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之榮耀》第169章 張浚離職
非常感謝立立之之書友的連續打賞!

 

 太原之戰結束後,已經是四月初,按時節算差不多是暮春初夏了。

 這個季節,南方的天氣已經很熱,差不多到了準備夏播的時候,處於北方的太原,也已經到了百花正豔的季節,到處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這樣的天氣非常讓人覺得舒服,也是最適合休整、恢復精力的時候。大規模的戰事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這段時間,王晨並沒決定再進行諸如攻打真定府、太原府這等規模的戰役。他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為後續戰事做準備上,包括整編訓練人馬、收集各種戰略物資、加固城垣、安撫百姓、恢復收復之地秩序上來。

 這幾個月的戰打下來,收復的失地非常多,這些地方可以說到處是一片混亂,盜匪很多,官員缺編,百姓依然流離失所。如果不將局勢穩定下來,那被收復的這些地方,並不能成為作戰時候的依托。

 當然治理地方並不是王晨的強項,甚至可以說,他對如此治理一地沒有任何的經驗,但他知道,朝中有這樣經驗的人非常多。因此他也馬上上表朝廷,請求朝廷任命各級官員,並讓他們盡快到任,以恢復各地方的秩序。

 被金人曾經佔領過的州府,遭到的破壞還是挺大,百姓生計都很困難,王晨也替黃河以北的這些州府百姓請命,請求朝廷免除這些地方兩到三年的賦稅,以讓數度遭難的百姓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同時王晨也再請求朝廷,盡快將他需要的武器、糧食等物資運送到太原及真定府一線,以供後續作戰所需。

 朝廷很快批複。同意了王晨所有請求,免除新收復這些地方三年的賦稅,並會馬上派任各級官員到任,安撫民情,恢復秩序。王晨需要的那些戰略物資也已經在運送的路上或者準備啟運。詔令中也讓王晨放心,朝廷一定盡力滿足前方將士所需。朝廷吼對王晨提出了要求,要王晨合理安排各地的鎮軍,盡快派兵剿滅各地的匪患,還百姓以安寧。

 王晨也將太上皇趙桓已經被金人放回的消息告訴了朝廷,他在向朝廷的呈報中說了。太上皇因為北狩的艱辛,身體極度虛弱,在放歸時候又連續奔波了數千裡,還受到了極度的驚嚇,沒辦法再堅持行程,因此他將太上皇留在了太原。讓趙桓休養好身體後,再護送回京。

 朝廷批複的詔令中也應允了王晨所請,並令王晨對太上皇進行嚴密的保衛,不得有任何差錯發生。王晨隨後也接到小皇帝的密旨,讓王晨盡量拖延太上皇回京的時間,並將金人複立太上皇為帝的消息徹底消除。接到這一系列的回復後,王晨對如此處置面前的事情也更加有信心了。各項事情也有條不紊地安排下去。除了趙桓的事他不讓人家插手外,其他大部的事都分由其他人去具體負責。而趙桓的事王晨交由虞允文具體負責,虞允文直接與他聯系,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

 金人複立趙桓為帝的消息肯定有傳出去,但這事王晨已經做了補救,在某一次召集一群高級將領去拜見趙桓的時候,逼迫趙桓其說了金人放歸的目的,也讓秦檜親口告訴眾將一些情況。秦檜當然是按王晨吩咐的意思說,他自己叛軍的行為是無論如何都不敢說出口的。只是說了一些金人逼迫太上皇做什麽事,下什麽詔令的情況。並說這一切全是金人逼迫之故,並不是太上皇本人的意思。

 因為軍事行動關系,金人放歸趙桓,並擁立其為帝的消息並未在民間廣泛傳播,而王晨也將趙桓所述意思。還有秦檜的那些話傳給朝廷,並廣布天下。秦檜的事,王晨並未報告朝廷,那份招供書他自己存放,上報朝廷的奏表中並沒痛陳秦檜的罪行,只是不痛不癢地將秦檜的汙點說了一些。

 秦檜知道這些後,自然感激涕零,王晨吩咐他做什麽,他也無條件服從。最終王晨在奏明朝廷後,將秦檜安排在自己身邊做事,讓他負責管理軍中事務,類似行軍司馬的角色,軍中錢糧數額、兵員調配都歸其管,這身份,與秦檜被俘有所任禦史中丞雖然有些落差,但並沒什麽人表示在意。

 因為秦檜自己上了份表,表示願意在軍中做事,通過打擊金人報仇雪恨。

 秦檜的事有了一個初步的解決方法,王晨也是挺高興的,他在幾次接觸中感覺到了秦檜的能力,拋開歷史的成見不說,這個人確實是一個能乾的人才,做起事來非常有條理,而且行事果斷,決不拖泥帶水,有其人幫忙做事,王晨覺得許多事他都可以少很多心思。

