慮了!”為了表示親近,王晨在一番話後與張浚稱兄道弟了。

 但張浚卻做不到如王晨這樣隨意親切,他依然以軍中禮製相待,很恭敬地回答王晨的話:“王元帥。下官相信我大宋軍隊在你的統領下,一定能擊敗金軍,徹底收復河山,複我燕雲十六州。下官剛才所說,只是擔心現在複雜情況下。諸事難以調理清楚,以至生亂,並沒其他意思。”

 既然意思王晨已經明白,那張浚也不再特別說明,但還是畫蛇添足地說明了一下。

 王晨笑笑,也沒再在這件事上說什麽,而是說起了他規劃中的接下來要進行的戰事準備情況。從今天與張浚的談話中,王晨也進一步對這個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張浚是個性情外露的人,可以說是比較豪爽,一些時候說起話來很乾脆,但也是挺有心計,不是非常好相處的人。

 在一通談話後,張浚最後告訴王晨他對以後局勢的一些想法:“王元帥,下官認為,金人在倉促情況下迎戰,各方面準備必定不會充分,很快就是盛夏,金人更是沒辦法適應。我百萬大軍壓境,金人一定會陷入慌張,說不定吳乞買和完顏宗翰會再請求與我大宋和談。下官個人覺得,現在情況下,與金人做一定程度的和談也不是不能接受。如今我大宋在軍事上取得了暫時的優勢,要是金人主動和談,我們可以提出要求,讓金人先將被俘的無上皇和其他宗室子弟放歸,再讓他們還回所佔的其他地方,要是金人能答應這些條件,那不妨與金人暫時停戰。”

 張浚這樣說,讓王晨非常意外,他想了想後,道:“德遠兄所提,本帥覺得有些道理,要怎麽做,一切待形勢變化而定吧,但有一點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繼續為接下來的戰事做準備!”

 話說出口後,琢磨了一下,王晨也有點明白過來張浚的心思。那就是張浚這個人主張非常多,而且有點獨斷專行的性子,喜歡左右別人的思想。相信要是讓張浚繼續留在軍中,那在接下來商議對策的時候,會說出更多自己的看法,甚至在長遠規劃上與他起衝突。在明白了這一點後,王晨也慶幸他先下手為強,讓小皇帝將張浚調回京,不然接下來軍中必定會出現一個經常與他頂牛的人。

 張浚見王晨並沒反對他提出與金人有條件和談的想法,也沒再表示什麽,再閑聊了兩句後就走了。

 接到朝廷宣調其回京後的第五天,張浚也離開了太原,返回開封。原本張浚是想陪送太上皇趙桓一道回開封的,但這時候趙桓剛好染了點“風寒”,不能上路,只能罷休。

 張浚離開太原後,王晨將其部人馬拆分,原先已經歸他指揮的那部人馬仍然大部歸他直接調遣,而張浚親領那部去圍剿完顏撒離喝的人馬,則暫時劃給折彥質統領,另外近四萬人馬,則趕赴真定府,歸到宗穎麾下。

 雖然繼續準備軍事進攻,但完顏宗翰所領的金軍主力就在離真定府隻幾百裡的中山府附近,完顏杲及其他一些金軍主力戰將所領的人馬也出現在附近,或者正往這個方向趕過來,王晨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他不能被金人打個反擊,讓麾下人馬受到重創,丟失真定府或者太原。

 如今宗穎麾下的人馬已經有近三十五萬,其中有戰力比較出色的十六萬禁軍,其余是廂軍。

 為了避免遭受金軍的偷襲,宗穎將人馬都聚集在真定府附近,相互策應,不給金人可趁之機。

 在大宋軍隊休整這段時間,金人有數次挑釁行為,兩方之間萬人規模不算小的戰役也數次發生,在沒討到便宜後,金軍最終放棄了主動攻擊,隻與我大宋軍隊相持。

 天氣轉熱,金軍的戰鬥力在慢慢下降,而我大宋軍隊的情況卻隨著天氣地轉熱而逐步好轉,彼消我長的形勢是任何一個大宋將士都願意看到的。許多將領明白,不是現在金軍不願意進攻,而是他們沒有很好的辦法攻擊依堅城而守,又裝備了大量火器的大宋軍隊。

 金軍數次萬人規模的攻擊都被擊退,全軍上下流傳著金人已經沒辦法應對我大宋軍隊的進逼這樣的信息,已經取得了連續勝利的將士們士氣越加高漲。早幾年前許多將士心裡有的“恐金症”,早已經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而就在情況完全有利於大宋軍隊的時候,王晨又收到了更讓他覺得興奮的消息。

 原遼國貴族,被迫西逃後建立西遼的耶律大石,在得知大宋軍隊連續打敗金軍後,停止了西進的步伐,決定回師東進,從金人手中收復原遼地。據大宋朝廷派出使者所發回來的秘信,耶律大石率麾下人馬十萬,誓師東進,向天下宣稱,一定要打敗金人,收復國土。

 耶律大石在東進途中,上書大宋朝廷,請求大宋朝廷與遼國軍隊聯合,www.uukanshu.net 共同對抗金國。

 在金國與宋朝聯合攻打遼國的時候,耶律大石曾數次與大宋軍隊作戰。金國攻打遼國的時候,耶律大石曾希望聯合宋朝,共抗金國,但大宋君臣認為這是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好機會,沒理會耶律大石的聯合請求,而是與金國站在了同一戰壕中,出兵二十萬攻打遼國的南京。耶律大石率軍迎戰,大敗宋軍於白溝河;後宋兵複來攻,奇襲南京城,耶律大石在巷戰中指揮遼軍再次大敗宋軍,取得了勝利。

 在許多宋朝將領的眼中,耶律大石是大宋不共戴天的仇人。但王晨卻不這麽認為,他覺得與金聯合滅遼是非常錯誤的解決,應該兩弱共同聯合對抗強大的金國才是上策,因此在去年決定主動攻打金國的時候,就建議朝廷去聯合舊遼勢力還有西夏,共同對抗金國。

 西夏至今沒有明確反應,但也沒和金國聯合攻打大宋,舊遼國的勢力,終於響應我大宋的聯絡,起兵攻打金國了,這如何不讓王晨高興?

 他相信,金國上下現在一定是焦頭爛額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