 王彥也傳來好消息,說他率部追擊昭合的殘部任務已經完成,全殲了昭合了幾千殘部,生擒其人。

 其實王晨令王彥進太行山剿滅昭合的殘部,只不過是對其當日兵敗的懲罰。已經失去了大部兵力的昭合,他那幾千殘部在太行山深處,也不可能生存太久,畢竟金人一直在草原上生活,不習慣太行山這種地形。甚至不需要派出官軍圍剿,他們就沒辦法生存下去,何況太行山內還有許多義軍。

 接到王彥的報告後,王晨也對其立下的戰功稱讚了一番,並表示會上表朝廷,替對方求情。但王晨也對王彥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其部繼續轉戰太行山,爭取將太行山內那些義軍和盜匪全部收編,要是有不願意聽從朝廷招安的,那就率大軍剿滅。

 王彥這些年一直轉戰在太行山一帶,頗有威望,王晨希望能借連勝金軍的兵威及王彥的名望,讓太行山一帶及整個河北、河東的匪患都消除,還百姓以安寧。

 在王彥部好消息傳來之時,全殲完顏撒離喝的張浚及折彥質部也先後來到太原,與王晨會師。

 張浚部先於折彥質部三天抵達太原。而比張浚遲到太原三天的折彥質,在見到王晨時候,就說了自己的不滿。他對張浚搶了他的功勞頗有微詞。畢竟完顏撒離喝部是被他擊潰,並一路追擊的,但最終卻被張浚摘了桃子,最大的功勞被人搶走了。

 “折帥,張浚部是本帥命令其南下,與你部一道夾擊金軍完顏撒離喝殘部,本帥知道此戰主要功勞是你部,會如實向朝廷報告,並為你們請功,”不希望部下將領出現爭功行為的王晨也隻得耐心相勸,“折帥,本帥覺得,國難當頭的情況下,這種功勞就不要太看重,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殲滅更多的金軍,盡可能快地結束戰事,打金人以措手不及。接下來還會有很多的戰事,比完顏撒離喝更出名的金軍將領會被我們擊敗,只要你以後作戰出色,何愁不再立更大的軍功?”

 聽王晨這樣說,折彥質依然不太服氣,但在聽到王晨透露了一點消息,說朝廷準備召張浚回朝任職後,也就沒了話語。

 張浚是文臣,不是武將,王晨從吳玠和吳璘兄弟嘴裡了解到此人在川陝的所作所為後,大概清楚了其能力。張浚能力還是不錯,但這是指治理地方的能力上,而不是領軍打仗。

 張浚的軍事才能可以說不入流,要是令其繼續指揮大軍作戰,遭遇強大金軍攻擊的時候,說不定會遭遇大敗,畢竟以後的戰事不再是川陝之地有太多的地形可以利用,大部都是平原,金軍的騎兵行進速度很快。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以張浚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出充分的應對的。在這次攻打太原之戰中就可以看出來,張浚在接到趙桓的詔令後,完全不顧形勢的變化,不理會可以與王晨一道兩軍夾攻太原,私自停止了前進。要是這種情況下,金軍突然發動偷襲,那損失將會非常慘重。

 除了軍事,張浚在其他方面能力還是挺不錯的,那不如讓他回朝去發揮他的長處,而不要繼續呆在軍中。有了如此想法後,王晨也向小皇帝寄了密信,將這意思說清楚。趙諶自然不會不從王晨的意,馬上答應。而李綱、宗澤也覺得這樣的提議可行,對趙諶的意見沒提出反對, 因此決定召張浚回朝。

 “折帥,張浚離開太原後,其部人馬中的一部,將會歸到你帳下,希望你在統領更多人馬後,有更不錯的戰功立下。”聽王晨如此說,折彥質再沒有什麽怨言,在王晨面前保證,在接下來的戰事中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斬獲更多的軍功。

 也就在張浚部、折彥質部抵達太原的十天后,朝廷宣調張浚回京任職的詔令也送抵軍中。

 在朝廷送來的詔令中,皇帝趙諶盛讚了一番張浚這一兩年來以為朝廷立下的大功,並說為表其功,宣其回京任職,委其為兵部侍郎,並授其郡公爵位,負責兵部事宜。如今的兵部尚書只是個虛職,並不實際掌管兵部事務,兵部侍郎是兵部的實際管理者,位列宰執。

 原本張浚去長安任職也沒打算一直留在那裡,至少在他自己的心中有鍍金的意思,最終的目的是回京任更高的職務。如今終其所願,位列朝中宰執位,他也比較滿意了。畢竟他現在還年輕,才三十幾歲。三十幾歲就位列宰執,那入相是遲早的事。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